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616218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第四章 集成电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周美娟,第八章 集成电路,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三、集成电路的分类 四、集成电路材料 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 六、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七、集成电路设计 八、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情况,提纲,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一)集成电路使社会进步,笔记本电脑CPU中的晶体管数约有10亿只。,手机中的一块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约有3000万只。,晶体管,没有集成电路就没有今天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人类社会将倒退5年!,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二)集成电路与未来战争,每一项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路。,导弹防御系统是

2、信息化武器的集中代表。,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二)集成电路与未来战争,美战斧巡航导弹,跟踪、制导导弹,美对地攻击无人机,制导系统是:计算机、无线信号(微波、红外或激光)接收机,以及自动控制装置的系统集成。只有集成电路才可能作成如此小的体积的引导头。,没有集成电路就不会有信息化武器!就不会有独立自主的国防!,美国国民经济的构成关系统计:,即发达国家经济关系:GDP每增长100元,需要10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和12元集成电路产值的支持。,(三)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欧美发达国家的一般统计规律: 集成电路产值的增长率 1.52倍电子工业产值

3、的增长率 电子工业产值的增长率 3倍国民经济GDP的增长率,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对世界半导体、钢、电子工业、移动通信和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与预测:,一、集成电路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1,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0%60%,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部分的65%与集成电路有关。,小结,2, 2009年03月0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拥有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最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在面对加入世

4、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意义十分重大。”,3,集成电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纳米线宽)、微波集成电路的生产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和高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Integrated Circuit ,缩写IC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一种器件。,集成电路芯片显微照片,(一)集成电路是什么?,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5、,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各种封装好的集成电路,1,1952年: 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英国科学家G. W. A. Dummer(达默)第一次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想;,3,1958年:以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科学家基尔比(Clair Kilby)为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由12个元件构成的相移振荡);,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1967年:Kahng、S. Sze(施敏)发明了非挥发存储器;为微型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0年:世界上成功制造出第一块MOS集成电路;,1962年:Wanlass、C. T. Sah (萨之唐)发明了CMOS技术;,二

6、、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1971年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商 用 微 处 理 器:英特尔4004,晶 体 管 数 目 : 2300 ,速 度 : 108kHz,1971年:Intel公司微处理器诞生,此后出现了PC。,(1)特征尺寸越来越小;(2)芯片尺寸越来越大;(3)单片上的晶 体管数越来越多;(4)时钟速度越来越快;(5)电源电压越来越低; (6)布线层数越来越多;(7)输入/输出(I/O)引脚越来越多。,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三)集成电路的发展特点,注:目前(2008年)0.065微米技术己成熟,正发展0.045微米技术。,CPU 80286及Pentium Pro(TM)芯片的显微

7、照片,Intel 0.09um工艺256MB SRAM芯片显微照片,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自发明以来四十年,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每三年提高4倍,而加工特征尺寸缩小 倍。这就是由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Gordon E. Moore博士1965年总结的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被称之为摩尔定律。,(四)摩尔定律,1, 双极集成电路:主要由双极晶体管构成 NPN型双极集成电路 PNP型双极集成电路,(一)按器件结构类型分类,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NPN型双极晶体管,PNP型双极晶体管,N、P指半导体类型: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多,P型半导体中空穴多。这是

8、半导体物理学中要学习的原理。,2, MOS集成电路:主要由MOS晶体管构成 NMOS PMOS CMOS(互补MOS),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一)按器件结构类型分类,MOS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晶体管简称MOS晶体管,有P型MOS管和N型MOS管之分。由 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称为MOS集成电路,而由PMOS管和NMOS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即为 CMOS-IC( Complementary MOS Integrated Circuit)。目前使用最最广泛的晶体管是CMOS晶体管,CMOS晶体管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强。,3,

