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哭闹的新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胡某:女,小班新生。小巧玲珑,挺惹人喜爱的。开学一来园,她的表现就是哭:吃饭哭,午睡哭,不愿午睡,一空或游戏一停,她就“妈妈,我要妈妈” 地哭叫。不管老师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她停止。像她这种严重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幼儿比较少见,我把她列入为重点个别教育对象。为了不影响全体小朋友的来园情绪,我们暂时顺从她:她硬要坐在活动室靠门口的座位上,说是要向外看妈妈;午睡时,她坐在椅子上不睡,这些都一一满足她。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滚滚球、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
2、胆大的幼儿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这样过了三星期,她已经不哭了,对老师比较喜欢,在家中能主动讲讲幼儿园的事情,但就是不肯午睡。很多幼儿在家中没有午睡习惯,胡某也不例外,她往往担心“一觉醒来妈妈会不会来,如果睡着了妈妈来领,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等。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一大重要环节,要跨过这一门槛,变不习惯为习惯,要花一番大功夫。这时,我一面以“幼儿午睡后照样可回家”的事实打消她的顾虑,一面与家长取得联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让孩子停学,我们慢慢让她学会午睡。为了照顾全体幼儿不被吵醒,让胡某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我精心设计,采用了“哄睡五步法”:第一步:让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做好睡前
3、小便的准备工作,坐在午睡位置旁边的椅子上,要求不离开椅子,嘴里不发出声音。第二步:脱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离开椅子,口头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会儿”。第三步:脱掉鞋子裤子,允许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声音。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须躺下。一开始,她不习惯,躺半小时又坐起来,老师一提醒,又躺下去。这样坐坐、躺躺、趴趴,过了午睡时间。第五步:老师搬凳子坐在她身边备课,她的头一抬,马上把她按下去。这时候,孩子已经比较老练,不容易哭了。老师的要求要严,不再“心软” 。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了。睡不着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至此,历时一个半月,胡某的“哭闹病、不愿午睡
4、病”终于治愈,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小班的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面临新的环境,除了情感上的不适应,还有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适应。老师对于那些母子分离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个别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他们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年的九月份,幼儿园都会迎来大批新入园的孩子。尤其是2、3岁的托小班孩子。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集体,以及集体中的种种要求、限制,他们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于是哭
5、闹,逃跑,不愿入园,不肯吃饭,自我封闭,专横霸道,行为散漫等等情况便很自然的出现了。作为老师该如何去帮助初入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呢,我想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可在幼儿入园前做一些简单的家访。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以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对老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形成最初的信任感。家访过后教师要及时的记录。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表格让家长填写,收集整理以备后用。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心理上也会有不适应。担心老师带不好自己的宝宝,怀疑老师的教养态度及方式;怕孩子在新环境里不适应,吃不好,睡不香,或被别的孩子欺负等等。
6、对此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也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多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保育员的工作,以便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同时教师也要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子女方面的具体要求。如教幼儿学说普通话;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习惯,让幼儿独立吃饭,自己大小便等等。这些都将为幼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打下基础。除了上述工作,教师还要在活动室、午睡室的布置上多花些工夫。要让幼儿既感觉到家的温馨,又有对新环境的一种新鲜好奇感。既熟悉又陌生,温馨可爱、新奇有新生入园幼儿情绪的稳定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
7、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生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新生入园幼儿情绪的稳定,效果较为明显。 一、做好家访工作 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所以入园前,教师尽可能每个幼儿都能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具体做法是: 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
