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快波加热,离子回旋波:LFS注入遇到阻尼 快波(离子声波):无共振区域,两种加热模式: 两分量离子加热 谐波加热,快波的可近性,离子频率范围色散关系,截止层,天线须置于等离子体边界内,另一截止层在两离子分量的混杂共振附近,两分量离子加热,,少量离子加热区(LFS入射) ,混杂共振加热区(HFS入射 或LFS入射),混杂共振频率,Globus-M上的实验 9MHz, 0.4Tesla,各分量吸收能量分布,e:TTPM, Landau H+:回旋共振,IBW D+:回旋共振,IBW,NSTX上60MHz高谐波快波加热的电场分布和电子吸收能量分布的数值模拟,现在一些装置上的ICRF系统,ITER
2、的快波加热天线,f=40-70MHz,f=57MHz 主离子:(2) 少数离子:3He(),或 f=42MHz 主离子:(2) 少数离子:D(),4,低杂波驱动,Stix-Golant可近性条件,f=1-10GHz,等离子体密度超过临界值会发生模转换,,现在一些装置上的LHW系统,驱动效率的定标率,Tore-Supra上的分种驱动实验,ITER的LHCD设备,5GHz,50MW,N|=2 ICD=1-2MA(0.4r/a0.8),ITER稳态运转的数值模拟,5,中性粒子束注入,电荷交换 离子电离 电子电离,中性束加热,电子 离子,电子和离子加热份额,中性粒子束加热模式,中性粒子束产生设备原理,Globus-M上的中性粒子束加热,D能谱,OH和NBI对比,离子温度发展,负离子源,束能量和截面:D-D, D D+, D- D+,D+ D,正离子源产生中性成份和渗透距离,两种离子源比较,负离子源技术进展,ITER的负离子源中性粒子注入设备,1MeV, 50MW连续负离子源注入器,中性粒子束驱动电流NBCD,ASDEX-U上的N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