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64310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线路维修 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编号 AGDZYZD-XL01-2015 分类 线路检查作业流程项目描述1.适用范围:GJY-T-4、 GJY-T-4A 型轨道检查仪线路检查。2.作业要求:属于天窗点外作业项目,适应于线路设备静态检查。作业时,设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瞭望条件不良地段增设中间联络员) 。3.长大隧道轨道检查仪下道后不能及时撤出限界以外的应纳入天窗进行检查,其它隧道及大桥应提前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安全风险控制人阶段作业工序作 业 内 容 及 质 量 要 求 安全风险点 监控级别 控制措施自控 互控 他控作业前准备1.检查轨道检查仪状态良好。2.携带智能轨道检查仪易损零配件及修理工具。3.

2、根据月度任务安排和上月设备动静态检查情况制定作业日计划。点外作业维修计划,需经所在车间批准、盖章后在车站办理相关手续。仪器绝缘性能不良造成红光带。 使用兆欧表测量仪器绝缘性能,不小于 10 兆欧。 执机人 辅机人 安全员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点名分工:按作业计划,安排检查任务;根据作业地段环境,安排作业防护并提出安全及技术标准。1.学标:有针对性地学习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 铁路安全修理规则规作业标准。2.安全讲话:对防护、下道避车、交通安全、轨道检查仪作业安全、天气等进行安全讲话。3.工具备品:材料机具:轨距尺、20m 弦绳、钢板尺、线路检查记录本、石笔、轨道检查仪及配件等。夏季携带防暑品防护

3、备品:信号旗(灯) 、喇叭、短路铜线(自动闭塞区间) 、录音对讲机(驻站及工地电话员) 、无线电话机、有线电话机等状态良好,夜间携带照明灯,穿反光标志服。1.安全讲话没有针对性。2.分工不明确,未责任到人。3.防护备品性能不良。4.工具不绝缘。1.安全讲话需明确防护、下道避车、交通、知识等内容。2.按工序分工并责任到人。3.防护员自查,安全员核查。安全员作业负责人防护员作业负责人安全员安全员车间干部作业前到达现场出车前司机检查车况,并向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汇报;作业负责人检查防护员备品、盯控司机驾驶作业标准。 交通人身伤害。 汽车出车前须检查车况,停车时须采取防溜措施。严禁货车车厢载人、客货混载

4、、超载、机动车带病上路行驶,严禁疲劳驾驶。汽车司机 安全员 作业负责人设置防护1、区间作业:到达现场后,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现场防护员、两端防护试通话,瞭望条件不良时增加中间联络员。作业需设驻站联络员,持车间批复的点外作业计划,在车站办理登记。2、站内作业:设置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防护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3.作业负责人通知防护员设置防护,并确认防护设置准确,防护员保持通讯畅通,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4.天窗点内作业时,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2.2 条办理。点外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执行。防护位置不对或遇瞭望不良地段未增加防护人员

5、。 设置防护后双确认,遇瞭望条件不良地段或不良天气时,增加防护人员。 防护员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仪器组装及校对1.纵横梁连接,上紧螺母。2.调整手推架高度,并安装数据采集系统。3.电池盒卡在固定座上;数据线与纵横梁及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电源线与电池盒、插座联结。4.现场开机对轨道检查仪的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进行校对,误差满足轨距:0.5mm,水平:0.5mm,高低: 1mm,方向:1mm。工具侵入限界。1.组装轨道检查仪,需在限界以外组织。作业人员 安全员 作业负 责人作业中线检作业1.确定基准股:线路水平检查,正线直线地段以里程增加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站线以轨号增加方向的左股为基准股,曲线地段

6、以曲线上股为基准股,高于基准股为“+“,低于基准股为“-” 。直线与曲线连接处基准股改变时,必须在改变处(水平格下)做标记。2.核对当日作业参数设置。3.轨道检查仪检查轨距、水平、高低、轨向、正矢等数据。遇几何尺寸突变或数据异常时,应使用轨距尺、弦绳及时复核。1.横越线路人身伤害。 2.防护员联络中断而未停止作业。1横越线路时,须一站、二看、三通过,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严禁钻车或在运行的机车、车辆前抢越;横越有停留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必须与停留车端部保持 5 米以上距离。作业人员单独离开,须施工负责人同意。2防护员之间保持通讯畅通,核对通话内容,作业人员防护员安全员 作业负责人作业前准备

