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法(一).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591614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语法(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语法(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语法(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语法(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语 法 第一节 语 法 概 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詹明把房间收拾 得整整齐齐。 “甲把乙(动词)得怎么样” 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学和语法书。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的语法分类和,各类词的构成 、词形变化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及其表达功用等。 空气新鲜(主谓)新鲜空气(偏正) 市场繁荣(主谓)繁荣市场(述宾)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增加导致了结构或语义的改变。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

2、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汉语语法分歧主要是语法学体系的分歧,其次,也有语法事实的分歧 。 二、语法的性质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概括性) “老A”“前缀+词根” : 老四(数)、老大(形)、老爷(名)、老张(动) 名词 代词+动词+语气助词: “我来了。”、“他走了。”、“你去吧。”主谓句,(二)稳固性 论语:子曰 厩焚 (主谓) 尚书:“断竹,续竹,出土,逐鹿。”(动宾)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主谓宾) (三)民族性 汉语 日语 我读书。 我书读。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

3、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 主谓句: 天气十分寒冷。(陈述句-说明事实),你明天来吗?(疑问句-提出问题) 我们逛街去吧。(祈使句-提出要求) 星湖的风景多美呀!(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从结构上看,句型首先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具有语调的一个词或内部词语

4、互作句子成分的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复句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云散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阳光把大地照得分外耀眼。,非主谓句: 急急忙忙走进一个人来。(陈述句-说明事实) 什么声音?(疑问句-提出问题) 出发!(祈使句-要求别人做事) 多有意义呀!(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今天星期一。(名词谓语句) 同学们认真做作业。(动词谓语句) 肇庆的端砚十分精美。(形容词谓语句) 河边绿草茵茵。(主谓谓语句),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五种: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

5、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大象! 大年初一的早晨。(名词性非主谓句,感叹句、陈述句) 是。 下雨了!(动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感叹句) 上来吧。(动词性非主谓句,祈使句) 好!高!(形容词性非主谓句,感叹句) 哈哈!(叹词性非主谓句,感叹句) 呼!呼!(拟声词非主谓句,感叹句),(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汉语句子多数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组成。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 他跑得很快。 学校的汽车来了。 老师教我们学语法。 我祖父为人十分严厉。,大伙儿都不富裕。 双竖线表示左边是主语,右边是谓语。谓语里如果

6、有宾语(如例),就会有动语 。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每个句法成分总是跟另一句法成分相依存,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 成对发生的关系 举例 主语 谓语 陈述关系(意义)晓华 很乖 主谓关系(结构) 动语 宾语 支配或关涉关系(意义)做 作业动宾关系(结构) 定语() 中心语 修饰限制关系(意义)(红)花定中关系(结构) 状语中心语 修饰限制关系(意义)

7、非常感激状中关系(结构),中心语 补语 补充说明关系(意义) 洗干净中补关系(结构) 现在通过一个主谓短语的句法分析,说明八种一般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词 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以下三种表现: (l)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词的形态可分两种:一指重叠,二指构词形态。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语法功能是主要

8、的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一般名词,细分如下:,A.人、电脑、钢笔、桌子、钢材(普通名词) B.鲁迅、黄山、雷锋、广东、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专有名词) C.学生、树木、纸张、青年、马匹(集合名词) D.意志、道德、理想、政治、友谊、积极性(抽象名词) E水、土、金、空气、雨、火(物质名词) (2)表示时间:九月、夜间、夏天、后年(时间名词) (3)表示处所:肇庆、山顶、远方、美洲(处所名词),(4)表示方位:上、下、东、西、左边、里头、以东(方位词) 2.名词的语

9、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不能作补语。 青年是(早晨)的太阳。 (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十斤肉”、“四吨钢材” “不广东”、“不老师” (不通),(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班上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 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附类。方位词有单音的和双音合成两类。 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 房间里、上班前、散会之后、桌子上、

10、开会以前、出国之后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动词的分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1)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行为动词) (2)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心理活动动词) (3)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6)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趋向动词,用法详见“趋向补语”) 2.动

11、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 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 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 但却不能说: 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 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 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绝大多

