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字交换网络.ppt

上传人:nacm35 文档编号:9561336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本章内容:数字交换原理T型时分接线器S型时分接线器多级时分接线器 本章重点: T型接线器、S型接线器时隙计算方法、T-S-T网络 本章难点:复用器的工作原理TST网络的灵活应用,2.1 数字交换原理,2.1.1 数字交换,1、交换机的任务是要通过数字交换网络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语音交换,即要在这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数字话音通道。,2、数字交换的本质完成两个用户不同时隙内的信息交换。,2.1.1 数字交换,交换网络,2.1.2 时隙交换原理,时序开关K入和K出同步旋转(以每秒旋转8000周)。,在TS1时隙时,K入和K出分别与接点1#入和1#出

2、相连接。 输入端将话音信息a就存入话音存储器的1#单元。 输出端将2#单元内存放的话音信息b送给TS1用户。,2.1.2 时隙交换原理,TS1,b,a,TS2,在TS2时隙时,K入和K出分别与接点2#入和2#出相连接。 输入端将话音信息b就存入话音存储器的2#单元。 输出端将1#单元内存放的话音信息a送给TS2用户。,2.1.2 时隙交换原理,a,b,c,n,TS1,b,a,n,TS2,TS3,在TS3时隙时,K入和K出分别与接点3#入和3#出相连接。 输入端将话音信息c就存入话音存储器的3#单元。 输出端将N#单元内存放的话音信息n送给TS3用户。,2.1.2 时隙交换原理,TS1,b,a,

3、n,TS2,TS3,TSN,c,在TSN时隙时,K入和K出分别与接点N#入和N#出相连接。 输入端将话音信息n就存入话音存储器的N#单元。 输出端将3#单元内存放的话音信息c送给TSN用户。,2.1.2 时隙交换原理,TS1,b,a,n,TS2,TS3,TSN,c,2.1.2 时隙交换原理,A,B,数字交换网络,2.1.2 时隙交换原理,2.1.3 数字交换网络,时隙交换的实质就是将一个话音信息由某个时隙搬移至另一个时隙,由时分接线器来完成的。,数字交换网络仅使用时分接线器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空间交换来扩大其容量。,空间交换是将信息由这一条复用线上交换到另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不变。,数字交换网络

4、包括时分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两种基本部件,分别用于完成时间交换和空间交换。,2.2 T型时分接线器,2.2.1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完成同一时分复用线中不同时隙的信息交换。,2.2.1 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2、控制存储器(CM) 存放话音存储器的地址信息,以便能够控制话音存储器的写入或读出。 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话路时隙。 单元内容的位数等于log2N。,话音存储器的地址信息,单元数N=复用线时隙数,CM,2.2.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一、读出控制方式,SM: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写入话音信息;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读出地址,读出SM相

5、应单元的话音信息。,CM:在中央处理机控制下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读出。,写,时钟控制计数器,i,A,j,B,写,CPU控制,j,i,j,i,读,时钟,顺序写入,控制读出,2.2.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写,时钟控制计数器,1,A,8,B,写,CPU控制,8,1,8,1,读,时钟,顺序写入,控制读出(TS1TS8),2.2.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二、写入控制方式,SM: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写入地址,把话音信息写入到SM相应单元中; 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读出话音信息。,CM:在中央处理机控制下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读出。,2.2.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i,B,j,A,写,CPU

6、控制,j,i,j,i,读,时钟,读,时钟控制计数器,2.2.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2.2.3 T接线器的电路组成,T接线器由SM、CM、复用器、分路器四部分组成,一、复用器,基本功能:串并变换和并路复用,基本组成:包含移位寄存器、锁存器、8选1电子选择器三个组成部分。,1、串行码和并行码,串行码:是指各时隙内的8位码D0D7是按时间的顺序依次排列。,并行码:是指各时隙内的8位码D0、D1、D7分别同时出现在8条线上。,一、复用器,一、复用器,问题: 1、串行码如何变成并行码? 2、如何完成时隙复用? 3、复用后时隙如何排列? 4、传输速率有何变化?,一、复用器,2、串/并变换,一、复用器,2