7、 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 到达现场 设置防护 超限报警处理撤除防护设备安全信息处置仪器组装及校对 检查线路 检查数据保存班后总结数据分析下道避车24.在推行过程中,及时校对检测里程。对特征点进行标记。5.路基、道床、钢轨、轨枕、联结零件、标志、标记、平过道状态等全面查看。防护联控标准用语。 。下道避车1.探伤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标准和要求,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3.2.1 条-第 3.2.3 条,第 3.2.5 条-第 3.2.6 条规定。2.来车时,作业人员和探伤仪必须在规定距离及地点下道,下道后作业人员应面迎来车方向,防止车上的坠落物伤人。下道不及时。机具侵入限界1.现场防护员严格执行普速铁

8、路工务安全规则上下道避车制度;现场安全盯控人员监督落实。2.探伤仪在线下避车时,要求停放平稳,不得侵入限界。执机人员抬探伤仪上下道时,注意不要滑倒,不要碰撞仪器。作业人员 防护员 作业负 责人超限报警处理1.轨道检查仪作业中遇线路超临修病害仪器报警时,应立即复核确认;确认后,应及时通知段调度及巡养工区,段调度、线路车间指导病害处置。2.检测过程中如遇检测数据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或重新现场临时校对。检查发现超临修病害或失修处所未及时反馈信息。 严格执行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车间干部设备安全信息处置1.发现III级静态安全信息时,应立即

9、拦停本线列车,通知车站值班员和工务段所属工区及段调度。2.按照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2条规定对设备故障地点进行防护。线路开通时,按照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要求办理。3.发现II级静态安全信息时,立即通知段调度并按照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要求进行办理。发现钢轨、尖轨等重伤,应对其前后100m限速不大于80km/h;当设备有变化时要采取降速直至封闭线路等措施。接头单侧夹板折断,接头螺栓2根同时折断、道岔关键部位螺栓折断、线路有胀轨迹象,应对其前后100m限速不大于25km/h。线路出现超临修病害,无法保证现行速度时,应根据线路整体情

10、况决定限速条件。发现 II、III 级静态信息后,未采取措施。 严格执行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 作业人员作业负责人 段调度检查数据保存作业完毕,保存数据,拆卸数据线、数据采集系统、电池盒及纵横梁,保养仪器后装箱。GJY-T-4型轨道轨道检查仪增加如下操作:1.按“ESC”键,再按确定键退出自动运行,按“3”键退出,关闭电源开关,下道。2.插入移动存储设备,开机,按“2”进入数据查询界面。3.输入要导出的记录号,按”F1“等待数据导出完毕提示,关机取卡。撤除防护1.确认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作业负责人通知两端防护员撤除防护。2.作业完毕,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

11、人员机具未下道提前撤除防护。 落实人员机具清点制度,人员机具未撤离现场不得撤除防护。 防护员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数据分析1.建立轨道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库,通过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准确掌握线路设备状况,并将轨道检查仪历史数据与轨检车数据有机结合,指导日常线路维修与保养工作。2.轨道轨道检查仪数据分析基长为2.5米(按段规定基长调整检查) ,按保养标准和临修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超限报表,将超临修处所和影响安全的病害及时通知所在车间班组。3.线路检查记录本按6.25米基长进行统计分析,只分析超临修处所,并打印出线路检查记录本,作为“四有三合一台帐”检查(选用) 。4.超限处所分析的几个原则:(1)

12、数据不重复使用;(2)邻点和隔点同时超限时,分析邻点;(3)超限处所分析不分前后;(4)18m范围内分析三角坑;(5)水平和三角坑同时超限时,分析三角坑。5.根据检查数据分析设备状态并编写线路设备静态分析报告。数据漏分析 调度生产指挥中心盯控,检测数据及时回传、分析,生成超限报表。 工长 车间主任 段调度作业后班后总结1.由作业负责人对当日工作量完成质量和人员作业状态进行考评。2.安排次日工作并进行安全预想对存在的问题未制订整改措施。 召开班后总结会,现场存在问题制定措施。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车间干部注释1.参考依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乌鲁木 齐铁路局劳动安全守则、及其

13、他有关规章制度。2.监控级别:乌鲁木齐铁路局基本规章制度“安全红线” 管理办法 :星(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B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 星(I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C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星(II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D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3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 AGDZYZD-XL02-2015 分类 线路检查作业流程项目描述1.适用范围:属于天窗点外作业项目,适用于线路钢轨、道岔大部件的探伤检查。2.作业要求:属于线路设备检查作业,作业时,设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瞭望条件不良地段增设中间联络员) 。作业中按规定下