9、双极-MOS(BiMOS)集成电路:同时包括双极和MOS晶体管的集成电路为BiMOS集成电路,综合了双极和MOS器件两者的优点。,由双极型门电路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电路构成的集成电路。特点是将双极(Bipolar)工艺和CMOS工艺兼容,在同一芯片上以一定的电路形式将双极型电路和CMOS电路集成在一起 ,兼有高密度 、低功耗和高速大驱动能力等特点 。高性能BiCMOS电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实现,主要应用在高速静态存储器、高速门阵列以及其他高速数字电路中,还可以制造出性能优良的模数混合电路,用于系统集成。有人预言,BiCMOS集成电路是继CMOS集成电路形式之后的下一

10、代高速集成电路形式。,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一)按器件结构类型分类,(二)按集成度分类,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注:SSI-小规模;MSI-中规模;LSI-大规模;VLSI-超大规模;ULSI-特大规模;GSI-吉规模。,1. 单片集成电路:电路中所有的元器件都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的集成电路。 2. 混合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薄膜集成电路,(三)按使用的基片材料分类,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四)按电路的功能分类,1,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C):如RAM存储器(USB中的存储器等) 2,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C):如放大器。 3,数模混合集成电路(Digital - Ana

11、log IC) :例如数模(D/A)转换器和模数(A/D)转换器等。,1. 全定制集成电路(Full Custom Design Approach)全定制集成电路是指按照用户要求,开发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通常可达到性能价格比最优。 2. 半定制集成电路(Semi-Custom Design Approach) 半定制集成电路包括门阵列、门海、标准单元等。对半定制集成电路,设计者在厂家提供的半成品基础上继续完成最终的设计,一般是在成熟的通用母片基础上追加某些互连线或某些专用电路的互连线掩膜,因此设计周期短。,(五)按应用和实现方法分类,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3. 可编程逻辑器件 从20世纪70年

12、代末开始,发展了一种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半定制芯片。PLD芯片内的硬件资源和连线资源是由制造厂生产好的,设计者不用到半导体加工厂,可以借助功能强大的设计自动化软件和编程器,自行在实验室、研究室,甚至车间等生产现场进行设计和编程,完成集成电路的设计,十分方便,而且可多次修改自己的设计,且不需更换器件和硬件。,三、 集成电路的分类,四、 集成电路材料,(一)集成电路中所用材料表按导电能力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 。集成电路要应用到所有三类材料 。,(二)导体,铝、金、钨、铜等金属在集成电路工艺中的应用 (1)构成低值电阻; (2)构成电容元件的极板; (3)构成电感元件的绕线;

13、(4)构成传输线(微带线和共面波导)的导体结构; (5)与轻掺杂半导体构成肖特基结接触; (6)与重掺杂半导体构成半导体器件的电极的欧姆接触; (7)构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 (8)构成与外界焊接用的焊盘。 重掺杂的多晶硅电导率接近导体,因此常常被作为导体看待,主要用来 构成MOS晶体管的栅极以及元器件之间的短距离互连。,四、 集成电路材料,(三)作为绝缘体,二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硅等硅的氧化物和氮化物在集成电路工艺中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构成电容的绝缘介质; (2)构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MOS)的栅绝缘层; (3)构成元件和互连线之间的横向隔离; (4)构成工艺层面之间的垂直隔离

14、; (5)构成防止表面机械损伤和化学污染的钝化层。,四、 集成电路材料,(四)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四、 集成电路材料,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所含的微量杂质而发生显著变化. 2,半导体材料须十分纯净一般材料纯度在99.9已认为很高了,有0.1的杂质不会影响物质的性质。而半导体材料不同,纯净的硅在室温下:21400cm, 如果在硅中掺入杂质磷原子,使硅的纯度仍保持为99.9999。则其电阻率变为:0.2cm。因此,可利用这一性质通过掺杂质的多少来控制硅的导电能力,改变性质,制造器件。 3,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光照而发生显著变化 4,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外加电场、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半导体材料是集成电