8、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 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 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 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4.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样教师在如何对新入园的幼儿进行情绪稳定当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幼儿园大门时,便迈开了人生道路第一步: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适应完全陌生的地方。怎样才能让宝宝们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喜欢上我们幼儿园?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顺利的度过这段焦虑期呢?以下是我这几月与小六班孩子相处后所总
9、结出来的一些策略:爱 心幼儿园老师首先具备的就是要有爱心,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年龄稍小的孩子,刚来的时候最多的表现是哭闹,所以我们更多是给予帮助和关心。比如,有个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哭得很厉害,经过了解,他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依赖思维特别严重。为此,我们几位老师付出了更多的爱。首先,我们投其所好,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性、最喜欢的玩具和最喜欢听的歌。每当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就讲他最感兴趣的、最熟悉的、最喜爱的事情给他听,这样他就觉得老师也不是很陌生。午睡时,老师则每天轮流抱着他、哄着他,让他感觉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等孩子慢慢熟悉了以后,再一步步要求他独立睡。另外,为了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
10、的距离,我经常在星期六和星期天给这些孩子打电话,在电话中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就像他身边很熟悉的人一样。慢慢的,孩子和我们有了亲近感,而且还很亲热的叫我们“妈妈”。因为在孩子的眼中,老师就是妈妈,幼儿园就是我们家。对稍大的孩子来说,哭闹的时段就相对要短一些,所以对这部分幼儿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首先,我们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像家里一样。我们用有趣的教育活动来吸引他们,从而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用爱心和耐心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对他们的缺点,给予纠正和帮助。等他们有了判断能力后,也就会渐渐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良
11、好的习惯。童 心为了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老师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更多的童心来和幼儿接触。我们班孩子平均年龄两岁多,刚入园时,他们更多的是对幼儿园好奇,在他们的眼中任何事情都变得那么有趣。我们班有一个新孩子叫王晨阳,第一天来时哭得很厉害。下午,我陪他在窗户旁玩,他突然很高兴地告诉我:“老师,外面下雨了。 ”如果当时我只是淡淡地说一句 “看见了”,孩子肯定会很扫兴,可能也不愿再主动与老师交流。但是我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很惊讶的说:“哎呀,真的下雨了!”“阳阳可真能干,看得真仔细!”阳阳受到表扬后,果然又继续和我聊了起来,下午也没有再哭了。现在,阳阳越来越喜欢我们老师,早上入园时再也不
12、哭闹,而是很亲热地扑进老师的怀里。在教育活动中及对幼儿讲述事情时,我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用自己的情绪来鼓舞他们。比如,有一次在语言课上教孩子们发“鸡” 的音,我用游戏 “小鸡小鸡在哪里”为线索来指导幼儿。在游戏中,我用非常夸张的表情和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似乎也受到了感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到了最后,连我自己也不知不觉沉浸在他们的童话世界里。我想,作为幼儿园老师,只有保持不老的童心才会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细 心对于婴班的孩子来说,是没有小事的。由于年龄很小,有些孩子语言能力不强,所以我们更要细心呵护。要多看、多摸、多问、多听,还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记得有一次,有个孩子不
13、肯吃饭,老师喂也不吃。当时我们还以为是他发脾气而不肯吃饭,后来我发现他一边哭一边指着嘴巴,一边摇头,原来他的嘴巴长溃疡了。这件事让我知道,与这么小的孩子接触,细心是最为关键的。由于孩子太小,所以我们更加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如根据天气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根据幼儿身体状况调整他们的运动量和喝水量。另外,帮助刚入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幼儿园吃饭的时间刚好是有些孩子在家睡觉的时间,而有些孩子在家根本不早饭,有些孩子吃饭的时候是家长追着喂,还有一部分孩子只吃流质食物,等等。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与家长取得了联系,让家长在家尽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我们则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
14、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要求和帮助孩子。比如,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对于那些只吃流质食物的孩子,吃饭时我们在饭里给他泡上一些汤,并利用饼干等一些硬质食物让其学习咀嚼,再慢慢地要求其咀嚼饭菜。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慢慢的长大了,上幼儿园时也不再哭闹了。每当听到他们唱“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时,我们心里就特别欣慰。其实孩子是最懂爱的,只要我们是在用心来爱孩子,相信他们会健康茁壮地成长!如何做好入园适应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园教师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力求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
