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编: 历史地理概论引言: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简史历史地理学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这里“ 历史时期”指新石器时代以来至当代的人类活动的时期,时间大约是 1 万年左右)一、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1)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要素,如气候、植被、水纹、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沙漠)、土壤、生物,等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2)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在地球表面上各种活动的
2、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2、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的,还包括考古的,等等。因此其科学属性存在争议,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即有此讨论,有三种观点:(1)历史学的分支。往往为历史学出身的研究者所主张(2)地理学的分支。往往为地理学出身的研究者所主张(3)边缘学科现在比较一致认为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地理学中式三级学科,属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受西方地理学影响,在历史学中由于传统地理学为史学的一部分,故定为二级学科。自上世纪末以来,历史地理学向区域综合研究发展。而区域自然人文
3、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必将更能显示历史地理学的特点和功能。二、历史地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1、传统沿革地理(1)成书于公元初的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当代地理著作。但其所记不限西汉一朝。汉书地理志是第一部权威性的成熟的地理学著作,其所记不限于西汉一朝。此后正史中的 16 部地理志大多因袭了 汉书地理志的记述传统。(2)此前, 尚书 禹贡已经是地理学著作,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地理学已有了两千甚至四千年的历史了。此后这门学问作为一个传统的学问门类一直发展传承下来。(3)到了清末杨守敬所编著的历代舆地图成为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1906 年出版,是历来历史地图中最详备的一种。(4)以追述沿革地理为其重要内容的
4、著作还有元和郡县志(现存最全国地理志),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明清一统志。2、顾颉刚、谭其骧与禹贡学会(1)“四五” 前后,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逐渐形成。禹贡学会为重要代表。1934 年,在燕京大学教书的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发起组织了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的历史地理学会,主要成员为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创办禹贡半月刊。(2)禹贡学会著名成员:吴晗,韩儒林,白寿彝、冯家、翁独健、侯仁之,史念海、朱士嘉(搞地方志)(3)禹贡学会和 禹贡 半月刊创办的三年余,是我国历史地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转变时期,它在当时的学术界中兴
5、起了一个研究历史地理著作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里程碑(1)现代历史地理学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2)中国历史地图集 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吴晗建议,谭其骧主持,全国数十家研究机构和高效的名学者新编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3)中国历史地理图集是 20 世纪后半叶中国历史地理学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共分八册,依据是杨氏历代舆地图。这里收集了 20 世纪以来有关历史地理的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的成果。(4)意义:是“五四” 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为以后历史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历史地理学的分科研究及 趋向
6、(1)20 世纪是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时期。杨氏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两个科学发展里程碑(2)20 世纪历史地理学发展的第三个高潮: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的编写与出版它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科院编写而成。自 1972 年,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3)第四个高潮: 20 世纪 90 年代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兴起与研究高潮1992 年谭其骧教授发表了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一文后,历史人文地理掀起了一个研究高潮。20 世纪 90 年代是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最兴盛的时期,2001 年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可以说偶是这个时期研究的初步总