14、道避车,钢轨探伤工应具备 1 级及以上技术资格,熟悉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3.长大隧道钢轨探伤仪下道后不能及时撤出限界以外的应纳入天窗进行检查,其它隧道及大桥应提前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安全风险控制人阶段作业工序 作 业 内 容 及 质 量 要 求 安全风险点监控级别 控制措施 自控 互控 他控任职条件1.钢轨探伤执机人员应具有级及以上技术资格。2.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及探伤业务,有单独鉴别伤损的能力。作业前准备1.复核仪器性能。在钢轨试块上标定仪器灵敏度,确保仪器性能良好,满足探伤作业要求。灵敏度调试:GTS-60c 试块上斜 70探头探测 4 平底孔二次波位移量大于等

15、于 1.5 格;直 70探测试块无孔端面下 35mm4 平底孔端角回波位移量大于等于 2.5 格;37探头探测螺孔 3mm 下斜裂纹位移量大于等于 0.5 格、轨底 2mm 裂纹回波位移量大于等于 0.4 格;0探头探测螺孔 5mm 水平裂纹波幅 80%且轨底 10 锥孔收(失)波报警。2.材料工具:钢轨探伤仪,冬季备齐酒精和水,夏季备齐水。备用机头一个、电池两块、白铅油。随机工具(检查锤、钳子、 平口螺丝刀、梅花螺丝刀、油漆、小镜子、水壶、钢卷尺各一把)仪器配件(37700+37探头各一个、电源保险丝(250V/5A) 、探头螺丝、探头保护膜各 2 个)3.防护备品:信号旗(灯) 、喇叭、短

16、路铜线(自动闭塞区间) 、录音对讲机(驻站、工地电话员) 、无线电话机、有线电话机等状态良好,夜间携带照明灯具,穿反光标志服。4.携带资料:重伤、折断钢轨登记表 、 伤损钢轨通知书 、 钢轨探伤检查记录簿 。点外作业维修计划,需经所在车间批准、盖章后在车站办理相关手续。1.探伤仪状态不良,导致漏探。2. 防护备品性能不良。1.执机人在作业前轨道检查仪器性能,应在标准试块上对仪器进行标定,仪器参数、拼图正确,保证仪器工作状态正常,工班长确认。2. 防护员自查,安全员核查。执机人防护员辅机人安全员作业负责人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1.分工:按探伤作业计划,布置各组作业里程及现存伤损处所的复查。根据作业地

17、段环境,安排作业防护并提出安全及技术标准。2.对标学习:对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 铁路安全修理规则规 、 探伤管理规则 、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 、有针对性的学标。3.安全讲话:对作业防护、下道避车、道路交通、探伤作业安全及天气等进行安全讲话。1.分工不明确。2.安全讲话没有针对性。1.工班长按探伤计划合理安排。明确各小组与防护员的联控方法。2.应根据线路条件、防护、下道避车、交通安全、天气等进行讲话。作业负责人安全员安全员作业负责人车间干部作业前到达现场出车前司机检查车况,并向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汇报;作业负责人检查防护员备品、盯控司机驾驶作业标准。交通人身伤害。 汽车出车前须检查车况,停车时须

18、采取防溜措施。严禁货车车厢载人、客货混载、超载、机动车带病上路行驶,严禁疲劳驾驶。汽车司机 安全员 作业负 责人设置防护1、区间作业:到达现场后,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现场防护员、两端防护试通话,瞭望条件不良时增加中间联络员。作业需设驻站联络员,持车间批复的点外作业计划,在车站办理登记。2、站内作业:设置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防护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3.作业负责人通知防护员设置防护,并确认防护设置准确,防护员保持通讯畅通,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 4.天窗点内作业时,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2.2 条办理。点外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执行。

19、防护位置错误或遇瞭望不良地段未增设防护人员。 设置防护后双确认,遇瞭望条件不良地段或不良天气时,增加防护人员。 防护员 安全员 作业负 责人作业中上道矫正探伤仪上线后,重新校对各项参数,检查探伤仪各探头工作状态。1开启电源后,检测参数设置:输入检测员名或编号、日期、线名、线别、里程、股别及方向等。2检查校正显示方式及显示状态,确认探头方向及是否存在失检。3.调整探头位置,观察耦合状态,调节水量。4.检查仪器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探伤灵敏度的校正,以免出现人为故障。5.现场灵敏度调试:70 通道(偏角):在良好的接头断面,二次断面回波达到满幅高的 80%,P60 轨释放不小于 10dB;P50 轨不