15、减少集体性常规要求,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过去,教师总要对初入园的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目的是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怎样送碗和小勺,毛巾、水杯从哪里拿来,自己的座位在哪里等等。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了初入园幼儿的心理的认为,孩子刚从家里来到幼儿园,本来就很紧张、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安慰与关心,更多的体贴与照顾,更多的哄劝与帮助,需要的是幼儿园与家庭生活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分离焦虑。为此,我们尝试了一些新的做法。一、床位、座位自选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
16、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如果孩子提出要与某位小朋友挨着睡,老师也会满足幼儿的要求。睡觉前,不愿意脱衣服、脱袜子的孩子暂时先不脱。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不想睡觉的幼儿,可以先在床上坐着看书、玩玩具,或在活动室由老师陪同玩安静游戏。二、小食品的安慰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 ,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 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三、轻松进餐进餐时少盛多添,甚至允许幼儿剩饭,也不要求幼儿饭后送碗和小勺。教师注意照
17、顾哭闹或自理有困难的幼儿,保证幼儿吃饱吃好。等幼儿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再哭闹时,再采用一些适宜的方法慢慢培养常规。四、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根据标记图案,幼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水杯、毛巾的位置,这种方法很适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如何减少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三岁左右的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来到幼儿园,情绪会很不稳定,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玩、拒睡、拒人、默默无语等等。这些表现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入园幼儿的分离
18、焦虑。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从心理上分析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恐惧性分离焦虑因恐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所造成的。比如: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教师、同伴给幼儿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担心无人照顾和帮助而引起的不安;因幼儿在家是独生宝贝,深受宠爱,入园后,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同龄人,不知如何去面对,出现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担心自己被欺负无人保护而害怕;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意妄为,这也
19、会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等等。2、厌倦性分离焦虑因厌倦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入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这是因为初来幼儿园时,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等他们感到不再新鲜时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引起其恋家的情绪而开始哭闹。3、传染性分离焦虑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入园时和离园前。表现为本来不哭的幼儿看到同伴在哭,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苦闹。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尽快稳定幼儿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呢?一、家园携手,帮幼儿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1、入园前后开好家长会。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师资及家园合作等情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的心理知识,让其懂
20、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铺垫。2、及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教师逐一接触幼儿,消除师幼之间的陌生感。同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各自的情况,如幼儿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生活习惯及生活规律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熟悉环境。入园前,请家长带幼儿来园玩耍,熟悉外围环境;入园后,教师带幼儿进一步参观幼儿园,告诉幼儿自己的班级、活动室、寝室、卫生间以及毛巾、水杯、饮水机等各在什么地方,组织幼儿做做玩玩,从而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4、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的各个角落,如
21、设制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动物画面,布置在略高于幼儿视平线的墙面上,让幼儿一看就有一种亲切、接纳、归属的感受,从而激发幼儿来园的动机,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奠定基础。5、温暖的师爱给幼儿以安全感。师爱是教育之魂,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力量,是母爱的必要补充。幼儿对教师的态度情绪体验最敏感、最仔细,感受到师爱的幼儿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表现出安全、幸福的情绪体验。如对哭哭啼啼、闷闷不乐的幼儿,和蔼的亲一亲、抱一抱;对不吃不喝的幼儿,耐心的哄一哄、喂一喂这样使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依*的亲人,她会像妈妈一样呵护自己,从而促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入园。二、利用有趣的玩具和游戏吸引幼儿。玩是孩子的天性