7、结。5、历史地理学的学术 意义和现实意义1 可以帮助我们考察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如,21 世纪二 三十年代地球平均温度要升高 2 至 3 摄氏度,但这种变化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尚难预料。由此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我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暖期,有人研究认为两宋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从中探索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上的反映,如两宋时上海地区海平面较今上升 1 米,太湖流域水灾增多,作物带北移等现象。研究气候转暖后对今天我们国家有何影响,可为我们寻找 21 世纪气候变暖的对策提供参考,再如,有报道说,今天开封市地下叠压着 6 座城,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 10余米,唐汴州城距地面 10 米左
8、右,北宋东京城在地下 8 米。金汴州城约 6 米深,明开封城在地下 5 至 6 米,清开封城在地下 3 米。(陕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 帮助我们证明疆域的历史形成疆域政区地理过去主要是沿革地理,今天要研究我国疆域的形成。对我国疆域贡献最大的是边疆少数民族。在东北地区,自女真入主中原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变成中原王朝的直属领土,满族建立的清朝亦是如此;蒙古高原一直为与汉王朝对立的游牧民族所居,蒙古入主中原,使蒙古高原也成为了我国直属领土的一部分;西藏、云南成为我国稳定的领土也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归附中原王朝有关。元朝和明朝都在今黑龙江口地方置有行政机构,明代置有奴儿干都司。永乐、宣
9、德都派太监去视察过,建有永宁寺碑。此碑给俄国人搬到海参崴博物馆去了。唐代在我国西部置有安西都护府。下有四镇,其一为碎叶城,在进俄国中亚托克马克附近。清代初年往准格尔,二十四年又平大小和卓,将新疆收入版图。对清朝而言这是新疆,对中国则是老疆。3 有助于经济建设 作经济建设的参考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现在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产业。我国历史上农业发展过程中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有重要关系。如 1998 年长江大水,洞庭湖围湖垦田太严重,以致水面缩小,主张退田还湖。垦田太严重,而围湖造田非始于今日,宋代时已有。宋代人口增多,更低不够。于是围湖造田。明清更甚
10、。两宋太湖流域是我国主要粮食基地,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清两湖地区成了主要粮食基地,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因为太湖流域在这时农民主要从事蚕桑、植被业,粮食从外地输入,粮食生产转移至湖广地区,于是两湖地区因从事农业耕作而围湖造田日益严重。第一章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据地理学及考古学研究成果可知,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以后,进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仰韶温暖期”。距今约 8000-3000 年。3000 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持续至 20 世纪。第一节: 三 四千年前温暖湿润气候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在 500
11、0 年前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之下。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在距今 8000-5000 年前处于气候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较今高出 2-3 摄氏度。如,渤海湾西北岸的蓟运河、潮白河下游的宁河、宝坻、唐山一带,在埋深 35-127 米的地下发现喜暖的阔叶林树种。 如栎(今生长在淮河流域、川南) 桤(今分布在四川、贵州、陕南)的大量存在,估计距今 7500-2500 年,当地温度较高 2-3 摄氏度。二、辽河流域据辽河地区孢粉分析,距今 8000-2500 年,辽宁南部地区以栎和桤木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气候湿润温暖,当时气温较高出 2-3 摄氏度。 如东北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区在距今 7000-60
12、00 年,已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再如,多年来在内蒙古东、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表明当时温性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发育,显示较今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三、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分析结果证明,5000 年前的气候较今普遍湿润。如,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第 7-9 层中发现相当数量的喜暖动物遗骸,比如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犀、亚洲象、水鹿、轴鹿等,而今天这些动物分布大多更为偏南,有的在中国境内已不复存在。上海地区的崧泽、亭林和唯亭遗址的孢粉分析,这里生长着以青冈栎、 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落叶林的混交林,还有眼子菜-类水生草植物,气候温暖湿润,相当于今浙江南部的气候。四、中国西部内