20、小于 8dB。断面波前无杂波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大增益。 70 通道(直):在良好的接头断面回波达到满幅高的 80%,释放 6dB,断面需出现两次回波,无两次回波显示应开大未矫正仪器,造成漏探 矫正仪器经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作业。 执机人 辅机人作业负责人作业前准备 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 到达现场 设置防护 伤损信息反馈 撤除防护 班后总结探伤收工探伤作业 下道避车 回放分析上道矫正4增益。6 37 通道:螺孔最高回波满幅达到 80%,P60 轨释放不小于 18dB;P50 轨不小于 14dB,无杂波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大增益。 前 0 通道:底波回波达满幅高的 80%,释放 8-10dB。 后 0 通

21、道:底波回波达满幅高的 80%,释放 10-12dB。 P43 轨比照 P50 轨调节。6.作业负责人对调试好的仪器探伤灵敏度进行复查确认,达到要求后方准作业。探伤作业1.基本作业要领:执机人要精力集中,推车平稳,目视仪器、耳听报警、随时注意掌握仪器、探头、线路状态。控制检查速度,无缝线路均速不超过 3km/h,有缝线路均速不超过 2km/h,双机作业两机间隔应不大于 50 米。执行“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匀速探”的作业要领。随时注意探头与轨面的耦合和灵敏度修正,发现电压不足、仪器设备故障、仪器性能或耦合不良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进行处理,严禁仪器“带病”上道作业。辅机人紧跟仪器,细听报警,配合

22、手工检查,注意瞭望;每 2km 轮流执机,每半公里校正里程。本线、临线来车及时下道避车,再上道作业必须回退 1 米重复探测,防止漏检。对可疑波形和报警,认真分析、校对确认.现场存在的伤损,要多人两台仪器认真复核。发现伤损在仪器内做好伤损标记,作记录,打标记,及时填发伤损钢轨通知书一式六份,对危及行车安全的重伤轨应作出妥善处理。记录发展情况,根据伤损发展情况提出处理意见。2.接头检查:探伤时推行速度要慢,注意仪器各通道波形显示和探头位置,辨别报警音响。一看接头状况,二看波形显示,三看探头位置。对道岔引轨、绝缘、胶接和焊缝加固的接头,须执行“双人复检”制。异型、高低、压塌、掉块、擦伤、焊补等接头处

23、所,应采用仪器和手工结合检查。3.焊缝检查:钢轨焊缝接头必须执行“站停看波” 。认真区分焊筋与焊缝缺陷回波显示。加强对焊缝轨底横向裂纹的检查:根据前后 37 度探头的回波显示,定位法确定轨底焊筋波或裂纹波。对有疑问的焊缝作好标识、记录,使用焊缝探伤仪复查确认。4.关键部位检查:钢轨小腰、曲线、坡道、隧道、平过道和桥梁等重点处所,应放慢速度,加大水量,调整增益。小半径曲线地段,应根据上股侧磨,下股压宽的程度调整探头在轨面上的位置,注意波形分析。平过道轨面不洁,应执行”一扫、二冲、三探伤”的作业要领。道岔区钢轨探伤中,分清各探头回波、报警;正线曲基本轨要擦去油污,反向探测。尖轨、辙叉、岔后引轨执行

24、“双人复查制” ,加强手工检查。钢轨锈蚀严重时,要注意 0探头底波显示变化及 37探头对轨底横向裂纹的探测。对焊补、掉块、鱼鳞伤严重部位,探伤仪无法检测焊补、掉块、鱼鳞伤层下伤损时,采用轨头下颚或侧面校对法,加强探测。遇机车和车辆压道、作好记录,及时补探。曲线磨耗严重无法探伤,作好记录,报技术(线路)科备案。5.手工检查:手工检查钢轨按“一看,二敲,三照,四卸”的过程进行。一看:观察钢轨表面状况,根据伤损钢轨所具有的特征,判断钢轨伤损;二敲:锤敲可疑处所、不良接头、道岔部位,根据小锤跳动的次数和发出的声音,判断伤损;三照:用镜子和电筒检查;四卸:拆卸螺孔或夹板检查。6.使用小型探伤仪钢轨探伤,

