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60573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出口退税的业务流程税务机关的退税部门接到生产企业“免、抵、退” 税申报后,应给生产企业出具接收申报回执。退税部门应将生产企业申报的电子数据打印出来,与生产企业已盖章的各纸质申报表核对(主要为保证出口企业申报电子数据与纸质申报表保持一致,不打印出来,在计算机中核对也可) 。核对无误后,进行单证对审,将企业的申报电子数据与出口退税所必须附送的相关凭证进行核对。人工对审后,进行计算机审核,主要是对出口企业申报的“免、抵、退”税数据与外部信息进行自动审核,生成疑点,退税部门审核人对疑点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法见疑点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疑点处理后转历史库,交退税部门领导确认(退税部门领导可以在计算机上

2、直接确认,也可以授权由其他人员打印出审核确认表,领导在审核确认表上签字后,由其他人员上机确认) 。确认后转出口退税审批办理退库或免抵调库。 目前,企业出口货物退税办法包括“先征后退“ 和“免、抵、退“ 税。 “先征后退“是指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先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征税率征税,然后由主管出口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在国家出口退税计划内按规定的退税率审批退税。 (一)计税依据。 “先征后退“办法按照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应退税额。 “离岸价“(英文编写为 FOB 价)是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但这个交货价属于象征性交货,即卖方将必要的装运单据交给买方按合同规定收取

3、货款,买卖双方风险划分都是以货物装上船为界限。因此,FOB 价是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支付运保费。 最常用的 FOB、CFR 和 CIF 价的换算方法如下: FOB 价=CFR 价-运费=CIF 价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运费 因此,如果企业以到岸价格作为对外出口成交的,在货物离境后,应扣除发生的由企业负担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和财务费用;以 CFR 价成交的,应扣除运费。 (二)计算方法 1、一般贸易 (1)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牌价 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税率 (2)

4、以上计算公式的有关说明: 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 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送但、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金额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金额大的征税,按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记载的金额退税。 应纳税额小于零的,结转下期抵减应交税额。 现行“免、抵、退”税办法,执行税法规定的退税率,并按照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 “免、抵、退”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

5、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计算应退税款 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 50%及以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 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结转下期抵

6、扣的进项税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应退税额 (2)以上计算公式中的有关说明: 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适用“免、抵、退” 办法的企业,月度申报退税时使用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在季度汇总填报时不再重新折合计算。 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离岸价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关单金额计算免抵退税,对关单金额与金额大的差异部分应照章征税。 “当期应纳税额”是指“ 月度应纳税额” 。 各月计算的应纳税额为正数时应在税务部门规定的征收期内照章纳税。 “应退税款” 计算公式内“ 季度末应纳税额” 和“当期应纳税额”均是指“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 只有当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为负数时,才适用“应退税额” 计算公式,其他月份的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只能结转下月继续抵扣。 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 50%以下,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