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解读地 位作 用学法指导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中考中占到 15 分左右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会灵活运用21、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 可燃性物质导致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爆炸,烟花爆炸等。2、催化剂能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物理性质,如形状、状态可能改变3、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 O2和臭氧 O3两种单质混合得到混合物,也只由氧 (O)元素组成。金刚石 C 和石墨 C 的混合物,只由碳 (C)元素组成等。只有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能说一
2、定是单质。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冰是水的固态,还是水。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能说原子一定就比分子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中是可再分(核裂变)的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 身边的化学物质考点解读地 位作 用学法指导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更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等的密切联系。内容繁琐,注意在真实生活中找联系。四、五、九单元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解读地 位作 用学法指导化学概念是构建化学科学体系构架的基石,是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核心任务。学习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抓住概念内涵的关键词深
3、入理解,注意归纳总结。七、十二单元 化学能源和社会发展考点解读地 位作 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加深拓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解决综合问题。重视学习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简单的记忆。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氧气含量实验失败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氧气参与。如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把温度升高到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需三个条件都具备,灭火只要破坏任一条件。45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沉淀有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吸附沉淀是指加明矾生成胶体吸附大颗粒固体杂质,获得比静置沉淀更
4、快的沉淀。过滤是在沉淀后,把不溶于水的沉淀和水分离的操作。若单独提到吸附,则是指加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体。蒸馏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最高,为蒸馏水,是纯净物。蒸馏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 6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团的记忆找诀窍:如碳酸根 CO3,就是二氧化碳 CO2 多 1 个 O。硫酸根 SO4,是三氧化硫SO3 多 1 个 O。硝酸根 NO3,是二氧化氮 NO2 多 1 个 O。铵根 NH4,是氨气 NH3 多 1 个 O.7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如点燃 A 克氧气和 B 克氢气的混合气体,生成水的质量是小于或等于 (A B)克。氧气和氢气要么恰好按质量比完全反应,都不剩余,则生成水质量等于
5、(A B)克。要么,氢气过量剩余或者氧气过量剩余,有一种没有全部反应,则生成水质量小于 (A B)克。但氢气和氧气不可能都有剩余,因为如果都有剩余,则会继续反应。2、任何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便实验数值不相等,是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气体逸出。89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不用燃着木条熄灭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为使木条熄灭的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但可以验满。10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12第九单元 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
6、一种或几种) (固、液、气)溶剂(一种) (若是液体,一般为水)均一性:(各处的性质相同,浓度一样)稳定性:(只要温度、溶剂量不变,就不会析出固体)吸热(如 NH4NO3)4、溶解时的热现象 温度不变(如 NaCl)放热(如 NaOH、浓硫酸)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转化措施: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1、固体溶解度 温度升高,一般溶解度增大外因:温度 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如NaCl)温度升高,
7、溶解度降低(如熟石灰)读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读出某溶解度下的温度)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用蒸发溶剂的方法2、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反之)压强(压强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1、定义:C% = - 100%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溶液的配制 仪器: 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溶液的稀释(Aa% = Bb%)溶质质量分数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不纯物质的计算类似)2、组成3、性质5、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降温 恒温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升温溶