22、,玩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三岁左右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引起注意力的转移。根据这一特点,在每天早晨幼儿情绪波动最大时,可以向来园幼儿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布绒玩具、会跑的汽车、能叫的小狗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恋家的情绪得到转移。另外我们还可组织一些适合不同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让丰富多采的活动每天都充实着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无暇去想家。当他们感到幼儿园伙伴多、玩具多、花样多,玩的开心、有趣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有分离焦虑了,这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并且也愿意来幼儿园了。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研究儿童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必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有着至关重
23、要的作用。每年的9月1日,不少45岁的宝宝要进入幼儿园,望着年幼懵懂的孩子,想着他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和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幼儿园,他们不习惯也很难适应这突如其来的生活改变。在入园的前几周,常出现哭闹不止,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哭着吵着要“妈妈” 、要“爷爷”。因为他们从出生到迄今,从没离开家长半步,都是在成人的羽翼之下无忧无虑地成长。众多的父母为此心事重重,致使他们的工作情绪受到了影响。他们的宝宝习惯了早上起床由妈妈帮忙穿衣服;习惯了玩具和书本由妈妈帮忙收拾;习惯了想吃点心的时候就吃点心可是,在幼儿园全然不同,衣服要自己穿;玩具和书本要宝宝学着收拾;点心也是在规定的时间享用。上幼儿园对他们来说,其实
24、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也是其社会化发展的转换期。以往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都要适当作调整。如果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好空间、好环境,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培养与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培养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认真独立的做事家长一旦做好了这些功课,那么你的孩子就不会面对“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问题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的孩子定能胜人一筹。另外,小班教师认真作好幼儿入园的准备工作和幼儿入园后教师根据其年龄特点实施相应的保育和教育,也是幼儿入园适应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小班幼儿的适应能力可以免除家长担忧,帮助幼儿学习新
25、的人际交往、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遵守集体生活的规范意识,为更好地适应现在与将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曾有不少课题也研究过此类问题,总结了不少可贵经验。但在引导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对策上还存在一些错误倾向,她们往往把“无哭闹”视为唯一适应的标准,只重视对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单向指导,忽视对每一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研究,这些倾向往往成为新入园幼儿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我试图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探索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新的教育内容、方法及对策,从而找到适合我园小班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最佳模式。新入园幼儿教育初探孩子上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
26、,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和“陌生焦虑”。“ 分离焦虑 ”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使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刚入园的幼儿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就打破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这时,老师们就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新的心理需要,消除焦虑,帮助他们尽快进入群体环境,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心理需要结构层次上来。
27、只要家长和老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悉心了解、分析情况,从孩子的长远与大局出发,相互信任,密切配合,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的尽快开展,笔者认为,新入园的教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做好迎新工作。迎接新生入园,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对此要有严格的计划。入园前,教师要对所有有儿童进行家访。家访要有很具体的目的;要科学设计儿童身体发育、智力状况、兴趣、习惯、个性特征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查表,请家长填写,从而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幼儿的家庭状况比如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和气氛,
