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60407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遵循阅读程序,善抓关键词句 谈现代文阅读(必考)思路的把握花都区秀全中学 高艳芳从高三的多次语文考试来看,学生现代文必考阅读的成绩都不理想。据了解,他们往往是在还没来得及读懂文本的前提下就作答,以致错答、漏答现象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备课组在考情、考点、学情方面进行了分析,在阅读训练中侧重在理清思路方面作了指导。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训练效果比较明显。一、考情分析从 2007、2008 两年的高考广东卷必考试题(创新与想象 诗与直觉 )来看,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具有以下的特点:1所选文本,是一般的论述类文章;2命题材料丰富,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3命题方式有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

2、一般设置两道,一道为四选一(不排除四选二);一道为六选二(或五选二) 。简答题一般设置两道。4考查重点是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5一般不设置探究题。二、考点阐释写文章,就像盖房。盖房,是先搭个框架(架构) ,再添砖加瓦,修装粉刷;写文章呢,也就是先搭个架(提纲) ,再进行具体文字和材料组织,继而成文。文章的结构就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的思路则是文章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的思路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以及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

3、章的结构组织是否严密、清晰,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现作者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情感。高考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其实就是对文本作者行文思路的考查,这大多与文章的关键词、段落、句群等相联系。文章往往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体裁特点) 。所谓“体裁特点” ,主要是指文章在体裁、行文思路、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高考必考部分考的是论说文,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这样把握:如何提出观点(一般在文章开头部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先观点后材料,还是先材料分析后观点)行文中论证部分的结构(通常为总分式、并列式、层递式等) 。论述文因为要求能以理服人,故不仅要求语言严密、逻辑性强,而且也要

4、求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为了论证观点、进行说理的需要,论述文行文中论证部分的结构往往是灵活多样的。如果不能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行文的思路,答题就会存在障碍或答得不够准确、全面。三、学情分析我们在进入必考阅读专题之初,为了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让专题指导更有针对性,特意设计了下面四个小问题进行调查:1.必考阅读题共 18 分,在还没开必考 阅读指导专题前(10 月、 11 月、12 月的考试),你一般能拿到多少分?期望提高多少分?你有信心提高吗?2.你以前是怎样做必考阅读题的(请认真回想,然后按先后顺序写出你的做法)?3.你清楚必考阅读题考查的内容及能力要求有哪些吗(请写出考查的具体内容及能力要求

5、)?4.通过必考阅读专题指导课,你最想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请 具体作答)?从反馈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对通过专题辅导能提高分数很有信心;在阅读做题习惯方面,有不少的同学都是先看文后设计的问题,然后边看文章边作答的(据说是为了节约做题时间) ;考点不是很清楚;很多同学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读懂文章。事实上,连文本都读不懂,就无法依题作答了;即使答出来了,也难以保证答题质量。看来,要学生在必考方面有所突破,就不要先忙着教他们如何审题,怎样规范作答,而是要教会他们懂得根据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进行结构思路分析,在读通读懂上再进行答题指导。读懂,就是读懂文本,理解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要读“懂”,通

6、读是关键。 “通”,不是走马观花地匆匆应付,而是在解题之前把文本细致地读一遍。要逐句逐段认真读,把握文本的结构,理清行文的思路,进而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答好题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四、方法指导议论文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叫“引论” 、 “本论” 、 “结论”) 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或与中心论点相关的话题;“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建议等。根据议论文的这一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按“划读原文(关键句、关键词)找主问题理思路”这样一个流程

7、进行阅读指导,给学生以方法。下面以 2006 年全国卷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一文为例,说明以上方法的具体运用:第一步:仔细阅读文章,依次划出如下关键句和关键词:大运河保 护 迫在眉睫文章标题,揭示观点。 “大运河”表明陈述主体, “保护迫在眉睫”表明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句,第一段结尾句。与标题照应,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漫 长的历 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第二段结尾句,点明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各个 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 ,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8、不仅 如此,大运河在开 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具特色的内河文化。第三段段意概括句, “不仅如此”前后分为两层:第一层点明大运河的文物价值,第二层进一步点明其文化内涵。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 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关键句,承上启下,表转折,要陈述新的问题。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段首句,概括段意。“虽然却”表转折,意思转折,分号表并列, “因此,亟需”结论性语句。“不仅而且”递进关系,文章结尾,发出号召,保护大运河,与开头照应。第二步