13、陆地区(1)天山北麓在全新世中期云杉的生长书线较今为高。(2)云贵高原元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现在活动在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址。总之,距今 10000-5000 年。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以南,西至天山南北。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的广大范围,都处在温暖的气候环境之下。这种温暖的气候环境一直延续到夏商时代,夏商时期的亚热带北界约在今河南北部的安阳一带。第二节:三四千年来气候的变迁一、竺可桢先生的研究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初步研究(载中国科学1973年第三期)一文中指出;距今 5000-3000 年,黄河流域的年均温度较今约高 2摄氏度,冬季温度则高 13-5 摄氏度,相当于今长江流域的温度
14、;距今 3000 年至今,温度波动明显,周期约 400-800 年,年均温度振幅约 1-2 摄氏度。(基本竺先生的论断与事实相等)2 自仰韶温暖期以后的个三、四千年里我国东部地区的寒暖变化,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8 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气候有所下降。依据在吕氏春秋古乐、孟子滕文公下中有周武王灭纣时“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的记载,而事实上人为是做不到的。反映了周武王灭纣时是犀牛、野象成群推出黄河流域的关键时期。(2)约自公元前 18 世纪中叶至公元前的五世纪的春秋时代,气候又转暖和。依据:据左转记载,公元前 720 年,前 478 年,黄河下游地区小麦收获提前到夏
15、历四月间,比现代早 10 天左右。(3)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至公元前 2 世纪中叶的战国至西汉初年,气候有转寒的迹象。依据:据孟子、管子记载,黄河下游地区小麦收割时间已经推迟到夏至(公历 6 月 24 日)左右;周礼考工记云“橘逾淮而枳”而淮南子里讲“橘树之江北,则化为枳,”反映了柑橘适宜生长的北界由淮河南移到了长江。(4)公元前二世纪中叶至公元 2 世纪末的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我国东部区又进入一个温暖期。依据:识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这些经济作物的分布较今日偏北。(5)公元三世纪初至 6 世纪中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又进入一个寒冷期。依据:三国志魏志 文帝纪记载,
16、公元 225 年魏文帝曹丕率十万大军至今扬州附近的广陵城准备南伐,因是岁大寒,运河水道结冰,战船不得进入长江而罢。(6)公元 6 世纪中叶至 8 世纪初的物种,且史书中无突出气候极端事件又无频繁的寒冷事件,也无明显的增暖现象。(7)公元 8 世纪中叶至 10 世纪中叶的中唐至五代时期,为气候寒冷期。依据:据当时的文献记载,特殊的寒冷事件比较频繁。海州湾、莱州湾有海水冻冰的记载,苏北有江海冻冰的现象。(8)公元 10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末的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气候温暖期。依据:据文献通考载: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户部曾上奏诸周府夏税征收条例,其中征收夏税的小麦、大麦、豌豆等谷物
17、的最靠北的州军有延州(延安)振武军(今朔州市)等地。可见当时这些地区已有冬小麦的种植。元代官修农桑辑要说“ 麻本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 麻为亚热带作物,今以长江流域为主要产地。虽然公元 10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末的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气候温暖期,但这 300 多年里也曾出现过几次低温时期。(9)14 世纪初 19 世纪末的元后期至清末,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又转向寒冷依据:据清代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晴雨降雨记录和物候资料,长江下游在 18 世纪 20-70 年代,冬季平均温度比现代低 1-15 摄氏度。冬季降雪日数比现代多 10%-15%.3 温润状况的
18、变化东部地区在 5000 年前处于温暖气候时期,环境湿润雨量较今丰富,地面河湖水域面积较今为大,5000 年以来气候温暖和寒冷交替变化与干湿旱涝状况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辽宁南部地区在经过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后,阔叶林中松树的成分增加;内蒙古察哈尔右中旗孢粉增加了麻黄花粉和松树,反映了气候趋于干冷。第二章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第一节: 原始植被状况根据天然植被分布情况,从东南向西北,大体上可分为森林及草原和荒漠两个地带。一、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本区大致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左右,约北起大兴安岭北段,东南沿着嫩江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川北至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一南为古代主要森林地带,
