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

上传人:开阔眼界 文档编号:958384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德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灵峰 蕅益大师 选定净土十要 第五成时述曰:昔日云栖祩宏祖师在世之日,深深仰慕飞锡法师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以及妙什禅师的念佛直指二本书,往往四处去广博探寻,但是终究未能得见此书。神庙末年,古吴苏州万融的一位长老大德某某,偶尔于杂乱的旧书堆中获得一部遗编,乃是此二本书之合刻本也。在历经时光磨灭之余,仅存留著书墨的淡影。韩朝集居土正知,与灵峰智旭老人,皆曾先后刻梓而印行之。等到灵峰老人要流通净土十要之时,遂将二本书籍,如同一双美玉而并列推荐之。而灵峰大师在念佛直指的前序,大略地记载此段缘起,并且深深婉惜其未能入于云栖祩宏祖师之慧眼鉴照也。如今刻

2、印净土十要,奉置念佛三昧宝王论于净土十疑论之后,其论中所云念未来佛者,即是信、愿二种资粮,此乃是最为切要之事。念佛三昧宝王论自序有一位来客,对佛法具有崇高的信心,来到我禅居的处所,向前作礼先意问讯,其言辞音声甚为清新逸俗,问吾曰:修习佛教心法的人,成就佛道的快捷路径,法华三昧常不轻菩萨之行,以及念佛三昧般舟常行之宗,皆是为无上深妙禅之法门者,我期愿能够听闻其详细之旨。吾对曰:自从我端拱静默住锡于九峰以来,与世间人经营相异之道。皇上圣旨降临,请我从紫阁山的草堂寺,前狂住持千福寺的法华胜场,如是经过三十年了,希求高远、扣问妙寂者,未有如你之所问者也。你将涉足于无生之龙门津口,欲意如大鹏举翅而企图向

3、南高飞,我无高才亦无敏智,尝试地来为你论述之,今则大略开为二十门,以说明其意旨耳。念佛三昧宝王论 白话浅译【卷上】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 五浊佛子释法宣浅译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第一(速成念阿弥陀佛,一行三昧)夫心之分而为二、不能专一者,是由于种种的妄想分别所生。种种的妄想分别虽然虚幻不实,而迷惑愚痴之人犹然滞著不离。滞著而不能释怀,圣人便以之为忧。于是释迦世尊以如迦陵频伽之玄韵,畅演种种法门而却无有说法。所开示的法身虽然毕竟空寂,而又具足万德庄严之妙相。诸法实相如果不能明了,如来之说法即不圆满,那么究竟一味之旨,无说绝言之路,又怎么能够使人知其所归呢?而法华、念佛三昧之宗旨者,是欲令初心柔弱

4、之菩萨,了知诸佛不二法门也。若是存在于言语或默然之间者,又岂只是如维摩诘居士杜口默然,文殊师利菩萨兴言赞叹而已呢!何以故?夫帝释天的罗网尚未伸展,千颗的璎珞明珠哪里可见;宏大的纲绳如果忽然高举,数万的网目则一齐大开。洗浴于大海者,已经受用于百川之水;称念于佛名者,必定成就一相之三昧。如果用一言以蔽之,念佛三昧之作用即在此也。此亦犹如清珠下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对佛的忆想投入于众生之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能契入之后,则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双亡能所。双亡能念与所念二者,定也;双照众生心与诸佛二者,慧也。如是即为定慧齐平均等,亦何心而不即佛,何佛而不是心呢?心佛既然如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则万境万缘

5、亦无非三昧者也。然而世上之人,大多忆念过去释迦如来如秋月之佛面,观想现在阿弥陀佛如湛蓝大海之眼目,以如此之方式而拔除烦恼之毒箭,如同登上于极乐之宫殿矣,我亦以之为至极之教化啊!然而独独未曾听闻、教人想念未来佛如千日之光明者,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此乃是因为不了解释迦如来相对于众生之粗俗,而说诸佛之微妙,于是便把众生间隔于诸佛之外,因此不闻众生即是未来佛之事,谁又肯忆念尊重即未来佛之众生呢?譬如在维摩诘经中,有如果嗅到大乘之薝卜华香,则嗅不到其余杂小华朵之香。并且有声闻天华著身,及菩萨华不著身之差别,此是贬抑小乘称扬大乘也。维摩诘贬抑小乘,致使阿难置钵茫然。称扬大乘,则众菩萨皆同游于不二法门。法华经

