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583430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 月 7 日,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发布会在杭州晓风书店举行。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对目前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母亲与母爱的文章进行了点评,认为存在“四大缺失”,分别是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中国青年报10 月 20 日)该书的主要作者曾邀我参加发布会,因故没去,却听了 9 日在绍兴南方书店举行的郭初阳的讲座。郭初阳在讲座的最后,提到了一个隐蔽课程问题,即三套教材大量地引进了有关旨在意识形态灌输的文本,并以人教版为例,通过幻灯片逐一念出每一册所选的此类课文,12 册共计 46 篇,平均每册 4 篇,涉及毛泽东的有 7 篇。并说,经过这样 6 年的

2、教育,有两点突出的成果:其一是问学生最推崇的人是谁,学生答“毛泽东”;其二是在一系列战争故事和暴力教育中,传递了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从对人教版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之一蒯福棣的专访中可知,此类课文对学生的影响很深,且深受学生欢迎。蒯福棣从学生的回信里,摘录了这样的话:“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特别感人,一读就想流泪,好像自己也去送总理”;“倔强的小红军中的小红军和我们年龄差不多,我们很敬佩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品德”等等。蒯主编借此说明他们很尊重学生的反馈,随时对教材进行“挖改”,字里行间不乏自得之意。韩国教授高英根在研究大陆中小学生政治社会化课题中认为,“大陆中小学教育制度下,任何一门课的教材都会或多

3、或少地包含着政治教育的意义,即通过每门教材使中小学生形成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此乃教材编写的一大原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保证入选的篇目数量。但要找如此之多的经典文本谈何容易,于是只能靠编撰与虚构(如陈毅探母),或者来个滥竽充数,将一些非经典的描述领袖和英雄人物事迹的文章也选入。这才导致“四大缺失”。我同意郭初阳的判断,随着多次教科书的修改,语文教科书作为年轻一代的政治手册功能已有所淡化,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那么,小学语文教材到底有无必要选编如此多的旨在意识形态灌输的文本?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小学语文的功能说起。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遣字造句及作文

4、,其次才是落实文以载道的功能。但这个“道”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呢?我认为除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更应关注公民常识、人格修为、品德培养等。现在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材承载的“道”太宏大、太高尚、太沉重了,只怕小学生承受不起。试想,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大字不识几个,就要教育他们发扬小红军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他们最需要接受的是启蒙教育,如古人教三字经、弟子规那样,教会他们不闯红绿灯、不随地吐痰、尊敬师长和父母、爱国爱家等公民常识。换言之,就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文明人。至于那些关乎宏大的政治叙事的教育,留待初、高中和大学老师去完成吧。“乔乔,快别看书了,这样不礼貌,要跟叔叔说

5、话。” 叶开叮嘱道。 乔乔很乖巧地“嗯”了一声,然后抬头做个鬼脸,一只眼睛看着客人,另一只眼睛依旧用余光扫着书上的字。 如何阻拦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书,现在成了让叶开头痛的一件事。为了能逮着机会看书,在家里的沙发、钢琴凳,甚至自己的枕头下面,乔乔都藏了她爱看的书。 在她的卧室里,除了放着钢琴,还有两个书架,上面摆着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小飞人卡尔松等 9 本著作、全套 7 本的哈利 波特、一整套 43 本的全球儿童文学名著丛书、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还有伊索寓言、法布尔的昆虫记、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等等。 41 岁的叶开是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这些书都是他精心为乔乔挑选的

6、,几乎挤满了两个书架。 除了刚买回来的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乔乔还没有翻过,其他的书她已经全部看过。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她已经记不清看了几遍,一本薄薄的书被翻得裂成了 5 瓣。 这个痴迷于看书的小学生,对她的语文课本,却一点儿都不待见。“我不喜欢语文课本。”小女孩瞪大眼睛颔了颔首说道,仿佛做了一个郑重声明。 4 年多来,乔乔的 9 本语文课本,只有在她做作业时,才有机会进入她的卧室。在自己的书架上,乔乔没有为这些课本留下任何位置。 2009 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晓苏的邀请下,叶开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上,一口气写了 12 篇专栏文章,对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批判。晓苏