19、由此至南分为 4 个地区:(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寒温带、温带森林地区至 19 世纪前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依然保持了森林原始状态今天本区仍为我国主要森林区之一。依据:17 、18、 19 世纪的文献记载,长白山区“ 深林密树,树木丛茂。 ” 康熙年间南怀仁在鞑靼旅行记里说:“辽东及其以东地方,全是山岳,为几世纪从不知斧锯的繁密的老槲林及其树种的森林所覆盖。间有需要用几天才能通过的榛棵矮树,我除了树林如此之多外,什么也没有记忆。”(2)华北暖温带地区(本区包括辽东山地丘陵、华东平原、渭河平原和山东山地丘陵)进入全新世以来至 三 四千年前华北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依据:史记货殖列
20、传记载燕山山地有“鱼盐枣栗之饶”。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量四不像鹿、象和竹鼠等喜暖动物遗骸,证明商代当地有森林、草原和湖泊沼泽的存在。(3)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地区(本区包括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江南山地丘陵、闽浙山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还包括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北部及中部、南岭山地、两广丘陵北部及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距今 8000-5000 年之间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植被的分布,秦岭山地在 3000 年前仍存在大片原始森林。四川盆地、大巴山区、南阳盆地等处森林分布也很广依据:周人先世公刘时代居于彬县,自漆、沮渡渭河,至南山(秦岭)一带伐取木材。盐铁论 记载,“蜀陇有名材之
21、木”。“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汉书 地理志记载巴蜀有“山林竹木”之饶。(4)华南、滇南、藏南热带林地区(本区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丘陵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以及云南高原南部等地)在全新世中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向热带植被过渡的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二、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1)我国古代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及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是广大的草原地带,也有森林分布。依据“ 在呼伦贝尔草原发现的汉墓中棺木全部用未剥皮的桦木和松木制成,而且许多随葬的器物也是松、桦木和桦树皮制成品。(2)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
22、和新疆等地,存在着一长条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但其中个别地区也分布有不少森林草甸。依据:阿尔泰山地,13 世纪长春真人西游记载,金山”松桧参天,花草弥谷“,反映了茂密的天然森林景色。第二节: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人类活动度天然植被被分布状况的影响极大。在金属工具普遍使用以前,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仅是局部的、缓慢的、微小的。在春秋时代,古今植被变化非常小。而到了战国时代随着铁器工具的大量使用,加上各国竞相变法,发展农耕业,奖励垦荒,辟草莱,开阡陌,大面积的天然植被迅速遭到破坏。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有以下四个:一、华北平原本区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早、最大、最频繁的地
23、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干扰最甚的地区。距今七八千年在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脉、豫西山地的交接处已经有了进入耜耕阶段的农业,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战国时代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晋末十六国时期,长期战乱,人口流徙,大片农田荒芜,转为次生草地和灌木丛,本地区西部和背部不少农田变成了牧地和狩猎场所,如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将今豫东、鲁西地区辟为猎场;隋唐统一时期,在华北平原上大兴水利,发展农耕业,大片栽培植物替代了此生草地和灌木丛。辽金时代,战火重燃,笼罩着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河淮之间“荆莽千里”。宋金以后,黄河经常泛滥于河淮之间,沙地和盐碱土遍地皆是,已无良好的植被覆盖,残存的灌
24、木丛及杂草也先后被砍作柴草及制河器材,天然植被完全破坏,更无森林可言。明清以后,本区农业有所发展,大片栽培植物覆盖地面,以后又屡经荒芜和垦辟。二黄河中游地区自秦汉开始,先是河套、鄂尔多斯高原的森林草地受到垦伐,以后秦岭山区森林被砍,再次陇东、吕梁诸山地经宋、金、夏、明等朝不断取伐,直至明代已均为童山秃秃,景观尽非了。秦皇、汉武北逐匈奴,修长城,为保卫农耕区,将大量汉民移入黄土高原北部地区,设郡县,辟农田,农牧分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及其以南地区因农业发展而被誉为“新秦中”。于是大片天然森林和草原为栽培植被所取代。三、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本区开发较早,古今植被变化也很大。
