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气井产能试井,试井目的: 流体样品 储层动态特性:储层岩石、构造、能量 井的产能,试井分类,试井,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常规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单点试井,半对数分析,双对数分析,Horner法,MDH法,MBH法,均质地层,双重介质地层,复合地层,垂直裂缝井,Ramey法,Gringarten法,Boundet法,视稳态串流,不稳态串流,无限导流(大型压裂),均匀流量(天然裂缝),有限导流,(常规分析),(现代分析),(产能试井),基本概念,产能: 一定回压下的产量 产能试井: 以不同的流量生产,测试其井底压力,反之亦然,也称回压试井 流入动态: 井底压力与产量的关系 流
2、入动态曲线: 井底压力与产量关系的曲线,也称IPR曲线,气体渗流特点:,(1)稳定流:水驱; (2)不稳定流; (3)过渡流; (4)拟稳定流:,第一节 稳定状态流动的气井产能公式,一、平面径向流稳定渗流达西公式 1、假设条件: 水平、均质K、等厚h、圆形气藏 单相气体服从达西渗流 稳定流,其特点为:Peconst;rqrscqscconst,2、公式推导,基本公式达西公式: dpdruK SI制:Km2, Pa.s, P=Pa, r=m, u=m/s dpdr106uK 法定:K10-3m2,mPa.s,P=MPa,r=m,u=m/s 1m2 10-12m2,平面径向流公式,过流面积:A=圆
3、周长厚度2rh 流速:u=qrA=scqsc(2rhr) 状态方程:rMgPzRT 经单位换算后得:,用于积分的两种方法,(1)、压力平方法 zconst,压力平方法产能方程为:,(2)、拟压力方法 拟压力定义:拟压力法产能方程为:压力平方法和拟压力方法的换算关系是什么?,二、考虑表皮效应的达西产能方程,1、表皮效应 泥浆污染或压裂酸化等使井底附近一部分地层的K改变,造成附加压降,产能改变。 举例:泥浆等污染使K下降,好的压裂酸化使K上升,2、表皮效应造成的附加压降 思路:对气层K不同的两部分,分别采用P2稳定达西公式。 气层K未改变部分:re,rd,Pe,Pd,K 气层K改变部分:rd,rw
4、,Pd,Pwf,Kd,附加压降,表皮系数定义式:讨论S=0, S0, S0 谁好? 产能方程:,三、非达西流动产能公式,1、非达西效应 达西流和非达西流的区别:压降与流速是线性还是非线性关系 非达西流基本公式: dpdr(uK)u2 SI单位制 dpdr106(uK)106u2 法定单位制 各项的物理意义: 达西项压降:由层流产生。 非达西项压降:由紊流产生,非达西项压降在井底附近最大,地层中一般很小,因此称为井底附近非达西效应,或非达西表皮效应。,2、非达西表皮效应造成的附加压降: dpdr106u2 u=qrA=scqsc(2rhr) rMgPzRT 附加压降:湍流系数:,D的单位是什么?