7、提议专栏取名“语文现状批判 ”,叶开认为这个名称“太泛”,建议改为“ 语文之痛”。 “他刚好经历了女儿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他有疼痛感、刺痛感和迫切感。” 晓苏回忆说。晓苏同时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课的教授,他觉得叶开的名称更贴切,立即接受了建议。叶开 您怎么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人生启蒙内容丰富呆板枯燥好坏参半严重误导几近遗忘投 票 查 看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叶开的这种痛感,始于 2008 年秋天。那时,他在写小说之余,忙着研究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和作品。 乔乔的学习,基本全由妈妈王琦负责监督和辅导。王琦是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副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叶

8、开认为由她来辅导女儿学习绰绰有余。 但很快叶开就发现,妻子根本无法对三年级的女儿进行有效辅导,尤其是无法辅导女儿的语文学习。乔乔在前两年语文经常考 100 分,可这时候拿回来的成绩单上面,成绩一次比一次低。由妈妈辅导做的语文作业,第二天拿回家后,上面经常红红地一大片叉,乔乔觉得挺委屈。 在学到第七单元 48 课智烧敌舰时,乔乔又遇到了一道难题。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 。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

9、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 ”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为了消解女儿的怨气,古典文学博士王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叶开,不得不同时出面跟女儿解释,“庞统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刘备西征蜀国,主要靠庞统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是靠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事实上庞统不比诸葛亮差”。 乔乔这才微笑起来。两位博士当时也笑了,不过是苦笑。这是叶开第一次被孩子的语文教育刺痛。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如今回忆起来,叶开摇头叹道。 两位博士实在是没想到,他们会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题上马失前蹄。 看到乔乔成绩下滑明显,王琦很着急。她找到语文老师,

10、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做这么多练习题。 老师告诉她:“从三年级起有了阅读理解,不再只是认字记词。乔乔的阅读能力有问题。”“不会的,她看书没有障碍。”王琦急忙跟老师解释。因为就在上三年级前的这个暑假,丈夫给女儿买了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这是他们第一次给女儿买长篇读物。结果 8 岁的乔乔不仅很快看完了,还开始接着看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 听完王琦的解释,老师不相信,摇头表示怀疑。这让王琦很忧虑,她开始想,女儿不会真是有阅读问题吧。回到家,她急忙跟叶开探讨起来。 叶开那时正研究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叙事,并得出结论,“那一代的不少作家不说真话” 。 听了妻子的担忧,他拿起乔乔的语文课本,试图弄清问题所在。结果一

11、打开课本,他发现一些不说真话的作家的作品,不仅进了女儿的教材,“而且还要背诵” 。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是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他正冒火,转身却发现乔乔抱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目不转睛地读着。为了考验女儿,他刻意跟乔乔聊起哈利波特和四大名著彩图本,结果发现里面很多故事和细节,乔乔记得特别清楚。 “这说明她不是胡乱读,是真读懂了。” 叶开强调道。他和王琦也一致判断:大可宽心,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问题。 他进而感叹道,小学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代,因为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可是,” 他话锋一转,气愤地说,“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有人却给他们喂了垃圾。教材里面,有好多

12、非常糟糕的东西!” 叶开把乔乔的几本语文教材全都仔细看了一遍。2008 年 11 月,他写了第一篇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文章语文的物化。在文章中他写道:“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寻找道德寓意。” 这一年年底,叶开与晓苏见面,原本是要聊文学创作的问题,结果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聊语文教育上。 “我们觉得,现在的语文里,非语文的因素太多,太多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因素,老师又教得太保守太落后,学生不喜欢。”晓苏回忆,在这一点上他们达成了共识。 看了叶开的批评文章后,晓苏认为“很深刻,很尖锐,点到了穴位”,随即邀请

13、叶开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开专栏,批判“病态的教育带给语文的痛 ”,希望刺激中小学语文老师 “已经麻木的神经”。乔乔读哈利波特 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最应该注重什么?语言基础学习人文历史普及科学智力开发思想道德教育童趣纯真快乐应付升学考试其他投 票 查 看孩子学了半个学期,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叶开的专栏文章,从 2009 年 1 月开始发表,第一篇便是语文的物化。考虑到文章的风格比较犀利,晓苏将专栏安排在了杂志第 70 多页的位置,避免“一上来就刺激到读者”。 结果,这些“火药味儿很浓”的文章发表了两期后,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就打电话给晓苏,质问道: “哪儿来一个疯子在这儿胡说八道?