25、太行山中断是华夏族发祥地之一)商代开始有很多政权建都于太行山东麓,如殷、沫(今河南淇县)和赵的邯郸等,官室的营建木材均取于此。北魏时,“京洛材木,尽出河西。”(西河指今晋北以离石为中心的地区)隋唐都长安,“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北宋时营建开封,也采用山西高原的岚石(治离石)、汾阳之柏。(经历代的采伐,太行山的森林至北宋时已半为童山。)明代建都北京,城内大建宫室、官署、大同、宣化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运送至京城。明中期后,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迁入山区的饥民增多,林木被砍伐更甚。清乾隆年间,林县一带“外山 ,屋材腾贵。”清末民初,林县境内,“山坡有土之处,多恳作荒田,栽种树木者殊少。”四、豫鄂
26、川陕交界地区古代原为亚热带森林。但本区日后成为天然植被破坏较晚而且程度极为严重典型区。明初以前,植被覆盖良好,地广人稀。秦岭山区称“南山老林”大巴山区称“巴山老林” 明宣德年间以后,大批流民迁入林区,清中叶又出现一次大批流民迁入的浪潮,流民进入山区后,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甚至开辟梯田。19 世纪中叶,除少数地区如神农架、镇坪、淅川等处尚有较多的森林和竹林外,荒山秃林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历史时期我国天然植被经历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原因有自然本身因素。更主要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例如开辟耕地,修筑宫室,兴建寺院等等都要大规模砍伐森林。铲除草地。频繁的战争也同样起着破坏植被的作用。由于
27、各地区人类活动程度不同。植被变化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并非直线式减少,而是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但总的趋势是天然植被逐渐减少。第三章 :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我国的河流大多源于西部山区或高原,向东经广阔的平原注入大海。因此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有广大的河湖网,这些河湖网在历史上的变迁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第一节: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影响一、概述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干流全长5464 公里,流域面积为 752443 平方公里。就整个历史时期而言,
28、黄河流域应包括今黄淮海平原的绝大部分(因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在古代“河”为黄河的专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下游河道全面筑堤,河道开始固定。即汉志所载河水和水经注所载大河之故读。黄河自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 4 世纪时就因水流混浊而有“浊河” 之称。公元 1 世纪初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说法。至唐朝“黄河”一词成为古代都河水的固定名称。宋人说黄河“和数混浊。泥沙相伴。”明人说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则水居其二。” 总的来说,10 世纪以后的宋代,黄河下游的决溢改道愈演愈烈,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历史大致可
29、以分为以下 7 个时期(1)公元前 4 世纪以前(战国中叶以前)大致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于大海。这一时期的黄河下游因提防未筑,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尚未构成一个单一的和确定的入海之口。据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黄河的入海口分别为青县以东地区、天津市区及黄骅县境。(2)公元前 4 世纪至公元初(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黄河由淮河入海。战国中期初筑堤时,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自西汉文帝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决口改道,以后河道淤积严重,至公元前 1 世纪的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为悬河。这是秦汉时期黄河
30、中游地区大肆垦殖,发展农业,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西汉一代河患较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就有十次影响较大的决溢、改道。公元 11 年(西汉末王莽时)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洪水向东流,而执政的王莽因和河水东决使其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东部平原自此受灾达 60 年之久。(3)公元 1 世纪至 10 世纪(东汉至唐末)这一时期又叫 “黄河安流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但未酿成大灾,更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改道。原因:东汉时,王景治黄河,延缓了泥沙的堆积。自东汉开始,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退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当时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存在着不少分流,
