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个案一例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科室:急诊 ICU姓名:黄会平一例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黄会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 ICU)摘要 总结 通过一例特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道,告诫医务人员多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一定要提高警惕有胸痛症状的孕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关键词 围产 期;急性心肌梗死 ;首发症状One case of perinatal car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bstract Summary Through a special case of reported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
2、ction, warn medical personnel acquir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mo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e must be vigila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hest pain symptom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Keyword Perin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first symptom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
3、al infarction,AMI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致。此病例为一例围产期 28 岁年轻女性,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本病例的突出特点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患者分娩后 3 天,围产期血容量增加、贫血、应激和高凝状态等因素可诱发心梗。成功救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 胸痛10小时”入院。患者顺产双胞胎男婴3天后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
4、向左肩背部和左上肢放射,伴大汗、胸闷,被诊断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当地县医院顺产双胞胎男婴3天后的清晨,于睡醒时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背部和左上肢放射,伴大汗、胸闷,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时患者血压为110/80mmHg ,心率 为105次/分,心电图(ECG)显示 I、aVL、V25导联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10.8mV,给予吸氧和硝酸异山梨酯静滴等处理后患者疼痛缓解,随后转入我院,ECG 示相关导联 ST 段回落,V14 导联 QS 型(图1)。否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无烟酒嗜好和冠心病家族史。查体神志清楚,血压为110/70mmHg ,呼吸20次/
5、分,体温36,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界不扩大,心率 100次 /分,律齐,无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109/L,中性分类:90%,血红蛋白:69g/L,血小板:207109/L 。尿、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阴性。血肌酸激酶(CK)峰值:5289U/L,达峰时间12.5小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343.8U/L,达峰时间7.5小时;肌钙蛋白(cTnI)峰值:156g/L,达峰时间12.5小时。白蛋白:28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8U/L,肌酐:68mol/L ,尿素氮:3.04mmol/L,血糖:4.2mmol/L ,总胆固醇:4.98mmol/L,甘
6、油三酯:4.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9mmol/L。D-二聚体:193g/L,血沉(ESR):20mm/第1小时,C 反应蛋白(CRP):17.8mg/L,抗链球菌溶血素 O(ASO):82.5IU/ml(0125IU/ml)。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均阴性,狼疮抗凝物正常。血IgG:4.64g/L(717g/L),IgA:1.28g/L(0.73.8g/L),IgM:0.35g/L(0.62.5g/L),补体 C3:107mg/dl(60150mg/dl),C4:26.7mg/dl(1236mg/dl)。辅助检
7、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内径55mm,室 间隔无运 动,心尖部变薄无运动,左室射血分数 49%。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未见狭窄。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左前降支中段狭窄 ,介入放入一个支架。,术后转入急诊 ICU 立即给予 EICU 特级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记24小时出入水量,低盐低脂饮食,治疗上给予调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纠正贫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 受体阻滞 剂治疗。一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2 护理(一)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程度异常剧烈,往往使患者产生濒死感,由此而引起患者的恐惧。心肌坏死大大削弱了患者的心脏功
8、能、活 动耐力和自理能力,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疼痛时专人陪护,安慰鼓励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 给 予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稳定情绪。(二)一般护理+产后护理1、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低胆固醇、少盐、易消化,少食多餐,起病7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逐步过度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为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2、活动与休息 因心肌缺血坏死,发病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保持环境安静及情绪稳定,改变体位宜缓慢,并告诉患者及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
9、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3、按摩子宫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出(产后快速复原子宫的妙招),亦可预防因收缩不良而引起产后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宫的位置, 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轻易在肚脐下触摸到一个硬块,即子宫的位置。当子宫变软时,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宫位置环行按摩,使子宫硬起, 则表示收缩良好;当子宫收缩疼痛 厉害,则暂时停止按摩,4、恶露的观察:恶露是指由子宫所排出的分泌物,产后13 天,量多、颜色较红 ,以后 颜 色减淡、量少, 10天后呈淡黄色,一般在46星期会完全消失;若恶露有大血块、恶臭或鲜血流出等异常现象。
10、5、注意观察乳房肿胀程度及患者的主诉,协助及时排空乳汁,预防乳腺炎的发生。6、预防压疮及便秘 患者病情危重,早期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患者协助翻身、沐浴、更单和按摩尾骶部等骨隆突处,预防局部长期受压发生压疮等并发症。产后由于腹压消失、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妇的卧床都可促成肠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会阴切口的疼痛使得产妇不愿意作排便的动作,产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导致便秘。故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特别注意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并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以促进肠 蠕动;平时不习惯床上排便发生便秘,护士指导患者消除床上排便和担心弄脏床单的顾虑,耐心解
11、释便秘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危险, 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条件,用屏风遮挡,入院23d 无大便,给予缓 泻剂,防止大便用力,必要 时给予小 剂量灌肠。(三)氧疗护理 给予鼻导管吸氧 持续吸氧, 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缓解了呼吸困难,患者感觉舒适。(四) 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使用吗啡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疼痛 轻者可用可待因和罂粟碱,定时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并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收 缩压在100mmHg 以上,防止血管 扩张太快出现低血压。(五 ) 潜在并 发症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持续监测。发现频发
12、室早5个分钟、多源室早、 RonT 现象或 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立即通知了医生,医嘱立即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脏停博发生。密切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因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更容易并发心律失常。备好了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于床旁,随时抢救。同时避免情绪烦躁、饱餐、 费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预防心力衰竭(六) 保健指导1.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平和稳定的心情,克服急躁、焦虑情绪,避免 劳累和激 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2 合理的膳食结构 膳食总热量最好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提倡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严
13、禁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合并有高血压和心衰者,应同时限制盐的摄入。3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 注意运动适量,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4 保持大便通畅 心肌梗死患者用力大便时,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同时大便时腹内压升高引起静脉回心血量剧增,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使梗死范围扩大或增加新的梗死部位。6 指导服药与定期复查 及时就诊,教育患者必须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随诊,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和急救药,以备急用。3 讨论本例病例为一例围产期28岁年轻女性,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急性心肌梗死
14、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然而,即使是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常见危险因素的年轻女性,亦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情况下,由围产期血容量增加、贫血、 应激和高凝状态等因素诱发心肌梗死。因此,需要警惕有胸痛症状的孕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临床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护理实践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很快,作为护理人员应时刻警惕患者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即使是该患者病情趋于好转也不可放松警惕。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PCI 术后穿刺 处有无渗血及末梢循环状况。严格记录患者的出入水量,减轻心脏负担,减少一切加重患者心脏负荷的因素。同时注意健
15、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后续康复要点。增强患者抗病信心 。参考文献1 王莉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药;2010 年19期2 任艳春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 年19期3 秦宪菊 急性心肌梗死76例护理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 年28期4 姚岚 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11期5 林红玉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 年17期6 鲁萍,钟秋丽,田宝艳 急性心肌梗死30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35期7 吕翠娜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