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区坑塘流水养鱼技术山区坑塘流水无公害养鱼就是利用山区天然源头水或山谷型水库坝下流水,在人工砌筑的坑塘( 鱼池)采用流水养殖的方法,以投喂青饲料等天然饲料为主、人工配合饲料为辅,进行无公害养鱼的方法。此方法养出的鱼即清水鱼(草鱼、鳊鱼、 鲤鱼等)是在山区自然环境中,利用清澈、常年流水的山泉、溪水,以纯天然绿色植物为饲料养殖的,具有独特风味品质的水产品。清水鱼以其独特的养殖方式、独到的 营养价值以及 鲜美的风味受到人们青睐。一、养殖生态环境条件自然生态环境要求清新优良,无任何工业、 农业 、生活等 污染;水源丰富,且确保长年流水不断;水质经检测,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2、。二、筑塘建设利用溪边、沟边的田、滩、地和光照 时间长的地方建筑养殖鱼塘。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开挖呈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开关的流水池塘,面积依据流水量的大小而定。水流量大, 鱼塘面积可大些;水流量小,鱼塘面积应小些,一般掌握在 10 平方米-50 平方米之内。 鱼塘面积过大,整个池塘的深度以水体能自流、水深能达 0.7 米-1.0 米为基本。 塘埂用石块或水泥砌筑,一般无斜坡,其高度应 超过最高水位 0.5 米以上为宜。塘底用小鹅卵石、沙石铺设或浇筑水泥,硬质底质便于池塘清理。鱼塘上方根据需要可以搭建部分遮阳棚架,在适宜的季节种植一些瓜果、植物等,以有利于夏季对池塘的遮阳、降温。鱼塘塘角设有
3、进水口和出水口,一般进水口位置与最高水位持平或略高出最高水位,出水口设在鱼塘底部,以便于排污和放水管理。 进、出水口的大小以养殖水体可以在全池塘流 动、无滞水现象出现为原则。进、出水口 还需设置拦鱼棚,既可以防止养殖鱼类逃跑,又可以拦挡水中浮物和杂物。三、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 15 天左右,须对养殖鱼塘进行清洗消毒。在注水刷洗鱼塘内的污物、 杂质后,截断水流, 2 天-3 天后排干池水,曝晒池塘 10 天左右,池塘再进水。放养前应进行清池消毒。先放水清除池内污物、杂质,断水晒塘 2 天,放入清水,使水深达 20 厘米,截水后用用生石灰0.3 公斤 / 平方米或漂白粉 20 克/平方米兑水全池泼洒
4、,2 天后进水。消毒后 10 天放养鱼种。鱼种放养的品种以草鱼为主,少量搭配鳊鱼、 鲤鱼 、鲫鱼,放养的时间为每年立冬后至春节前后。放养的鱼种要求全质健壮,无病无 伤,规格 为体长 15cm 以上,一 龄草鱼尾重 250 克左右。鱼种放养密度一般为草鱼鱼种 10 尾/平方米 -13 尾/ 平方米左右。放养的鱼种必须用浓度为 3%的食 盐水进行 15 分钟-20 分钟的浸浴消毒之后再下塘。四、饲养管理 “清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适当辅以谷芽、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 2 次,青 饲料要求新鲜、 娇嫩、无污染,其他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投喂量:日投饲(
5、青 饲料)量为鱼体体重的 30%50%,或配合 饲料量为鱼体体重的4%6%。以鱼体吃八分饱为准,即饲料在 3 小时左右被鱼体吃完。五、流水调节调节鱼塘流水量是“清水鱼”的小面积、高密度条件下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原则上水体流量的大小可按季节不同来掌握,春季:鱼体经过越冬,体力较差,而 鱼种从静水转入流水环境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在缓流的水体中生活一个时期。 春季每天塘水交换 1 次32次。夏季:鱼体生长旺盛,要求水体溶解氧含量大,而只有流水量大才能保 证水体较高溶解氧的含量,以促进鱼类的摄食和生长。 夏季每天塘水交换 3 次5 次。 秋季:要适当控制流水量,使鱼体体力不致消耗过度,有利鱼
6、类越冬。 秋季每天塘水交换 2 次3 次。 冬季:水温低,水体活动力小,新陈代谢缓慢,给予水体微流水量即可。冬季每 1 天2 天塘水交换达 1 次。六、日常管理要求注意防止鱼类外逃和防止鱼类缺氧浮头。一是经常检查进、出水口的拦鱼栅是否损坏,汛期做好防洪工作;二是及时清除上游漂来的杂物,防止进水口闭塞,保持流水畅通,并 经常清除塘内鱼粪及残饵,保持水质清鲜。 每天巡池一次,观察水质、水温变化和流水量以及鱼的活动情况。尤其在鱼种放养后一段时间, 应及时发现清除病鱼。每口养殖坑塘都 应建立养殖档案,包括放养、投饲、用 药、水温等情况的记录及巡池观察记录。为确保“清水鱼” 的商品质量,其养殖周期可在
7、9 个月以上,其外观与相同品种的常规养殖鱼体有体色光亮鲜艳、背部溜黑、肚皮亮白等明显的区别。 七、鱼病防治“清水鱼”的养殖因水质好,水体溶解氧充足,一般较少病害发生。鱼病防治要按照“ 预防为主,重抓环境,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的原则。使用鱼药泼洒时,应截断进出水流或只控制微量流水,按鱼塘实际水量计算用药,均匀 泼洒,并保持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药物浓度。鱼塘用药后须在池塘边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放水增氧。 主要鱼病的防治方法鱼病名称 防治方法 注 意事 项水霉病(细菌性皮肤病)1、鱼种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要细致,谨防鱼体受伤。 2、鱼种放养时用 3%的食盐溶液进行鱼种消毒后再下塘
8、。 3、每 亩用菖蒲汁 2.5 公斤 5 公斤加食盐 0.5 公斤1 公斤全池泼洒。4、用苦参煎汁,全池泼洒,每 亩用药 0.75 公斤1 公斤,隔天重复一次,3 次为一个疗程。竖鳞病1、注意勿使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洁。2、将艾蒿根捣烂取汁,每亩 1m 水深用 5 公斤与 1.5 公斤 生石灰调均全塘泼洒。 3、用 2%食盐水与 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 10 分钟。细菌性肠 炎1、注射灭活疫苗。2、采用内服外用药物结合进行。外用药一般全塘泼洒 1 克/立方米漂白粉或每亩 1 米水深 5 公斤 15 公斤 生石灰。内服药可用每公斤 饲料中加捣碎的大蒜 100 克,做成药饵 投喂, 连喂 3 天5 天。漂白粉与生石灰不能混 用烂鳃病1、注射灭活疫苗。2、每亩 1 米水深用生石灰 5 公斤 15 公斤 兑水全塘泼洒,每隔 10 天 1 次。3、紫苏 0.1 公斤 2.0 公斤 ,煎汁拌入 1 公斤 饲料投喂,连喂 3天6 天。赤皮病1、注射灭活疫苗。2、冬季捕鱼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3、捕捞、搬运、放养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4、漂白粉 5全池泼洒。5、五倍子粉碎煮汁全池泼洒,用量 100克/立方米水,连用 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