5、,3、产能公式:4、S与Dqsc的区别和物理意义: S反映井底附近渗透率变化,Dqsc反映井底流量变化 5、视表皮系数:SSDqsc,第二节 拟稳定流动产能公式,一、产能公式 1、假设条件: 封闭、水平、均质K、等厚h、圆形气藏 单相气体服从达西渗流 拟稳定流 2、拟稳定流的特点: qwconst qrf(r)const dPdtconst,3、公式推导,在拟稳定流时,无外来气源,气体靠自身弹性膨胀能量采出。 由Cg的定义式得:标态的流量(m3/s) 井底流量: qwqscdVdtCgV(dPdt) 将V(re2rw2)h待人: qsc(re2rw2)hCg(dPdt) 对任意r处的流量: q
6、r(re2r2)hCg(dPdt),两式相比: qrqsc (1-r2re2) 标态的流量(m3/s) 将u=qrBgA=qsc(1-r2re2)Bg(2rh)代入达西公式,进行状态和单位换算:将Pe换算成PR,考虑表皮效应和非达西效应,最后得到P2产能公式:,二、二项式产能公式,1、产能公式对比 稳定流产能公式:拟稳定流产能公式:区别: PePR re0.472re,2、二项式产能公式,二项式产能公式:,二项式各项的意义: 第一项为达西项压降,反映粘滞力 第二项为非达西项压降,反映惯性力 系数A、B的意义: A-层流系数,与时间有关,注意单位 B-紊流系数,与时间无关,注意单位,3、二项式方
7、程的应用,()、确定系数A、B 通过对试井资料处理确定A、B或计算A、B 已知:四个稳定点的井底压力和相应的流量 求:A、B 思路:将二项式变为直线方程:方法: (1)、可用作图法求A、B (2)、也可用最小二乘法求A、B,()、气井绝对无阻流量AOF,定义:井底压力为零时,气井的产量。注意:AOF是假想的最大产量,反映气井潜能,与井底和地面设备无关,气井实际达不到这个产量。为什么达不到AOF? 用途: 气井分类(产能高低);配产(qscAOF4); 运算中的无因次化qDqscAOF,()、绘制流入动态曲线,第三节 气井经验产能方程,一、经验产能方程式 经验式,也称指数式:,系数c、n的范围和
8、意义: 、n系数 、正确n的范围是0.5n1,n1时为达西流,n0.5时为完全非达西流,如果n 1或 n 0.5表明试井或计算有错。 、n表示流态,与时间无关。 、n无单位。,、C系数 、Cf(P,qsc) 、C与时间有关,C随t而变小 、C有单位,二、指数式的应用,、确定系数C、n 或 2、无阻流量AOF: AOF C PR2n3、流入动态曲线,第四节 气井产能试井,目的:A、B、C、n 一、产能试井设计 、地面流程 要求:关井、开井、测压调压、防止水化物分离、计量、放空安全,注意:放喷管要高(rg1空气,H2S低); 各管线尽量直;如含H2S,还应脱硫。 对生产试气可采用生产时的流程。钻井
9、完井试气流程为:,、仪表,(1)、精度定义: 精度A(基本误差测量上限值)100 例:温度计0100,误差:1.5 解:精度(1.5100)1001.5 称1.5级。 思考题:量程范围大,精度相同,误差是大还是小?,(2)、压力测量仪表:,存储式压力计 机械式压力计 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 如PANEX电子压力计。精度1/10000 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量系统为:,、放喷,目的:净化井底。 方法:大压差P开井,P=PR-Pwf=0.3Pts 注意:应考虑出砂、坍塌、产能损失、采油树等工程问题。 方式:连续或间歇,以产能的高低为准。 效果:放喷时看火焰,喷出物变化;放喷后,看油套压变化.,、测
10、点顺序,(1) 稳定测点:流量和压力都不随时间变化,一个流量和对应的稳定压力为一个稳定测点。 (2) 工作制度:在一个流量下稳定生产时的情况。与稳定测点相同。 (3) 改变工作制度:从一个流量稳定生产的状态改变到另一个流量稳定生产的状态。 (4) 产能试井稳定测点数:一般至少个测点。 (5) 测点顺序:正常顺序,流量由小大;反常顺序,流量由大小。 (6) 流量大小:qsc00.25AOF,Ptf00.25Pts,、测点稳定判别,(1)、高渗气藏:15分针前后压力(井口和井底)比较 (2)、低渗气藏:,(3)、迪叶兹形状系数:稳定条件:tDAtDApss 有界气藏 tDApss 圆形 0.1 矩