14、” 当时 9 岁的乔乔看了爸爸的文章,咯咯直笑。“ 我们都不喜欢语文课本。他写得太好玩了。”她评价道。 其实对于自己的语文课本,乔乔在一年级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好玩的” 。她记得,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好多图画,有小动物,还讲爱护环境,“看上去没有那么讨厌” 。 翻开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学到第 40 课三过家门而不入时,乔乔当年用红笔在彩色书页下角,吃力地写下了“舍小家,顾大家”6 个稚拙的字。她回忆说,语文老师告诉他们,“大家”里有很多“ 家”,就是“国家”的意思。当时刚刚 7 岁的小姑娘,始终没弄懂“ 大家”的具体意思,只是很固执地认为, “大禹就是一条鱼,所以他才治水”。 虽然很多东西搞不

15、明白,但书本上的图案还是吸引了乔乔。“当时我觉得,哇,好奇妙哦!” 她边说边做出夸张的表情。 当时在课堂上,老师写什么她就跟着一笔一划地模仿。回到家里,她则开心地看小小建筑师巴布、猫和老鼠等动画片和哈哈画报上的漫画。 这种开心的笑声时常在叶开家里响起,前 4 个学期,乔乔经常拿回满分的语文成绩单。 但到了三年级,写作文成了语文课上的重头戏。同学的书包里,慢慢开始有了优秀作文选。看到有同学买“作文套餐” ,乔乔出于好奇借过来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想看第二眼。她还是喜欢爸爸不久前给她买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其次是 林格伦文集。 可是她只有先写完作业,才能看这些书。她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养成了到处藏书的习

16、惯。在写作业、弹钢琴时,甚至是语文课堂上,她都会时不时偷偷地瞄上这些书两眼。 比如,根据教辅材料,乔乔每天需要填很多反义词和近义词,这常常让她的博士父母为难。他们不愿像其他父母那样给女儿买近义词词典或反义词词典,于是就安慰女儿:“我们认识出这些教辅书的人,这东西他们自己的小学不用,自己的孩子也不用,你就随便应付一下算了吧。” 一次假期快结束时,乔乔的班主任来家访,问孩子这个假期都在做什么。叶开笑着回答:“忙着倒垃圾。” 这让年轻的女英语老师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叶开马上解释说,“孩子在学校学了半个学期的语文,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 “倒垃圾”的方法,则是给孩子买经典作品阅

17、读。在意识到孩子语文教材中的问题后,叶开给女儿买了一个四层的书架,书架上多了哈利波特与密室等哈利 波特系列小说的续集,也有了 窗边的小豆豆、唐诗三百首等名著。乔乔的一课一练作业 导致“语文课本” 一系列风波的原因是?课本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经典文章大量删除所致教育体制矛盾累积太深部分人夸大其词,有炒作之嫌。投 票 查 看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这些刚刚摆上书架的书,很快就被乔乔一本一本地“消灭” 掉。在咬着指头,发出一次次咯咯的笑声后,乔乔也把哈利波特里的女主角赫敏奉为自己的偶像。 叶开因势利导,告诉乔乔,不仅小说和电影中的赫敏很聪明,现实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也

18、很聪明,考上了美国很好的大学。于是,沃特森也被乔乔视为榜样。 在三年级以前,乔乔在课堂上很少说话,但看到小说里赫敏在上课时经常举手提问,她决定向偶像看齐。以后上课时,脑袋后晃动着两个马尾辫的乔乔,经常把手举得很高,希望老师能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 可是,她很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经常和老师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乔乔撇着嘴,一本正经地说:“我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有一次,老师讲互联网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时,强调好处是“可以查阅信息学习” 。乔乔则认为互联网可以让自己玩更多的游戏,因为她从 4 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开始登陆迪士尼网站,玩小