25、作业后轨面上的耦合剂必须清理干净,冬季探伤作业时按要求正确配比酒精和水,防止耦合剂在钢轨轨面结冰;在站内正线、到发线及进站两公里范围内进行探伤作业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擦除耦合液。1.横越线路人身伤害。2.人为漏探。3.钢轨表面耦合剂未擦除,导致列车制动力不足。1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严禁钻车或在运行的机车、车辆前抢越;横越有停留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必须与停留车端部保持 5 米以上距离。作业人员横越线路和间休时注意自身安全,不得坐卧限界以内。2.提高探伤业务技能,严格落实作业标准。3.使用小型探伤仪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后轨面上的耦合剂必须清理干净,

26、冬季探伤作业时按要求正确配比酒精和水,防止耦合剂在钢轨轨面结冰;在站内正线、到发线及进站两公里范围内进行探伤作业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擦除耦合液。作业人员执机人防护员辅机人班组长班组长车间干部伤损判定 发现异常波形显示时,根据波形显示位置、游动距离、钢轨外观,结合探头位置进行综合判伤。 人为漏判。 遇伤损或波形异常,执行复核制度。 执机人 辅机人作业负责人伤损信息反馈1.对发现的轻伤、重伤、折断钢轨,按照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规定通知调度、工区监控、处理。2.填写轻重伤通知书:填写重伤处所的行别、里程、轨号、轨长、发现伤损的时间、人员、伤损钢轨的类型、位置,交所在车间班组

27、签认。3.由班组长负责将每日的 SD 卡收回后,并将数据及时上报车间。4.遇压车等无法探伤的设备应做好记录。重伤处所未反馈,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严格执行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发现重伤处所后立即通知所在车间班组及段调度。作业负责人 执机人 安全员下道避车1.探伤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标准和要求,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3.2.1 条-第 3.2.3 条,第 3.2.5 条-第 3.2.6 条规定。2.来车时,作业人员和探伤仪必须在规定距离及地点下道,下道后作业人员应面迎来车方向,防止车上的坠落物伤人。下道不及时。机具侵入限界1.现场防护员严格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

28、下道避车制度;现场安全盯控人员监督落实。2.下道避车时,探伤仪停放平稳,不得侵入限界。作业人员 防护员 作业负 责人撤除防护1.确认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作业负责人通知两端防护员撤除防护。2.作业完毕,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人机未下道提前撤除防护。 落实人员机具清点制度,人员机具未撤离现场不得撤除防护。 防护员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探伤收工1.关闭仪器电源,放掉余水,保养机器。2. 转移或返回,仪器应放稳、锁定,放在通风干燥空间,以防受损。3. 检查探伤仪器内部存储器和 SD 卡数据状态。班后总结1.由作业负责人对当日工作量完成质量和人员作业状态进行考评。2.安排次日工作并进行安全预想对问题

29、未制订整改措施。 召开班后总结会,现场存在问题制定措施。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车间干部作业后 回放分析 每天探伤作业后,对数据进行伤损分析。对疑似伤损处所安排复探作业计划。未回放分析遗漏伤损处所。 建立数据回放制度,复查探伤作业过程及伤损处所。数据分析人员 工班长车间干部5注释1.参考依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探伤管理 规则、 乌鲁木齐铁路局劳动安全守则、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2.监控级别:乌鲁木齐铁路局基本规章制度“安全红线” 管理办法 :可能造成一般 B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星 (I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C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星(II

30、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D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 AGDZYZD-XL03-2015 分类 线路检查作业流程项目描述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轨伤损处所复核、焊缝探伤2.作业要求:属于天窗点外作业项目,线路设备检查作业,作业时,设置驻站、现场防护员(瞭望条件不良地段增设中间联络员) 。作业中按规定下道避车。钢轨探伤工应具备级及以上技术资格,熟悉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 。安全风险控制人阶段作业工序 作 业 内 容 及 质 量 要 求 安全风险点监控级别 控制措施 自控 互控 他控任职条件1.焊缝探伤执机人员应具有 II 级及以上技术资格。2.熟悉有关规章