11、形 0.7,举例:矩形气藏 A=890000m2 K=20mD =1.5 g=0.0152mPa.s Cg=0.08847MPa-1 求:开井1800hr ,流动达到稳定否? 解: tDA= 0.7125 tDApss = 0.7,二、产能试井方法,常规回压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常规回压法试井,(1)、试井步骤 、关井测压: 、开井试气: qsct图 Pwft图(2)、要求: 、每个测点需稳定,即有四个稳定测点(qi,Pwfi); 、测点之间不关井,时间间隔不相等。,(3)、资料处理 、二项式:、指数式:,、等时试井,(1)目的:缩短试井时间。对低渗碳气藏,Pwf达到稳定的时间长。
12、举例: K(mD) tpss(day) 1000 1.6 100 12 10 132 0.1 13200d = 36year,(2)等时试井原理,稳定二项式和不稳定二项式比较: 稳定:不稳定: 解释: B由井底附近地层条件决定,在很短时间内压力波影响到该区。 A(t)由井底和气层的条件决定,在一段时间t内压力波才影响到半径为r的区域。 A(t)f(t),如tconst,则A(t)const,结论: B相同,A随开井生产时间t变化 气流入井的有效泄流半径r,仅与测试流量qsc的生产持续时间t有关;而与测试流量qsc的大小无关。 只要开井时间t相同,不稳定二项式为一直线,其斜率为B。,(3)思路:
13、 对前个流量,取较短的相同开井时间t进行测试,得个不稳定Pwf,求出B 第5个测点,为一稳定测点,可求A。 (4)试井步骤: qsct图 Pwft图,(5)等时试井特点:,、前个测点为不稳定测点,最后一个为稳定测点-延时流量测点。 、测点之间要关井,压力恢复到PR,关井时间不等。 、每一产量下的开井生产时间必须相等,时间长短人为。,(6) 数据处理: 、除延时点外,个不稳定测点进行拟合,求得A(t),B,或C(t),n。、利用延时点求稳定的A或C。例如过延时点作斜率为B的直线,截距为A。,思考题: 随开井时间增长,A变大还是变小? C变大还是变小? 随开井时间增长,AOF变大还是变小? 指数式
14、的数据处理的指示曲线图?,、修正等时试井,(1) 目的:缩短试井时间。对等时试井的关井压力恢复到PR作改进。 (2) 思路:将关井时间改为与开井生产时间相等。 (3) 步骤: qsct图、 Pwft图,(4) 特点: 、每一测点的开井时间以及关井恢复时间相同,长短人为;前个为不稳定测点, 最后一个为稳定测点。 、必须测出关井后的静压Pws。,(5) 数据处理: 、除延时点外,个不稳定测点进行拟合,求得A(t),B或C(t)。 、利用延时点求A或C,例如过延时点作斜率为B的直线, 截距为A。 怎样绘制修正等时试井的指数式指示曲线图?,第五节 完井方式对气流入井的影响,基本完井方式:裸眼完井、射孔
15、完、射孔砾石衬管完井。 一、裸眼完井 用途:碳酸盐岩和坚硬砂岩气层。,二项式:污染表皮系数Sd:,二、射孔完井,(1) 用途: 多层气藏的分层开采 分层压裂 分层酸化 砂岩,(2) 名词: 射孔孔眼(LP,rP) 压实带(KdP,rdP) 射孔密度(spm) 射孔相位角 正压射孔(PR-Pwf0) 负压射孔(PR-Pwf0,(3)二项式:,(4) 表皮系数分解Sp射孔几何表皮系数 Sc射孔压实带表皮系数 Sd射孔污染带表皮系数 Spp部分射孔表皮系数 S定向井表皮系数,射孔几何表皮SpSH水平线性流表皮系数,平面布孔 SV垂直球状流表皮系数,螺旋交错布孔 Swb井筒存在对表皮系数的影响,压实带
16、表皮Sc 压实带图,与地层污染相似。spm射孔密度 Lp孔深 射孔完井污染表皮Sd 部分射开表皮Spp 定向斜井表皮S,三、射孔砾石衬管完井,(1) 用途: 高渗透、胶结蔬松的地层,防塌、防砂。砾石尺寸是关键。出砂危害。,(2) 二项式:(3) 表皮系数:,第六节 预测气井流入动态,原因:PR、g、z等随时间变化,压裂和酸化使S、D变化,从而引起IPR变化。 一、利用气井产能经验方程进行预测 已知:在PR下,由试井确定出了C、n 求:在PRf下,C、n如何变化? 思路: n不变,C1/(gz) 预测将来Cf的公式:,二、利用无因次气井产能方程进行预测,目的:仅用一个稳定测点,确定IPR。 原理