19、熊维尼吃蜂蜜字母的网络游戏。这种观点,得到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支持。语文老师只是咧嘴一笑,什么都没说。 乔乔只爱看书,对穿着不在意,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她喜欢在课堂上举手,偶尔甚至会插老师的话,常常有人在课后说她爱出风头。有一次下课后,她走到一个这样评价她的男生面前,对着他的耳朵大吼大叫。 “他们对个人的尊严不是很看重。可是,如果你有很高的尊严的话,那别人就没办法破坏你的立场。” 小姑娘义正辞严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她认为当时自己必须要表明立场。 但有时候,乔乔的坚定立场并不起作用。 2009 年秋天,叶开的专栏已经写到了第 10 篇。他第一次参加了女儿的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讲的是课文带刺

20、的朋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齐全;学生 6 人一组,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像圆桌会议一样便于分组讨论,颇有一种民主、平等、交融的气氛。 课堂上一让提问,叶开就看见乔乔把右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就是不点她。后来老师说换个方式,找不举手的同学提问,乔乔故意把手放下,但依旧没被点到。叶开在后面看着,觉得一阵阵心酸。 后来乔乔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老师却回答不出她的问题。“这个问题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再回答。”乔乔以朗诵的口气,模仿了老师一年多以前说的这句话。 回家后,叶开查阅资料发现,带刺的朋友改编自一位作家的文章,编者对这篇文章进行删节和修改后,导致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所以老师

21、根据课文确实回答不出乔乔的问题。 乔乔告诉爸爸,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 这让叶开想起了 30 年前自己上公开课的情景,也让他异常气愤“30 年了, 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我们最应该反对的就是虚假!没有真的善是伪善,没有真的美是臭美。”11 月底,在应邀给上海一所知名小学的老师做讲座时,叶开始终强调自己的这一观点。他给讲座取的题目是“教书还是教真” 。 讲座开始前,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向叶开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几年来,她只要让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病了或者是摔

22、了跤,然后爸爸背着他们上医院。 这位老师忍不住感慨:“连教材都可以作假,那么其他的假,像这些作文模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叶开和王琦从来不让乔乔参加朗诵比赛。在他们看来,那种规定题目的朗诵充满了虚假情感。他们要求乔乔,平时在班里要朗诵的话,要用正常语调,不要假天真。 同样在他们看来虚假无趣、没有真情实感的,还有乔乔每个学期都需要背的名言。在叶开看来,这些名言很多是编者自己编的,“背这些垃圾还不如背老子孔子,或者是唐诗宋词” 。所以每次老师要父母监督孩子的背诵作业时,叶开总是直接在乔乔的课本上签字了事。 “我们就是不参加无聊的事情!”王琦干脆利落地总结道。 乔乔把眼睛从格列佛游记里挣脱出来,抬头

23、回应了一句:“我的父母很宽松,能有他们做父母太幸福了。”乔乔一年级时写下的“ 舍小家,顾大家” 怎么看老师教法作假?公开课本就是表演。师德无存,何以育人。教师也是被迫。做面子活是中国特色。“作假” 需从小抓起。投 票 查 看孩子就是一个易碎品,语文课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背诵名言可以轻易应付,但像在文章中划好词好句这样的作业,常常难倒乔乔和他们家的两位文学博士。 老师说按“aabb”格式划好词好句,乔乔觉得课本里没什么好的,就随便划了划。班上有个男同学,把“爸爸妈妈”划出来,结果得了 A-。 每次划好词好句时,叶开都很紧张。这位收获杂志的副编审不知道哪个词比另一个词更高级。“难道这个词是部长级,那

24、个词是科长级?”他反问道。 他把划好词好句比作揪树叶,并形容说,“即便你揪下所有的树叶,也不会体会一棵大树的美。” 为此,他在专栏里写了好词好句与陈词滥调。但批判归批判,为了减轻女儿的痛苦,他和妻子还是得耐着性子帮乔乔划好词好句。 在杂志社编审稿件时,叶开给国内很多知名作家提过修改意见,但他对女儿的作文指导,大都以失败告终。他经常告诉乔乔,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把意思表达清楚。然而几乎每次老师的批语都是,“再多用些好词好句”。 这时候,叶开会安慰女儿,“不是把所有色彩斑斓的颜料泼到墙上,就会成为一幅画。做一个诚实真诚的孩子就好。” 在他眼里,中国传统的国文教育注重修辞和交流,以此形成个人道德观和

