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 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
2、,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聊天的方式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假如碰到需要向陌生人问路时,直接叫:“喂,往某某地方怎么走?”这种方式是很不礼貌的,应该客气地称呼一下对方,你们怎么称呼陌生人的呢?(生:那要看那陌生人的性别和大致年龄,叫师傅、大伯、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小妹)师:可是这位陌生人真的跟你有师傅关系、兄弟关系、姐妹关系吗?没有,那为什么我们这么叫呢?(生:不知道其名字,只好这样叫)在单位、在院子里,你父母对知道名字的熟悉的同事、
3、邻居、朋友也往往不是直呼其名,而是张哥李姐王大婶这样地叫,这是为什么呢?(生:为了拉关系,表示亲近)师:在西方国家是不是也这样呢?在中国,一个孩子生下来,七大姑八大姨,区分精细,在英语里没有这么精细的称谓, aunt 和 uncle 两个单词就囊括我们多少种亲戚称谓。在工作场合,见了父母都得叫名字,而在中国你叫父母名字试试看(学生笑) ,所以到外企上班,第一件事是先取个英文名。可能我们平时对此没有感觉,但仔细想来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明显不同的表现。我们习惯于把亲族关系渗透到一切场合,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小到问路,大到治理国家。这些都可以从宗法制度里找到渊源。我们今天要学到的第 1 课
4、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表面上看来和我们很遥远,实际上这是中华文明的童年时期啊,就像一个人一样,童年并非无关紧要,童年期有时会影响一辈子。所以我们要向了解历史给今天中国政治的发展留下了怎样一笔遗产,就需要从夏商周三代讲起。二、讲授新课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的诞生:三皇五帝的传说(拓展知识部分)2.夏朝的政治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与“能”, 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较高,根据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禹。到禹时,夏部落逐渐强大,其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禹死后
5、,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原始社会末期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 20701600 年, 那时已经出现管理部落族人和其他部落的臣民的公共权力或者说已经形成了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带有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3.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商部落首领成汤于前 1600 年带领部落族人灭夏,又征服周围的小方国,这样以商部落方国为中心统治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一个方国联盟(即方国与方国
6、的联合体),存在于前 16001046 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内外服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商内部区域的管理制度,外服就是其他方国的管理制度。)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殷人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氏族,其他方国还在图腾信仰的时候,殷人就有了祖先的宗教,依靠这种信仰的主观因素,殷人全族出征,常战胜了方、土方、马方等部落,因此,祖先神显然比动植物图腾的旗帜是更有力的观念武器。殷王是占卜的主体,也是庙祭活动的主体。王既是人,也是神,是方国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
7、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封邦建国前 1046 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周邦推翻殷邦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国联盟周王国。新王朝的建立给周武王带来了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 1含义: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防止商的遗族叛乱,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
8、扩大的需求。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如鲁、燕)异姓功臣(姜尙,齐)先代贵族(微子,宋)周邦取得“共主”地位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度。分封的对象有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和同姓亲族。分封异性功臣贵族是为了奖赏其功勋,并使其继续为巩固统治效力;分封先代帝王后裔是利用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周王只分封异姓邦国,那便与商代没有两样了,他们的区别在于,与此同时,周王还“封建”了一批同姓邦国。周人为什么分封同姓方国?传统的说法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也与部族人口的不断衍生相关。4西周的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但这种制度有没什么隐患?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9、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在西周前期,周天子的势力强大,可以控制诸候。但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王权衰落,诸候国势力日益强大,诸候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于是出现大国吞并小国,诸侯相互相争战的局面。而周天子对此却无力干预,这时出现了“楚王问鼎”的故事5影响积极: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王位之争: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10、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1含义:按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把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2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3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问:如何能维护统治和稳定?4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问: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
11、是嫡长子?(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即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所以,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嫡子及庶子有着双重关系,在血缘上他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5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问:想一想:“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
12、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问: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它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6作用: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
13、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礼乐制度。贵者
14、有贵者之礼,贱者有贱者之礼,如果大家都遵守礼,各安其分,那么社会就会有序。因此,礼讲究的是“差异” ,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社会就无法和谐,因此“礼” 、 “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乐讲究“和同” ,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社会会失衡。周公深谙治国之道,有了礼,贵贱等级差别就显示出来了,人们就不会相争,有了乐,人们就不会埋怨,社会就和谐了。展示乐记上关于乐的功能的材料:君臣上下一起在宗庙听音乐,则莫不和敬;同族老小一起在乡里听音乐,则莫不和顺;父子兄弟在家共同聆听音乐,则莫不和亲。 学生可能对此不好理解,教师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今天依然能看到:
15、“同一首歌” 、 “春节联欢晚会” 、赈灾义演,国家领导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一起看,感动时一样落泪,激动时一样兴奋,音乐在这时起的是增强凝聚力、亲和力的功能。在国际交往中,音乐也起了“和”沟通与理解的作用。课件展现 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美轮美奂的图片,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一场“以和为贵”的盛宴,204 个国家和地区,制度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在音乐舞蹈里找到了相通的地方。 中国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是通过人文奥运奉献给世界的一份富有价值的思想。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五、 夏商周三代
1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是课标要求的教学重点,由于对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较高,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先以前面的宗法制教学内容为基础启发学生得出第一个特点:以牢固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然后以三代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再出示材料: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 请思考:孔子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孔子的主要意思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在夏商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反映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三、本课总结结束语: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曾经在巩固国家政权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其本身的弊端最终导致其必将要被一种新的制度所取代,这种新的制度是什么,又是怎样确立的,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这个内容。知 识 导 航夏 朝 出 现 公 共 权 力保 留 氏 族 社 会 的 特 点商 朝 内 外 服 联 盟西 周 天 下 共 主探 求 本 课 知 识 结 构 , 掌 握 基 础 知 识1、 分 封 制2、 宗 法 制3、 礼 乐 制 度方 国 联 盟 垄 断 神 权 以 强 化 王 权垄 断 神 权 以 强 化 王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