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68532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气象谚语及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气象谚语及解释 一、看风测天 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 ,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云交云,雨淋淋”、“ 逆风行云天要变” ,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 、“东北风,雨祖宗

2、”,表明吹了偏东风,12 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 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 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 。“云往西”,指春 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 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 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

3、团控制,天气无雨便 “好晒谷”了。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 ”、“顺风船,顶风雨” 、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 、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 、“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 。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

4、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 、“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 、“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

5、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 “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 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 ,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 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

6、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 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 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

7、 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 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 。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 霞行千里” 。谚语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 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 ,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

8、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 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 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 水蛇盘柴头, 地下大雨流” 、“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 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 、“鱼儿出 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

9、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 、“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 要知未 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 、“大旱难逃五月十三”、“ 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 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

10、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九、3 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 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 、“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大暑不雨秋天旱”、“ 夏寒秋长” 。 “秋水纷纷,冬雪满天”、“ 秋有旱,冬有冰” 。 “寒水枯,春水多”、“ 打冬雷,落春雨” 。 “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

11、候预报的一种判据。十、5 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 5 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不得春风,难得秋雨”、“ 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 、“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 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 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 5 个月(150 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 1 月份冷空气活动与 6 月份降水的联系,发 现 26 次冷空气活动,23 次在以后的 150 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 88%,降水过程平均为 3 天。由此可以看出,用 5 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

12、是比较 高的“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这种云孤立地出现,一般说明高空比较稳定;如果云不是系统地增多变厚,一般预示天气继续晴朗。“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即气象上的钩卷云。钩卷云出现后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要下雨了。“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是高气压控制下的征兆。故一般短期内天气仍晴好。“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往往出现在低压槽的前部,表示空气不稳定,要下雨。“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指太阳下山时,西边天空的乌云接住太阳,并且乌云自

13、西向东移动,预示当天夜里要下雨。“西北开天锁,明朝太阳大”:在下雨或阴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有一块蓝天出现,称“开天锁” 。它预示很快就要雨止云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两层云或者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或者春夏过渡时期在下雨的日子里,中午云层一度裂开,太阳露一露,但不久云层又聚积变厚。这通常是对流日变化所造成的暂时现象,阴雨天气仍将继续维持。类似的谚语还有“太阳笑,淋破庙”、“ 太阳现,三天不见面” 、“

14、亮一亮,下一丈”等。“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 指云系又不稳定,扰动性大,上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从云的走向来预示晴雨。云向东、向北移动,一般不会下雨;云向南、向西移动,预兆要下雨。“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 “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

15、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故兆晴。“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射下来,称“日射脚” 。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兆未来要下雨。“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天上赶羊” 指碎积云。这种云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是很小的雨,一扫而过。“悬球云,雷雨不停”:夏天,在乌黑的雷雨云的底部有时是波浪形状,出现象悬球状的云,预示雷雨大而强,常伴有短时间的偏北大风。“东虹口头,西虹雨”:虹出现在东方,预兆天晴;虹出现在西面,则预兆要下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

16、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早晨太阳初升时,天空中出现胭脂一样红的颜色,说明水汽增多,预兆风雨要来了。“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日出胭脂红 无雨必有风皮黄行路难五则鹧鸪天“横扫唬煞马连良 揪斗怨煞周信芳”本欲以此为题头,太直白,文革非可畅言之题。经文革者,此对不必作解;未经文革者,解而末必都通,遂罢。忽忆江浙民间观天文气象,早岁家母常云:“ 日出胭脂红,无雨必有风”残阳如血,怎么也让人忧忧;日出脂红,怎么也得弄点事儿出来。卜测京剧前途,六十载从未有坦途,信然!多少年

17、京剧行求廊庙香烛照应,奉权贵陪尽笑脸。惜乎粉墨春秋,身价总是低微。虽娱人身心,表象鲜花恭维,只是千万别痴梦不觉,误当是媚眼投送,错也!解读京剧,人们挺强调资历。是不是内行,更是苛求之再。有高标者更望民间论京剧之坛,应悉数专业,焉能让旁杂无知辈赘言。究其思潮,仍是“全国人民一个思想”作孽,且浑然不觉于潜移默化。哀哉!可叹中国京剧界内,连一个正宗内行的论坛都不曾见得。让内行家屈尊跑到民间论京剧之坛,坛主偏偏仍是个小小的外行,未曾吃得戏饭。真让内行家们欲哭无泪。偏又常见外行羼入,笔者刍言,委曲了且又避不开锋头的内行家。真乃冤家路窄,相向无奈!(一)无绪情思恋逝者 人影不见是清谈题头赘言,说与坛上尊辈