31、制度及探伤业务,有单独鉴别伤损的能力。作业前准备一、机具备品准备:1.材料工具:复核仪器性能。保证仪器正常使用。扫查架、钢板尺、白铅油、钢丝刷、扁刷及必要的仪器维修工具。2. 防护备品:信号旗(灯) 、喇叭、短路铜线(自动闭塞区间) 、录音对讲机(驻站、工地电话员) 、无线电话机、有线电话机等状态良好,夜间携带照明灯具,穿反光标志服。3.携带资料:现场焊缝焊头统计记录、 “伤损钢轨通知单”等。二、仪器性能检测1.探测范围(测距)直探头:输入前沿长度,利用 CSK-1A 试块底面回波调节“零点”值,使一次、二次底面回波分别显示声程 100mm 和 200mm。斜探头:输入前沿长度、折射角,利用C

32、SK-1A 试块 R50、R100 曲面回波调节“零点”值,R50、R100 曲面回波分别显示声程 50mm 和100mm。2.单探伤灵敏度校准:k2.5 轨头部位探伤: GHT-5 试块 B 区 5 号横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K2.5 轨底部位探伤: GHT-5 试块 C 区 2 号竖孔上棱角的二次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K1 探头探测轨头轨腰至部位探伤: GHT-5 试块 B 区 8 号横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0探头轨腰部位探伤:

33、 GHT-5 试块 A 区 7 号横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3.双探伤灵敏度校准:k1 双探头轨头部位探伤: GHT-1b 试块 2 号平底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k1 双探头轨底部位探伤:GHT-1a 试块上5 号平底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k1 双探头串列式探测轨腰部位探伤: GHT-1a 试块上距轨底 40mm 的 4 号平底孔反射波高 80%,然后根据探测面情况进行适当表面耦合补偿(2dB6dB) 。4.探伤工艺校验:探伤灵敏

34、度校验后,应在试块上进行校验,以使探伤操作或探伤工艺满足探伤要求。对于双探头法,应能探测出 GHT-1 试块上各人工平底孔缺陷,且信噪比不低于 10dB;对于单探头法,用反射法应能探测出 GHT-5 试块上各部位最远声程处的人工缺陷,且信噪比不低于10dB。探伤仪状态不良:机具技术性能良好,满足作业要求。1.执机人作业前轨道检查仪器性能,在标准试块上标定仪器,仪器参数、拼图正确,保证仪器正常,工班长确认。执机人 辅机人 班组长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1.分工:按探伤作业计划,布置各组作业里程及现存伤损处所的复查。根据作业地段环境,安排作业防护并提出安全及技术标准。2.对标学习:对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35、 、 铁路安全修理规则规 、 探伤管理规则 、 钢轨探伤管理办法 、有针对性的学标。3.安全讲话:对作业防护、下道避车、道路交通、探伤作业安全及天气等进行安全讲话。1.分工不明确。2.安全讲话没有针对性。 1.工班长按探伤计划合理安排。明确各小组与防护员的联控方法2.应根据线路条件、防护、下道避车、交通安全、天气等进行讲话。作业负责人安全员安全员作业负责人车间干部作业前到达现场出车前司机检查车况,并向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汇报;作业负责人检查防护员备品、盯控司机驾驶作业标准。交通人身伤害。 汽车出车前须检查车况,停车时须采取防溜措施。严禁货车车厢载人,严禁疲劳驾驶。 汽车司机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作业

36、中设置防护1、区间作业:到达现场后,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现场防护员、两端防护试通话,瞭望条件不良时增加中间联络员。作业需设驻站联络员,持车间批复的点外作业计划,在车站办理登记。2、站内作业:设置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防护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3.作业负责人通知防护员设置防护,并确认防护设置准确,防护员保持通讯畅通,准确掌握列车防护位置不对或遇瞭望不良地段未增加防护人员。 设置防护后双确认,遇瞭望条件不良地段或不良天气时,增加防护人员。防护员 安全员 作业负 责人作业前准备 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 到达现场 设置防护 伤损信息反馈 撤除防护 班后总结探伤作业 探伤收工

37、下道避车 回放分析6运行情况。 4.天窗点内作业时,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2.2 条办理。点外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2.4.29 条规定执行。探伤作业探伤仪上线后,重新校对各项参数,检查探伤仪各探头工作状态。1.检测参数设置:输入检测员编号、线名、线别、里程、股别等。2.作业方式:焊缝探伤采用 3 台仪器流水线作业。一台仪器采用 K2.5 单探头对轨头、轨底角进行扫査。一台仪器采用单 k1 探头和双 K1 串列式(扫査架)探头对轨头、轨腰直至轨底投影范围进行扫査。一台仪器采用 0单探头对轨头、轨腰直至轨底投影范围进行扫査;采用 K1或 K2.5(弧形)单探头针对轨底三角区直至轨底脚进行