17、:无因次化 油井:Vogel方程气井:Mishra & Caudle方程,第七节 水锥,水锥形成原因: 水锥形成可以认为是粘性力与重力之间的竞争。粘性力趋向于将水拖曳至井筒,并与井的产量成正比,重力趋向于使水向下降落,它与水、气之间的密度差成正比。,水锥的临界产量: 在某个产量下,粘性力正好与重力平衡,井筒内水锥的顶点正好与井底接触,但没有水采出。,1、气井完全射开的临界流量,对一口以临界产量生产的井,井筒内水锥的顶点正好与油管接触,但没有水采出。 假设条件: (1)稳定状态流动; (2)气藏性质均匀; (3)忽略毛细管力;因此水、气由明显的分界面分开; (4)气与水具有恒定的密度和粘度。,气
18、井完全射开的临界产量:hgw井筒处气层厚度,2、气井部分钻开的临界流量,b井钻开深度,对比两式,可见: 完全钻开的临界产量小于部分钻开临界产量。即:部分钻开的井比完全钻开的井可以在更高的产量下进行无水生产。 上式表明,钻开深度越小,临界产量越大。另一方面,钻开深度越小,井的真实产量越低。因此应该选择合理的产量进行生产,一方面防止水锥,另一方面不致使产量过低。 举例: 完全钻开的临界产量为0.69104m3/d,在部分钻开时,临界产量为1.019104m3/d。,3、见水时间,气井的临界产量一般相当小,因此实际气井产量比临界产量高,那么,在开始生产以后,多久井底会见水? 假设条件: (1)均匀地
19、层; (2)水驱气按活塞方式进行; (3)忽略毛管力和重力; (4)气水密度、粘度恒定; (5)钻开深度较小; (6)气水流动服从达西定律; (7)水锥内外压力梯度相等。,流体向井底的流动可以认为是球状流,其达西公式为:则水锥顶点的速度为:,因此,水锥顶点到达井底的时间为:M为气水流度比,即举例:如果气井按产量20104m3/d生产,气井见水时间为344天。,4、气水比,当气井产量在高于临界流量下生产,气井将会出水,而且气水比将会不断变化。 假设条件: (1)径向对称; (2)稳定流动; (3)气水完全分离; (4)流动服从达西定律; (5)气井外边界气和水流动平行; (6)忽略毛管力和重力。
20、,在稳定状态下,外边界流入的气水流量应等于流出井底的流量。因此,在外边界处,气和水的达西公式分别为:,将两式相比,并注意气层和水层中的压力梯度相等,则气水比为:由此可见,气水比与水层厚度、流度成正比,而且随着地层压力降低,气水比会增加,第八节 物质平衡方程,一、定容气藏,定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压降法,二、水驱气藏,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三、异常高压气藏 用压降图求得的G不准。,第三章 气体井筒流动,本章目的:确定Pws、Pwf 地层流入动态:qscf(Pwf)PR 方法:井下压力计测量,计算方法 思路:等值流动阻力法 地层流阻Rres, 井筒流阻Rw 结论:当PR、Rres一定时,qsc由P
21、wf直接控制,间接由Ptf控制。 油管流动动态:井口压力一定时,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qscf(Pwf)Ptf,第一节 气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一、气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思路:流入和流出系统能量之和等于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注意:上式是针对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各项单位是怎样得到的? 式中:E-内能,JkgP-膨胀或压缩功,Jkgu22-动能,JkggH-位能,Jkgq-热交换,Jkgw-功交换,Jkg,二、能量方程的表达式,、积分式技术功 流入和流出推动功膨胀功 Lw-摩阻能耗,Jkg 思考题:摩阻能耗可逆否?,、微分式用焓表示的微分式,用于计算井中温度分布。,3、梯度式 注意:dHdLsin,