18、长者。不用解,当意会。“无绪情思恋逝者,人影不见是清谈”。谈李少春,笔者是外行。因此笔者一不说李少春的技,二不说李少春的艺,笔者从翁老先生文章中识得,这个李少春是极有个性的。有先生说李少春与翁老是好朋友。笔者想翁老先生在京剧行内颇有长者之风,每位人才他都倍加爱惜。以翁老个性,见识,他相当明白每一位名演员都是“个性卓越”的。因而对谁个名演员也都是相敬如宾的。而以笔者悟:这位翁偶虹老先生在京剧行身价之重,境界之高洁,为人之正直,拒世风之自重, 寓见识之卓越,无人云亦云之凝重。方把对京剧行名角的最爱,偏给与了“传闻不堪闻,各别似异端,”大名鼎鼎的金少山。写出了京剧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十全大净

19、金少山!对于李少春,笔者从翁老先生文章中的第一印象, 这李少春的个性是特强的。幸有翁老爱材、惜材的大家胸怀,给予相当的理解。许多人说李少春逝去太早,李少春未曾立派,李少春文武全才,笔者都认同。可推论李少春换到今日的美谈?唉!笔者说他可比不过钱浩亮的能伸能屈,也比不过吴江辈的非滑头何以作内当家的。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技艺,而在于个性。李少春的技艺果然盖世无双,可他的个性不适合于现代。时过境迁,金少山能活在现在?李少春高洁的个性也得靠边站站。笔者可未曾忘了现实生活的六十年!“无绪情思恋逝者 人影不见是清谈”化许多时间清谈李少春的技艺如何如何,尚不如消化一下翁老先生的定评,谈点个人感想。今个又有谁个比

20、翁老先生更了解李少春的脾性和他的才艺呢?兴许笔者羼外行相得益彰,还多少残存有一点自知之明吧!(二)梁园虽好非久留 浅俗高雅两分流从谈李少春引发,有先生曰:“以余叔岩、梅兰芳为代表的京派京剧,主要突出典雅,以适合知识阶层;以周信芳为代表的海派京剧,主要崇尚通俗,以适合平民大众。”又有先生曰:“古典的对立面应该是现代。古典艺术实际上是通俗的,而现代艺术体现的是个性审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论坛需要这样的探讨。而笔者观念:“通俗”有待提升,方向绝不趋向“典雅”。因为京剧的生命之路,不走、也不该走向所谓的“典雅”。典雅不是京剧的终极目标,这正是笔者希望探讨的课题。京剧到今天仍得为出路谋划不息, 那末

21、拿笔者俗语曰:先解决温饱,粗碗、竹筷、白饭啃它三大碗,象牙筷、金边碗先靠边站。俗语曰:“梁园虽好,总非久留之地”,戏曲行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寄社会的非常形式,有它许多的艰难。荣幸处,受廊庙权贵之宠,例如过去的堂会,钱财丰厚,进项可观,但得仰人鼻息,观人眼色。闯荡江湖,夜宿古庙的草台班,身价低微,其中甘苦,又非常人可体会。但旷野乡村磨炼技艺,谭鑫培尚是这般走过来的。尔今,行内人视得上层宠爱而忘形,累及群体内,视宠幸为理所应当。可在笔者识,唱戏的宿命,早早清醒兴许更明智些。(三)深明事理周信芳 当务之急想什么翁偶虹先生书述,彼南下上海滩,与麒老牌过从,老牌深感翁某有北人的豪爽与耿直。料不就周浪

22、迹上海滩,见过多少红眉毛、绿眼睛的,嗣后仍无法逃过文革一劫。揪斗批游,老周说了多少回好话,做了多少回矮人,仍无回天之力。笔者凭当日印记,幕幕景景,眼前又晃荡苏州图书馆副馆长陆兰秀的斩条,灵岩山麓畔林昭的苍桑墓景,从世风变迁到京剧,再想到周信芳的际遇,岂不让人吁唏不已!横扫吓煞了马连良,揪斗怨煞了周信芳,尔今人们津津有味说长道短李少春,沉浸六十年风水流转,京剧似乎从未有过天翻地复变化似的?留恋艺人的技艺几近陶醉,恰多的是争吵相骂;沉醉洋人的排场,岂止是醉心谱架,恨不得竹杆松香,铜皮钉铛,悉数换成了竖琴、吉它、贝司、萨克斯、提琴。看媒体狂荡梦呓:红楼梦首度嫁接交响乐,在沪一炮打响后,在戏曲界引起了