15、路制造中的核心材料,则主要利用半导体掺杂以后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在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连接或阻隔下组成各种集成电路的元件半导体器件.,(五)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一)工艺类型简介-可分成三类: 前工序、 后工序及辅助工序。,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二)工艺流程,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三)集成电路基本加工工艺,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三)集成电路基本加工工艺,1,外延生长不同的外延工艺可制备不同的材料系统。目前常见的外延技术为化学汽相沉积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物汽相沉积(MOCVD:Metal Organi

16、c CVD)和分子束外延生长(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分子束外延生长(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 分子束外延是在超高真空下(10-8 Pa)加热一种或多种原子或分子,这些原子分子束与衬底晶体表面反应从而形成半导体薄膜的技术 MBE有生长半导体器件级质量膜的能力,生长厚度具有原子级精度,金属有机物CVD(MOCVD:Metal Organic CVD): 由于许多III族元素有机化合物和V族元素氢化物在较低温度下即可成为气态,因此在金属有机物化学沉积过程中反应物不需要高温,只需要在衬底附近存在高温区使得几种反

17、应物能够在衬底附近发生化学沉积反应即可。,MBE系统示意图,掩膜功能:在集成电路开始制造之前,需要预先设定好每个工艺的制造过程和先后顺序。 每个工艺中都需要掩膜来覆盖暂时不需要加工的位置,需要加工的位置则需要按照一定的图形来加工。 版图设计就是将集成电路的布局按照集成电路工艺过程分为多层掩膜版的过程。 将这些过程制作成掩膜版的过程就是制版。 制版就是要产生一套分层的版图掩膜,为将来将设计的版图转移到晶圆上做准备,掩膜版主要用在光刻工艺过程中。,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2,掩膜制版工艺,掩膜制造: 掩膜版可分成:整版及单片版 整版是指晶圆上所有的集成电路芯片的版图都是有该掩膜一次投影制作出来的

18、。各个单元的集成电路可以不同。 单片版 是指版图只对应晶圆上的一个单元。其他单元是该单元的重复投影。晶圆上各个芯片是相同的。 早期掩膜制造是通过画图照相微缩形成的。 光学掩膜版是用石英玻璃做成的均匀平坦的薄片,表面上涂一层6080nm厚的铬,使其表面光洁度更高,这称之为铬版(Cr mask),通常也称为光学(掩膜)版。 新的光刻技术的掩膜版与光刻技术有关。,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2,掩膜制版工艺,图案发生器方法(PG:Pattern Generator)集成电路上任何一个图形都可以由无数个矩形组成 任何一个矩形都有在空间的坐标和长和宽。 将分割的所有图形的参数记录并制版,得初缩版 初缩版用

19、来重复投影制作掩膜版另外还有X射线制版法 ,电子束扫描法(E-Beam Scanning ),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2,掩膜制版工艺,在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中要对硅表面反复进行氧化,制备SiO2薄膜。生长SiO2薄膜的方法有多种,如热氧化、阳极氧化、化学气相淀积等。其中以热氧化和化学气相淀积(CVD)最为常用。热氧化生成SiO2薄膜是将硅片放入高温(10001200)的氧化炉内,然后通入氧气,在氧化环境中使硅表面发生氧化, 生成SiO2薄膜。热氧化分为干氧法和湿氧法两种。,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3,氧化工艺,热氧化示意图,热扩散法掺杂 利用原子在高温下的扩散运动,使杂质原子从浓度很高的杂

20、质源向硅中扩散并形成一定的分布。 热扩散通常分两个步骤进行: 预淀积(predeposition,也称预扩散) 推进(drive in,也称主扩散)。,一种热扩散法掺杂的系统示意图,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4,掺杂工艺,离子注入法掺杂 离子注入掺杂也分为两个步骤:离子注入和退火再分布。,中等电流离子注入系统示意图,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4,掺杂工艺,对光刻的基本要求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 精密的套刻对准 大尺寸硅片上的加工 低缺陷,曝光是在光刻胶上形成预定图案。有光学光刻 和 非光学光刻;刻蚀是将图形转移到晶圆上有湿法刻蚀、等离子体刻蚀、反应离子刻蚀等;光刻基本步骤:涂光刻胶 曝光显影与后