22、1/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dP/dL)-总梯度,Pam (dP/dL)el-举升梯度,Pam (dP/dL)el=gsin (dP/dL)f-摩阻梯度,Pam (dP/dL)f=fu2/2d (dP/dL)acc-加速度梯度,Pam (dP/dL)f=udu/dL f-摩阻系数,三、雷诺数Re和摩阻系数f,、雷诺数Re 定义:Re惯性力粘滞力gudg SI单位制 思考题:怎样将SI单位转换为法定单位? 关键:u(m/s)qsc(sm3/d), g:(Pa.s)(mPa.s) 思路:uqscBg/(86400d2/4), g=MgP/zRT 实用式:Re1.77610-2rgqsc/gd,、摩阻
23、系数f 定义:Moody:ff(Re,ed) 分区: 层流 过渡流 紊流 光滑区 混合摩阻区 完全粗糙区,实用摩阻系数公式: (1)、Colebrook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它完全与Moody图相同。但需迭代计算f(2)、Jain公式,不需迭代计算f。与Colebrook公式相比,误差1,第二节 气井井底压力计算,一、气体垂直管流动 、思路:(SI单位制),、垂直管流动简化条件 dw0,udu0,sindLdH 举例:说明动能可忽略 已知:qsc50万m3d,Pwf30MPa,H3000m,d3“,rg0.65 求:Pf?,Pacc? 解:Pf2.49MPa,Pacc0.00155MPa 气体垂
24、直管流动基本公式:(SI单位制),、实用垂直管流公式,(1)、状态换算:=MP/zRT, uqscBg/(86400d2/4), Bg=(Psc/Tsc)(zT/P) (2)、单位换算:dP:Pa=MPa。思考题:R? 微分式:,积分式:思考题:0.03415和1.3241018是怎样得的?,、应用,(1)、静止气柱(qsc0):由Pts计算Pws 关井:油管和套管都是静止气柱。由Pts或Pcs计算Pws。 思考题:井中存在液柱怎么办? 当油管生产时,套管环空与井底相连,套管环空中为静止气柱。由Pcs计算Pwf。 当套管生产时:油管与井底相连,油管中为静止气柱。由Pts计算Pwf。 (2)、流
25、动气柱(qsc0):由Ptf计算Pwf 思考题:当油管生产时,从套管和油管的气柱计算Pwf时,谁精度高?,二、静止气柱,、静止气柱能量方程 静止条件:qsc0能量分析:仅存在重力项,摩阻项和动能项为零。 应用条件:垂直,关井或qsc0 思考题:怎样求解上式,获得Pwsf(Pts)? 关键:怎样对上式左边积分。zTPf(P,T),、平均温度偏差系数法,(1)、公式推导 假设: T和z都用平均值,即T常数,z常数。 T(Tts+Tws)/2, P(Pts+Pws)/2 zf(P,T) 或 z(zts+zws)/2 则静止气柱能量方程变为:,积分得:平均温度偏差系数法静止气柱井底压力计算公式:,(2
26、)、应用举例 1) 已知Pts,求Pws。 思路:Pws和z都未知,用迭代法。 计算步骤: 、赋初值。PwsPtsPtsH/12192. eS1+S+。 、计算T(Tts+Tws)/2 、赋值Pws(0)Pws 、计算P(Pts+Pws)/2 、计算zf(P,T) 或 z(zts+zws)/2 、计算S0.03415rgH/zT 、计算新Pws。PwsPtseS 、判断Pws(0)Pws?成立则结束。否则转至,思考题: 、框图是怎样的? 、当温度非线性高时,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才能提高精度? 2)、已知Pws,求Pts 计算公式:PtsPwse-S 思考题:其步骤和框图是怎样的? 3)、已知Pts