12、数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在办理、正在表演、已经产生、都赞成、大力提倡、尽情歌唱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非常喜欢、十分害怕、相当担心、有点想念、极其讨厌”,还有“非常愿意、很应该。 有些动词带上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有纪律、相当有礼貌、非常守时、十分讲道理、更加想家了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 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 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

13、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3.特殊的动词 动词比较复杂,有些需要单独加以说明。 (1)判断动词“是”,“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杨沫是青春之歌的作者。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孙中山是国父。(同一关系) 鲸是哺乳动物。 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先驱。(种属关系) (2)表示事物的存在、存有。 杯子里是茶。路上全是泥水。满脸都是尘。,(3)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这姑娘是高个子(特征)。 茶具是唐三彩的(质料)。 我是刚刚才听到的消息(情况)。 (4)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 火车从北京开出是早上五点

14、半。 一份盒饭是二十五元钱。 他仍然是一身农民打扮。 那时国民党是飞机加大炮,我们是小米加步枪。 (5)表示比喻、比况。,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人是铁,饭是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的想法是改了”,“小白是走了”,“今天是非常高兴”,“乡下人是老实”。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 (2)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辅助性的动词的意思。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 表可能:会、可、能、可以、可能、能够,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得

15、(dei214) 表意愿:要、肯、敢、愿、愿意 表可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示有能力,一种表示有可能。试比较: 腿伤得不重,还能走路。 满天的星星,哪能下雨啊。 能愿动词的主要用法是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e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谓语。有些能愿动词的否定之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会不去=会去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

16、不应该不去=应该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可能去 (3)趋向动词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限于下列这些:,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开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同学们进去了,小毛没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 “跑来了”,“活动起来”,“跑下去”,愉快起来。 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时,其位置可以很灵活:“端上一碗菜”,“端上来一碗菜”,“端上一碗菜来”。“端一碗菜上来” (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

17、、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冷、热、硬、苦、好、坏、朴素、善良、优秀、幼稚、严峻、高尚、奇怪、自私、文静、草率。 (2)状态形容词:大、小、方、圆、通红、黑亮、漂亮、尴尬、模糊、白生生、灰不溜秋、粗了叭叽、愉快、轻松。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少许、一些、全、全部(这部分有同数词交叉的。)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带上“的”作定语: 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她很美 井很深 孩子很顽皮 空气相当新鲜 味道好极了 他保守得很(谓语中心语) 白雪皑皑 生机勃勃 心事重重 议论纷纷(谓语) 雪白的衣服 笔直的马路(定语)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

18、形容词都可以充当定语。性质形容词充当定语大致有两种情况: 直接:红太阳 白手绢 好孩子 漂亮妈妈 伟大祖国(直接作定语),带上“的”作定语:美的旋律 坏的设备 美丽的风景苍翠的松柏 状态形容词充当定语也有两种情况,一般都须要带上“的”。也有一部分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比如: 带上“的”作定语:笔直的马路 雪白的衬衣 笔挺的西装 香喷喷的饭菜 大大咧咧的样子 直接:皑皑白雪 滚滚人流 赫赫战功 缕缕青烟 漫漫长夜 茫茫大海 蒙蒙细雨 区区小事 花白胡须 细高个儿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充当状语,,单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不带“地”,双音节形容词充当

19、状语,“地”可加可不加。 不带“地”:乱说 多看 难学 慢走 细想 高喊 粗看 长住 小跑 快跑 容易把握 正确理解 可加可不加“地”:耐心地等待 粗暴地干涉 状态形容词做状语大都是加“地”,少数可以直接做状语。比如: 干巴巴地说 灰溜溜地退下去 怒冲冲地质问 糊里糊涂地犯了错误 重重围住 慢悠悠走过来 羞答答说了几句话 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纷纷落下,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补语,也可以在“得”后做补语。例如: 看好 吃饱 拉长 走远 站稳 听清楚 说明白 洗干净 绑牢固 摆整齐 穿得漂亮 讲得好听 唱得难听 绿得可爱 状态形容词做补语都要带“得”。比如: 画得笔直的 擦得雪

