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标准整体构建必修模块考前复习交流,依据,参考,探讨,浙江省乐清中学 张恩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指导意见(学科教学、学业评价、高考的基本依据) 考试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要求制定。针对考试的具体要求) 教材(考试具体内容的依据),依据考试标准,解读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具体要求,符合考试标准。,一、依据,思想政治考试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考核目标,二、参考,20152016年,学考试卷、新学考选考试卷、高考试卷
2、,二、参考,20152016年,学考试卷、新学考选考试卷、高考试卷,重要考点与当年的重大时政、党和国家舆论导向、工作的亮点有关,知识覆盖面较广,每个单元都涉及。,三、探讨,(一)教材解读 1、逻辑结构 2、重点知识 3、时政热点 4、易错知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
3、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经济生活,经济生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一条规律(价值规律注意两种调节、市场调节、国家调控)坚持两个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运用三个理论(社会再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理解四个政策(消费、分配、就业、对外开放)关注五个发展理念,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用社会再生产理论统领教材,生产是根本,起决定性作用。消费是目的,是落脚点。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当前中国问题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消费。,关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化的影响;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4、发展;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与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可以单独考查,也要注意理念的渗透,往往融合在分配、就业、财政、税收等问题中),结合热点问题,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去库存(消费)去产能(生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处理僵尸企业(生产,企业、就业,1万亿用于改善下
5、岗职工的生活公平与效率)去杠杆(分配,财政税收)降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易错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形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市场调节的弱点;宏观调控的手段;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
6、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生活: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为线索,明确公民为什么能参与(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参与哪些政治生活(社会事务基层民主管理和国家事务政府、政党、国际事务),如何参与(坚持基本原则、有序参与;具体的包括参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如何确保公民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政治制度保障。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政府切实履行职能提供管理和服务),重点关注的点,政府的职能
7、(G20)、党的领导(反腐)、主权国家权利与义务、国家利益(南海)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基本原则。这些问题侧重于怎么做。,易错点:人民与公民、选举权与选举权利或选举、村委会的性质、监督权与民主监督、参与决策与监督的方式(听证-社会听证制度、监督听证会;通过网络途径社情民意、公示、舆论监督、网上评议)人大的权力(表决通过决定、立法、任免)与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府、政党与政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独立权与自卫权(战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
8、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生活:文化的一般(一二单元)和特殊(三四单元);,什么是文化(内涵、特点)、,有哪些文化(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外来文化、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文化有什么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包括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对个人的作用包括对人影响的特点和方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中华文化的作用、文化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怎么传承和发展(传播途径和手段、继承与
9、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源泉、途径、表现)(文化自身的角度)、,怎么看待文化(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文化交流、中华民族文化)、,当前怎么发展建设文化(目标、路径、内容、中心环节)(人与文化关系的角度),第四单元逻辑关系:了解当前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场的现状,要求公民提高鉴别学会选择,要求国家加强管理和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P96),为什么:必然性(当前文化生活的需要,P95、P113、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要性(P96);重要性(P93、主导地位,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怎样发展:明确目标、选择道路、
10、树立自信、抓住关键、把握中心环节、完成根本任务(特殊性)。依靠群众、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普遍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公民角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
11、想道德目标),重点关注:文化的作用,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多样性、平等性、批判性、选择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弘扬主旋律)文化发展与建设(继承与发展,创新的途径和要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易错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腐朽与落后文化;文化自觉与自信,时政热点关注女排精神、G20峰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
12、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作用?,一般的罗列:哲学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基本派别有哪些,哲学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揭示世界的本原和状态。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认识世界,怎么认识世界(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世
13、界本质是物质的,以运动方式存在,有规律可循。人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认识利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辩证法主要回答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应该以怎样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经过辩证否定实现发展。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和个人,做出正确选择,实现人生价值。具体而言,明确社会生活的本质,知道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趋势、主体,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人生价值。,重点知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4、更重视方法论层面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强调运用哲学观点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第一单元较多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认识和利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前进性和曲折性、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群众观点和路线、价值观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易错点:哲学基本问题与两方面内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意识的本质、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关系、主次方面与主次矛盾、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矛盾,时政热点:女排精神、G20峰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色小城镇建设、自然科学
15、成果:量子力学(墨子号卫星)引力波、火星计划,(二)从参考试卷到题型示例,题型、考点分布、排序、能力要求、难度,直观体现试卷的整体结构。,考试内容比例、题型比例。试题的难度、特点从题型示例中体现。,从考试评价角度倒逼课堂教学改革。要研究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引导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创新。,(1)概念、原理、观点纯粹记忆试题(2道,1/5) 7.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概念、观点、原理理解判断(4道,2/5) 3、一般说来,人们预期未来有失业风险就会节制当前消费。,1、能力要求,(三)新增题型,(4)知识迁移和应用(1道。1/10)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16、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今年下半年新一轮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乡一级实行直接选举。,(3)观点现象对应性理解和判断(2-3道,1/5) 4.“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2、知识点分布 (1)经济生活 3道 一、二、三单元 (2)政治生活 2道 一、三、四单元 (3)文化生活 2道 三、四单元 (4)生活与哲学 3道 一、二、三、四单元,3、呈现方式 (1)基本判断 1.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居民生活水平降低。,(2)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判断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3)完整性的判断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准确性的判断 2、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立场是非的判断 5、在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四)关于主观题的考试范围:,(五)重要考点的呈现:,(三)新增题型,(二)从参考试卷到题型示例,(一)教材解读,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