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县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施方案( 县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城管局、环保局、财政局,2009 年 7 月)为减少城乡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093 号)的明确要求和我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收运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及生态县创建、卫生镇创建、小康社会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实事工程建设验收必成指标,现就全县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我县下辖 14 个镇、4 个开发区,218 个行政村(居),常住人口 106 万人(不含
2、外来流动人口),按照人均近期日产生活垃圾 0.4 公斤计算,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日产量为 400 吨左右,年产生活垃圾将近 15 万吨。根据既方便生活垃圾收集又节约处置成本的原则,拟采取区域合作方式,原则上以每两个相邻镇为一个单元,农村需建 8 座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加上县城城区单独建一座中转站,全县共需新建 9 座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二、中转站规划布点及投资概算(一)全县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选址布局(见表一)表一:如东县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规划布局情况表垃圾转运量(t/d)序号中转站地址服务范围远期 近期设计转运能力(t/d)近期转运能力(t/d)中转站位置1 掘港镇 掘港镇(农村) 100
3、 50 100 50 掘港镇三桥村2 洋口镇丰利镇、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 100 85 100 50 洋口镇原光荣乡鱼种场3 栟茶镇 栟茶镇、河口镇 100 69 100 50 栟茶镇兴镇村4 长沙镇长沙镇、洋口港经济开发区 100 45 50 30 长沙镇富盐村5 双甸镇 双甸镇、袁庄镇 100 52 100 50 双甸镇田季村6 岔河镇 岔河镇、新店镇 100 52 100 50 岔河镇镇区北首7 曹埠镇 曹埠镇 100 55 50 30 曹埠镇堤南社区8 马塘镇 马塘镇 100 55 100 50 马塘镇王渡村9经济开发区掘港镇城区、经济开发区、苴镇镇 250 150 250 150
4、县城生活垃圾处置中心10 大豫镇、东安科技园区 暂 不设中转站由镇( 区)组织直接送焚烧厂合 计 14 镇 4 区 1050 613 950 510 9 座站点(二)工程建设与设备设施配置方案总原则:按照实际需要,规划建设一步到位,设备设施配置分步实施。(1) 农村压缩 式中转站1占地面 积 :每座中转站占地面积 2000 平方米左右。2主体工程:主厂房:按压缩机外型尺寸,每台占用开间 6 米,进深 12 米,建筑高度不低于 10 米,两间建筑面积 144 平方米。车库:每间车库净尺寸:4 米4 米,按实际停车数量确定车位,并适当控制备用地。门卫附房:24 平方米左右。3设 施设备 :(1)每
5、座中转站规划两台立式压缩机位,先安装一台压缩机,预留一台压缩机位置。(2)每座中转站配设 20 吨地磅一台。4车辆 配置: 8 吨级密闭压缩 外运车。2010 年度需配置 8 辆,一站一辆。(2)城区 压缩 式中转站:城区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建成后服务范围覆盖掘港镇城区、如东经济开发区、苴镇镇。1占地面 积 :中转站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左右。2主体工程:主厂房:按压缩机外型尺寸,每台占用开间 6 米,进深 12 米,建筑高度不低于 10 米,五间建筑面积 360 平方米。车库:每间车库净尺寸:4 米4 米,按实际停车数量确定车位,并适当控制备用地。门卫附房:24 平方米左右。3设 施设备
6、 :(1)中 转站 规划五台立式压缩机位,先安装四台压缩机,预留一台压缩机位置。(2)中 转站配 设 20 吨地磅一台。4车辆 配置: 8 吨级密闭压缩 外运车。2010 年度需配置 4 辆车(其中一辆为吸污水车)。(三)投资概算新建 8 座农村生活垃圾 压缩式中转站及一座城区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共 9 座,概算经费约需1627.20 万元(具体见表二)。其中县级承担 890 万元左右(含向上 级争取资金补助),镇级承担 736 万元左右(不含让地费用)。表二: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概算表单位:万元序 费 单项 掘港站 洋口站 栟茶站 长沙站 马塘站 双甸站 岔河站 曹埠站 城区 合计号
7、用 工程1 主体建筑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85.00 373.002 污水池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36.00 180.003高压用电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72004场地及排水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60.00 300.005建安工程小计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189.00 925.006 地磅 7.00 7.00 7.00
8、7.00 7.00 7.00 7.00 7.00 7.00 63007 压缩机 27.00(8T ) 27.00(8T ) 27.00(8T ) 27.00(5T ) 27.00(8T ) 27.00(8T ) 27.00(8T ) 27.00(5T ) 108.00(8T ) 324.008 运输车 24.00(8T) 24.00(8T) 24.00(8T) 24.00 (5T) 24.00(8T) 24.00(8T) 24.00(8T) 24.00(5T) 96.00(8T) 288.009 小计 58.00 58.00 58.00 58.00 58.00 58.00 58.00 58.0