7、、串/并变换,一、复用器,2、串/并变换,一、复用器,2、串/并变换,一、复用器,把8个HW的并行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送到8条输出线上。,3、并路复用,8选1选择器完成8条HW线(每位)复用到1条新的输出线上,8位并行码分别在8条输出线上。,时钟CP1的速率是并行码速率的8倍,并行码输出速率为2048kbit/s。 (16端PCM时为并行码速率的16倍,即4096kbit/s),一、复用器,HW0TS0对应于总时隙的TS0 ,HW1TS0对应于总时隙的TS1 , HW0TS1对应于总时隙的TS8 ,HW7TS31对应于总时隙的TS255,4、控制时序,总时隙TS号=HW线时隙号8+HW号,A7A

8、6A5A4A3A2A1A0 可以通过CP的分频获得。,一、复用器,二、分路器,基本功能:完成复用器的反变换,基本组成:包含锁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组成。,锁存器:数据隔离、数据缓存。 位脉冲:CPTDi(i=07)用于控制各HW的并行码分别存到相应的锁存器。 移位寄存器:完成并/串变换。 TD0CP使各移位寄存器同时置数,以便同步。,二、分路器,三、话音存储器,基本组成:由RAM和相应的控制逻辑组成。,三、话音存储器,1、顺序写入,2、控制读出,三、话音存储器,四、控制存储器,基本组成:由RAM、锁存器、比较器、读写控制器组成。,基本组成:由RAM、锁存器、比较器、读写控制器组成。,四、控制存储器,

9、2.2.4 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如何实现SDI3TS5SDO1TS20,2.2.4 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如何实现SDI3TS5SDO1TS20,给0#控制寄存器(A5=0,A4A0=00000)写入8位控制信息“00010001”(即D7D0=00010001)。其中,D7=0表示非分离方式,D6=0表示交换方式,D4D3=10表示指向接续存储器低8位,D2D1D0=001表示输出码流号“1”(SDO1),D5备用。,2.2.4 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如何实现SDI3TS5SDO1TS20,给接续存储器20#信道(A5=1,A4A0=10100,对应于输出时隙号20)所对应的存

10、储单元写入低8位控制信息“01100101”(即D7D0=01100101)。其中,A5=1表示指向接续存储器,D7D6D5=011表示SDI3,D4D3D2D1D0=00101表示TS5。,2.2.4 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如何实现SDI3TS5SDO1TS20,给0#控制寄存器(A5=0,A4A0=00000)写入8位控制信息“00011001”(即D7D0=00011001)。其中,D7=0表示非分离方式,D6=0表示交换方式,D4D3=11表示指向接续存储器高3位,D2D1D0=001表示输出码流号“1”(SDO1),D5备用。,2.2.4 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如何实现SDI

11、3TS5SDO1TS20,给接续存储器20#信道(A5=1,A4A0=10100,对应于输出时隙号20)所对应的存储单元写入高3位控制信息“00000001” 。其中,D7D6D5D4D3备用,D2=0表示交换方式,D1=0表示从CBO输出内容为“0”,D0=1表示当ODE=1、控制寄存器D6=0时允许将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输出到相应码流和时隙中。,T型时分接线器,要点: 1、完成同一时分复用线中不同时隙的信息交换 2、SM的内容是PCM话音信息(8位) 3、SM的单元数取决于HW线的时隙数 4、CM单元数与SM单元数相同 5、CM单元内容位数取决于入线或出线的时隙数位数=log2N,T接线器的

12、工作原理,SM:读出控制方式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写入话音信息;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读出地址,读出SM相应单元的话音信息。 SM:写入控制方式在CM控制下,将CM内容作为SM的写入地址,把话音信息写入到SM相应单元中; 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读出话音信息。 CM:在中央处理机控制下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读出。,2.3 S型时分接线器,2.3.1 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由mn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 在某一时隙内,将一根入线与某根出线接通,实现空间交换。 CM与T接线器的CM结构基本相同。,交叉接点Kij的接通或断开由CM控制下完成,2.3.2 S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输出控制方

