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装食品的监管不能“散” 食品超市在方便群众,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食品超市在经营散装食品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值得我们重视。比如:新旧食品混合摆放。超市里,在上批散装食品卖出一部分时,销售人员往往会往里面再加放新一批散装食品进去,这两批混合在一起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就很难定了。食品标签标示不清、不规范。按照规定,超市应在盛放散装食品的容器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贴上标签,标出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内容。但一些超市在经营散装食品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对散装食品进行标签标示,或即使贴上了标签,食品安全信息也披露不全,往往只标注品名
2、、价格等两三项信息,其他内容基本没有。防护措施缺乏,二次污染严重。散装食品尤其是速冻食品,有温度、湿度等贮藏要求,一些超市不按要求存放,会影响到散装食品的安全。另外,超市中人流量很大,而且大多数超市都开在繁华的街头,人们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汽车排出的尾气,以及空气中飞扬的灰尘,很容易污染没有加盖盖子的散装食品。一些销售人员卫生习惯差,在销售散装食品时不戴手套、口罩、帽子,有些销售人员甚至没有健康证。消费者随意拿放也是造成散装食品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按照规定,商家销售散装食品必须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同时应设置“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消费者购买时应由商家的专门服务人
3、员装取。但超市由于人手不足等原因,无法做到这一点,任由消费者装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对散装食品加强监管:一是卫生监督部门对超市散装食品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加强对销售企业的帮扶,派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开展规范化建设。二是各大商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销售散装食品过程中做到诚信和自律;对销售人员进行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商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对不合格者不能聘用。建立不合格散装食品召回制度,各商家发现不符合标准、可能危害人身健康的散装食品,应立即启动召回机制,在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公告形式进行召回。三是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在选购散装食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等“身份手续”是否齐备,还要留意销售环境和人员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监督部门举报投诉。消费者也要养成文明的消费习惯,不要随意触摸散装食品,需要购买时,要用超市提供的专用工具拿取,或请超市工作人员帮助拿取。安徽省庐江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胡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