25、社会人生观;而现在的语文教育则跟外语教育一样,光注重语法。语文课不仅违背了语言规律,而且“极其乏味,肢解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考”;在肢解了语文的同时,也让孩子变得分裂。 “ 孩子就是一个易碎品,语文课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然后家长回家再把这些碎片,一片一片给粘起来。”叶开直言,自己和许多正上小学的孩子一样,都有这样的感受。 有一次,乔乔的考题是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为“打量” 的“量” 找出正确的读音。全家三口人都认为“ 量”应该念四声,但老师给的答案是念二声。后来大家分头查字典,发现答案也不一样。 “然后我爸爸妈妈说,在家里就念打量( 四声),在学校就是打量( 二声) 好了。”乔乔比划着

26、说。 最近,如何解释“矜持”这个词,也难住了两位博士。他们查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和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解释并不相同。尽管叶开认为词典释义也欠准确,但又必须选,最终他们在“拘谨” 与“庄重严肃”之间选择了后者。 结果,乔乔又得了一个红叉,因为教辅的标准答案是“拘谨拘束” 。 这一次,还没等父母叮嘱,乔乔自己已经明白,在学校就按“拘谨拘束” ,在家就按“庄重严肃”。 “我感觉一半在学校里,一半在家里,在中间被切了两半。” 乔乔皱着眉叹口气,像个小大人。 叶开曾经拿女儿的这种感受跟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文学教授交流。教授说,自己的儿子刚上初一,小学 6 年一直“分裂” 得特别好,“ 学校说一套,家里说一套,

27、从小就学会应付”。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我们的教育和实际同步,我们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应付和对付上了。” 教授感慨道。 针对这种现实,叶开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孩子必须受到摧残,这就是他们的命。” 在去做讲座的路上,他跟一位朋友重复这句话时,眼泪几乎快要流出来。 他唯一庆幸的是,女儿乔乔从 8 岁起,便学会了用他推荐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排毒” 。 【画报】 民国老教材走红 拷问现行教育体系民国教材走红说明了什么问题? 好的东西就应该受欢迎。 出版方的炒作罢了。只是对民国的一种怀旧而已。反映了人们对现有教材的不满。 其他。投 票 查 看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伤害他们的心灵 看

28、到女儿在这些经典作品间流连忘返,也让叶开对真正的语文有了信心。晓苏邀他写专栏时,他有过犹豫。在和妻子商量了一个晚上后,他觉得还是要做些事情,来对抗现状。 开家长会的时候,叶开发现很多家长对语文教材根本不懂,不少孩子平时由爷爷奶奶接送,父母偶尔来开一次会,光顾着围上老师问孩子的分数。 看到讲台上的老师年复一年已经麻木,而很多家长又浑然不知,叶开最终答应写专栏。“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伤害他们的心灵。”他决定为孩子们做一些“ 排毒”工作。 他批评小学三年级学的第一首诗歌信是虚伪的诗,质疑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宣扬“恨的教育” 。在看了老师给女儿列的书单后,他批评“乱读书

29、不如不读书”。 他还批评教材编写者添加各种文字篡改朱自清的文章,“不仅厚诬前贤,且贻害后生,更败坏了求真求实诚信的风气,而小孩子从一入小学开始,就进入了造假大本营”。 为了写朱自清作品如何被篡改和肢解的文章,叶开花 3 个月通读了朱自清文集。在女儿已经将这些教材的内容忘到九霄云外,沉浸于经典作品中时,他却得重新捡起那些教科书,以对比课文的原始出处。 结果是,他着实领教了所谓的“教材体 ”,即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 “生产”出的主题先行的课文。 在乔乔的语文课本上,叶开发现编者将安徒生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颗小豌豆中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颗小豌豆,但那是颗“做好人好事的雷锋版小豌豆 ”。乔乔看过