31、沿途还有许多湖泊和沼泽洼地,起到了分洪排沙和调节流量的作用。(4)公元 10 世纪至 1127 年(唐末至北宋末)自唐末至北宋依旧以淮河入海。至唐末,黄河下游河道已经淤高,五代以后,决口频率显著提高。自 1048 年至北宋亡国,黄河时而北流(共 49 年)时而向东流(共 16 年),时而两股并流(共 15 年),时而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总而言之,黄河下游进入了变迁紊乱的时代。(5)1128 年至 16 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年间)1128 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今河南滑县西南李固渡扒开河堤,人为决堤。使黄河东决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会泗入淮。从此黄河东流离开故道,不再进入河
32、北平原,并在以后的 700 多年里以东南流入淮河为常。本时期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 决口地点西移;河道干流逐渐南摆;下游河道除干流外,还同时分出几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1344 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北决,豫东鲁西南皆罹水患,1351 年,经贾鲁的治理,形成一条由河南封丘东流至徐州夺泗入淮的黄河干道,史称“贾鲁河”。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修复了元末淤塞的会通河,成为输送东南漕粮的水运命脉。从此治河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运,所以明中叶后形成比较固定的汴、涡、颖三道,以汴道(约今废黄河,因古代汴水所经而名)为主要干流。)(6)16 世纪中叶至 1854 年(清咸丰四年)万历年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
33、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被固定为单一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但单股河道的固定,仅对修防河漕运来说是有利的。万历后,河患仍屡屡不息。(1843 年在中牟九堡决口,正溜走今贾鲁河夺颍、涡入淮,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河患。)(7)1855 年(清咸丰五年)至 1949 年1855 年农历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最后由利津牤蛎口入海,至此黄河结束了 700 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由渤海湾入海。1876 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基本形成。以后黄河多次改道,1855-1938 年南北摆动改道达 11 次之多。三、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几点认识(1)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 12 世纪 20
34、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2)从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数十条黄河泛道来看,由利津入海的东汉大河河由徐州会泗夺淮入海的明清大河,流经的时间最长;(3)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河下游防御不力;(4)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决溢河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每次决口后,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取了千百万人民的财产和生命;洪水过后,留下大片流沙,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许多断续的沙区河沙垄,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致城市,阻塞了道路交通。如今河南省的东北部和东部,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为脊轴,向东北、东南方向辐射分
35、布的许多沙丘、沙垄和大片盐碱地,就是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的不断决口、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化。如战国秦汉时代的鸿沟,隋唐的通济渠、宋代的漕运四渠(汴河即通济渠、五丈河、惠民河、金水河)等,当时都是中原的主要河流。金元以后,由黄河的南泛,均告淤废。第二节: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一、概述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干流横贯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和沪等 11 个省、市、自治区,全长 6300 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流经山陵谷地之间,历史时期河床平面幅度很小。宜昌以下进入中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床摆动及沿岸湖泊水系均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长江各河段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江心洲的
36、形成、发展,单一河型和分汊河型的相互转化等。二、云梦河云梦泽(1)云梦:先秦时期楚王的狩猎区。狩猎区地域广大,东部当指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河幕阜山麓以至江滨一带,西部当指今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一带,北面大致至今随州市、钟祥、京山一带的大洪山区,南面则以大江为缘。(2) 云梦泽:据左转、国语楚语、司马相如子虚赋的记载,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在楚国名为“云梦” 的楚王狩猎范围之内。而在汉江平原就有名为“云梦泽”的湖泊。据文献记载,春秋时代的云梦泽主体在今荆州市(旧江陵)以东、汉江之间,部分则在汉江北岸的天门、应山一带,南部以大江(今下荆江)为限,与江南的洞庭湖无关。各时代的云梦泽:先
