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68141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鲁建苹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它是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第五个主题,本课教材由“衣裳的传说” “ 绚丽的丝绸” “不同地域的服饰” “服饰的变化” “向陋习宣战”五部分组成。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1、说教材,2、说目标,3 说教法、学法,4 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为“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是上册“可爱的中国”的延续。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衣、食、住、行、语言、文化习俗等;深入浅出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多

2、彩。而本课就是让学生透过“穿”来了解我国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二、说目标。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具体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人们服饰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服饰在不断地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和提

3、高,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丝绸在我国的历史,知道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祖国各地主要民族服饰的特点,感受服饰的变化。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三、说教法、学法品德与社会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主要采取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收集相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

4、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人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4、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

5、织能力。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渗透。本课在学法的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主要让学生这样去学习本课:1 协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分组,便于学生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讨论、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讨论生活中人们穿衣方面的陋习的危害等,努力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3 动手实践操作法: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老一辈的新旧照片,自己设计服装等活动,使他们近距离的感受服饰的变化和魅力。四、说教学过程研究教法和

6、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观赏视频导新课。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学新课。本环节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衣裳的传说;2、绚丽的丝绸;3、不同的地域服饰;4、服饰的变化;5、向陋习宣战。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拓展延伸。一、观赏视频导新课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段服装模特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谈谈看完表演后的感想。我随机进行提问:“你们想对服饰有更多的了解吗?”同时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教师板书

7、)(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视频导入新课,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一)衣裳的传说1 教师向学生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关于衣裳的美丽传说。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教师进行补充。如果不知道我就讲,关于“黄帝的妻子嫘养蚕、缫丝、织帛”和“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都爱听故事,这样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过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衣服的起源和发展的资料。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

8、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3 教师小结衣裳的演变历史。教师手中拿一些丝绸的衣服,自然地引出第二个内容“绚丽的丝绸” 。(二)绚丽的丝绸1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丝绸的特点、制作过程及其他。2 自学教材 28 页,指名学生说丝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们自由欣赏学生自带和老师带的丝绸制品,可以动用各种感官,可以用眼睛认真地看,用手去抚摸,用鼻子等方式与丝绸亲密接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情

9、境下,感知丝绸的质地、光滑、凉爽、透气等特点,让学生感知知识就源于我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4 教师小结丝绸的特点和用途等,随后让学生谈谈对丝绸的了解和感受。(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谈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敬佩之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不同地域的服饰1 课件出示不同地区的汉族服饰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这些服饰的特点和差异?全班共同交流。从而得出人们的穿着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这个结论。(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服饰的图片,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的观察。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以汉族服饰为主的原因是在其

10、他单元中已经涉及和呈现过少数民族的服饰,在本课中就以汉族服饰为主。 )2 学生观察教材 30 页的插图,感受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由于地处高原盆地,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天之内穿衣有很大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服装与当地日温差的关系。3 学生用放幻灯片的形式,边放映边解说,还知道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并制成了幻灯片的形式,把课前预习搜集图片与计算机课学习的制作课件有机结合,达到了学科整合,做到了学以致用。)(四)服饰的变化1 组织开展“服饰变化你我他”活动。课下让学生搜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新老照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担当解说员为大家介绍

11、。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让学生从新老照片中认识到服饰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越来越漂亮。 )2 组织开展“班级服装模特大赛”活动,课前学生通过自己的巧手设计了一些服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进行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亲自设计服装,让学生对服饰感兴趣,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在介绍和展示自己作品是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向陋习宣战1 课件出示教材 33 页的图片,小组讨论:你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陋习?他们的危害是什么?然后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反映了生活中一些人在公共场所表现出的各种不良习惯和生活陋习,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要着装文明,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2 思考怎样纠正自己和别人的这些陋习?(课前进行了预设,大家共同制定倡议书在学校广播站播出,同时针对自己家庭的问题,把制定的倡议书宣读给爸爸妈妈,共同督查改正。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中华服饰不仅面料好,设计也非常多样化。我们对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真是无比赞叹。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服饰文化,我们未知感到自豪。四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服装的变化不仅受气温、地形、社会发展的影响,职业也直接影响人们的穿着。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