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 德 市 教 育 局 文 件建教普 2005110 号建德市教育局转发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各直属学校,镇(街道)教办,乡镇(街道)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民办学校:现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浙教办体2005 100 号)转发给你们,各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二 五年十月八日主题词:中小学 体育 通知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体育局,高国飞副市长建德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5 年 10 月 8 日印发2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浙教办体 2005100 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
2、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200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多项指标持续下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在转发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的同时,对我省如何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六点要求: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学校及广大教师是实施这项工作的主体,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使学校体育教学、课间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协调、有序、
3、健康发展。二、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要将体育课、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具体体现在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予以3保证,杜绝不按课表执行或随意改变课表内容现象;要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好体育课,保证适宜的运动量,提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继续推广大课间活动。岱山、龙湾及其他地方的一些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四、保障体育装备和人员。各地要按教育部印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检查学校是否已按要求完成体育器材设施建设
4、和购置。学校要按规定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对那些应配而不配的,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及时纠正。 五、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对所有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教师和班主任,都要根据工作情况,合理计算工作量,在政策和分配上予以考虑。 六、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教育督导部门要及时建立督导、检查和评比制度,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到实处。我厅将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专项督查。二五年九月十三日主题词:中小学 体育 通知抄 送:教育部体卫艺司,省体育局,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4教 育 部 文 件教体艺 200510 号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200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
5、康监测结果再次 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 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 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引起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重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
6、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5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 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体 质健康水平,现就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各地中小学校必 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 12年级每周为 4 课时,小学 36 年级和初中每周为 3 课时,高中每周为 2 课时。地方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凡没有体育 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
7、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寄宿制学校要实行学生出早操制度。三、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近些年来, 许多地方和学校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调整作息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 2530 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从这些年的实践情况看,这种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评。各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并形成制度。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进行。各地和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四、落实必要的物质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
8、 门要保证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中小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6地设施。尚未达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要求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作出相应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学校还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努力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五、加强组织管理。中小学校要切实树 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认真落实。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工作量。六、建立督导、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各 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学校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二五年八月十九日主题词:中小学 学生 体育 活动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