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怀瑾先生介绍禅宗修心入门之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71230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瑾先生介绍禅宗修心入门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南怀瑾先生介绍禅宗修心入门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怀瑾先生介绍禅宗修心入门之法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名其妙而来得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的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名其妙的状况,然后,就可把它来处理作

2、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得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的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也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

3、昭昭灵灵的时候。如果真能切实达到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未来现在过去无始以来未来现在过去0+1-1+1-1=0 因此认清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

4、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象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上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