20、亮的 炒得喷香的 打扮得流里流气的 变得乌黑乌黑的 眼睛睁得溜圆 小手冻得冰凉 脸气得铁青 有些形容词可以用在心理动词或感觉类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比如: 嫌脏 爱热闹 怕麻烦 贪便宜 讨厌懦弱 追求幸福 喜欢安静 觉得好听 显得威风 感到凉飕飕的,(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大、很小、很漂亮、很尴尬、很模糊、十分愉快、十分轻松、非常冷、非常热、非常硬、非常善良、非常优秀、极文静、太草率。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表示程度构词形式的形容词具有以下特点: (1)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 很白很雪白

21、 太黑太乌黑 有点红有点红通通 非常直非常笔直 (2)不能受“不”修饰。比如: 不安静不静悄悄 不糊涂不糊里糊涂,(3)不能带补语。比如: 红得很通红得很 白得耀眼白茫茫得耀眼 (4)不能进入“越来越”的格式。比如: 越来越白越来越雪白 越来越黑越来越漆黑 (5)不能用于比较,不用在“比”字句中。比如: 今天比昨天冷今天比昨天冷丝丝 小李比小王胖小李比小王胖咕隆咚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凡是带宾语的形容词都是形动兼类词。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重叠。,单音节的重叠为AA式: 好好 细细 大大

22、轻轻 快快 早早 远远 紧紧 满满 双音节的重叠式为AABB式: 干干净净 快快乐乐 老老实实 冷冷清清 冒冒失失 明明白白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整整齐齐 马马虎虎 不能重叠的形容词有些是表示不如意性状的,如“丑丑”、“蠢蠢”、“卑卑鄙鄙”、“冷冷漠漠”。有些是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如“美美丽丽”、“清清洁洁”、“伟伟大大”、“勇勇敢敢”。 带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多用“A里AB”式重叠:古里古怪 粗里粗糙 糊里糊涂 慌里慌张 毛里毛糙,性质形容词重叠以后在功能用法上就转向了状态形容词,譬如前边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也不能用“不”否定: 很矮矮的个子 非常轻轻的脚步声 不干干净净的房间 而且做定语、补语

23、都须要加“的”: 明明白白的事情 冷冷清清的景象 站得高高的 装得满满的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例如“白茫茫、水汪汪、黑呼呼、灰不溜秋、古里古怪。”,要注意还有用两个单音形容词联合重叠的格式,例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红红绿绿”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部分名词、动词、区别词都有此种格式,如“盆盆罐罐、前前后后、抄抄写写、打打闹闹、来来往往、男男女女”。这种两个反义或近义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AABB)表示繁多的、各种各样的意思)。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谓词还包括代替动词、形容词的代词)。谓

24、词和名词的语法特性是对立的,试看下面的“名词和谓词比较表”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意义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西式、大型、慢性、初等、彩色、绝对、中等、高级、小号、内在、双瓣、人造、正牌、桃红、公、母、雌、雄”等。 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西式家具、大型晚会、急性肝炎、黑白电视、小号的、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外在因素男的、金的、雌的”。,单音节区别词做定语后面一般不加“的”:金戒指、银锡子、男同事、女同志、正教授、副校长 双音节区别词做定语后面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的”。比如: 额外任务一额外的任务;正

25、当理由一正当的理由;民营企业一民营的企业;非法手段非法的手段;野生动物野生的动物;古典音乐古典的音乐; 同中心语结合比较紧密的双音节区别词定语,后面一般不能有“的”比如:,常务理事;行政命令;机要秘书;有机玻璃;无机化学 (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例如“高级的比较深,我要学初级的。”、“她喜欢袖珍的”。 (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 不国产、不国营、不民用 非国营、非人造、非法,要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又不能前加“不”。 (

26、五)数词 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数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据表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系数和位数。 系数词和位数词的区别在于: 单用时,系数词是表示“一”到“十”的个体数目的,位数词是表示“十”的倍数的整体数目的。比如:三个朋友。十位姑娘(单用) 系数词和位数词两者可以组成复合数词。这时,当系数词在前、位数词在后组成一个数目时,系数和位数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比如: “五十”等于“五乘以十”;,“四百八十”就等于“四乘以百加上八乘以十”。 当位数词在前、系数词在后组成一个数目时,系数和位数之间是相加的关系。比如: “十七”就等于“十加七”;“三十六”就等于“三十加六”。