21、烘刻蚀去除光刻胶.,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5,光刻工艺,脱水、增黏、涂胶、前烘,显影、坚膜、固胶等,刻蚀过程,五、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光刻工艺过程示意:,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一)封装、测试是集成电路生产的流程,封装是对电路起机械支撑和保护作用; 对信号传输和电源起分配作用; 对电路起着散热作用; 对整块芯片起环境保护的作用。,电路的集成度日益增高、功能复杂,集成电路测试已越来越困难。而测试又是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测试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先进的设计工具和制造工艺,使得人们能够快速设计和制造非常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所占成本在不断减小,封装、测试成本在增加。,封装、

22、测试己占总成本50%,或高。,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二)集成电路封装发展阶段,多芯片封装是将两片以上的集成电路封装在一个腔体内的一种新技术。 多芯片封装的集成电路组件已经成功地应用在高速计算机、通信系统、 航空航天系统等系统中。在民用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便携电脑、数码 相机、摄录像一体机、汽车电子、医疗电子产品等也有广泛应用.,多芯片封装结构照片,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三)多芯片封装 MCM(Multi Chip Module),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四)3D立体封装技术,3D封装的优点:产品的尺寸和重量缩小数十倍;电路可靠,整机生产成本低。,集成电路测试贯穿集成电路生产全过

23、程。根据测试的目的,通常集成电路测试可以分为四种:,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五)集成电路测试,根据测试阶段不同,集成电路测试又可以分为圆片测试和成品测试,也即中测和成测。中测是圆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艺,由测试仪结合探针台完成。探针台由:载片部分,接触和调整部分,显微镜部分和控制4大部分组成。,探针台,a)验证测试。b)生产测试。 c)老化测试。 d)成品检测。,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1,中测试专用工装:,探针、探针阵列或探头,芯片时钟频率已经达到GHz,若要在晶圆上测试这些高速芯片,就必须要用微波探针,注:测试通常由计算机在专用软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并打印出结果。,对于封装后的成品测

24、试,亦有专用工具可手动成测,也可以将测试系统与机械手相连,自动成测。,2,芯片成品测试的工装,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集成电路成品测试专用工具,a) VLSI 技术正飞速发展, 芯片时钟频率的提升使得全速测试更加困难, 而能与被测器件工作频率相同或更高的自动测试设备 (ATE)是相当昂贵的, 这使得ATE的更新速度总是不及被测系统频率提高的速度,成为半导体产业一直面临的典型问题。 b) 芯片时钟频率的提升还会带来工作在GHz频率范围的芯片必须进行的电磁干扰 ( EMI ) 测试; c) VLSI 芯片上晶体管密度的增长使得测试更加复杂; d) 由数字、模拟(包括射频电路) 、光学、化学和微机

25、电系统部分构成的整个系统将集成到单个芯片中, 带来了在一个芯片上测试各种混合信号的新问题。,3,集成电路测试已成为一项挑战性任务,六、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七、 集成电路设计,(一)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类型,VLSI数字IC的设计流图,模拟IC的设计流图,七、 集成电路设计,(二)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七、 集成电路设计,包括系统功能、性能、物理尺寸、设计模式、制造工艺、设计周期、设计费用等等。,(三)集成电路设计过程简介,物理设计或称版图设计,信息产业市场中的EDA,(四)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七、 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产业是以市场、设计、制造、应用为主要环节的系统工程。设计是连

