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9

类型第七章经济地理学课件.ppt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9687332
  • 上传时间:2019-08-24
  • 格式:PPT
  • 页数:39
  • 大小:24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七章经济地理学课件.ppt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关系,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区域经济结构,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区域的主要内涵: 本质特征之一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区域有大小之分,可以按空间范围的大小把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或等级,进而组成相应的区域系统或等级系统。区域可以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功能。区域对外会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综合经济实体。作为地域经济实体的区域,是处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内在的经济、技术、制度、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等的结构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地

    2、理学中,对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重点是产业结构,也涉及到经济体制、制度和企业结构等相关方面。,1、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法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更多的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一般指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物质的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二次产业,即广义上的工业。将从第一、第二产业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第三产业,即广义上的服务业。,产业功能分类法根据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共三类。 主导产业:区域经济

    3、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有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分类: 先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但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支柱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不同的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有明显的差别,据此可以将产业划分为: 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产

    4、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在产品成本 构成中劳动力成本较高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投入较多,产品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2、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产业与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为区域产业结构。(1)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形成要同时具备以下重要条件:A、足够的资本积累B、充足的市场需求C、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D、高产业关联度,(2)关联产业配套A、要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把握前向、后向和侧向关系,合理选择相关产业,能形成有机整体,并能有效保障主导产业发展。B、要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

    5、长产业链。C、合理确定关联产业发展规模。D、合理布局关联产业。,(3)基础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有两个职能:为区域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和支撑。为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基础产业门类多、构成复杂,规模需求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但最基础部分仍需政府干预,故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予以合理发展。,(4)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区域产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新兴增长点,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区域的条件和特点,有选择地重点培育若干先导产业,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使其在未来发展中逐步发展为区域主导

    6、产业。,(5)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区域产业结构组织中,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要在发展中给予必要的更新改造,延长其生命力,防止其过早衰退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配弟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其根本动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的差异。,(2)库兹涅茨法则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A、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

    7、中的比重均于不断下降中。B、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但其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A、传统社会,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体世界。B、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C、“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D、向成熟挺进阶段。E、高额大众消费阶段。,(4)霍夫曼定理工业化的四个发展阶段:A、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B、资本工业品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

    8、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C、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D、资本工业品占主导地位,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在1以下。,(5)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后起工业化国家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的四个阶段:A、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B、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C、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D、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雁行形态理论两

    9、个变形模式: A、产业发展的次序,从消费资料生产产业到生产资料生产的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化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B、消费资料产业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二、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组合形式。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就是由各种经济活动所形 成的点、线、面和网络。,2、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1)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2)产生经济活动的结构效益A、合理组合而导致的节约经济B、集聚经济C、规模经济,

    10、3、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有些经济活动就需要在空间上相对集聚,这样就会在区位条件或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地点产生经济活动集聚地。 如果有个别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点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该点的经济发展将高速增长,当其经济总量规模和人口集聚明显超过区域内其他各点时,就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内的经济活动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2)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增长极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经济交往中,维系这

    11、种交往的各种线路会陆续建设和完善。这种线路建设和发展,既有利于密切增长极与各点之间的交往和满足相互的运输需求,也改善了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动区位条件,刺激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加速发展。,(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在点轴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使轴线上不同等级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一个点有可能会与周边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此时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满足彼此相互交流。依托网络型空间结构,把整个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部门、地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

    12、域经济系统。,(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弗里德曼、康富藏和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都描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组织,从低水平的、原始的均衡状态极化和不平衡状态扩散、中心外围结构和等级体系结构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和有机整体,达到新的“均衡”状态。差别在于各自的阶段划分、主要标志和特征的描述。,4、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1)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主要有:A、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B、原料地指向C、燃料动力指向D、劳动力指向E、市场指向F、运输指向,(2)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机制:A、经济活动区位指向B、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C、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扩散机制 A

    13、、避免集聚不经济 B、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C、政府政策的作用 集聚与扩散关系,(3)空间近邻效应 各种经济活动都有节约成本的内在要求,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往往按就近原则组织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去进行生产或经营。受空间感知能力或条件的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发展中所需的各种决策信息往往是就近地区的较多;为降低决策风险,企业也大多倾向于在就近的地区采取行动。受长期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在同等的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将会选择在就近地区展开。,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 区域经济活动的就近扩张,以极核为中心,形成一定的梯度发展形态特征。 造成经济活动竞争的随距离

    14、递减效应。 就近扩张,会使各种不同经济活动相互靠近,在加剧竞争的同时,通过彼此的分工合作而提升经济效益。,三、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城市的一般特征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1)城市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可分为:,(2)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职能,反映了特定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3)城市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和建成区用地规模,来考察城市大小。,2、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特定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供给能力会对城市的经济结构类型、规模等产生显著影响。

    15、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区域环境容量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和社会发展走向等,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3、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城市是区域非农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 城市是区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点。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地和输送地,创新发展的源泉。,(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每个城市与其腹地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并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与区域内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网络相结合,使区域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认为: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组合,构

    16、造了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村地区转化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大体会经历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 加速发展阶段 缓慢增长阶段 城市化空间上表现形式: 城市的外延扩张 区域内城市数量不断增多,条件较好的城镇或集镇发展为新兴城市。,四、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1、农村工业化的特征 农村工业化是指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引入到广大农村,在农村国名收入中,工业的份额不断上升,农业的份额不断下降的过程。实质上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化过程。其导因有: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外来投资者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农民

    17、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2、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 促进城市化 促进城市新型关系的发展,五、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1、技术与技术创新 技术,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使用的生产手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技术创新,是指在技术领域中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或突破。其表现为: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2、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产品、产业发展的不断更替 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3、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技术创新只能在区域内少数地方进行,更多的地区只是接受或引进创新地区的新技术,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创新发展的地域差异。创新一旦成功,其对当地经济增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使其经济增展速度快于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会支撑更多的创新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区差异性,形成强者恒强的区域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七章经济地理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6873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