6、决了声闻法是化城,然其终究也可以成就佛道,是诸经中之王,则一切香皆是大乘薝卜之香,大小乘皆不著于天华之意旨,则非常明显矣!如果不是法华一乘根器之人,则会以诸佛为世间之至尊也,众生则是最为卑劣的,高下于是分别出来,种种的虚妄分别也因而兴起。恭敬与傲慢的对立由此产生,平等的一真法界于是隐覆起来了。若是如此,则必定以万民为草芥,锱铢计较分别天下。我慢的高幢既已设置,必然自我高倨于山棱云层,眼目之中只有飞鸿巨鹏,心中游于青天广漠,其心坚定不可屈卑谦下,如是则阻碍了维摩诘经所谓的:见一切人皆平等恭敬、为一切供养中之最的经文了。此外又不相信楞伽经中所说:众生之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转三十二相究竟圆满之相,而入

7、于一切众生心中。就如同无上的无价摩尼宝珠,为污垢的衣服所缠缚而不见。岂知观察城中最卑下的乞丐之人,与难胜如来,平等而无有差异。若能圆满忆念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世尊,则合乎于理趣般若当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合于普贤菩萨自体周遍之经文了。那么如来藏经中之比喻贫穷女人怀著王胎,良米在谷糠稻穗内之意旨,就如明镜一般明了可观了。如此怎么会招致八种我慢之指责呢?人们都轻视欺侮将来具有白毫相之未来佛,不敢轻侮过去、现在具有金色身相的如来。却不知道造罪的根源,皆在于现在虽是众生的未来佛身上,而非过去与现今的诸佛之上啊!众生如果真的不值得尊重,那么未来佛又怎么存在呢?我知道身为贫女的

8、母亲,因为胎中的王子而尊贵;洁白的良米,因粗糙的谷糠而得以保全。如是则合乎于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之心也,则念佛三昧,不必去追求速成而自然成就矣!问曰:法华经谈论的是“法”也,念佛法门者讲的是“佛”也,怎么可以以“法”为“佛”,以“佛”为“法”,浩浩然而混乱之呢?对曰:不乱也,法华与念佛元是同一法门,而谁去混乱之呢?譬如芝术这一种药草,与列于仙班之诸子,昔日各自在于天涯之一角,则都没有仙字之称号。只因为诸人服用了芝术这种药草,因而能够羽化成仙、腾云飞行,是故药草蒙受了仙药之名号,诸人得到了仙人之称呼,人与药草本是相异之二物,然而其称仙之事则是同一也。同理可知,若无圣人出世,谁能与佛道相容而并游;诸法

9、如果没有佛陀来悟,难道要让法自己去悟?“法”没有“佛”不能自悟,因此念佛三昧产生了;“佛”如果没有“法”也不能明了诸法实相,于是法华三昧兴起矣。一个仙字而有两种称号,于是药草与诸人皆可得到仙名;而念佛三昧与法华三昧,则皆可同名为佛慧。佛陀的智慧既然相同,则法华经的常不轻法门、与般舟三昧经的念佛三昧,这两个无上深妙的禅门,于此便可同时悟入矣,此二者从来不曾相异也,又如何说其混乱呢?檗 b 女群盗皆不可轻门第二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简称“檗”问曰:一切众生,即是未来诸佛,我已恭闻师父之开示矣。而淫女及盗匪等,乃是为恶之至者,怎么可以希望尊贵的念佛人去恭敬他们呢?答曰:如释迦

10、牟尼佛所开示的,其中有二种:(一)对待门。(二)决了门。言对待门者:是指出女子的虚妄诈伪,来说明诸佛如来的究竟真实,如此则诸佛是可令人尊敬崇拜的,而女人是应当要厌恶远离的。厌离有两种:一者诃欲。二者放心。初诃责色欲者,如菩萨诃色欲经云:女人之形色者,是世间人之枷锁,凡夫贪恋执著,不能自我救拔。女人之形色者,是世间人之重大灾患,凡夫受困于此,到了死亡还不能免除。女色者,是世间人之衰运祸害,凡夫遭遇此者,种种的灾厄无不到来。修行的人既然能够舍弃之而发心修道,若是再次顾惜思念,如此就像是好不容易才从牢狱出来,却还再想要进入牢狱一般。就好像是疯狂之症得以停止,而又再好乐那些发疯狂乱的日子。就像是疾病得

11、以痊愈了,又想要再次得到重病一样。有智慧的人怜悯之,知道这些贪执女色的人,即将狂乱而颠沛流离,距离死亡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凡夫重视女色,甘心做她的仆人使者,终身为其奔驰狂走,为之辛勤劳苦。虽然有铁棒及万千的刀刃,锋芒的箭头交相而至,也仍然甘心承受之,不以为患。疯狂的人乐于狂妄之事,也不过是如此而已。修行之人,若能舍弃女色而不顾怜爱惜之,如是则能破除木枷、脱去铁锁,恶于发狂、厌舍疾病,远离于衰败祸害,既能安全而且吉祥。就好像是逃出了牢狱,永远再也没有祸患灾难了。女人的真正相貌是,其言语如同甘甜的蜂蜜,而其心地则如蛇蝎之毒。譬如在表面平静的山泉、澄清的水波之下,而危险的蛟龙却居住于其中;又如同在蕴