8、液影响因素物质提纯溶解度曲线溶解度(S)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偏高偏低2、计算溶质质量分数13“相同温度 ” 下的某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但必须同温下才可比较。 第十单元 酸和碱盐酸:刺激性气味,挥发性硫酸:吸水性(作干燥剂) ,脱水性,溶解放热(稀释“硫入水”)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与金属(活泼金属)反应:酸 + 活泼金属 = 盐 + H2与金属氧化物(如 Fe2O3、 CuO)反应:H + O = + H2O与碱反应:H + OH = + H2O(中和反应)与盐(如碳酸盐)反应:H + CO3 = + H2O+CO2腐蚀性:用途:除铁锈。胃液中含盐酸 HCl 帮
9、助消化。化工产品。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钠: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 ,易溶于水氢氧化钙:无吸水性但生石灰有吸水性 CaO+H2O=Ca(OH)2 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CO2、SO 2、SO 3) (都生成H2O)与酸反应:H + OH = + H2O(中和反应)与盐反应:如 Ca(OH)2+Na2CO3 = CaCO3+ 2NaOH腐蚀性:用途:NaOH 制造肥皂,Ca(OH) 2 中和酸性土壤, (检验铵盐。 )酸性酸溶液、一些盐溶液(如 AlCl3 溶液):pH7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碱性碱溶液、一些盐溶液(如
10、Na2CO3 溶液):pH7中性蒸馏水、一些盐溶液(如 NaCl 溶液):PH=7酸性越强:pH 值越小碱性越强:pH 值越大1、铁的化合价 2、 3 价。置换反应生成 2 价亚铁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中化合价不变 , 为 3 价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一般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 浓硫酸和硝酸不行。 物理(性质)酸(H + + 酸根离子)盐酸(HCl)硫酸(H 2SO4)使指示剂变色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俗称使指示剂变色化学(性质)碱(金属离子 + OH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p
11、H 值143、判断溶液中酸和碱是否完全反应,只要检验出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可加石蕊溶液、活泼金属、碳酸盐等。 (如果是酸性溶液,则加活泼金属产生氢气,加碳酸盐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4、只要溶液显碱性或酸性,就能使指示剂变色,不一定要酸和碱。如:碳酸钠 Na2CO3.俗称纯碱、苏打,不是碱,是碳酸盐,但是溶液显碱性,也会使指示剂变色。还有碳酸钾也显碱性。第十一单元 盐与化肥俗称:食盐物性: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改变小。用途:调味品,生理盐水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仪器: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粗盐提纯 玻璃棒用途 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滴飞溅产率偏差 偏高:过滤不干净;水没有蒸干。偏低:
12、过滤时无润洗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或蒸发时液滴飞溅转移固体不完全。包括:碳酸钠(Na 2CO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钙(Ca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用途:Na 2CO3 洗涤剂,NaHCO 3 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CaCO 3 建筑材料,实验室制 CO2,作补钙剂。检验方法:(加稀盐酸有气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物 CO2)与金属反应:(如:Fe + CuSO 4 = Cu + FeSO4)与酸反应:(如:AgNO 3 + HCl = AgCl+ HNO3)与碱反应:(如:Ca(OH) 2+Na2CO3 = CaCO3+ 2NaOH)与某
13、些盐反应:(如:Na 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通式:AB + CD = AD + CB复分解反应 条件:有 H2O 或或生成(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P109)应用:(物质共存、除杂质、鉴别)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各种化肥的作用:氮肥(叶) 、磷肥(果实) 、钾肥(茎,抗倒伏)氮肥鉴别 磷肥 (看外观或溶解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是铵盐)钾肥氯化钠(NaCl)碳酸盐化学性质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化肥15使用化肥的利与弊 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弊: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土壤退化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石灰水主要成分是 Ca(OH
14、)2、生石灰主要成分是 CaO。2、除去 CO2 气体可选用 NaOH溶液,而检验 CO2 气体时选用 Ca(OH)2 溶液。3、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有刺激性气味。 NH4 OH NH3 H2O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种类(六种):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食物来源:肉类 、大米 、动植物油、蔬菜或水果提供能量:糖类(主要) 、油脂(备用) 、蛋白质血红蛋白:含铁元素酶:(高效催化剂)维生素 A、C(缺乏 A 夜盲症,缺乏 C 坏血病)常量元素(0.01%):O、C、H、N、Ca、P、K、 S、Na、Cl、Mg微量元素(0.01%):Fe、Zn、I 、F、Se缺乏元素对人的影响:
15、Ca、Fe、Zn、I、F、Se有机物:含 C 元素(CO、CO 2、CaCO 3 除外)最简单的有机物:CH 4无机物:不含 C 元素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即有机合成材料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棉纤维: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烧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涤纶或锦纶):有特殊气味产生物质:废弃塑料解决措施(4 个): 1、少用塑料制品 2、回收废弃塑料 3、使功能人体元素区分区分区分鉴别鉴别(燃烧)白色污染有机物营养素16用可降解塑料 4、重复使用某些塑料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 如 CO、 CO2、 H2CO3、含CO32 、 HCO3 的化合物,组成和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所以归为无机物一类。有机物一定是化合物,所以碳单质不是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