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解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报告人: xxx 2015年xx月xx日,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 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计算思维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 有限课时挑战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引言,教指委首先组织全体委员开展了大量的调
2、研与研究工作 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研究为契机,组织近百所高校围绕若干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基本要求(白皮书)编写历程:,基本要求(白皮书)编写历程: 2013年7月30日:在哈尔滨召开起草小组成员第1次会议,组长为何钦铭,成员为郝兴伟、黄心渊、李波、卢虹冰、苏中滨、王浩、杨志强、张龙、张铭。 2013年11月3日: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期间,起草小组成员第2次会议,确定课程基本要求内容框架 2013年11月2014年6月:开展各专题研究,陆续汇总形成初稿; 2014年7月12日:在北京召开教学基本要求起草小组第3次工作会议,对白皮书内容结构和课程体系做了较大调
3、整 2014年7月29日:在济南召开教学基本要求起草小组第4次工作会议,讨论初稿 2015年4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了起草小组第5次工作会议,进一步对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修改,2015年7月28日:起草小组第6次工作会议,部分反馈意见进一步讨论 2015年8月29日:起草小组第7次工作会议,对“典型课程实施案例”进行修改。 2015年7月2930日:在第四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大范围征求意见。 2015年11月2829日: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期间,正式发布。,基本要求(白皮书)编写历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起步创始(
4、70、80年代): 计算机程序设计普及阶段 普及规范(90年代): “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深化提高(21世纪) 科学、系统地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确立 “4个领域3个层次”的知识体系 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1+X”的课程设置方案 教学体系的规范 知识体系 实验体系 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提升 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部立项: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存在问题 对于“大学计算机”作为通识型(基础类)课程的地位认识不足 “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的稳定性
5、有待提高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 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待改进,发展趋势 课程定位将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 教学内容将围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目标进行重组 实施方案将结合不同高校的定位呈现多样化形态 教学手段适应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成效评测将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为准确与科学,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证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重点是什么? 需要梳理基础教学相关的计算思维核心概念,说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重点是什么 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地? 知识体系中各模块的计算思维掌
6、握重点 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具体落实,计算思维核心概念与分类,计算思维可通过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而得到提高计算的7类原理,7类原理:计算机理的功能角度 Computation: meaning and limits of computation Communication: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Coordination:cooperation among networked entities Recollection: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Automation:meaning and limits of
7、automation Evaluation: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d capacity planning Design:building reliable software systems,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42个核心概念及分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教学目标 将计算思维培养建立在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基础上,并从中养成较好的计算思维素质 认知与理解计算系统和方法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确获取、评价与使用信息的素养 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交流与持续学习能力,知识领域: (1)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 信息与社会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 (2)算法基
8、础与程序开发: 计算模型 算法与程序设计 软件开发 (3)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 数据组织与管理 多媒体信息处理 分析与决策,考虑分类分层次教学需求,知识点分为三种类型 核心1(统一必修):绝大部分内容为各层次各类型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 核心2(分类必修):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核心2”知识内容的20%以上。 扩展(按专业需求选择):可以作为必修课程的扩展内容,也可以设计成选修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落脚点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 落实在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中 应重视课程实践项目的设计 多设置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 学科交叉型、自主型、开放型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
9、程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演变 (1)“三个层次”课程体系: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技术基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2)“1+X”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课程 理工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医药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其在医学中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 农林(水)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
10、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数字农(林)业技术基础、农(林)业信息技术应用,“宽专融”课程体系及典型课程,典型课程: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同学校会有不同侧重点和内容组织方式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典型方案: 基本型 问题求解型 系统型,(1)基本型。基于宽度优先教学设计原则 涉及知识内容广,可在原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上适当裁减和组织,并在案例与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2)问题求解型。基于深度优先教学设计原则 突出培养基于算法和程序设计的问题求解基本方法和能力。针对不同的学时需求,又可分“问题求解简约型”和“问题求解扩展型”。(3)系统型。基于宽度和
11、深度兼顾的教学设计原则 从计算思维培养角度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在计算系统理解和问题求解方法上同时体现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一般课程学时要求比较多,课程实施方案(附录) 针对“宽专融”三种类型,给出14门典型课程的实施方案案例基本格式,1、课程总体描述 1.1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2 授课对象与学时 2、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课程实践教学 4、课程考核 5、计算思维培养,14个典型课程实施案例,大学计算机: 4个案例 基本型、问题求解型、系统型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
12、与应用 网络、群体与市场 电子商务 生物信息学 数字农业技术基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体系 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 应充分考虑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开展分类、分层的多样化教学,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 教学环境建设: 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实验室(1:10) 网络学习环境 教材建设 重视计算思维培养需求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具有配套建设的数字化资源 实验教材的配套建设完善 推出一批交叉型课程的新型教材 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以MOOC(包括SPOC)为代表的新教学模式 研究其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规律和适应对象 尽快推出一批反映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成果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组建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联盟”。 目前已经推动高校建设了约30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累计学习人数达到200多万人次,对于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师资队伍 结构、培训、考核、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 教指委自2015年5月起开展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成效评测的试点工作,并根据测试结果逐步扩大了试点范围 课程评价 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向面向学习过程的考核转变。 从知识的考核向能力的考核转变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