13、式, CM按出线进行配置,即每个CM对应一条出线。,输出控制方式, CM的内容用于指定本出线与哪一条入线接通。 CM单元数等于HW时隙数。 CM的 i 单元内容为 j ,表示在 i 时隙内要将入线 j与本出线接通。,2.3.2 S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输入控制方式, CM按入线进行配置,即每个CM对应一条入线。,2.3.2 S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输入控制方式, CM的内容用于指定本入线与哪一条出线接通。 CM单元数等于HW时隙数。 CM的 i 单元内容为 j ,表示在 i 时隙内要将出线 j与本入线接通。,2.3.2 S型接线器的工作原理,S型时分接线器,要点: 1、控制存储器的数量取决于入线或

14、出线的数量 2、控制存储器的单元数取决于HW线的时隙数 3、控制存储器单元内容位数取决于入线或出线的数量,2.4 多级时分交换网络,2.4.1 T-S-T型时分交换网络,基本组成:由输入级T接线器(TA)、输出级T接线器(TB)和中间S接线器组成。 控制方式 读写方式:TA读出控制、TB写入控制、S输出控制。 写读方式:TA写入控制、TB读出控制、S输出控制。,一、读-写方式的TST网络,1、中间时隙的选择,HW0TS3经复用后变为TS24=38+0HW127TS31经复用后变为TS255=318+7 AB方向:选取中间时隙ITS2 CMA0的2#单元内容为“24”CMS15的2#单元内容为“

15、0”CMB15的2#单元内容为“255”,2、工作原理,BA方向: 反相法:选取中间时隙ITS130 CMA15的130#单元内容为“255”CMS0的130#单元内容为“15”CMB0的130#单元内容为“24”,2、工作原理,一、写-读方式的TST网络,选取中间时隙ITS2 CMA0的24#单元内容为“2”CMS15的2#单元内容为“0”CMB15的255#单元内容为“2”,1、AB方向,反相法:选取中间时隙ITS130 CMA15的255#单元内容为“130”CMS0的130#单元内容为“15”CMB0的24#单元内容为“130”,2、BA方向,三、TST网络的分析,1、输入级T与输出级

16、T的安排,话音信息存储单元读-写方式:话音信息只能顺序写入到输入时隙号 一致的SMA单元中,仅一种选择。写-读方式:话音信息可以写入到由CPU任意指定的SMA单元中,有多种选择。,内部链路测试读-写方式:内部链路有CPU控制,有多种选择。写-读方式:内部链路与用户的输入时隙号一致,仅一种选择。 结论:写-读方式可靠性高,测试维护方便。,三、TST网络的分析,2、控制存储器的合用,(1)读-写方式下的合用 CMA0的2#单元中存入“24” CMB0的130#单元中存入“24” CMA0在选用2#单元时,就不会再选用130#单元或者在选用130#单元时,就不会再选用2#单元 因此,CMA0与CMB

17、0可以进行合用 同样,CMAi 与CMBi也可以进行合用 合用方法:在相差半帧的CM两个单元中,存入相同的话音信息存放地址,该地址等于话音信息的输入线时隙号。,三、TST网络的分析,(2)写-读方式下的合用 CMA0与CMB0占用的单元地址相同,只是保存的内容(SM的地址)相差半帧。可以合用CM。 合用方法:只需在CM内容取出作为SM地址码进行操作时,将其中一侧(如输出侧)的A7地址线取“非”就可以解决合用问题。,三、TST网络的分析,2.4.2 S-T-S型时分交换网络,基本组成:由输入级S接线器、输出级S接线器、中间T接线器组成。 控制方式输入级S接线器(S入级):出线控制输出级S接线器(S出级):入线控制中间级T接线器:读出控制,2.4.2 S-T-S型时分交换网络,2.4.2 S-T-S型时分交换网络,由于CMS入0与CMS出0的内容完全相同, 所以也可以合用。,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