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西方对中国的舆论导向.doc

  • 上传人:gnk289057
  • 文档编号:9620204
  • 上传时间:2019-08-18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8.1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西方对中国的舆论导向.doc
    资源描述:

    1、用开放的心态看世界读向西看的那个槛和话语的流向有感【美国】 潘启元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 年 07 月 20 日 第 07 版)编者按:旅法作家边芹的两篇文章向西看的那个槛和话语的流向 ,6 月 13 日和 15 日分别在本报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热烈反响,远在美国的潘启元先生通过电邮给我们传来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正在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热、汉语热,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歪曲和不公正在整体上呈减少趋势。也许他的视角和边芹不太一致,但我们同样能深深感受到文字背后相同的责任感和拳拳爱国心。我们把潘先生的文章转发给了边芹,对此,边芹又认真写了一篇回应文章。她认为:有人愿意呆

    2、在“明信片”视野里没什么不好,以“国际主义胸怀”去搭桥也多多益善,只不过若以为 2008 年后西方舆论对中国略抬贵手,是中方友谊搭桥而非抗争与实力迫对方调整战略方针,真乃“知己”的水平都够不上。今天我们将两文一同刊出,以飨读者。同时,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读者参与讨论。人民日报海外版于 6 月 13 日和 15 日发表了旅法作家边芹的向西看的那个槛和话语的流向两篇大作。传递出的信息是:“针对中国的舆论封锁和误导是西方精英阶层自觉而有意的行动,且旷日持久,从 19 世纪就开始了” ,这是“一场精准谋划的战争” ,“公共舆论全盘抹去了(关于中国的)基本事实” , “在各类国际比赛中封锁中国人参赛的事实”

    3、 , “不播放中国人有优势的体育比赛” , “中国在这场图谋已久的战争中至今处在不设防状态”真有这么玄乎吗?我愿在此百家争鸣一下。边芹论点不符合事实前些日子,上高二(11 年级)的女儿对我说:“学了世界历史,我才意识到中国很不错。同学们都喜欢中国历史。 ”美国高中的世界历史课程,中国历史分量颇重,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 1/5,且讲得很客观,甚至还放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祖国(例如韩国)都未被提及,这使得我女儿为她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4 月 4 日,我所在的美国联邦政府疾病防控中心举办了题为“习练太极拳能防止摔跤”的讲座,事先广而告之,现场远程直播,主讲者是欧裔美国人,他讲了太极

    4、拳的来龙去脉和运动特点,提供科研数据说明太极拳能有效防止老人摔跤,最后演示了一些太极拳动作。6 月 4 日,中国选手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直落两盘战胜对手夺冠,我在第一时间从收音机里得知这一消息,这家电台叫 WTOP,是美国华盛顿地区地道的主流媒体,李娜夺冠是该广播电台当日体育新闻的头条。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边芹关于西方精英阶层整体反华的论点不符合事实。大千世界,形形色色,西方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以诋毁中国为能事,但绝非如边芹所说是整个西方精英阶层精心策划的战争和阴谋。其实,充当反华马前卒、用最恶毒的语言诋毁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往往并非西方人,而是某些中国人。东方的日本,当年掠夺和摧残起中

    5、国文化来,一点都不比西方列强逊色。在对中国的态度上,西方精英们也分左、中、右,不能一概而论。边芹论点不符合逻辑在边芹的笔下,法国人万众一心,精英阶层“自觉而有意”地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媒介从业人员” “广泛自觉 ”,充满“内忠”即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进入了所有谋略的中心” ,即“如何拥有话语权” ,抢占了“文明制高点” ,掌握了“技巧的核心” ,控制了“话语的流向” , “他们深解我们远胜过我们了解他们”这个民族简直太聪明、太优秀了!反观边芹笔下的中国人,天真得“以为就靠文明自身的品质,能长年维持(对于自身文明的)这种自信” , “欣然接受”了西方精心操控的“话语的流向” , “在这场图谋

    6、已久的战争中至今处在不设防状态” ,以至于居然“愿意花 1 万元钱买一个法国品牌的皮包” ,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控制话语权的厉害,只会模仿西方人的皮毛这个民族简直太傻、太劣质了!中国能够生存至今,诞生过老子、孙子、诸葛亮、三十六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开始,法国就举国投降德国法西斯,而中国坚持抗战直到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而今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超法国中国人至少和法国人一样聪明。假如西方 200 年来一直进行着精准谋划的抹杀中国文化的战争,中国人不可能不察觉并进行有力反击。边芹论点不符合逻辑。另外一道槛边芹说,只有承认西方对中国的舆论封锁和误导是“自觉和有意”者才算是过了认识西方之槛,否则就永远无法认识西

