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忠義文天祥,生平簡介生平事蹟作品,【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永人。元兵迫臨安,天祥與張世傑主堅手血戰,宰相陳宜中不聽。天祥一度為元軍所拘,後脫歸。端宗以為右丞相,轉戰贛、粵,兵敗被執,不屈而死,死後衣帶有此讚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南宋的一百五十三年,可稱是宋朝的一個殘局。蒙古的興起,挾其狂風暴雨之勢。宋朝當如摧枯拉杇一般轉瞬而亡。其實不然,南宋在垂亡之前,節節抵禦,一直抗戰到底。表現出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最能代表這種精神的莫過於文天祥。,文天祥, 不僅是一代忠義, 也是一位天下學人, 二十歲時參加科舉, 以狀元乃第,
2、 他自德祐年間, 江西起兵勒王之後, 屢經艱險困厄,幾次出生入死, 及至祥興二年, 元將破圭山,被拘, 元朝予以種種的威脅利誘, 而文天祥始終不屈, 在牢獄中一禁三年, 受盡了折磨, 文天祥的精忠浩氣及視死如歸, 精神實永垂禾秋萬世而不杇。,生 平 事 蹟,南宋狀元郎 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 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
3、杭州)應試。 在殿試中,他作“禦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4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3年。,兵敗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陸秀夫等再擁立6歲的小皇帝,朝廷遷至距廣東新會縣50多裏的海中彈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國公。冬天,文天祥率軍進駐潮州潮陽縣,欲憑山海之險屯糧招兵,尋機再起。然而元軍水陸猛進,發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範勸降,遭嚴詞拒絕。文天祥曾寫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
4、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迫目睹陸秀夫負主投海,張世傑被颱風惡浪吞沒,悲痛欲絕。苟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滅亡了。元將張弘范在慶功宴上向文天祥敬酒說:“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盡到了。丞相如能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豈不非你莫屬嗎?”文天祥說;“國亡而不能救,做大臣的死有餘辜。難道還能貪生怕死,背叛祖國嗎?”,再往後,元朝專橫跋扈的宰相阿合馬來了, 劈面喝問文天祥:“見了宰相為何不跪?” 文天祥說:“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憑什麼要跪?”阿合馬見文天祥威武不屈,便譏諷地說: “那你怎麼會來到這裏呢?”文天祥正言厲色答說:“南朝如果早用我做宰相,北人就到不了南
5、方, 南人也不會來北方了”。阿合馬無言答對, 色厲內荏地環顧左右說;“這個人生死由我”。文天祥立即打斷他的話,高叫:“亡國之人,要殺便殺,說什麼由不由你!”。,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一個月後,文天祥被帶到樞密院,見元丞相孛羅。文天祥泰然自若站定,立刻有官員喝令:“跪下!”,文天祥拒不跪下,孛羅令差官按文天祥跪倒,儘管一群走卒拳腳相加,文天祥被拽倒後還是拼死坐在地下,始終沒有屈服,通事(翻譯)傳話:“你還有什麼話說?”文天祥答:“我盡忠宋朝,才有今天,請你們快快處置罷!”孛羅又說:“你們丟掉君王(趙隰)。先後另立二王,算什麼忠臣?”,文天祥答:“社稷為重,君為輕。”孛羅再問:“那你幹出什麼功績了?
6、”文天祥答:“做一天臣子盡一天責,談何功績!”,又說:“現在只有一死,不必再說什麼!”孛羅叫道:“你要死,我偏不叫你死,要把你關押起來!”,文天祥凜然答說:“我為國死都不怕,還怕關押!”,元統治者又將他投入惡牢,囚禁折磨達三年之久, 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僕的被俘妻女的信, 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 頌歷史人物不朽業績,抒“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之志向。 一日,忽必烈親自勸降,說: “現在你如能用對待宋朝那樣對我,立即任你為丞相”。 文天祥雖被衛士用金棍擊傷膝骨,仍泰然處之,昂首挺立,答曰:“一死之外
7、,無可為者。”次日,文天祥便被殺害,時年47歲。,文天祥作品集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
8、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夜坐 談煙楓葉路,細雨蒙花時。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 南安軍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真州驛 山川如識我,故舊更無人。 俯仰干戈跡,往來車馬塵。 英雄遺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淒涼夜向晨。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