27、两个位数词连用,级别低在前、级别高在后时,也可以是相乘的关系。比如: “百万”就等于“百乘以万”;“千万”就等于“干乘以万”;“十亿”就等于“十乘以亿”。,注意:这种组合方式,后面的位数只限于“万”和“亿”,“十仟”、“百仟都不行。 两个位数词连用;级别高在前、级别低在后时,则多表示概数。比如: “百十个人”、“千百年来”、“亿万民众”。 现代汉语数词“十”既是系数词,又是位数词。当“十”前面有系数词时,是位数词,比如“六十”。当“十”单独使用、后接量词时,是系数词。比如回答“一共来了多少人?”可以说“正好十个”。而“百”、“干”、“万”都只是位数词,所以不能说“正好百个”、“正好千个”、“正

28、好万个”。而必须说“正好一百个”、“正好一千个”、“正好一万个”。 什么场合写汉字,什么场合写阿拉伯数字,,原则上是: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例如:三倍、二十多倍、两千一百多倍。“百分之百”的格式有时也可表倍数,“百分之二百”就是两倍。 B.分数:在分母和分子间用“分之”:十分之一、千分之三。也可用“成”、“分”等固定格式表示,五成就是百分之五十,或者“只有七分把握”。 C概数:有几种表示法: a.后加概数助词“上下”、“左右”、“开外”、“把”、“来”、“多”:三十上下、五十左右、

29、百把; b.相邻两个基数连用(系数+系数/位数+位数),例如“三五个;六七斤、万千条”。,(2)序数词 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分附加式和序列式两种。 附加式一般是在基数前加“第”、“老”或“初”组成,例如“第一、第十;初三、初五;老七”。 序列式则可用以下几种: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借用式:冠、亚、季、殿,孟(伯)、仲、叔、,季;A、B、CZ, 天干和地支相配可以得到60个复合序列词,从甲子到癸亥,也可以用于排序,主要是用于纪年。十二生肖和地支的顺序是逐一对应的。

30、“甲、乙、丙、丁”或“子、丑、寅、卯(mao214)”等表示序数。 2.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一般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 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 (2)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一一表示物量作定语,表示动量作补语。,(3)现代汉语中,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需要注意的是: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一一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增加

31、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提高到一一包括底数。 如果原有二十元,增加了三十元,就是增加到五十元。 同样,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一一指差额。减少到/为、下降到、降低到一一指余数。,如果原有四十元,减少了十元,还剩三十元,也可以说减少到三十元。 关于数词及其数目表示方式,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零与0。 (2)“廿”和“卅” (3)二、两和俩、仨 (4)序数与概数。 (5)分数与倍数。 (六)量词 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因此有人称其为单位词。量词可以分为两大类: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与数词合成数量短语,,常作定语。 A.专用的

32、度量衡量词:尺、寸、斤、支、吨、亩、升、米、里 个体量词:根、张、道、把、块、匹、件、条 集体量词:对、副、双、付、套、打 (定量) 堆、伙、批、帮、班、串、群、些、点 (不定量) B.临时借用的 借自名词:尾、杯、盒、桶、碗、手、车子、房间,借自动词:挑、捆、拨、包、担、串、卷、堆、扎:挑、捆、拨、包、担、串、卷、堆、束 (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作补语。 A.专用的:下、次、趟、遍、阵、场、番、通、顿、回 B.临时借用的: 借自名词的:笔、枪、刀、天、小时、口、眼、拳、脚、面、笔、刀、枪、棍 借自动词的:踢、看、摸、碰、推、踹、比,此外,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批复

33、合量词,由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架次、吨公里、人次 、秒立方 、吨海里、件套、台套、台件、篇本等。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还有用在指示代词“这、那”等后面,同数词、指示代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指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 (2)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 作主语:个个喜欢。人人高兴。 作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状语:年年增产。 作谓语:白云朵朵。炊烟缕缕。 由数词“一”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有数词是“