    7、方。我却认为,凡越过这道“边氏槛”者,将永远无法客观地认识西方,因为他们的双眼将被盲目的自大、无知的偏见和愚昧的仇视所遮挡。以边芹本人为例,她认识西方了吗?边芹责怪西方对嫦娥 2 号反应不够热烈,殊不知在 1969 年人类登上月球时西方已经热烈过了;边芹责怪西方人对三星堆文物不重视,殊不知只有愚蠢的商家才会责怪顾客不识货;边芹责怪法国不宣传中国火车跑得快,殊不知此类成就在西方已司空见惯,不是新闻;边芹责怪法国品牌太贵,殊不知这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边芹说:“中华文明是发达并对人类历史影响巨大的文明,在近代之前领先西方文明,推动人类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来自中国。 ”是事实吗?不完全是。中华文明只是世界

    8、主要文明之一;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都曾领先过中国文明;人类重大发明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中国。千百年来,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是天朝大国,而别国都是蛮夷,结果吃了大亏,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等一系列恶果。 “天朝大国”论的现代版是认为中国“最”伟大,中华文明“最”伟大,中国人“最”聪明、 “最”勤劳、 “最”文明、 “最”善良,等。认识西方有另外一道槛,即走出“天朝大国”梦幻,去掉这许多“最”字,承认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一样优秀,承认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善良、勤劳。过不了这个槛,就休想认识西方。慈禧太后未过这个槛,而孙中山、鲁迅、毛泽东、邓小平等都过了这个槛。边芹尚未越过这道槛

    9、,她仍然生活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用开放的心态看世界1995 年前后,美国弗吉尼亚州某小学,友人之子、5 岁的匡顺图发现教室的墙壁上有许多国家的国旗,但却没有中国国旗。小顺图认为这不公平,于是他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说,班上过去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现在你来了,我们应该把中国国旗加进去。从此,这个教室的墙壁上有了五星红旗。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历史文化的差异,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歪曲、不公正时有发生。中国人应该怎么办?是采取边芹式的敌视对抗态度,还是采取匡顺图式的开放交流态度?我认为应该采取后者,即向匡顺图小朋友学习,用开放的心态看世界,积极同西方交流,帮助西方了解中国。敌视西方

    10、的边芹心态有害无益,于事无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正在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热、汉语热,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歪曲和不公正在整体上呈减少趋势。愿中国更加开放、文明,愿每位华夏儿女敞开心胸,仁、义、礼、智、信并用,做东西方交流的大使,为构建和谐世界尽力。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 法国 边 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 年 07 月 20 日 第 07 版)1793 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此行的使命,除了探明古老帝国的虚实,其余目的均未达到,乾隆虽礼貌待客但什么都没答应。马特使个人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中方对不速之客一路款待,吃喝全包,以致全程陪同的中方官员送使团走时依依不舍、泪洒衣襟。

    11、但英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记得爱默生在他的英国人的气质一书中说过,英国人脑袋宁死在目的上,绝不会因为个人得到好处就忘了使命。所以马特使丝毫没有被中国人对他的笼络打动,他在半年横跨中国的旅行中,一路收集军情,顺带偷窃诸如茶树之类的技术“专利” ,这一切都在对他们日久生情的中方陪同人员眼皮底下进行。回到英国,马特使也未有一刻顾念朝夕相处的中国人对他的情谊,去搭建中英理解之桥,反而开始谋划后来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的那场战争。我固然不希望中国人也有英国人那样的海盗本性,因为 5 岁学童的要求得到满足,就忘了美国军舰在中国大门口耀武扬威,是不是有点像当年那位泪水涟涟的陪同官?如果说,清末的中国对世界处于一种

    12、“不知彼,不知己”的状态,那么今天我们至多处于“不知彼而知己”罢了。因此“知彼” ,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的全部奢望,就是能为“知彼”提供一个窗口。最近在翻阅法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刊时,读到一本右翼执政党党员 Chenva Tieu 的小书:有关中国玩艺儿的教材 。文中对那句名言“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世界将为之发抖”的解释颇为精辟。Tieu 认为,将这句话归于“拿破仑语录”颇能说明西方文明的某种潜意识:“如果他(指拿破仑)拥有中国那么多人力的话,他无疑将发动对全世界的征服。 ”“然而皇帝想象中的中国,一个亚历山大大帝统率的中国,一个拥有哥仑布或拿破仑的中国,就将不是中国了!因为这样一个拥有那些征服