23、震荡。将狂人的权斗,京剧挡头阵触足了霉头,摧残了多少天才和良知,始有京剧至今日之颓势。今人只多的是健忘。京剧论坛清谈归清谈,京剧处如此社会中,这安身立命的话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回哪里去?!”确实应该好好地想一想了!(四)探讨应该求点实 太虚越发令人迷世风陷恶俗,“智层”似仆役。故弄玄虚地谈论京剧的技艺是歧途。有君曰:“戏曲来源于歌舞”,洋洋洒洒大块文章,越说越繁杂,愈摆愈玄乎!这拆字算命般的江湖诀可跑官场,实不足为民众服务。此类论争,词汇堆积,实在是文字游戏。还搬出什么王国维,吓得煞人的。把不可分割的东西硬割裂开来细品,立论就欠片面。瞎子摸象打煞老婆般地嚷嚷,让人愈发地迷糊。脱离

24、了人的思维,歌呀舞呀为了啥呀?是为了创造个故事?是为了产生个戏曲?歌呀舞呀怎么个创造故事?怎么个变成戏曲?“戏曲来源于歌舞”,那歌舞来源于什么呢?一步步向前推吧!为什么不到源头上去找呢?!怎么饭颠倒了吃呢!人们想上天,一步一步发明了飞机,飞机的飞是歌舞?从甲地飞到乙地,中间掉下来,不掉下来是一段故事?航母上象煞有介事的大黄蜂上天,落甲板忙乎,象在做戏?做戏形成戏曲?飞机成千上万个零件拆开来,一件一件都不会飞上天,怎么个歌?怎么个舞?笔者也搞迷糊了!拆掉了波音七四七,只能卖旧货。懂一点戏曲,自命为内行家的,别拆开飞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讲什么飞行功能了,装起来吧,去开航空公司吧!航空公司的飞机天上飞

25、,发动机的轰鸣,风的切变、气流的紊乱,造成了飞机的颠簸,飞机似“歌舞乎?”东京飞纽约,机上营营众生吃撒忙,是“故事乎?”两者加起来,是“歌舞故事乎?”“戏曲来源于歌舞”?航空公司来源于飞机唱歌加跳舞乎?妖道也疯也!笔者如是说。这乎?那乎?笔者都不懂!笔者积浅陋人生,深撼民间哲理的朴实,譬喻的生动浅近,能让人深切领会。笔者前有文讥所谓泰斗者,用的“夜壶掷进马桶”里的词儿,当得粗卑。可夜壶、马桶是人生的必须。古人的譬喻戏谑,相当的聪明和形象。笔者特供给那种年纪活在狗身上的泰斗,他们视庶民“蝼蚁草芥生”不足轻重。真要有人擦了一下彼的老妖婆、刁女儿的衣裙,怕就会嚷嚷你想揩油啦?想吃豆腐啦?可人家的夜壶

26、才不屑掷进你泰斗家的臭马桶,赚个恶心哩!(五) 我是谁兮哪里来 我该回到哪里去坛上阅文思之,依时下跛脚的市场经济,不论京剧什么的,皇城里留下一点儿样品,大量的存在势必消退。有一点二人转、胡调的小品,留 “锁四龙”几本戏儿,有一二个团队打发场面粉饰太平足哉!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拆机增效,减员增收”造就了多少失业(下岗)工人,转型的折腾,荣幸了多少权贵阶层。皇城里要那么多唱戏的干吗?搭脉京剧,皇城里的太平日子想来不会太多了。累积久了的惰性,希冀洋场的美梦,怕只能去忍受改革的阵痛,作出一点牺牲了。皇城里的哥儿们“脚踏西瓜皮,滑到那里是那里”怕也快碰到坎了!可“天无绝人之路”。没有了皇城不活了?天高

27、皇帝远才爽呢!外面世界大得很,赣鄂湘的山丘,江浙闽的水乡,有不少自谋生路的演出团体在乡镇生存,杭嘉湖在搭草台欢迎您们呢!捷足先登者在那些地方还挺热乎呢!虽从此再不能常在长安街东西单吃冰淇淋,全聚德吃烤鸭,可水乡瓜棚里啃西瓜也别有天然风味哩!“日出胭脂红 无雨必有风”,笔者虽不谙夜观星斗,卜测气象之法,有负于坛上赠吾于“妖道”的雅称,可起码绝不是幸灾乐祸。笔者还祝愿从此闯荡江湖者,将来产生出新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似谭鑫培这样的叫天儿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六十年什么药方都用过了,曾“解放全人类”高调频唱的世风也开始收敛“豪情”时,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中国民众创造的京剧艺术,想要早日走出