34、一”的时候,数词省略,量词才能有这种单用。 量词的使用既有习惯性又有选择性,习惯性表现在搭配习惯的固定,选择性量词的使用又有一定的自由。 量词的表达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区别语义。 (2)表达色彩。 (3)协调音节。 (七)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

35、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

36、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你都点了哪些莱? 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 这些书我都看过了。 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 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 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 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他果然迟到了。 他居然迟到了。 我一会儿就去。 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 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 还好、还行、还可以 怎么还不来! 二十年了,你还那样 还要

37、怎么样。 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2.副词的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牛娃从来都很犟。 糟糕得很 伤心极了 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 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 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 今天就我倒霉。 光轿车就有十几辆。 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 。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38、。,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 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 2)合用:又白又胖、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 3)和连词配合使用: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 “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音同形词。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例如:,形容词 副词 白鞋(表性质) 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 怪人(表性质) 怪不好意思的(等于很) 净水(表性质) 书本上净是尘(等于全) 老年(表性质) 老也不来(等于一直) 直线(表性质) 痛得直哭(等于一直) 裤子很挺(

39、表性质) 挺沉的(等于十分) 面子很光(表性质) 光吃不做(等于只)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 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 忽然下起雨来了。 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 (作谓语) 突然事件(作定语)偶然也去看场电影。 偶尔也去看场电影。(作状语) 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 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 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

40、)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 从来、从前: 从来如此从前如此; 从前有个和尚。从前的事情。 刚刚、刚才: 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刚才。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八)代词 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它跟所代替、所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代词就能做什么成分。 人称代词: 单数:我、咱

41、、俺、你、您、他、她、它(牠、伊) 复数: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俺们) 其他:自己、自个儿、大家、大家伙、,人家、别人、他人、之、其 指示代词: 基本:这、那、该、此、彼 派生:这儿、这里、这些、这样、这么、这般、这阵儿、这点儿、这么着、这么些 那儿、那里、那些、那样、那么、那般、那阵儿、那点儿、那么着、那么些 其他:每、各;另、另外;该、别、别的;一切、任何、所有 某、其他(其它)、其余、有的、有些、彼此、如此,疑问代词:问事物、时间、处所、数量: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问方式、性状、原因: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 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

42、洁、经济的作用。 2.代词的语法特征 (1)人称代词 可以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三身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说话人一方。 其中“我们”和“咱们”,用法有别。,“我们”既可以用于“排除式”,也可以用于“包括式”,是通用体。“咱们”不能用于“排除式”,多用于口语,正规场合一般不用。 “咱们去散步吧。”(包括式,可以换成“我们”) “你等等,我们一块儿走。”(包括式,可以换成“咱们”) “我们去课室了,一会儿咱们球场见”(“我们”是“排除式”,不可以换成“咱们”;“咱们”是“包括式”这句的“我们”不可以换成“咱们”)。“咱”是一个口语体代词,既可以相当于“我”,又可以相

43、当于“咱们”。 咱怎么跟人家比,咱得向人家看齐。 “咱”=我 好,好,不用斗嘴,不服气咱就赛赛。 “咱”=咱们,此外,非三身代词里的反身代词“自己(通用体)、自个儿(口语体)”、总称代词“大家”、他称代词“人家”值得注意。 “自己”有三种用法:一是复指。 二是回指。 三是泛指。 “人家”也有三种用法:一是指具体的人,相当于第三人称。二是相当于别人,跟“自己”相对。 三是转称自己(多为青年女性),略带不满的口吻,有时带有撒娇的口气。 人称代词如“你、我”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确指哪一个人而用于虚指。 (2)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主要包括“这”和“那”以及由“这”和“那”派生出来的

44、词。“这”和“那”是相对的。“这”是近指,“那”是远指。“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 有时“这、那”对举着用,指代众多的人或事物,这是虚指用法,即不确指任何事物。“每”、“各”、“某”、“其他”、“另”、“一切”等也是指示代词。“每”、“各”都是分指,“某”是不定指,“其他”是旁指,“一切”是统指。 “每”、“各”虽然都是分指,都是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但是有一定的区别,“每”侧重于“同”的一面,“各”侧重于“异”的一面。,“每天都去一趟”里的“每”不能说成“各”。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每人都有两只手。 各班同学请回课室上课。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某”主要指没有或不能明确说出来的人