30、四卷本 安徒生全集,在课堂上指出课文中不符常识之处,老师告诉她“可能你看的那个版本不一样,入选时有所删改” 。 这件事发生之前半个多月,乔乔发现课文中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种跟原著有出入,向老师提出疑问时,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答复。 叶开认为,这不应该怪老师,而是由于“教材体” 编写者“非常无趣乏味”,他们编出这种课文,对小孩子的美学和人文教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叶开本来正在创作一部 100 万字的三部曲小说,到 2008 年底已经写了 60 多万字。但他决定暂停下来,全力写这些专栏文章。 他把文章贴到自己的博客上以后,不少人给他留言或发私信。这些人来自四川、青海和浙江等地,有一线的语文老师,也有学生家

31、长。 当然,还有人将材料递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声称教材编写是很专业的事情,叶开不懂却在那里“大放厥词” ;编写这些“教材体”,是为了适合小学生阅读。 但在叶开看来,这是这些编写者在贬低孩子的智力。他以自己的女儿为例进行反驳:瑞典名著骑鹅旅行记50 多万字,乔乔两天就看完了,而且记得很清楚;哈利波特7 本 250 多万字,乔乔每本都读了好几遍;安徒生全集4 卷乔乔都看了,内容几乎都记住了。 在给别人推荐书目时,叶开总喜欢推荐女儿乔乔喜欢读的哈利波特、吹小号的天鹅、昆虫记、天上掉下个大蛋糕、小王子、丛林之书等外国儿童文学名著。 有人质问他:“中国就没有好的作品吗? ” “有,但适合孩子阅读的不多。”

32、叶开直截了当地回应道。他的一个重要证据是, 哈利波特中文版拿到的版税是 9800 万元,比同期中国所有畅销书拿到的版税总和都多,这还没考虑数量可能比正版更多的盗版书“孩子们用脚投票,他们是识货的。 ” 就在叶开因批评语文教育而饱受一些人的非议之时,乔乔的生日到了。叶开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乔乔说想要一套英文原版哈利波特 。那是 2009 年春天,乔乔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叶开花了 1300 多元买了一套精装全集。乔乔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打开那个精致的匣子后,她“高兴到了难以形容的极点” 。 【画报】 80 后的课本插画语文废品流水线: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 现在,英文的哈

33、利波特与魔法石 乔乔已经读了四分之三,但是拿起自己的语文课本,她依旧非常痛苦。 “尤其是这学期的课文,开始讲战争故事。我是女孩子,不喜欢打打杀杀,我特别讨厌动不动就死人。” 乔乔晃着自己的马尾辫说。 她更受不了的是,当老师讲到课文中有人牺牲时,男生们就说,那个人“挂了” 。这让乔乔觉得,他们像在玩电子游戏一样,别人死了都无所谓。 “这个单元原本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却让孩子们对生命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 妈妈王琦遗憾地说。与课本里的英雄故事和课堂上放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相比,乔乔更喜欢自己书架上的那些书,那里带给她童年更多的快乐和欢笑。 这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乔乔又没考好。有人说:“你看了这么

34、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才考 80 多分?” 乔乔当时有些伤心,但回家后王琦告诉女儿,“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为了期中考试。” 而叶开在那所小学的讲座结束时,有老师站起来说:“我们能怎么办呢?教材就是这个样子,考试就考这个教材,我们不能不用啊。” 叶开给出的建议是,语文课可以上得再简略一些,老师自己可以多看一些经典,然后把孩子带向经典之路。关于这一点,他和不少人达成共识现在不少老师在自信而勤奋地做着愚蠢的事情,如果大方向错了,老师越负责,对孩子的伤害就越大;把这个易碎品摔得越碎,家长要想粘起来,就越不可能。 在叶开看来,能把这些碎片重新粘成成品,便属万幸。他担心的是,这条语文教育流水线,会把一个个像乔乔这样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在读教材做习题的过程中,完整地教成废品。 在一篇专栏文章的结尾,他沉痛地写道:“在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的流水线学生们寒窗苦读 10 年,毕业之后,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废品。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