28、家长素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是家访的重要任务。在孩子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多看幼儿电视节目,多看电视中同龄幼儿演出。告诉孩子,这些小朋友之所以表演得那么好的,都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其实,这如同
29、入园前家访时幼儿与老师的初步接触,建立初步的感情联系是一样的,可以让幼儿积累与人、事、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二、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入园接待工作“ 接待 ”是新生入园教育的重要步骤。儿童入园时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一整天。因此,老师应该把接待工作做好。开学第一天,幼儿正式入园,老师应亲切接待,直呼幼儿的名字和家中呼唤的小名,拥抱他,搀扶他,给他喜欢的玩具,使初入园的儿童感到温暖和安全。对于哭闹的儿童,家长一定要果断,把孩子交给老师后立即跟孩子告别,千万不可以粘粘糊糊。更不可以因为孩子哭闹就将他带回家,那样,孩子就更不喜欢上幼儿园了。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哄抱一下,给以抚慰和鼓励,
30、并当着儿童的面要家长下午早些来园接领,使儿童在情感上受到满足。教师还应善于关心那些虽然不哭,但内心焦虑不安的孩子,使自己尽快地成为幼儿依恋的对象,陌生环境中的保护者,这样会降低幼儿的焦虑情绪。三、合理安排幼儿入园活动,做好接送、进餐、大小便、睡眠等工作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时候更为突出。如果所有新生都集中在一天入园,势必会使整个幼儿园老师忙得团团转,要改变入园时间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让幼儿分批入园。实践表明早入园孩子常常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后入园的幼儿在老生影响下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样幼儿就能比较快进入稳定期。开学初应该适当缩短儿童在园时间,尽量做到迟送早接;允许幼儿保留原
31、有的生活习惯,允许吃饭时要喂、拉大小便要陪等等。如果条件允许,在入园的前几天先不要安排幼儿午睡,等幼儿基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情绪相对稳定后,再安排幼儿的午睡,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痛苦经历,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发展。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及集体生活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心理特点。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依恋情绪,而且,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分离焦虑” 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开学初,老师要认真布置活动室、午睡室。将活动室打扮得漂亮、整洁;午睡室装饰得文雅、舒适;此外还
32、要布置一个娃娃家游戏区。游戏活动一般在娃娃家游戏区开展,老师可以扮演妈妈,从使孩子感到亲切、高兴,充分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刚入园的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恰当对待幼儿原有的一些不良习惯。大多数的幼儿刚入园时都有一些与集体生活不适应的不良习惯,如挑食、不爱吃饭,活动时独占玩具,会咬人,会抓人,午睡时要抱着睡等等,对此老师绝不能呵斥、鄙视,而要用爱心耐心地对待孩子,细致精心地照料他们,要循序渐进,使他们渐渐改造这些不良习惯。平时用表扬、奖红角星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乐于入园的好习惯。五、进行初步的常规训练从开学第一天起,老师就要开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各种常
33、规训练,如让儿童懂得说礼貌语言:“老师早”、“老师好 ”、 “小朋友好”、 “老师再见”、 “小朋友再见” 、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等等。活动、吃饭能到指定的位置,能听老师的琴声、铃声行动;大小便知道蹲便池,并请老师帮忙;分组玩玩具时不争抢;识别自己的毛巾和水杯,不乱用等等。常规训练往往能帮助新入园的儿童适应新的生活,减少焦虑情绪,也促使全班建立良好的秩序、正常的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新入园的幼儿教育是一项细致、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切实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有效避免2岁幼儿的入园焦虑 很多带
34、过托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开学的一个月真的是招架不住,可以说是累到极点,苦不堪言。而对于那些刚进入幼儿园的2岁幼儿和家长而言,又何尝不是经历着痛苦和分离的煎熬。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些来到人世间只有几十个月大的孩子,他们被迫去独自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和接受一群陌生的同伴和成人。每年的九月一日,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时,那些孩子心理充满了恐惧、不安,他们哭得真可谓惊天动地,而家长的心理则是忧心忡忡,孩子的哭声使他们心如刀绞。并踯躅于教室的门口,久久不愿离去,直到泪流满面。此时此刻,我们的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劲的哄着孩子,并不时地和家长使眼色“求你了,快走吧!放心吧!” 可是,孩子哭
35、得如此伤心,家长又怎能忍心一走了之?这样的分离焦虑绝不可能使家长安心的工作,却可能给我们孩子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带来不利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入园的分离焦虑呢?我们在幼儿园中设立了0至3的早教指导“贝贝屋” ,从而使幼儿能非常自然、开心地与家长分离,愉快地和老师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促进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是这样做的:一、开设亲子活动避免分离1、 亲子共同熟悉环境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其实对家长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因此,我们开设了双休日、日常两个亲自班,让孩子和家长在双休日或者是周一至周五一起到幼儿园来参加亲子活动,每次二个小时。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能够