9、0 211.00 675.0010 环评费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4.5011 勘探、设计费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4.54 22.7012设备采购小计 2.77 2.77 2.77 2.77 2.77 2.77 2.77 2.77 5.04 27.2013 概算总额 152.77 152.77 152.77 152.77 152.77 152.77 152.77 152.77 405.04 1627.20注:农村站让地费用、建安工程费用由镇级负担;压缩机、地磅、车辆采
10、购费用,以及环评、勘探设计费用统一由县级负担。三、中转站建设各责任主体工作职责组织牵头工作由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办公室承担,并做好督查、考核工作。各镇人民政府:中转站所在地镇( 区)负责工程用地、征地费用以及矛盾 协调,承担建安工程费用及围墙场地、绿化等配套费用。如两镇共建,上述费用由涉及镇共同按人口数测算均摊。县城管局:负责牵头协调所有项目建安工程的勘测、设计及环卫专业设施设备的采购,同时做好城区中转站建设工作;做好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相关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设备采购和城区中转站建安工程资金的落实(列入 2010 年财政预算)并对设备采购进行全程监督,县采购办全程参与;县环保局:负责做好项
11、目环评等相关工作;县建设局:负责做好项目规划、选址、施工许可等相关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项目用地手续办理等相关工作;县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批复,及牵头做好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工作。四、中转站建设的时间安排2009 年 7 月份,召开工作动员会议,开始申报立项、环评、测绘、设计、招标工作,各镇组织让地;2009 年 12 月份前,各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的农村中转站、县城市管理局负责实施的城区中转站完成建安工程;2010 年 3 月底前组织竣工验收;2010 年 6 月份前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办公室完成地磅、压缩机采购和安装;2010 年 8 月份前完成运输车辆采购;2010 年底前与垃圾焚
12、 烧发电厂同步运行,确保生态县创建、卫生镇创建、小康社会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实事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五、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运行管理模式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采取属地管理的运行模式。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交由所在地镇管理,并由该镇统筹协调好区域内相关联镇的垃圾压缩运输工作。工作流程如下:农户产生生活垃圾 农户送至组垃圾收集池(桶) 村保洁员统一收送至村中转房 镇组织收集送至压缩式中转站 中转站统一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县政府责成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领导组办公室进行业务扎口管理,按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下达各镇任务指标,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考核奖惩,以奖代补费用由县统一核算拨付。
13、凡各镇按下达任务数未完成的每吨承担 83.60 元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凡超额完成任务数的,每超一吨另行给予奖励。六、强化农村压缩式中转站运行管理的措施(一)健全体系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目前,我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已初步形成,袋装化收集、垃圾收集容器放置率已达到 60%以上,但部分镇网络体系还不健全,以组为单位的清扫保洁工作未完全到位,生活垃圾的收集还不及时。为此,各镇应从运行管理着手,加大硬件设施设备的配套投入力度,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快捷送往就近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处理。(二)运用经济杠杆,实施以奖代补为提高“镇、村、组”在垃圾收集运输等方面积极性,通过“以奖代补”等引导全县生活垃圾集中收运
14、处置工作。县级每年设立专项奖励补贴资金,由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领导组办公室按照各镇(区)人口数量,核定垃圾收集任务指标,按照各镇中转站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量进行考核,并奖励到各镇。县政府适时出台城乡生活垃圾有偿处理费收缴办法,参照苏州、无锡、深圳等地做法,生活垃圾处理费委托相关职能部门代收,设立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对全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费的支付。(三)坚持规范管理,实行体制创新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建设到位后,将实行城乡统筹集中收运处置,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领导组办公室对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实施业务扎口管理。通过扎口运作、属地管理的模式,既有效整合资源,节省运行成本,确保中转站设施、设备等资产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同时解决好现有镇、村垃圾填埋场环卫职工再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