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类型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我用).ppt

  • 上传人:gnk289057
  • 文档编号:9625475
  • 上传时间:2019-08-19
  • 格式:PPT
  • 页数:45
  • 大小:36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我用).ppt
    资源描述:

    1、社科文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必考),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 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现 代 文 阅 读 (必考)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可以简单地这样记:理解、筛选、(分析)概括,“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

    2、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要知道考查的是理解,才能知道对应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下面的题干表示出考查的是理解 1、关于利用“转基因酵母细胞”进行探测的原理,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关于第三段中所讲的“研究中发现的相关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哪两个过程? 4、文中加点的“这个悬疑”指什么?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词语(概念)的理解常常设错在“偷换概念”或“扩大范围”“缩小范围”“答非所问”等等上。句子的理解常常设错在“正误倒置”或“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答非所问”上。 要特别注意“答非所问” 和“无中生有”,“理解

    3、题”的解题思路是“原文有根据,原是那样说”,考查“理解”的题是傻瓜题,这类题,就是要与文本对照解决,“筛选”怎样判断是不是“筛选题”?带有“属于不属于”这个特点的都是筛选题,下面的题干表示出考查的是筛选 1、下面四项中,都属于光脑的结构部件的一项是 2、不属于第三自然段所解说的光脑计算或通讯的特征的一项是 3、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4、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孟德尔的主要研究成果?,(二)筛选题的解题思路的关键是看准“区别点”,1、借助文本的标示词语来帮助判断 2、借助题干的关键词语来帮助判断 3、借助问题涉及的区域来帮助判断,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

    4、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 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 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 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注意标示词语的意识 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 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 和保留价值,,要加强审题意识,是“水文站”,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白鹤梁上的石鱼和诗文碑刻所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 B白鹤

    5、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岩容易被水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 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经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 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所造成的强大水压。,抓住题干关键词的意识,看好这道题的类型是筛选。筛选的实质是“属于不属于”判断“属于不属于”的关键是“急”这个关键词。可见抓关键词是多么重要!,首先要知道这道题在考查筛选,解题过程,三、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 :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 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

    6、找出依据排除的。,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分析、概括”,1、先弄清概括与归纳的区别概括,主要靠对要点的抽象归纳,主要靠对要点的抽取 2、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找准概括的区域借助抽取与抽象经过整合来表达,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今年2月28

    7、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 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 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 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不超过22个字),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 1日

    8、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 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 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不超过22个字),要弄清每方面信息的概括意思,分别是“3月1日”,“电信费和邮资”,“价格有降有升”。整合一下表达出来就是: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

    9、调价,价格有降有升。或:3月1日起邮资上调,电信费有升有降。,抽取,抽象,“推 断”“推断题”的解题突破口是“原文有根据,未必这么说”(注意不要与理解题的解题思路混淆),词语理解身旁找, 句子理解局部找, 筛选信息全篇找, 推断不是必须找。 搜索区域很重要, 一找一比就知道。,一、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明大意1.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浮躁心态。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2.快速整体把握文章,解题过程,“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泛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 简称:读审找比。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

    10、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第一步 读速读文本,(一)阅读前可提出设问 (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怎样又快又准地读懂文本,1、注意文本的题目,弄清文本的话题,找到文本要告诉我们哪一句话。 2、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弄清各句话之间的关系,有没有首括段、小结段、首括句、小结句、中心句、过渡句、起重要作用的关联词语等等。找到核心的一句话 3、注意大致标一下段意,以利下面确定搜索区域 4、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 采用逐句快读的方

    11、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那些材料?阅读时要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标志性词语。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第一段: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

    12、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第一句是统领句!下面的无非都是材料而已!,话题是“全球变暖”,注意标示词语,把握文本大意,能够回答以下三问:,第一问:全文围绕什么?也就是话题是什么第二问:每段在说什么?也就是标注一下段意第三问:作者主张什么?也就是主要观点是什么,(二)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1、有助

    13、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 (5)

    14、举例子(例如、如、人名)。,温馨提醒 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第二步 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第三步 找扣住问题,细心查找信息,1、查

    15、找角度 (1)找区位。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和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度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3)找错因。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即“十大陷阱”,论述类文本干扰项设置方法1.过于绝对 6.偷换概念 2.以偏概全 7.答非所问 3.混淆时间 8.强加因果 4.模糊范围 9.已然未然 5.无中生有 10.张冠李戴,社科文中常见8种

    16、错因,“论述类文本”干扰项设置类型:,1、部分与整体言多与言少客观与夸大(或缩小); (模糊范围 ) 2、已然与未然;(已然未然) 3、或然与必然;(过于绝对 ) 4、先期与后期;(混淆时间 ) 5、主要与次要;(以偏概全 ) 6、原因与结果;(强加因果) 7、言此与言彼;(答非所问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8、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温馨提醒: 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

    17、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括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核心的依据。,设题的三种情形,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2、查找的方法,(1)投石探波法 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2)借助“标志语” 第一、借助“角度性标志语”。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

    18、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 第二、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第四步 比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基本方法: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排(比较异同 辨析是非),将题目中四

    19、个选项内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比较,仔细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达上的差异处,然后根据上面提到的几种错误类型分析判断,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正确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错误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选出答案。,温馨提醒,比对过程中,发现 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 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 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牢记步骤,通读全文 (了解),找准相关句(判断),对照辨析 (确认),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阅读的试题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归纳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我用).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6254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