38、扫査。2. 收发闸门设置:.1 通道: 0探头接 1 通道 T 接口轨头、轨腰直至轨底投影范围进行扫査:A:收发设置:补偿:关;探头类型:单;探伤方法、副增益:不设置; 声程:250mm; 抑制:(20-30)0%;发射强度、阻尼:强、大(固定) ;零点:(按探头实测值*) ; 自动:否。B:闸门设置:A 闸门方式:正;起位:105;宽度:(60)40mm;电平:80%;B 闸门方式:关;起位、电平、宽度:无效。.2 通道:扫查架双 K1 探头一发双收接 2 通道,发射接 T 接口;接收接 R 接口。 (扫査架)轨头、轨腰直至轨底投影范围进行扫査:A:收发设置:补偿:关;探头类型:一发双收;探

39、伤方法:串列式 K 型、副增益:需设置; 声程:300mm; 抑制:(20-30)0%;发射强度、阻尼:强、大(固定) ;零点:(按探头实测值*) ; 自动:否。B:闸门设置:A 闸门方式:正;起位:105;宽度:(60)40mm;电平:80%;B 闸门方式:正;起位:105;电平:80%;宽度 40。.3 通道:单收发 K2.5 探头接 3 通道 T 接口针对轨头、轨底角进行扫査:A:收发设置:补偿:关;探头类型:单;探伤方法、副增益:不设置; 声程:200mm; 抑制:(20-30)0%;发射强度、阻尼:强、大(固定) ;零点:(按探头实测值*) ; 自动:否。B:闸门设置:A 闸门方式:

40、正;起位:105;宽度:(60)40mm;电平:80%;B 闸门方式:关;起位、电平、宽度:无效。.4 通道:单收发 K1-K2.5 弧形探头接 4 通道 T 接口针对轨底三角区直至轨底脚进行扫査:A:收发设置:补偿:开;探头类型:单;探伤方法、副增益:不设置: 声程:(K1)200mm;(k2.5)300mm; 抑制:(20-30)0%;发射强度、阻尼:强、大(固定) ;零点:(按探头实测值*) ; 自动:否。B:闸门设置:A 闸门方式:正;起位:105;宽度:(60)40mm;电平:80%;B 闸门方式:关;起位、电平、宽度无效。3.使用焊缝探伤仪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后轨面上的耦合剂必须清理

41、干净;在站内正线、到发线及进站两公里范围内进行探伤作业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擦除耦合液。1.人身伤害。2.人为漏探。1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严禁钻车或在运行的机车、车辆前抢越;横越有停留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必须与停留车端部保持 5 米以上距离。作业人员横越线路和间休时注意自身安全,不得坐卧限界以内。2.提高探伤业务技能,严格落实作业标准。3.使用焊缝探伤仪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后轨面上的耦合剂必须清理干净;在站内正线、到发线及进站两公里范围内进行探伤作业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擦除耦合液。作业人员执机人防护员辅机人班组长班组长车间干部伤损信息反馈 发生伤损缺

42、陷:应采用两台仪器进行复核,数字式探伤仪应采用 A、B 型显示对比,并用校对探头判定;并标识探伤数据。并描清伤损标记。重伤钢轨按规定填报轻、重伤钢轨通知单。立即通知线路车间(工区)进行更换处理,并上报段调度备案。填写轻重伤通知书:填写重伤处所的行别、里程、轨号发现伤损的时间、人员、伤损钢轨的类型、位置、锁定轨温。由班组长负责将每日的 SD 卡收回后,并将数据及时上报车间。遇压车等无法探伤的设备应做好记录。重伤处所未反馈,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严格执行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发现重伤处所后立即通知所在车间班组及段调度。作业负责人 执机人 安全员下道避车1.探伤作业人员下

43、道避车标准和要求,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 3.2.1 条-第 3.2.3 条,第 3.2.5 条-第 3.2.6 条规定。2.来车时,作业人员和探伤仪必须在规定距离及地点下道,下道后作业人员应面迎来车方向,防止车上的坠落物伤人。下道不及时。 现场防护员严格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上下道避车制度;现场安全盯控人员监督落实。 作业人员 防护员 作业负 责人撤除防护1.确认人员、机具撤出限界,作业负责人通知两端防护员撤除防护。2.作业完毕,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销记。人员机具未下道提前撤除防护。 落实人员机具清点制度,人员机具未撤离现场不得撤除防护。 防护员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探伤收工1. 关闭