36、充分的了解环境、熟悉环境、孩子在家长得陪伴下,大胆的与环境进行互动,进而逐步适应环境。2、 亲子共同熟悉老师对于幼儿园老师,家长有着很多的猜测,和担忧。而幼儿呢,面对一个陌生人则会产生恐惧和害怕。其实这都是非常正常的。通过我们的亲子活动,家长与老师的不断交流,使家长对老师的学识水平、教养理念、工作态度,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同时这又似乎给幼儿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 “瞧,她们多么谈得拢,噢,原来她们是好朋友啊,这里肯定是最安全的”。3、 建立信任感孩子入园所产生的分离焦虑,可以说是由于对幼儿园即老师缺乏必要的了解、信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指导亲子活动中如何将自己对幼儿的爱、关心传递给家长、幼儿是
37、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对孩子的爱则是家长和孩子对其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我们亲子班的老师能够非常好的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亲切的话语、轻柔的动作以及科学的指导,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信任感的建立使孩子逐步愿意亲近老师了,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说:“老师,帮帮忙!”4、 亲子短暂的分离大约通过二个月的亲子活动,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以及老师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他们喜欢上幼儿园来了,也喜欢上老师了。我们就安排一定的时间由老师单独带着孩子游戏和活动,家长则回避。这种短暂的分离,使幼儿的适应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二、开设半日班活动让孩子走向独立家长和幼儿通过一个学期的亲子活动,老师和他
38、们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幼儿把“ 贝贝屋 ”当作自己的家,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这时我们适时地开设了半日班,让这些“贝贝屋” 的孩子像全日制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每天上午按时到园,中午回家。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老师所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充满着爱的氛围里,是那么短暂。孩子们自由、宽松的在“屋”里玩耍,家长们则可以作为旁观者,欣赏着孩子,欣赏着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追随者老师,那里还顾及到坐在旁边的家长。由此,家长们放心地走出了教室。孩子们独立了、她们是快乐的天使。每天,我们都会以满腔的热情欢迎每个孩子的到来,但他们,有时也会不理睬我们而径直走向“贝贝屋”,但他们是快乐的。我们这些孩子再过
39、几个月就会升入托班,其间我们将会带领他们去和哥哥姐姐一起活动,每天还将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到托班的教室去玩一玩,让他们去熟悉将要生活的环境。我们有了“贝贝屋 ”,与入园焦虑说 “再见”。用心解读幼儿初次入园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潘年第5次了,从年轻的家长手中抱过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小宝贝,带着各自不同的表情:或喜悦或哭闹或愤怒或伤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率真的、富有个性的书。孩子们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传递对陌生环境的是喜与恶的信息。没有丝毫掩饰地期待老师用善解的心来阅读,用温柔的心来呵护。教师怎样来诠释又如何把握、利用好这些信息,使孩子们有效缩短入园适应期,走好人生的第一
40、步?一、执拗倔强型这类孩子个性非常强,以自我为中心,大多在和家人告别时很急躁、暴跳如雷、大哭大叫、力气大,试图用所有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抗议,一不留神容易跑出活动室,追赶家人。常挂在嘴边的是:我生气了,我要走了。以往,我们常用“不许哭”“把嘴巴闭起来” 等指令要求孩子,而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观念的更新使我们必须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学会接纳孩子,宽慰孩子:“哭一会儿就好了”“哭完了,叫老师一声”“老师等你一会儿,我们一起做游戏” ,加以爱抚、亲近、搂抱的方式给予安慰。而且,对于这类幼儿,特别要防止走失,教师要常常关注他,带他到户外活动场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其爱好
41、。如:爱拍球,而且拍得很好,就可以给予机会在伙伴面前有所表现,使其感到被重视、被接纳、被欣赏,从而消除敌对情绪。二、自我安慰型这类幼儿大多在家已从父母那儿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开心的事,是长大了的表现。但初次步入完全陌生的环境,免不了产生想家、想亲人的情绪,表现出不停地反复唠叨几句话:来了吗?妈妈在路上了,来了吗?-借此以自我安慰,情绪也时好时差,好的时候可以沉浸在游戏之中,看到欢快的笑容,差的时候就边擦眼泪边唠叨,从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应答中寻求安慰。对于这类幼儿,有必要向其介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用点心、午餐、午睡、午点、游戏等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环节来帮助掌握时
42、间概念,告诉幼儿午睡起床要吃点心,然后做游戏,最后妈妈就来接宝宝了,帮助幼儿消除紧张感、焦虑感。三、观望期待型这类幼儿入园情绪非常好,而且能有礼貌地和家人告别,游戏时也很积极。细心观察:常常在教师安慰哭闹幼儿,抱着其他孩子时,他的眼睛一直会追随着你,并且很小心的说:“老师,你先抱抱他再抱抱我,好吗?”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切不可认为他情绪很好,不哭而予以忽视,须知:不哭不闹的孩子同样需要你的关爱。如果孩子受到冷落,可能会敏感地认为大家都看不起他,产生“大家都排斥我”, “这个集体好像不属于我” 的感受,久而久之,会对集体产生排斥心理。对因为哭而享受老师关爱的小朋友存有羡慕感,导致的后果为来园前几日