28、困境,拯救京剧的前途,不至于绝种,剩下唯一成功的路,看来还只能是祈祷上苍赐于自由!倚靠自身去自谋生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正许是很好应验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回哪里去?!”的“佛家偈语”。笔者且虔诚合十,为皮黄行路难念:南无阿弥陀佛!去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从某气象学院毕业,主修的是“气象设备” 专业,毕业后被学院保送到某县气象台实习、工作。我从选修专业时就怀有一个夙愿:以我之所学,以科学的理论知识,凭借先进的仪器,为公众精准地预测出未来气象。 去气象台报到那天,天气又闷又热,但我怀着振奋气象事业,扭转气象预报常常失真不准之现状的宏图大志,精神抖擞气势昂然。气象台建在县郊的一座小山

29、顶上,我顺着一条石板路一鼓作气地爬了上去,略觉气喘嘘嘘。驻足定睛观看,只见一个大院子,七八间小平房,难道这就是气象台?怎么连个气象天线都看不到我仔细看了几遍院门口斜斜挂着的招牌,某某县人民气象台。没错,就是这里。 我带着疑惑走了进去,先到传达室说明来意。我说,大爷,我是新分来的实习生,这是介绍信传达老大爷头都不抬,正忙着编一个铁丝笼,说,你进去吧,不是来上班的谁希得来这里?我就不陪你了,还得给台长的德国老鼠编笼子呢 我听了挺纳闷,又不好细问,于是说,大爷,你忙吧,请问台长办公室在哪里? 大爷说,你去院西墙角大槐树下找他吧,预报科的小王结婚休假去了,岗位上人手不够,台长现在正在那里观测蚂蚁呢台长

30、真不容易呀,一把年纪了,连个办公室都坐不住 我一时没琢磨明白“预报科的小王结婚休假去了,岗位上人手不够” 与台长观测蚂蚁的逻辑联系。我心想,这个台长的爱好挺另类的,没事好摆弄蚂蚁玩 出了传达室,在院西墙角,我远远看到一个人,蹲在树底下拿一柄放大镜正专心致志地看什么 我没敢惊动,站在一边耐心候着。终于,那人站起身来,对旁边一个小屋子里面喊:老郑,给电视台打电话,明天有雨,预报就报小到中雨转大雨咦?小同志,你是啊啊,是小墨呀,你学校孙院长给我打过电话了,直夸你专业好、能力强年轻人有积极性呀,这么早就来了,才毕业,也不多休息两天 台长五十岁上下年纪,挂着老花镜,头戴一顶破草帽,一身蓝布工作服,踩一双

31、黄胶鞋,一脸的朴实劳苦,怎么看怎么都不象个气象台台长。 台长说,小墨,我先带你熟悉熟悉台里的环境,这两天台里人不多,预报科的贾科长回家给儿子操办婚事了,小王才结婚去休假了,你们科现在是双喜临门呀 你就在预报科实习吧,你们科正缺人手,又是台里的门面,咱们台里预报观测不分家这是分析科,这位是杜科长,这位是牛工,这是咱们新分来的大学生小墨 台长领着我在台里的几个科室转了转,因为我本人是学气象设备的,四处留心看台里都有什么设备,可一圈走下来,每个屋子里都仅仅摆几张桌子放几把椅子,整个气象台除了一部电话、几台电风扇、一个电暖气外,再也找不出任何可以勉强与“设备” 拉上关系的东西了。不过,奇怪的是每个屋子

32、里几乎都养了些希奇古怪的昆虫和小动物,这里饲养宠物成风? 我不解,在台长办公室里,我望了望放在一个大木盆中的两只好象荷兰鼠的动物,问道:台长,咱们气象台都有什么气象设备呀?我是问,咱们用什么观测气象呀 台长没好声气了,道:我就看不惯你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整天呀离不开那些仪器啦、设备啦,没有那些仪器设备,你们就两眼抓瞎,啥也干不了,老祖宗总结的,留下的宝贵经验,全抛之脑后了,都好失传荒废了!县里财政紧张,哪有资金养那些洋玩意儿,再说,那些玩意又贵又不好摆弄,效果又不见得比老祖宗的土法子精准多少 台长接着说,台里的“设备”也不是没有,相反,咱们设备很齐全!看见没有 这两之是德国进口的睡鼠,我费