    13、者、充满了跨越边界和与世界一比高下的中国,根本就是欧洲各国轮番想象或塑造出来的,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试图尝试这一切。”Tieu 准确地将两个文明的本质差异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来:西方文明的征服本质和中华文明的和平本质。所以我不认为中国由于不具征服本性,以自己的世界为中心,就应该为野蛮入侵承担责任。说中国因为自大而挨打,正是接受了征服者的逻辑。这也是我和潘先生的根本差别:他相信并接受了中国人的原罪,我不相信也不接受。接受不接受原罪也是一切的分水岭,是近代以来被放在征服棋盘上的文明难以弥合的巨大伤口,它注定了看见与看不见“那个槛” 。不接受原罪与梦想“天朝大国” ,是根本扯不到一起的两码事。遗憾的是,这

    14、样的见解,往往只能在西方人或浸透西方文明的人笔下出现(Tieu 先生是生在柬埔寨不会讲国语的华裔) ,因为我们往往以中式良心与西方人将心比心,就如西方人以他们的本能来揣摩中国人一样。不可否认,西方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火车头,但它走出地球一角,一路经过战争与灾难,将他文明碾压在地,至今没人能测算损失成本。这个文明充满与生俱来的征服欲。虽然有人对前辈洗劫中国,感到愧疚,但统治精英并无悔意,法国为将犹太人遣送纳粹德国而忏悔、对贩卖黑奴道歉但何时对火烧圆明园道歉?再说怎么会道歉,如果中国人都觉得挨打是自己不好。在统治阶层的刻意隐瞒下,普通民众甚至不知道法国曾在 19 世纪野蛮入侵中国,中法之间发生过第二

    15、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战争,以及一系列以法国为施害者、中国为受害者的打劫条约。法国世界报股东之一、奢侈品集团老板彼埃尔贝尔热就是在这种普遍无愧的氛围中,将圆明园两个兽首拿出来拍卖,还将这一抢来的赃物与“中国的人权”挂钩。强盗总有打劫的理由!但正如雨果在他那封谴责火烧圆明园的信中所说,政府可以是强盗,人民永远不是。我从来没有将百姓与操纵他们的统治者混为一谈。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为“西方文明讳” ,将西方视中国为征服对象的事实抹去。 向西看的那个槛被法国一家网站翻译成法语刊登,有意思的是,译者为事先圈定读者的思维而有意偏译,而偏导的方向恰恰与潘文的思路如出一辙:自大、排外、仇视西方。打人的与被

    16、打的思想统一到如此程度,打人者如此反应颇合逻辑,被打的人低头认罪他都心有余悸,若抬起头直视他,而且竟敢破解打人的秘密,那还不罪加三等。网民的诠释虽各有不同,却同意“文章所举事例是无可争议的” 。有的网友还表示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细节的篡变,真假掺和,关键是长期接力,大众在这种舆论操纵的技巧中无知无觉。所以在文明另一极的中国人上百年没有发现,不足为奇,在征服者设定的思想轨道上做惯性思维,没有几代人是脱不出的。技能型智慧与思想的独到并无必然联系。所以举几个美国例子女儿的历史课、学习太极拳、挂上五星红旗等来证明我说的“不符合事实” ,是用对叶子的了解来证明研究森林的人无理。以美国国土之

    17、大,华人之众,在某地某时,看不到我说的现象,是可能的。太极拳早已成为一项国际体育运动,各国都有人练,法国也不例外,就像中国学小提琴的人成千上万一样。班上挂五星红旗只是美国人给予接纳的人的一点公平,甚至是礼貌的一部分。这面小旗也毫不阻碍美军炸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介绍“南京大屠杀”确有公正的一面,但也不乏推助华裔归化的考量,何况针对的是中美二战的共同敌人日本,这同样遮避不了美日今天的军事同盟,以及针对中国大张旗鼓的联合军事演习!我佩服西方统治者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极擅长让被洗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这是一门高等艺术,让人察觉的,就不叫洗脑而叫灌输了。潘先生举了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的例子来反证。如