43、不哭,后几日却大哭不止。所以,对这样的孩子,你可以在抱其他哭的孩子的同时亲亲他的小脸蛋,给他一个吻,笑意会很快挂在他的小脸上,他会转过头告诉其他孩子说:“老师亲过我啦,她喜欢我。 ”让快乐感染每一位孩子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把“关爱” 毫不吝啬地表达出来,使孩子能够体验到、感受到你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着。 ”四、突出表现型这类孩子能力较强,适应能力也强,许多入园哭闹的孩子对于他而言并没有多少影响,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哭。他能高高兴兴地来园,在玩具架上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坐下来独自玩,只要老师一说到户外去活动时,他会不顾他人第一个冲到滑
44、梯上;吃水果时,别的小朋友还没准备好,他已经把盘子里的水果每个都咬了一口-没有了入园适应期烦恼的他,总是先老师一步,老是表现出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应学会欣赏孩子的长处,可以培养其当小助手,每个活动环节前分配其个小任务以协助教师开展活动。比如:外出活动时,请他做“火车头” ,点心时请他帮助伙伴分点心等,这样既锻炼了他的能力又使其逐步形成集体观念,还使教师的管理得以科学化。正所谓:“欣赏如空气,每个人都不可以隔绝;欣赏如水分,每个人都不可以或缺;欣赏如智慧的阳光,不仅照亮每一个幼儿,也会照亮老师”。五、抑郁寡欢型这类孩子非常平静,边玩边眼里擒着泪花,不时地朝老师张望。老师试
45、图和他聊一些快乐的事,但很难得到回应,显得比较内向。对于这类孩子,老师不妨给予多些拥抱,可以轻轻地摸他的头,对他微笑,找本有趣的故事书给他讲讲故事。活动中多找机会让他成为你游戏中的主角。不久,你会发现,你蹲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小汽车时,从后面趴上你的背的就是他;你在整理毛巾时,从后面抱住你的也是他他在用动作来表现他对你的喜爱。六、胆小依恋型这类孩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往往急于寻找可以依恋的亲人的替代者,常常将除从妈妈手中接过自己的那位老师作为假想中的敌人,而将除此以外的另一位老师当作可以依赖的对象。认定其可以带自己找妈妈,从而产生安全感。行为似老师的小尾巴,老师走到哪跟到哪
46、,一会不见就到处询问,哭闹不止。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应给予足够地抚慰。在与教师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可以让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注意力,并且逐渐制造一些与教师分离的机会。如:教师在卫生间打扫时,让其站在门口等待、到隔壁教室借东西时,告诉他几分钟后会回来,请他在教室里参与一会儿教师和小朋友们的游戏活动等。帮助逐步融入到集体中去,体验在幼儿园的集体中是很安全很温暖的,并在集体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马斯洛曾在其“需要层次论 ”里提出了 “归属与爱的需要”。今天,我们可以从种种观察中深切地感受到:当幼儿刚刚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时,一双双期盼、渴求的眼睛多么希望从老师
47、那儿找到归属感,得到关爱啊!所以,我们要说:孩子的入园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亲爱的幼教同仁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如何让小班幼儿度过“哭闹期”每年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时间,开学的头一个星期,几乎在每个小班教室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的哭闹。这个时候是班上的老师和阿姨最忙乱最累的日子。如何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情绪稳定下来,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和阿姨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从三个方面进行:家访、家长会、环境布置1、新生入园之前,老师对幼儿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成员:有几口人,职业等;居住环境,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以后开展工作非常有好处。2、家长会 家长
48、会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目的是:让家长了解班级情况,如;班上老师的配备,各位老师的工作职责,班上幼儿的人数情况,参观幼儿的教室和生活区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在园的作息时间,其目的是与家长达成共识,让每个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3、环境布置与生活用品的准备 幼儿来园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是教室,让教室里的一切都对幼儿有吸引力,老师应提前把教室布置好。墙壁上画上色彩鲜艳的壁画,顶上吊着各种玩具,小桌椅干净整齐,上面放着许多玩具,生活区挂着干净的毛巾,柜子里放着干净的茶杯,厕所干净明亮,这样的环境不仅对幼儿有吸引力,家长看到也会满意放心。二:入园后的准备1、体会接纳幼儿 在幼
49、儿的哭闹中,老师哄这个,抱那个,工作很累。这个时候的幼儿更累,是心累,一方面是对新环境不适应,另一方面是离开亲人后的心理焦虑,同时又期盼着老师的关心和爱抚。记得上一届有一个叫吴帅的幼儿,上幼儿园哭是出了名的,而且特敏感,老师对他有一点不快,都会引起他的大哭。老师注意到以后,始终给幼儿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让他感到亲切,在老师的关心下,这个幼儿终于有了转变。幼儿在家里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围着他转,当家长送他到幼儿园时,老师忽视了他,会感到失落,如果老师给他一句轻声温和的问候和爱抚的小动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幼儿会感到自信和温暖。2、安排丰富的活动 幼儿情绪好的时候,精力是很充沛的,把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有趣的活动上。带幼儿到操场上参观大型玩具,让他们自己试着玩大型玩具;参观大中班的教室;准备丰富多采的大型桌面玩具;充满童趣的故事;动画片等,分散他们对父母的思念。3、放学时,请家长配合,通过询问的形式,分享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快乐。如:今天在幼儿园里玩了什么玩具,听了什么故事,认识了那位小朋友,激起幼儿上幼儿园的欲望。幼儿的哭闹有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引导的方发法得当,幼儿会很快度过哭闹期,喜欢上幼儿园。 孩子的面说幼儿园老师的坏话,更不能以“不听话就要送幼儿园” 来威吓孩子。家长应尽可能的建立积极的“亲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