33、了很大周折才从市台引进的, “睡鼠能知七月天” ,这可是德国同行总结的先进经验,咱台里可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呀,放手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论 “ 年轻人,知识是无止境的,你在学校学的那些,只是书本上的理论,工作中还得多实践呀我瞠目结舌地楞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时忽然听到啪啦一声响,竟然从台长办公桌的一个瓦罐中,跳出只癞蛤蟆。我连忙上前,抄起把笤帚, “台长, 怎么有只癞蛤蟆,我把它弄出去” 台长连忙抢上前,小心翼翼地把那只癞蛤蟆捧回罐子里, “别乱来,这蛤蟆 白天出洞,天会下雨,和刚才蚂蚁的预测结果吻合了 ” 台长面有得色,显得很愉悦轻松,而我,彻底傻了。 一天很快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我头天

34、上班,共做了这些工作:上午先帮台长把那对德国进口的“设备” 睡鼠装进传达室老蔡头新编好的铁丝笼子中,然后去草地里逮了几只蚂蚱喂那只癞蛤蟆,然后蹲在茅厕中观察檐角那只大肚子蜘蛛在忙活什么(这本来也是小王的工作) ,台长面传了六字真言:“结网晴,收网阴 ”;下午,台长让我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给了我一本手抄的气象工作手册 ,让我背下来。我翻看一看,原来里面全是气象谚语,什么“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 “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 “蚂蚁挡道,大雨即到;蚂蚁搬家,大雨要下”、 “蜻蜓

35、低飞,不风即雨”、 “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蝼蛄唱歌,天气晴和”每条后面都注着详细的解释,还有历年来历任台长及其他业务骨干归纳总结的心得体会。 下班前,台长检查了我的业务理论学习情况,对我对答如流的熟练程度很满意,说明天我就可以理论结合实践,正式踏上气象预报的神圣岗位了。 我晚上总怀疑白天的经历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因为天热中暑导致的错觉、幻觉?但最终还是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台长让我把那本气象工作手册带回家“再熟悉熟悉” 。 第二天,我硬着头皮前去上班。天一早就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而且愈下愈大。一进气象台大院,传达老蔡头正在屋里看雨,见到我很热情地打招呼,说:

36、来上班了?看见没,小伙子,以后多跟着台长好好学吧,这领导就是领导,业务能力没得挑,说要下雨就下雨 不象小王,成天稀里糊涂的,预报总是不准,惹得外界总笑话咱们 我不由自主地对台长肃然起敬。 由于今天下雨,台长并没有给我安排具体的工作,只让我到各科室多熟悉熟悉“业务” 。我穿梭于各科室,协助前辈们整理内务,倾听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分析科的牛工往鱼缸里加了把食,呷口茶对杜科长说道:咱们台长费那么大的劲儿,弄来那两只德国老鼠,对,叫睡鼠,我看未必有多大用处,每年顶多就七、八月份能起点作用还不定比茅厕里那只蜘蛛管用呢 ( 蘅芜主人注: 德国有句谚语“睡鼠能知 7 月天”,睡鼠会在 6 月 27 日这一天结

37、束冬眠出来活动,如果那一天的天气不错,未来 7 星期的天气也会很好,如果是阴雨绵绵的天气,那 7、8 月的天气也会阴雨不断。 ) 牛工转过头,对我说:小小墨,别小看我这几条泥鳅,可管用呢 你们预报科的都知道它的能耐,俗语说鱼跳水,要下雨,泥鳅也一样! 昨天听台长介绍,牛工资深的老前辈,又是台里仅有的两位高级工程师之一,因此我很恭敬地认真聆听。 杜科长也点头道:小伙子,这些可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记着那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呀 一会别忘了去看看屋檐下的燕子窝,看看雨捎着了没有,那可都是咱们的老“员工”了。 下午,台长把我叫去,给了我一本蚂蚁观测指南的小册子,让我认真研读,说,以后

38、观测蚂蚁的工作就交代给你了,小王回来我另行安排,等明天你就正式上岗吧,我预计明天雨就停了 你去厕所看看那只蜘蛛是不是开始结网了? 我从茅厕回到科里,开始翻看那本小册子,这可比气象工作手册专业精深得多,上面介绍说:“根据各种不同蚂蚁的活动情况,可将天气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用来预测未来几日内的天气情况。晴天型:小黑蚂蚁外出觅食,巢门不封口,预示 24 小时之内天气良好。阴天型:(4-6 月份) 各种蚂蚁下午五时仍不回巢,黄蚂蚁含土筑坝,围着巢门口,估计四五天后有连续四天以上阴雨。冷空气型:出现大黑蚂蚁筑坝、迁居、封巢等现象;小黑蚂蚁连续四天筑坝,预示未来将有一次冷空气到来。大雨、暴雨型:(4-9 月

