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术语举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代官僚制度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完备而复杂。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研究历史人物的仕宦经历、政治变迁、社会地位等等,有必要掌握一些古代官制知识。本文只就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术语简略举例解说。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拜(授给官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
2、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 ,现简化成“征” )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 b,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 ,现简化成“荐” )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3、) 战国策秦策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名望和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4、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二、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 ”(后将军:武官名。 )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进(用于较高职务) 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起复(恢复原职务)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爲的。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 史记贾谊传:“
5、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三、关于调动职务的有: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 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 ”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 ”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 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汉书萧望之传:
6、“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四、关于兼职的有: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 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 ”(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 ”(羊舌鮒,人名。 )权(临时代理)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权知,代理主管)假(暂时代理) 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 ”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署(也有“代理,暂
7、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 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 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五、关于降级免职的有: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 ”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褫,音 ch)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左迁(降级使用,贬官)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还有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 、致仕(带职退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