37、秦时期,随着江汉所夹带的泥沙的填充,原始地貌开始改观,云梦泽已开始演变为平原-湖沼形态的地貌景观。秦汉时代云梦泽汉江北岸部分已成平陆6 世纪 水经注 时代的云梦泽已被沙洲分割成许多小胡,云梦泽名称也随着大面积水体的分割消失了。南朝以后,原已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在唐宋时已淤成平陆。古云梦泽解体。宋代以前云梦泽变迁的主体趋势是水体减缩,陆地扩展。三、荆江河段荆江是长江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 420公里。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1)上荆江河床的演变江陵以西的荆江河势据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书的记载,长江出三峡流至枝江县境内,河床中沉积一系列沙洲,形成分汊
38、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汊道称沱。江、沱之间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最大;魏晋时代江、沱分流渐趋平衡,故东晋南朝之际,江称外江,沱又称内江;明嘉靖年间,内江流量不断增大超过外江,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百里洲被分为上下两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在外江,由于沙洲密布,水流淤塞,逐渐演变为大江的岔流。江沱易位是上荆江河段的一大变迁。荆江河床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江陵以下的上荆江河段流经古云梦泽区,从云梦泽的演变分析而得)荆江漫流阶段;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2)下荆江统一河床飞形成和演变水经注的记载表明当时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终明一代荆江唯调弦一口泄水于潜也不
39、见江中沙洲的记载。由原来的分汊型河床演变为单一型河床是下荆江河床形态的一大变化。四、洞庭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 2625 平方公里(1997 年测定)洞庭湖的演变过程: 约在三 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洞庭湖区呈现为河网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新石器时代以后至汉晋时期,洞庭湖地区仍有沉降的趋势,但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景观未变。受湖区盆地缓慢下沉的影响,开始向沼泽化方向发展;4 至 19 世纪中叶为洞庭湖的扩展期,缓慢下沉的洞庭湖地区逐渐由沼泽化而演变为大湖,最先出现的是岳阳西南的青草湖,6 世纪水经注时代,青草、洞庭二名通称,当时洞庭湖在今东洞庭湖地区;唐宋时代洞庭湖进一步扩大,东部洞庭湖主
40、体已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方圆七八百里,故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宋代文献中记载,赤沙、青草、洞庭三湖连成一片,为历史上洞庭湖发展最深的阶段(水深至 30-60 余米);明中叶开始,洞庭湖湖面向西面扩展,因湖底不断抬高,来水有增无减,清道光年间扩展到了顶点,湖区跨四府一州九邑之境,估计面积达 6000 平方公里,但湖水极浅;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是洞庭湖在整个历史时期变化最剧烈的阶段,湖区面积由 6000 平方公里萎缩至不到 3000 平方公里;20 世纪以来,洞庭湖被明显地分为东、西、南三大部分,东、西湖区正走向消亡,南洞庭湖区在扩大,但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南洞庭湖的淤积也
41、逐渐严重。五、彭蠡泽与潘阳湖潘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盆地,洪水期间面积为 3960 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潘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更新世后期,长江古河道下陷,逐渐扩展成湖,并与九江盆地南缘的宽阔长江水面相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彭蠡泽“。古代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于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潘阳湖的顶部;西汉以后,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几个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或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泽的名称逐渐消失;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发展,宋初彭蠡湖开始有潘阳湖之称。因彭蠡湖区在此时已超过了缨子口、松门山,迫近
42、潘阳(今县)县城;明清时潘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汊湖的形成于发展,特别是潘阳湖南部地区尤为显著。六、太湖水系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西起茅山、天目山,南至杭州湾。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为湖陆相间的低洼平原。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而沿海地区泥沙堆积,又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水面水面辽阔的大型湖泊,即先秦著作中所载的震泽(县区)。古时太湖由淞江(今吴淞江)、娄江(流路大致上为今浏江)和东江(大致经今澄一线东南入海)分泄入海,合称三江至唐代娄东二江已废11 世纪初开始,气候转暖,气温升高,南宋时吴淞江下游河道呈现两个特征;江身多曲,水道迂回,泄水不畅,吴淞江下游东
