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经汤,金匮要略,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阿胶 6g 牡丹皮 6g 生姜 6g 甘草 6g 半夏 6g 麦冬 9g,吴茱萸 9g 当归 6g 芍药 6g 川芎 6g 人参 6g 桂枝 6g,组成,活血祛瘀养血调经,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丹皮,活血散瘀 清热凉血,阿胶 白芍 麦冬,滋阴润燥 养血调肝清虚热,人参,益气健脾,半夏 生姜,通降胃气,甘 草,调和诸药,温 经 散 寒,当归川芎,
2、方解,君,臣,佐,使,方歌:,温经汤用萸桂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枣益脾胶养血, 调经重在暖胞宫。,配伍特点,温清补消并用,以温经补养为主。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冲任虚寒 瘀血阻滞,冲任虚寒,血凝气滞: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冲任不固: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寒凝血瘀,经脉不畅:痛经。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唇口干燥。阴血耗损,虚热内生: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
3、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1.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将桂枝改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 2.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 3.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 4.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 5.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加减变化,附方,组成:香附醋制 艾叶炭 吴茱萸制 当归 川芎 续断 炒白芍 炙黄芪 熟地黄 肉桂 功用:暖宫温经,养血活血。 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 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肚腹时痛,久无子息。,艾附暖宫丸,用于治疗妇科之子宫发育不
4、全,子宫功能性出血,产后瘀血不去,更年期综合症,输卵管不通,附件炎,盆腔炎,痛经,中枢神经性闭经,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等;男科之前列腺炎或肥大,附睾炎,精液不化症,性神经衰弱等。,现代运用,相关文献,温经汤药理作用: 1. 温经汤对下丘脑一垂体的内分泌异常有改善作用,既可以升高LH、又可抑制高LH血症状态下LH的分泌。 2降低催乳素量 在垂体前叶细胞培养中,温经汤可降低催乳素的释放,其组方各药,除阿胶外,都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催乳素水平。无雌激素样作用,对正常的激素环境亦无影响。 文献温经汤对血清LH高值的继发性闭经患者的疗效_柽坤.caj,3. 改善血液流变性 温经汤5g/kg灌胃7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冰水浸泡所致实验性虚寒型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很明显的改善,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RBC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粘度、血浆粘度。,4增强耐力 温经汤灌胃给药10日,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冷水中的游泳时间。 5镇痛 温经汤灌服,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扭体反应出现的时间。 6促进造血 温经汤连续灌胃10日,能使小鼠急性大出血的Hb和RBC恢复,具较强补血作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使用注意,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淤血内阻者忌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