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apter 6,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及其构成,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各种流动资产的总合,又称官方储备或自有储备,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 (1)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 (2)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 (3)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IMF对国际储备的定义,一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外汇、该国在基金组织的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的总额构成一国的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构成,1.黄金储备(Gold Reserv
2、es)黄金储备也叫货币性黄金(Monetary Gold),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显然,非货币用途的黄金不在此列。比重不足5%,下降为二级储备。,2.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一是比重为91%;二是使用的频率最高。 外汇储备由各种能充当储备货币(R eserve Currency)的货币构成。只有那些可自由兑换的、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价值相对稳定的货币才能充当储备货币。 英镑、美元、日元、欧元形成了多种货币储
3、备体系(Multiple Currency Reserve System)。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Fund),也叫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是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资金账户中可以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4.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是一种依靠国际纪律而创造出来的储备资产 SDR的分配是无偿的,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的职能,但没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用仅限于IMF成员国政府之间,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当IMF向成员国分配特别提款权时,将一成员国
4、分配到的数额记录在该国SDR帐户的贷方 当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而需动用SDR时,IMF按有关章程通过协定指定一国(通常是国际收支处于强势的国家)接受特别SDR,2亿,2亿,8亿,12亿,A国SDR帐户,B国SDR帐户,特别提款权的定价,以美元表示的SDR价值=139%+美元/欧元32%+美元/日元比价18%+美元/英镑比价11% 特别提款权资产的利率也是用这4种货币的市场利率经加权平均后求得的,特别提款权的特征:,1.价值稳定;2.能持有特别提款权的机构必须是政府或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政府间的机构,特别提款权的使用仅限于政府之间;3.不具有内在价值,属于记账外汇;4. 由IMF按份额无偿
5、分配给成员国,基金组织范围内,特别提款权的用途:,1.以划账的形式获取其他可兑换货币(见前述) 2.清偿与基金组织之间的债务 3.缴纳份额 4.向基金捐款或贷款 5.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1993年2月,有5个成员国的货币与特别提款权保持固定比价) 6.成员国之间的互惠信贷协议 7.基金组织的记账单位 8.充当储备资产,借入储备,广义的国际储备还包括借入储备。借入储备主要包括备用信贷、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等 (1)备用信贷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已经发生困难或将要发生困难时,同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借款额度、使用期限
6、、利率、分阶段使用的规定、币种等;未使用的款项,需缴纳1%的年管理费 使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加强,(2)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 两个国家签订的互相使用对方货币的协议。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可按事先约定的条件自动地使用对方的货币。 双边的协议。 (3)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属于政府,政府可通过道义劝告、政策宣传等手段诱导其流向,间接调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借入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的构成要素,(4)多种货币储备体系(Multiple Currency Reserve System)黄金储备5%10%;外汇储备80%95%;储备头寸和SDR的比重在7%13%之
7、间。,二、国际储备的来源,经常账户的顺差是国际储备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来源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是国际储备的补充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可以构成国际储备的存量 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三、国际储备的作用,(一)调节国际收支 (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三)信用保证 (四)维持一国内部平衡 (五)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四、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一)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1. 国际储备的需求需求: 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外汇市场的需要。 国际信贷保证需要。 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支付需要,2. 国际储备的供给,(1)黄金储备。增加通过黄金的国内外交易实现。 (2)外汇
8、储备。 增加途径:国际收支顺差,经常账户盈余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来源。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有借入储备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购买外汇。国际信贷。,3.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持有国际储备的收益 弥补国际收支逆差,避免国内经济剧烈波动 为开展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奠定基础 消除外币匮乏的限制 浮动汇率制度下可获得外币增值的收益,3.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放弃对外国资源的使用 外汇储备量与本币投放量关系密切,可能引发通胀 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蒙受汇率贬值的风险 一国并非持有越多的外汇储备越好,只有保持适量的国际储备,才符合国家利益,4. 确定适度国际
9、储备规模应考虑的因素,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其稳定程度贸易收支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的差额状况及稳定程度。 其他调节国际收支措施的运用及其有效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外汇和外贸管制等 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选择。固定汇率制度或盯住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或弹性汇率制度,4. 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应考虑的因素,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储备货币,通过增加本币的对外负债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无需过多的国际储备 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国际储备的数量,与成本呈反向变化 国际货币合作状况,5. 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方法,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
10、riffin)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比例分析法”:一国的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进口贸易额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保持储备额占年进口额的20%40%是较为合宜的(rule of the thumb) 优点:开创了系统研究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先河;切合实际;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1.结构管理的原则(1)流动性。(2)安全性。(3)盈利性。流动性是第一位的,安全性次之。考虑其投资的盈利性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集中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上。,2.黄金储备管理,(1)黄金安全性高。 (2)黄金流动性差。 (3)黄金缺乏盈利性。 数量不宜过多,应保持稳定。,3. 外汇储备
11、的管理,(1)外汇储备的份额管理 一般增加外汇储备而减少或基本稳定黄金储备 增大外汇储备的比例可增加国际储备整体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但安全性降低,(2)币种管理,币种多样化。 币种管理主要考虑因素:对外贸易支付所使用的币种;偿还外债本息所需的币种;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所使用的币种;各储备货币利率与汇率变化的对比;储备货币的多元化。,(3)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按照变现能力划分,外汇储备可以分为三级: A.一级储备。现金和准现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类外汇储备的流动性最高,盈利性最低,几乎没有风险。它主要用于一国经常性或临时性对外支付。 B.二级储备。中期债券。 C.三级
12、储备。长期投资工具。 在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权衡,争取两者兼顾,不能兼顾时,优先考虑流动性,专栏:资本外逃、国际热钱涌入与我国外汇储备,所谓资本外逃,是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的行为。 中国的资本外逃一九九八年达到最高峰,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加剧,资本大量外逃。其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一九九九年资本外逃规模大幅下降。,近年来,由于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 ,国际“热钱”开始流入中国 。 2004年11月2日, 在央行宣布加息的五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表态称:我国外汇储备出现
13、超常增长的状况,未来将继续严厉打击投机性的资本流入。在央行突然决定加息后,有关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已再次抬头。在这个背景下,国际热钱有可能又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为人民币升值增加赌注。,专栏:资本外逃、国际热钱涌入与我国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形成的正常渠道有三个,一是贸易顺差,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未使用部分,三是中国外汇投资收益。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168亿美元,实际还应加上当年已使用了的对建行和中行的450亿美元注资,共1618亿美元,按三个正常渠道的外汇收入计算的外汇储备本应增加900多亿美元上下,只占当年实际外汇储备增加额的60%,其他40%就是国际“热钱”流入. 外汇储备大量增长缘于国际热钱的涌入。而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将占用我国大量的基础货币,干扰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在缺乏相应的对冲工具下,面对外汇资金的大量涌入,央行为稳定汇率不得不投放大量的人民币 。,专栏:资本外逃、国际热钱涌入与我国外汇储备,本章小结,国际储备及其构成 含义;三个条件;构成 自有储备、借入储备、国际清偿力 国际储备的来源与作用(理解) 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因素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结构管理的原则;外汇储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