    18、果一个体育项目,西方人占绝对优势,且由正拓展中国市场的国际奢侈品集团赞助经营,偶尔有个冠军让中国人得了,而西方主流媒体不报道,那就不叫洗脑了。但只要看看世乒、世羽冠军是否同样命运,比较报道李娜夺冠的新闻与对中国奥运新闻的恶意操作(我曾写过一文记述在法国观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就可看到什么叫舆论操纵。更何况,在关于李娜的报道中有一些微妙“细节” ,比如法国媒体在不封夺冠事实的同时,大多掺进了附加主题,说李娜是与政府对抗的人(法国解放报报道标题“李娜,一个朴实的反抗者” ) ,她的成功与其母国无关,她根本移民德国。这些“细节”才是“洗脑”的内容,也是西方精英的高明之处。由此一个中学女孩在

    19、美国学中国历史,极有可能辨不出这类“细节” 。再说快成年的女儿要到美国的课堂上才第一次感觉中国不错,岂不是中华文明的悲哀?至于以法国之眼涵盖西方,是因为此“西方”不是泛指欧洲、北美及大洋洲的白种基督教国家,也不是七国集团,而是英、法、美三国。自 17 世纪英国打掉西班牙,英法成为列强瓜分世界的主谋,一战英法联合战败德、俄,二战美英联手制服德、日,法国摇身一变挤进战胜国行列,征服统领权移交美国。数百年来,西方主要就是这三个国家在全球发动军事和文化征服,而在道义上始终未被打败。臆想“这个民族简直太傻、太劣质了” ,是把我没有说过的话套在我头上。感叹中国人善而天真与认定其“劣质”之间的鸿沟,任何不带

    20、预设眼光的人都能分辨。于我而言,看见中国人的善也是到了西方有了比较后的领悟,绝非“天朝大国”的先天意识,更不可等同于“目中无人”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西方奢侈品,甚至将其请入国家博物馆时,人家并没有满足“市场经济的魅力” ,而是竭尽全力在一切领域、用尽一切手段(从新闻、电影到广告、出版等有形无形的方式)诋毁中国产品。当奥运开幕式李宁点燃火炬时,法国人是这样解说的:中国人推出“李宁牌”与法国的 XX 牌争夺市场!封杀中国高铁、嫦娥号 非关新闻价值而是利益驱动,是刻意避免为中国制造做免费广告!在以征服为目的的西方上层精英看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偶然,一切都在算计之中!何以中国人眼睛亮一点,就是对

    21、西方的仇视?此种荒谬逻辑为什么总像“卫士”似的冲出来遮挡已经毫无忧患意识的国人之眼,好像我们介绍一头肉食动物时,说老虎可能吃人就是仇视老虎?把中国人任何一点自尊都上纲上线扣上“排外”的罪名,把“开放”作为对中国人的道德要挟,正是落入了征服者设计的思维陷阱。其实有人愿意呆在“明信片”视野里没什么不好,以“国际主义胸怀”去搭桥也多多益善,只不过若以为 2008 年后西方舆论对中国略抬贵手,是中方友谊搭桥而非抗争与实力迫对方调整战略方针,真乃“知己”的水平都够不上。218 年前,假如陪同马戛尔尼的中国官员没被英国绅士的温文尔雅和自己两面讨好的心理蒙住双眼,一路细察来客的真实意图,也许中国人就不用等到

    22、 1840 年才发现天敌的到来。回复| 举报 26 阅读 | 5 评论2 楼雷远征 2011-10-05 14:57屁股决定嘴巴,立场决定观点;舆论掮客当然要为主子卖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回复3 楼张成林 2011-10-05 15:25回复雷远征(2 楼):这样解读也不错,只是稍显单薄了回复4 楼何铎 2011-10-05 18:26这个好是非让读者自己评判!回复5 楼张成林 2011-10-06 16:11回复何铎(4 楼):对啊,从文章来看,西方还是很有危机感的,两个作者前一个没有,后一个有回复6 楼何铎 2011-10-06 16:18回复张成林(5 楼):危机感应该是有,不过迎接中国崛起的也有不同的角度只能看见半张脸,很少人能一句话说清楚华尔街战争你真的看懂华尔街的游行了吗?惊!大量全副武装武警出现在某大城市街头,再不看就和谐了!军旅路上,爱情珍藏在角落 (转)华尔街示威,左愤们打了鸡血? 作者: 李晨辉转向西看的那个槛& 话语的流向关于开放平台手机人人糯米网团购广告招聘客服帮助隐私友情链接 人人网2011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网文2009169 号 京 ICP 证 090254 号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9 号甲测资字 11002066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西方对中国的舆论导向.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6202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