26、接市场和制造之间的桥梁,是集成电路产品开发的入口。成功的产品来源于成功的设计,成功的设计取决于优秀的设计工具。,七、 集成电路设计,(四)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有十多种成熟的集成电路CAD设计工具,可提供方便灵活的各类集成电路的设计功能。,1956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5所学校在北大联合创建半导体专业; 1956年第一个锗晶体管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器件实验室诞生; 1965年在清华大学制成了第一片集成电路; 1977年在北京大学诞生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2年,国家成立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80年代初步形成制造业、设计业、封装

27、业三业分离的状态。 出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个相对集中的产业区域,建立了多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情况,(一)概况,93年生产的集成电路为1.78亿块,占世界总产量的0.4%,相当于美国1969年的水平,日本1971年的水平。96年为7.09亿块,而1996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总用量为67.8亿块,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10。99年为23亿块,销售额70多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20,绝大部分依靠进口。2000年需求量为180亿块,可生产32亿块。2006年16月份,中国共生产集成电路183.7亿块,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45.7%。2007年,半导体芯片制

28、造业产能较2000年增长859%;2008-2011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7。预计到201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达到3415.44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之一。,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情况,(二)我国集成电路生产,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情况,(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问题,1,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严重不足集成电路产业有三个重要环节: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是第一个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属智力密集型产业;而芯片制造加工居产业链的中游,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利润;而封装测试介

29、于二者之间。 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即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阶段,而集成电路设计业严重不足。 2,中国生产的晶片大多档次较低按照国际水平,在中国生产的晶片比世界主流科技落后了年左右。晶圆小,有70以上的公司还在使用0.35微米及以上的制作工艺,与世界主流技术0.18微米制造技术还差一个档次,与0.065微米先进技术相距甚远。 3,自主创新成果少我国申请的专利数仅占世界的1.74。从中反映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和整体实力上的差距。,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主要问题是:,4,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太小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太小,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只能多品种、小批量,难以取得规

30、模效益。一条投资亿美元的芯片生产线,每个月能生产至万片英寸晶圆片,在我国至少需要几十家设计公司向其订货,才能“喂饱”这条生产线,而芯片厂需连续保持这种“吃饱”状态年以上,才能完全收回投资。年上半年,上海家芯片设计企业的总产值之和还不到亿元人民币,其中产值超过万的只家,能独立下单的不足家。 减缓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步伐的其他因素包括:a瓦圣那协议。美国半导体仪器公司就因为受到瓦圣那协议 的约束,不能够把某些半导体制造仪器出口到中国;b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策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时,采取的往往是把旧的科技转移到我国的策略,而不是一开始便把新的科技引入我国。c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配套的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31、。5,集成电路产业链不完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支撑和配套作用的产业、基础设施薄弱,造成集成电路企业分销、采购原材料、维修和保养仪器等方面不配套。,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情况,(续),(四)我国集成电路面临的机遇,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情况,中国是集成电路应用(消费)大国,占世界市场的八分之一。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5024.7亿元,实现增长率32.1%, 2007年达到增长率顶峰,市场增长率达33.6%,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市场规模仍达到了5973.3亿人民币,较07年增长了6.2%。预计到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到13518.3亿元。,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大学、

32、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建立了9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十五期间,国家还支持建设了北京、上海、杭州、无锡、西安、成都、深圳7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目前中国有500多家IC 设计公司,有大约 10000 IC 设计工程师,预计到2010年中国需要150000 IC设计人员,国家大力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重点任务之一。2009年3月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这是推动集

33、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集成电路技术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如外延生长、掩膜制版、光刻、掺杂、氧化等;还介绍了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流程。目的是希望能对集成电路产业链有一个初步了解,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整体体现。我国集成电路的整体水平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集成电路的产业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自主国防,国家对此己给予了极大关注。这些给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学生择业、毕业生就业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今天的集成电路己不再只是“电路”,它已是一个电子系统,是多学科理论、技术的集成。集成电路的开发设计人员需要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Thank You !,第八章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