45、或事物。 “其他”是旁指,是指特定范围以外不能明确的人或事物。(3)疑问代词 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询问,尤其是构成各种类别的特指问)或无疑而问(反问、设问)。,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有任指和虚指两种,都是引申用法,不表疑问。 一是任指。疑问代词表示任何人或事物,说明在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社会主义不是救济主义,谁都得干活。(谁=任何人) 他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钱。(什么=任何方面) 无论哪儿,我都感去。(哪儿=任何地方) 二是虚指。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包括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出的。例如: 记得谁的小说里有这么个故事。(不知道、说不出),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全场里好像有谁在抽烟。 还有一

46、种是不定指。不定指一般都是对举的,又称对称性不定指。 派谁去谁就去。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九)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砰、咣、啪、咩、当、嘀、喵、乒乓、哗啦、沙沙、汪汪、格格、稀里哗啦、叽叽咕咕、劈里啪啦、叽里咕噜、哔哔剥剥”。 拟声可以分为实拟和虚拟,实拟是对客观事物的声音的据实模拟。虚拟是对客观上不存在但在心理上能感受到或想像到的声音的虚构模拟。,小河的水哗哗哗地向东流去。咔嗒咔嗒,随着剪刀声音一落,两根乌黑的大辫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实拟) 听到这消息,她的眼泪“唰”地一下流下来。他的面孔“唰”地变白了。他接过

47、纸条一看,脸“腾”地一下红了。 (虚拟) 拟声词可以做状语、独立语、定语、谓语、补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作状语最常见,其次是作独立语中的插入语,有时要后加“地”,有时后加“一声”。 屋里有人叽叽咕咕地说着。 雨沙沙地下着。,球“噌”地从小猴脚下飞出,打在奶奶的玻璃窗上,“啪!”(独立语)碎玻璃立时稀里哗啦地洒了一地。 老婆扑哧一声笑了。 旗子哗啦哗啦的。 炮声轰隆了一阵。 扑通!他跳水里去了。 咯喳,车把断了。 她们笑得格格的。 (喵喵)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我听见(头脑里“嗡”)的一声,墙壁随即转动起来。,拟声词偶尔还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比如: 隐约可辨的叽叽喳喳和嘻嘻哈哈,是女工们工间休息的谈

48、笑声。 张可听到“哔哔剥剥”,赶紧往厨房走。 (十)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现代汉语叹词的数量并不多,常用的总共只有三十多个,大多是单音节的:“啊”、“哦”、“噢”、“哈”、“哇”、“嘿”、“嗨”、“哼”、“呸”、“嚇”、“喔”、“哎”、“唉”、“哟”、“咄”、“咦”、“嗤”、“呵”、“嘘”、“吓”、“嚯”、“啧”、“嘻”、“喝”、“嗬”、“诶”等。也有一些是双音节的:“啊呀”、“哎呀”、“嗨呀”、“喔哟”、“哎哟”、“哎唷”“哟嗨”等 。,叹词和象声词都是模拟声音的词,一般认为,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的是象声词,模拟人类自己的各种感叹的声音是叹词。两者的区别在于叹词在拟声的同时,还直接表达某种感情。 哈哈,这会儿可让我逮着了!(表惊喜) 唉,真让人伤心啊!(表伤感) 呸,真不害臊!(表厌恶) 哎呀,有蛇! 喂,你快来啊!(表呼唤) 嗯,我知道了。(表应答)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放在句首作独立成分)如上例;也可单独成句、放在句末或放在句中。如下例。 单独成句: 哎呀!(可怕),啊!(极度惊恐,无以言之) 放在句末: 有这等事儿?啊!(惊奇、出乎意料) 我怎么会碰到你这样无赖的家伙,呸!(憎恶、鄙视和唾弃) 放在句中: 咱这里,哈,就数你的脾气好。(赞叹) 她,哼,和大杂院里的娘儿们没有什么两样。(鄙视) 孩子,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