12、含金银的深山、藏著珍宝的洞窟之中,而凶猛的狮子却居处于其内。应当知道这种可怕祸害,不可以接近停留也。家室兄弟之不和,都是由于妇人之缘由;毁破宗室、败坏家族,都是因为妇女之罪过。女人就如同阴暗之处不为人知的盗贼,消灭人的智慧聪明;凡夫被女人所困,又如同是被猎人团团围往的猎物,罕有能够出离脱困的。譬如高大的罗网,群鸟落入其中,便不能振翅奋飞。又如同细密的鱼网,众鱼投入其中,则早晚被人剖肚挖肠、断肌割肉。又如同黑闇的深坑,没有双目的人落入其中,就如飞蛾赴火般迅速丧命。是以有智慧的人知其灾祸而远离之,便不会受到她的伤害。厌恶她而如秽物般抛弃之,不为女色之所迷惑也。大宝积经当中,佛陀为优陀延王说如是的偈

13、颂曰:如锋刃刀山,毒箭及诸苦,女人能集此,众多之苦事。假借以香华,而为严饰好,愚人于此色,妄起于贪求。如海能疲鸟,迷失于彼岸,死后必当堕,阿鼻地狱中。现今见众苦,皆来集于身,善友相乖离,天宫亦永失。宁投入铁狱,驰走于刀山,眠卧火炎炉,不愿亲女色。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网罗,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伤损。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其次放心者,如大宝积经中云: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住天子言:若是有人能够一心正念,专一精进而自我守心,当贪欲心发生时,即应立刻觉察了知。以方便善巧来散除之,使自心再回复寂静。要如何才能散除贪欲妄心呢?修行者应当作如

14、是思惟:此贪欲心是空,此是不净,探求此贪欲心的生起处、消灭处,从何处而来,消灭后又去至何所?这当中是谁在污染我,谁又是受染污的人,谁又是染污这一件事呢?如是观察时,不见能染污的境界,不见所染污的人,也不见染污之事。以不见有一法故,则无有取著。以不取著故,则无有所舍。以无所舍故,则无有贪爱。无可舍离亦无可贪爱,则名之为离欲寂静涅槃也。此外若是恣意令身心入于诸尘劳生死之内、以利益众生,而亦不会有贪欲、嗔恚、愚痴等烦恼过患者,是谓“放心”,以上说明第一对待门已完毕。第二决了门者。若是要到达究竟远离诸妄想执著,无有染污如清净虚空者,则是为过去、现在诸佛也。非是身为众生的未来佛之所能也。你难道不曾听闻,

15、若想要求得无价珍宝者,必定要入于沧茫的深海。欲采集智慧宝藏者,必先入于烦恼之中而求。五逆的罪相即是解脱相,魔界之真如即是佛界之真如。若是聆听诸佛的音声而欢喜,耳闻群魔的音声则嗔恚,那么则不能入于音声法门,不能住于音声实相之真际,此乃是不能觉悟于诸法者。如此则犹如以向北的车辕,而却想要到达在南方的越国也,如此之人,怎么可以与之论道呢?我更再为你说明之,佛经里岂不是曾经说到:过去有一位仙人,名为鹿蹄。一日因下雨地面湿滑而跌倒,心中嗔怒而以仙咒、咒令上天不得下雨,于是造成大旱,此国之人因此极为艰苦。国王只好以金钱招募有美色的女子,前往诱惑而令其失去禅定道力,并且骑在仙人的颈背上而入城,不久空中便浓云

16、四起,雨势狂大如洪水下注。昔日,彼仙人虽有驾御长风、乘风而行之神通,有腾空飞行、陵越于太清之神术,此时便无能施展也。而此仙人者,乃是释迦牟尼佛之前身也。此女人者,乃是释迦牟尼佛俗家之妻子耶输陀罗也,法华经的大会上,世尊授记其未来将可成佛,号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而如今念佛之人,但只目睹美女之似玉华容,而不忆念其将来成佛时、光明身相之金色美好,因而失去常不轻视一切众生之意旨也,那么念佛三昧,怎么会不偏差而耽误呢?又阿那律尊者,昔日曾为盗贼之首,入于寺院中,欲盜取佛像额头上的宝珠。因佛灯将灭,殿内昏暗,而以箭挑起佛灯之灯心,令清净之光明不致失灭。梵语“阿那律”者,此地翻译为“无灭”,实在就是由于此也。将来亦可作佛,号为“普明如来”。此二者皆是这种不可轻视众生之例子也。念佛之人,尚且不应当轻视于盗匪们,何况是那些不作盗贼的人呢?嬖女与群盗这两者,即是未来二佛,此道理就如同皎洁的太阳一般明白,若能如此等同尊重,又何必忧虑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呢?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第三问曰:前面的两种疑难已经释怀了。梵网经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然而若是缁服的僧众之流,佩持如明月皎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