39、份)出现大黑蚂蚁间断性筑坝三天以上,并有爬树、爬竹现象;黄蚂蚁含土筑坝,气象预报有升温、升湿、降压等现象,未来 48 小时有一次大雨或暴雨。干旱型:大黑蚂蚁从树上搬迁到阴湿地方,并将未孵化的卵一起搬走,预示未来有较长时间干旱”, 指南最后还详细描述了各类蚂蚁的体貌特征,并绘有草图。 次日,雨果然停了,我对台长精准的预测由衷的佩服。 我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一进大院,老蔡头就对我说,台长已经先到了,让我直接去他的办公室。在台长室,台长交给我一顶大草帽,一只小马扎,还有一柄大蒲扇。台长解释说,这蒲扇是用来驱赶蚊虫的。又补充说:你年轻眼神好,就不给你配备放大镜了,台里放大镜紧张,优先照顾老同志了。 台长

40、亲自带我到工作岗位上去。我们来到大槐树下,台长指着树底下说:左面那是一窝大黑蚂蚁,右边是黄蚂蚁,背面那窝是小黑蚂蚁,很好区分呀 上哪里去找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棵树底下三种蚂蚁都齐全了!小伙子,好好干吧 我支起小马扎,坐在那里面对着两窝蚂蚁,心想,要是那窝小黑蚂蚁也在前面就好了,那就不必老是要起身转到后面去观测了。 我一连观测了数天蚂蚁,终日兢兢业业,未敢有一丝松懈。然而蚂蚁们的日常行为并没有什么异常,这让我很没有工作激情。这天中午休息时,天气不太炎热,我就独自跑到后山去玩,忽然在山坡平缓处,发现一个土台,分三层,每层数尺高,用碎石和泥土垒成,布局诡异,四边上插满各色三角彩旗,分别绘着日月星辰

41、和一些奇形怪状的图案。我非常奇怪,心想这山里头垒这么个台子是做什么用的?于是我跑回去问台长。一进台长室,只见迎面墙上挂着两张黄缎子大图,上面满是奇怪的黑白圆点和线段,组合成奇怪的图案,图上端分别写着“河图” 和“洛书”。台长正在地上摆弄着东一堆西一堆的小竹片,还时不时地拨弄一下算盘。我站在一边呆呆地看,台长蹲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捣鼓着。我禁不住问了句:“台长,这些是什么?你在做什么?”台长头也不抬,回了两句:“ 算筹,推演八卦。 ” 闻言我大吃一惊,心想这台长真是高深莫测呀,真所谓高人不露相。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肃立在一边默默地看。终于,台长长吐一口气,站起身来,活动几下腰腿,开始收拾地上的东西

42、。我赶忙上前搭手,帮着把那些竹算筹收拾到木盒子里去,算盘放好, “河图” 和“洛书”图卷起来。收拾好了以后,台长问我:“小墨呀,不去午休,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我把我在后山看到的情景告诉台长,问台长知不知道那个土台子是做什么用的? 台长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小墨,你读过三国演义吗?” 我说:“我读过好几遍呢。 ”台长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三国演义递给我,说:第四十九回。 我翻到第四十九回,这一回的回目是“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 台长摸摸下颌,淡淡说道:“你看到的那个土台子,便是七星坛了。 ” 台长说得很轻描淡写,但我听到的仿佛是落雷霹雳!我刹那间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极力的扩张,一股热流自丹田冉冉涌起。眼前的台长形象刹那间变得无比神圣而高大清晰,伟岸的身躯周围似乎笼罩着一圈淡淡的光芒!我突然想起唐吉诃德里的一段话,此时只有这段话才能恰当地表达我对台长的景仰之情:“高空以星星使你的神圣更加神圣,使你受之无愧地接受你受之无愧的伟大称号而受之无愧。 ” 我努力压制着极度的惊异与兴奋,长吸一口气,激动得颤抖着向台长求证:您是说,那,那个土台子就是诸葛亮的七星坛?! 台长没动声色,很平静地说:这是台里用来人工降雨的。 这好像可以结合以前那篇求降雨的科普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