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园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湖南、广西、安徽经济园区考察近几年,我国园区经济方兴未艾。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可谓我国园区的领头羊,但因其地理位置、国家政策等原因,很多做法广西难以复制。而地处中部的湖南,不少园区建设颇有成就,在面对园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他们的经验做法,广西是否可以复制推广?带着这些问题,2015年以来,笔者对湖南、广西、安徽经济园区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对园区发展建议如下。市政府的支持是园区发展的前提。审批程序繁杂、社会事务牵扯过多精力、用地指标不够,是园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授权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与园区发展密切相关的授权主要有五项
2、:财权、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乡镇托管权、土地使用权。上级政府对园区的支持越多、授权越大,园区发展越快。长沙、株洲、湘潭高新区的行政级别均为副厅级,是一级财政,托管了乡镇。2014 年,三个高新区的财政税收分别为80 亿元、52 亿元和20 多亿元。三个高新区中,长沙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最靠前(第14 名),株洲次之(第40 名),湘潭高新区发展相对慢些。为何长沙高新区发展最快?因为长沙市政府根据其发展需要,做到了“缺地给地、缺权给权”。长沙高新区成立之初(1988 年),园区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规化建设等权限都在上级职能部门。由于管理链条长、沟通成本高,工作效率很受影响,为此,长沙
3、市政府不断扩大其权限和管辖范围。现长沙高新区面积140 多平方公里,有独立的公安分局,并将引入人大、法院等机构派驻,相当于一个“准政府”;原先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现基本都能在园区内办理。成立于1992 年的株洲高新区发展也较快。为让株洲高新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株洲市政府1997 年建立天元区政府,定位于管理园区社会事务。天元区班子与高新区班子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中央“八项规定”后,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没有互相兼职,但园区书记仍为天元区委书记。所以,株洲高新区的权限和政府相当,但工作重心是经济发展。与长沙和株洲高新区快速增长成鲜明对比的是湘潭高新区,成立之初下放到新区的14 项权力现
4、被陆续收回,发展很受影响,致使其2014年财税收入仅约为同年成立的株洲高新区的一半。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湖南三大高新区的管理方式各异。株洲高新区的社会事务由天元区政府管理,长沙高新区将社会事务下放到乡镇或街道管理。湘潭高新区曾通过缴纳托管费的方式,将社会事务交给当地政府管理,但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当地政府最终拒绝托管。根据长沙三大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在上级政府对园区发展支持和授权方面,有三个建议。一是对于重点发展的园区赋予其独立的财权、让其托管乡镇,大幅下放审批权。园区成立初期,往往百废待兴、发展任务繁重,需要审批的事项很多,若事事均需上级部门首肯,难免出现公文旅行、审批效率低下的现象,会挫伤园区
5、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园区的增长速度。二是根据园区发展需要,适时适度下放执法权、增加园区土地供应。任何一个园区,发展过程中都会感到土地不够。但土地是稀缺资源,土地指标给得多了,可能会降低土地的利用率;给少了,可能影响园区的项目落地和经济增长。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建议按需配给、责权对等。在下发土地指标时应考虑土地使用的效率,如已经下放的土地指标的利用率、建设比例、产能等。同理,若园区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公安、法院参与协调解决,可考虑将这些权利下放给园区,同时赋予其减少辖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三是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可借鉴长沙模式,将社会事务下放到乡镇管理,园区管委会主要致力于产业规划、招商
6、引资、企业扶持等。由于园区的社会事务与园区的人或事紧密相连,若无园区的参与,其他政府部门难以有效管理,故建议园区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但管理方式可因地制宜。企业和产业发展是园区发展的关键产值、税收、就业率、人均收入等,能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考量各级政府的重要指标。企业恰恰是提升这些指标的生力军,这也是本届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重要水养鱼,企业数量将日益增加、规模会不断扩大,园区的经济发展和财税增收便能步入良性循环。湖南园区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园区自有的城建公司,与管委会是“父子关系”;另一类是引进的落地企业,与园区管委会是“朋友关系”。城建公司是园区的拓荒者,园区无偿划拨的土
7、地是其第一桶金,土地开发是其初期的利润源,着城建公司的发展壮大,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有的成了纳税大户。株洲高新区将城市建设的任务交给高科集团和天易集团,举全区之力支持两个公司发展将土地招牌挂收入、入驻企业前10 年上缴给园区的税收,全部返还给公司。两大城建公司用土地融资的款项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土地和房产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持其扩大再生产。现两大企业经营领域包括物业销售、物业出租、企业孵化、融资服务等。2014 年,两大集团共有资产480 亿元,实现税收5 亿元。湖南高新区将入驻的企业视为朋友,先是“找朋友”后是“帮朋友”。“找朋友”指通过产业规划,招商的同时也择商。株洲“动力