43、高西低;元代吴淞江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太湖之水不能畅排,改引太湖水从刘家港入海,于是浏河替代了吴淞江成为太湖地区的主要排水道;明永乐二年(1404 年),为消弥浙西水患,在尚书夏原吉主持下,开浚大黄浦。太湖之水分三条入海道格局再次形成,黄浦江成为太湖地区主要泄水道,吴淞江变为黄浦江支流20 世纪 50 年代后,江苏在太湖东北岸开凿了一条起自望亭镇、东北流经常熟虞山西麓入长江的望虞河,代替了吴淞江,黄埔江成为太湖水下泄的主道。太湖水不再以东泄为主,这是太湖水系史上的一大变化。第三节:海河水系的历史变迁一、海河水系概述1、海河是我国河北平原上的主要水系,流域面积为 22.9 万平方公里。主要由北运河
44、、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水系汇合而成,汇集于天津入海。五大水系大多发源于燕山、恒山、五台山、太行山等山脉,河流含沙量很高,流量季节分配也不均,此处河道极不稳,变化无常。2、 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公元前 4 世纪中叶,海河独立水系形成,但规模不大,仅包括大清河、永定河、兆运河三个水系。以后泒河(今沙河)、滱河(今唐河)、治水(今永定河)沽河(今白河,兆运河)、大清河诸河均在天津汇合入海,海河水系初步形成。西汉中期渤海湾发生了一次大海侵,海河水系瓦解,泒、滱、菭、沽等水均独流入海,东汉中期以后,清河、泒水、滱水、治水、沽水等均汇合于天津入海,以后的五大水系汇合的海河水系基
45、本完成。二、海河水系形成以后东北、西南部分的变化海河水系中主要河流的变迁。海河水系形成以后,可以宋代界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支流水系,南系包括清、漳、滱、涞、易等水,北系包括沽、鲍丘、潞、庚等水,(1) 潮白河潮白河,古称鲍丘水,白河古称沽水,原非一水系,西汉中期海侵以后,潮白河成一水系。(2) 永定河 (3 )大清河 (4)南运河 (5)漳河 在历史变化最大第四节:黄淮海平原湖沼的历史变迁一、先秦时代的分布及其特点(1) 分布特点1 在河北平原上有三个湖泊带:太行山,燕山山前冲击扇和古大河(山经大河)西、北两侧自然堤之间有一条西南向东北延绵的湖泊洼地带,由太行山,燕山各河流诸汇而成;在河北平原中
46、部,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也分布着许多由封闭式堤间洼地潴聚而成的湖泊;自渤海湾至莱州湾沿海地带有由海退后留下的海滨沼泽和岛湖。2 在黄河平原上的三个湖泊带;豫西山地前冲积扇和鸿沟运河西侧自然堤交接处有一自北而南德湖泊洼地带,由豫西山地发源的河流受鸿沟西自然堤阻隔潴聚而成,后又经人工改造;在豫东、鲁西南平原有一条东西向排列的湖泊带-那此东西向河流间的堤间洼地和河口洼地以及平原东缘与泰山山脉东麓之间的交接洼地;淮北低洼地平原区区的一连串湖泊,最大的为汝淮之间的鸿欲陂。二、黄淮海平原上湖泊和沼泽十分发达的原因1 较长时期的温暖气候、产生了丰富的降水,使平原湖泊的水源有了充分的保证;2 先秦两汉时代统治
47、者受“天人合一”的影响,比较重视湖泊环境的保护,并没有专门管理湖泊的职司。3 太行山、燕山、豫西山地植被覆盖情况较为良好,水土流失尚不严重。三、唐宋以后黄淮海平原湖泊的变迁自唐中叶开始,随着人口的增长,农耕区的扩大,水土流的加剧,黄淮海平原的湖泊和沼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河流带下游泥沙剧增,湖沼淤浅迅速,河湖滩地形成,被垦为农田。水体面积减少,甚至趋于消亡。1 河北平原1 河北平原北部永定河冲积扇上,9 世纪初督亢陂(今河北涿州市长)已淤为平地,夏谦泽(今河北三河,大厂,香河等市县间)在唐代已不见记载,雍奴在清康熙、雍正年间以及近代,被分割成黄庄洼、自沽洼、大黄铺洼、七里海等滨海沼泽洼地,并相继
48、脱水。现今大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2 河北平原南部,唐以前大陆泽基本为大湖形态,唐后期在巨县和昭庆县境内的大陆泽呈现出一片沼泽化现象,古大陆泽分为东北,西南两部分,东北部分不久以后消亡,明代原大陆泽继续缩小,中期在洪水季节宁晋泊与大陆泽连成一片,合称大陆泽,枯水季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宁晋泊称南泊,北部大陆泽称北泊,北泊为主体,清雍正、道光年间,南北泊均在缩小,清末大陆泽消亡。3 河北平原中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自北宋开始发生重大变化。20 世纪 80年代以后,白洋淀继续淤高,连年干淀,面临全面淤废的危险。2 黄淮平原黄淮平原上的湖泊变化始于宋金之际黄河南泛以后,金元以后至 20 世纪 50
49、年代以后的 800 多年时间里,黄河不断南决,造成黄淮海平原上大部分地区受黄河泥沙的淤积,湖泊环境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淤填消亡型 以豫东南地区的湖泊为代表;移动消亡型 以鲁西南平原上的巨野泽和山东运河济宁以北的北五湖为代表;潴水新生型 以山东、苏北南四湖和洪泽湖为代表第四章 :海岸线的变迁中国东部大陆面对西北太平洋,有绵长 1.8 万公里的海岸线。我国海岸地貌大体上可以杭州湾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以北为除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山地海岸丘陵,大部分为平原海岸,杭州湾以南德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上都属山地丘陵海岸。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变化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较为显著。第一节: 辽东湾海岸公元前开始形成古海岸线在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到了 10 世纪契丹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虏来的渤海人、汉人进行耕垦。使辽河含沙量增加,海岸线延伸明显。辽东湾海岸河流纵横,淤地千里,如营口原为岛,至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才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