9、:找主问题,理思路主问题是“为什么要保护大运河的文物” 。中间分说大运河的过去与现状,最后提出号召,指出保护的意义。文章在开头就提出主问题,然后分析说理,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属于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某些社科类短文,往往是通过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或多方面的分析,来确定某一种解决的方法。文章往往涉及两个或几个方面的情况,在逻辑上重在分析、比较、概括,阅读时要注意。下面以 2007 广州一模卷“国学”谈为例来分析:第一步:仔细阅读文章,依次划出如下关键句和关键词:题目中“国学”一词显示文章的陈述主体。“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第一段段首句,概括段意。与之 类

10、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 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 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 程。 第二段中关键句,举例证明国学存在的合理性。能否把它 们 全部取消,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 第三段关键句,表明作者观点,国学难以归并到其它学科里。身为 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 第四段段首句,先肯定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 “但像时下某些人”表明语意转折,引出时下国学研究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 第五段以鲁迅所举的书和人为例说明何谓真正研究国学。可见 ,国学 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 绝不是光靠背背四 书五经、唐诗宋词

11、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结尾段,总结上文,表明观点态度。第二步:找主问题,理思路主问题是“怎样做才是正确对待国学” 。文章在开篇解释“国学”这一含义后,主体部分主要针对两大问题展开分析:国学是否该自成体系。是否把国学局限于儒学。通过二、三段举例分析,论证了“不应该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的观点,第四段则通过列举时下国学研究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的事实,从反面论证“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的观点。再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正确对待国学应是怎样的。因此,全文的中心论点就是将主体部分前后观点联结在一起:国学不应取消或归并到其它学科,国学也不应该局限于儒

12、学,而应该批判发扬。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一文有所不同。主问题“怎样做才是正确对待国学”并非在开篇就提出来。文章在开头先提出与主问题有关的陈述主体“国学” ,继而展开分析,主问题是在展开分析中才让读者逐渐明晰的,最后才水到渠成地表明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当有些文章出现很多的提示性词语时,如关联词、表程度表范围表时间表否定的副词、显示顺序的词语、举例性的词语、解说性的词语、概括性的词语、指代性的词语等等,能使文章更显严密。这类文章也可以在遵循如上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借助这些提示性的词语来更好地把握行文的思路。以 2008 广州一模卷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以“提出问题

1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布局的文章。从整体上看,该文章结构严谨:开篇摆观点,第二段领起三、四段;第五段承上文启下文,最后归纳总结。此外,不少段落还运用了指示型的词语,如第四段:“(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钟声)一类是另一类是如后来如这层意义” ;第五段:“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它这就是” ;第六段:“或者说这层时间一是二是(钟声的)这两种意义但” ;第十段:“这些它它不同的是,它不是而是还有它不是而是如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可以结合这些词语的作用来更好的把握好文本的结构思路。为了读懂文本,就要经过这样的一个阅读过程,看上去好像很繁琐,很耗时,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花不起这个时间,其实不然。在作文

14、的备考上不是时常说“懂得在审题上花时间,才会不离不偏这是致胜之道”吗?如果要做好现代文必考阅读题,道理也一样。懂得在“读”的上面花时间,这才为理智。而必考的命题设计原则之一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案的基本材料” ,这就是说,更加需要读通读懂读细文本,这要时间来做保证,否则,在答题时就只能在似懂非懂之中作答,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作答不准确的情况。所以,务必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再作答,切忌缺乏对文章进行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性而作跳跃性阅读。 总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时间越足够,读懂文章的把握就越大。投入足够的阅读时间,遵循合理的阅读程序, 做好现代文的必考阅读并非难事。而平常这种训练多了,学生阅读感觉越来越强,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作答也就更不是难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