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比较田齐法家与三晋法家思想的不同齐法家和三晋法家政治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司法、君臣关系、刑罚的使用和治国宗旨等方面。在司法上,三晋法家把国君置于法律之上,齐法家则把国君置于法律之下,真正实现了一断于法。这是齐法家最不容忽略的价值所在。齐法家认为法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不能因人而异,即使君主也不例外。三晋法家所主张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国君排除在外,国君高于法律。从君臣关系上也能看出齐晋法家政治理念的不同。三晋法家要求臣绝对地忠于君,服从君。齐法家比三晋法家更讲民主、平等。在刑罚的使用上,齐法家按罪配刑,力求罪罚相当,求之公平、公正,而三晋法家为了控制民众,按需配刑,一味主张严刑重刑,求之效益
2、却失之公平。最后,在治国的主导思想上齐法家和三晋法家截然不同。齐法家主张富民而治,三晋法家主张民贫而治。2 试述老子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老子生态思想的产生,也受到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因为奴隶制逐步解体、封建制的逐渐形成,在新旧社会的过渡阶段,经济、政治上的剧烈变化,必然要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中来,不断涌现出了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取得了灿烂夺目的思想文化成果。许多有志之士都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探索思考济世的良方,一时间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景观,他们雄才伟辨,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各自提出了他们济世安世的思想和方法,老子的生态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文
3、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另外老子的思想亦受到了前人思想文化的影响。老子作为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因记事记言,执掌典籍文书,熟谙历代兴衰的历史经验,通晓天文历法,博学而富有智慧,对周易 、 尚书 、 诗经等古代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读。老子提出世间万物“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来自于周易中有关损、益两卦,两两相对、统一的思想;除周易外,老子思想中的部分内涵所强调的少私寡欲、无为思想都能在诗经 、 尚书找到源头,可见老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也是在前人思想文化的基点上建立起来的。3 如何理解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作过多年周王室史官的老子洞悉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鉴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解对社会现状的深入反思、对现实
4、政治的深入考察和对统治者的严厉批判,他认为,天下动乱、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贪婪、伪善、残暴、妄为、淫逸。老子这种“无为”观,是为统治者立言,为其设计了以退求进,以无为求有为的高明策略,旨在消解政府、管理者对民众的生产生活的不应有的干预,批评那些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强作妄为。“无为而治”作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和治国宝典,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少私寡欲。君主若是致虚守静到极高的境界,就不会出现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的现象,就能保持清静无为,做到坚定不移,祛除智巧贪欲,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以民为本。以民为本落实到具体,还要求轻徭薄赋,切实减轻百姓负担,少
5、私寡欲的君主必然会善待百姓、取民有制,让人民休养生息。以“愚”治国。当人尤其是统治者怀抱原始天然的素朴本性净化自己的灵魂与人格,“自然而然”地保育和涵养人自身中的自然本性,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民风政风,社会就会安宁而和谐;如果统治者机巧黠滑,就产生败坏的政风。政风败坏,人们就相互伪诈,盗取利禄彼此贼害、争强好胜,而社会将无宁日。和平主义。老子是坚决反对战争的。老子此处尖锐抨击了尚武主义和好战主义,体现了对生命的无比关注。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政治类型,其蕴涵的丰富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和平主义等积极因素,为政治家提供了穿越时空的非凡智慧,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6、,尤其在历次由乱返治的历史转折时期一再发挥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要认识到“无为而治”思想的局限性。老子忽略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老子还忽略了天道与人道的巨大差别。4 简述黄老之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对老子思想的改造对于“黄老“的内涵特征,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司马谈所言之“道家“实际上便是指先秦的黄老思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也就是说,黄老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一种发展,在宇宙观上仍然秉承以虚无为本的传统,同时对儒、墨、法、阴阳、名等各家理论均有所吸收。其实,像“占卜“和“天文历算“这样的数术知识,是作为沟通人神的技术手段
7、而普遍存在于社会思想之中的重要内容。而这样的内容,在黄老之学中的作用又体现得十分鲜明。因此,从这个视角审查黄老之学的产生,应该是更加合理和符合历史的。黄老之学论道并非为了哲学的思辨而是为了“道之用” ,其目的是将“道“塑造为一切治国、治身主张的标尺。虽同以道家之“道 为理论依据,但不同的黄老作品与老子道家之间的亲疏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经法等四篇、 庄子天道等七篇、 鹗冠子等作品是与老子道家关系较为密切的几种黄老著作;恒先 三德的论道似乎可以与老子相比较,但又属于不同路数;而慎到、马王堆帛书九主及申不害与韩非的黄老思想中,法家的气息则较前者更为浓厚。这似乎提示我们,即使在黄老之学内部,每部著作的
8、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从经法等四篇、 庄子天道等七篇、 管子四篇及鹗冠子的情况看,这些作品保留老子道家的思想元素较多。他们对本门学术的改造,要在于利用黄帝方术之学的“天道阴阳”思路,并且“援法入道” ,使得“道”生“法“, “法“从“道”手中接管了君人南面的政治领域。 恒先和三德属于非老子派的道家流派。帛书九主、田慎、尹文以及申不害、韩非的思想中本来便包含着较为浓厚的法以及刑名观念。5 谈谈你对孔子“中庸之德”的理解。孔子“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 “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
9、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而“礼”则是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而“中和”是中庸思想的理想目标。孔子的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适其“度” ;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合于“礼” ;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它则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6 如何看待孟子的“性善说”关于性善说的论述,孟子首先肯定了这样两个基本观点:“不忍人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点,是评判人兽的标准,此心把人从动物界拔出;“不忍人之心”又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先验
10、的道德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向善的倾向,这就从道德意识层面规定了人的特性,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若进一步追问孟子人为何生而有“不忍人之心”或“善端” ,孟子还是以这两个观点来回答,禽兽生来没有道德意识,人生来具有道德意识,人兽的区别在此,人之向善的规定性还是在此,开天辟地以来万古如斯,一切都是自然的、合乎天性的。在此,孟子强调了一种被称作“天人合一”的解释话语,并把“天人合一”理论作为人之所以具有“善端”或“善性”的另一种解说方式。但是,“诚者天之道也”是一个主观命题,孟子说天之运行表现了天的道德意识,当然也可以说天之运行本身什么也没有表现,它所显示的仅仅是其本来的样子,事实上,道家持的正是这种观点。由上所述,孟子性善说的理路是从“善端”到人的规定性再到天诚依次为人性本善寻找根据的,总之,孟子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说,但在解释性善说时却陷入了困境,对道德的先验根据语焉不详;本文在对性善的根据作进一步探讨中,逐渐析出了人的理性,并且展示了它作为道德之形而上学根据的逻辑必然性,进而结合西方伦理思想尤其康德的学说,依次论证了作为道德之根据的理性何以是先验的、纯粹的和实践的,从而为性善和道德寻找到了无可辩驳的最后的内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