44、电源、擦净仪器。检查电池电压,电压不足及时带回充电。2. 转移或返回,仪器应放稳、锁定,放在通风干燥空间,以防受损。3. 检查探伤仪器内部存储器和 SD 卡数据状态。班后总结1.由作业负责人对当日工作量完成质量和人员作业状态进行考评。2.安排次日工作并进行安全预想对存在的问题未制订整改措施。 召开班后总结会,现场存在问题制定措施。 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车间干部作业后 回放分析 每天探伤作业后,对数据进行伤损分析。 未回放分析,遗漏伤损处所。 建立数据回放制度,复查探伤作业过程及伤损处所。 数据分析 人员 工班长 车间干 部7注释1.参考依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探伤管理

45、规则乌鲁木齐铁路局劳动安全守则、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2.监控级别:乌鲁木齐铁路局基本规章制度“安全红线” 管理办法 :星(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B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 星(I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C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星(III 级安全风险点):可能造成一般 D类铁路交通事故或同等级性质的事故。更换接头夹板作业指导书编号 AGDZYZD-XL04-2015 分类 应急处置作业流程项目描述1.适用范围:检查发现接头夹板伤损、变形或锈蚀严重,可提报计划,在维修天窗更换。检查人员发现接头夹板裂纹或折断,按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

46、法文件办理。2.作业要求:开通后不限速,需办理封锁线路手续。作业负责人可由工班长担任。发现单侧夹板折断,先办理慢行手续,待调度命令下达后,再办理封锁手续。检查人员发现夹板裂纹、变形、锈蚀严重时,提报临时计划进行更换。在站内道岔、股道上发现时,征得车站值班员同意后更换;一股或双股接头夹板折断,按断轨处理,采取拦停列车,封锁线路进行更换;普通夹板:单股双折,打好“一纵”连接线,组织更换夹板;双股同一地点双折,打好“两横一纵”连接线,组织更换夹板;绝缘夹板:需要电务配合,站内更换夹板时,其钢轨导线的连接方法,必须考虑轨道电路和车站作业的要求。安全风险控制人阶段作业工序 作 业 内 容 及 质 量 要

47、 求安全风险点 监控级别 控制措施 自控 互控 他控前期准备1.进行现场工作量调查:接头夹板伤损、变形或锈蚀,绝缘接头须电务配合。2.计划提报:需要纳入维修天窗,应提报维修计划;计划中需明确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及限速范围、设备变化准确无误。调查人员人身伤害 线路上作业,必须设置专人防护;必须“先设防护、后上道,先下道、后撤防护” 。 调查人员 防护员 维修负责人维修例会1.组织召开维修例会,对关键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2.在天窗内作业时,维修负责人必须编制施工防护图,标注清晰、准确。3.学标:对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 铁路安全修理规则规 、有针对性的学标。4.机具材料预准备:计划机具

48、材料备品数量,提前准备到位。工具材料:根据工作量需要携带夹板、扣件、螺栓、胶垫、竹垫板、扳手及加力扳手等。防护备品:信号旗(灯) 、停车牌、减速地点标、减速牌、作业标、录音对讲机(驻站、工地电话员) 、有线电话机、无线电话机及短路铜线(自动闭塞区间)等状态良好,夜间携带照明灯具,穿反光标志服。防三折期间按应急备品要求准备齐全。1.未召开施工例会。2.未进行安全交底。 维修负责人组织召开施工例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维修负责人 安全员 车间干部点名分工及安全讲话1.维修天窗作业时,根据更换夹板地点、数量,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应急故障处理时,按预分工落实到人。2.安全讲话:对防护设置、下道避车、交通安全、天气及作业安全标准等进行安全预想。3.复查工具防护备品。 1.安全讲话没有针对性。2.分工不明确,未责任到人。按工序分工并责任到人,明确防护、下道避车、交通等安全标准。 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 车间干部巡检人员发现夹板裂纹折断日常检查发现夹板裂纹、折断,应立即通知车站和工区、段调度指挥中心。工区立即赶赴现场处置;按乌鲁木齐铁路局普速铁路工务设备安全信息处置办法文件办理。发现夹板裂纹或折断,未及时处置。 日常检查发现夹板裂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