8、谷”,实质上是汽车、动力等的产业集群,入驻企业包括汽车博览园,国际赛车场,汽车交易及展示中心等。长沙高新区依托中联重科、中冶长天、机床厂、有色重金厂等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选择软件、动漫游戏、软件人才培训、电子产品制造等企业,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一旦入驻园区,就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友情关怀。湘潭高新区园区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代办企业审批、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可在一个大厅内办理社会保险、工商登记等服务;每年设立100 万元的产学研经费、500 万元基金奖励人才,2014 年每个“科技领军人才”奖励、骨干人才、技能人才分别能获得20 万、10 万、5 万元的奖金。长沙高新区细化产业扶持政策,每
9、年安排5 亿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含人才引进奖励)。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上,湖南园区通过股权投资、增信机制等,帮助新区企业融资。长沙高新区有6-7个(共约1 亿元)的产业基金,通过参股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和中国银行等4 家银行合作,成立科技支行,管委会提供8000 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当园区企业发生坏账风险时,基金和银行按照7:3 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建立金融大厦,管委会代付租金,让银行进驻,通过减少银行的经营成本来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结合湖南三大高新区的做法,对广西园区产业和企业发展有四项建议。一是从自治区层面进行布局规划。广西很多地市的资源禀赋差异不大,若无统筹规划,难免出现
10、产业重合、产能过剩、内耗增多等现象,甚至可能引起全行业亏损。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的主导产业也只有一个。故建议各地市的产业和园区不宜过多,以便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园区。二是产业规划应考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规划并非简单的企业相加,而是要做好上中下游及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构建产业内部的良性增长机制,推动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细分市场,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满足市场上低端、中端、高端的需求,发挥产业集群的滚雪球式集聚效应。三是将土地收储、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若将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把土地无偿划拨给城建公司,既能降低融资难度、
11、加快城建速度,又能促使城建公司完成原始积累、完善造血功能,成为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四是对园区企业应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园区的发展重点是企业和产业,在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建议参照长沙、株洲、湘潭高新区从人财物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的做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配置、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发展奖励金”、“产业基金”等举措,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服务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鼓励企业发展壮大。人员激励是园区发展的保证。市政府成立园区时,对其招商引资、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园区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一批有创新意识、懂经济的管理人员。但是,园区成立初期一般离市中心较远,
12、往往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与县市区公务员按部就班的工作相比,园区工作条件更艰苦、任务更重、也更伤脑筋。若园区薪酬待遇和公务员相同,园区很难留住人才;根据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很多留在园区的人素质也一般。只要人才流动的门没有关死,长期看,就会形成一个悖论:亟需人才的园区,很多建设者却能力一般。首先是提升薪酬待遇以留住人才。长沙、株洲等高新区干部收入一般是同级别县市区公务员收入的2 倍。其次是打破大锅饭、推行全员竞聘以减少庸才。长沙、湘潭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全员竞聘,破格使用能力突出者,落选者降级使用。通过竞聘,打破干部终身制,防止干部不作为。再次是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能。一个人的效能等于其能力和积极性
13、的乘积,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良好的激励政策可以较快地提升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湖南高新区提高了干部薪酬中绩效的权重,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湘潭高新区按月督导绩效,采用红黄绿灯标示进度,纪检部门对红灯予以问责,目前92% 的重点工作亮绿灯。长沙高新区对重点或难点工作进行奖励,规定每成功拆迁一个项目,相关责任人可获相应的奖金。在人员激励方面对广西园区的建议:一方面提高园区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能招收和留住园区发展所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权责利对等的干部使用机制,在园区薪酬待遇构成中,增加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权重。此外,还应加强绩效管理、细化绩效目标、增加督导频率,建立绩效问责和奖优罚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