27、,求压力随井深的分布 计算思路:将井深N等分 思考题:其步骤和框图是怎样的?,(3)、静止气柱平均温度和偏差系数法的假设条件 、稳定流; 、单相气; 、dw0,不做功; 、Tconst; 、zconst,3、Cullender & Smith 法,(1)、公式推导 能量方程:被积函数IzTP,推导思路:将上式左边的积分用梯形法数值积分展开。二步梯形法 井深等分两段:井深中点处的参数记为Pms,Tms,zms,Ims. ItsztsTts/Pts ImszmsTms/Pms IwszwsTws/Pws,对上段油管: 能量方程为:曲面积A1梯形面积(PmsPts)(ImsIts)/2 PmsPts
28、0.03415rgH/(ImsIts),对下段油管: 能量方程为 :曲面积A2梯形面积(PwsPms)(IwsIms)/2PwsPms0.03415rgH/(IwsIms),(2)、应用举例 已知Pts,求Pws 计算思路:先迭代上段油管求Pms。再迭代下段油管求Pws 上段油管计算步骤: 、赋初值PmsPtsPtsH/12192/2 、计算ztsf(Tts,Pts) 、计算ItsztsTts/Pts 、计算Tms(Tts+Tws)/2 、赋值Pms(0)Pms 、计算zmsf(Tms,Pms) 、计算ImszmsTms/Pms 、计算新Pms。PmsPts0.03415rgH/(ImsIts
29、) 、判断Pms(0)Pms?不成立则转至。,下段油管计算步骤: 、赋初值PwsPmsPmsH/12192/2 、赋值Pws(0)Pws 、计算zwsf(Tws,Pws) 、计算IwszwsTws/Pws 、计算新Pws。PwsPms0.03415rgH/(IwsIms) 、判断Pws(0)Pws?成立则结束。否则转至重复上述步骤。 思考题: 、框图是怎样的? 、对多段,怎么办?,(2)、Cullender & Smith方法假设条件 、稳定流动; 、单相气; 、dw0; 、梯形法积分引入的误差,4、Aziz方法,已知:Pts求Pws 思路:将能量方程变形为它是一非线性方程,可采用牛顿迭代法,
30、牛顿迭代格式:ai积分项:P107表3-1,Aziz法的缺点: 只能采用直线温度分布。 原因是压差等分,Pi已知,Hi未知, 故Ti未知。 思考题:计算步骤和框图是怎样的? 二种方法的区别: Aziz是压差等分(数值积分); C & S法是深度等分(梯形法),二、流动气柱,1、流动气柱能量方程思考题:流动气柱和静止气柱能量方程的差别在何处?,2、平均温度偏差系数法,(1)、公式推导 假设: T和z都用平均值,即T常数,z常数: T(Ttf+Twf)/2, P(Ptf+Pwf)/2 zf(P,T) 或 z(ztf+zwf)/2 公式:思考题:当qsc0时上式简化成什么公式?,(2)、流动气柱平均
31、温度和偏差系数法假设条件 、稳定流动; 、单相气; 、udu0; 、T常数; 、z常数; 、f常数,(3)、应用举例 已知Ptf求Pwf, 计算步骤: 、赋初值PwfPtfPtfH/12192 、计算T(Ttf+Twf)/2 、赋值Pwf(0)Pwf 、计算P(Ptf+Pwf)/2 、计算zf(P,T), gf(P,T), Re, ff(Re,e/d) 、计算S0.03415rgH/zT 、计算新Pwf。 、判断Pwf(0)Pwf?成立则结束。否则转至,2、Cullender & Smith方法,(1)、公式推导 能量方程:上段油管: PmfPtf0.03415rgH/(ImfItf) 下段油
32、管: PwfPmf0.03415rgH/(IwfImf),(2)、流动气柱Cullender & Smith法假设条件 、稳定流; 、单相气; 、udu0,(3)、应用举例 已知Ptf求Pwf 上段油管计算步骤: 、赋初值PmfPtfPtfH/12192/2 、计算ztff(Ptf,Ttf), gtff(Ptf,Ttf), Retf, ftff(Retf,e/d) 、计算,、计算Tmf(Ttf+Twf)/2 、赋值Pmf(0)Pmf 、计算zmff(Pmf,Pmf), gmff(Pmf,Tmf), Remf, fmff(Remf,e/d) 、计算、计算新Pmf。PmfPtf0.03415rgH
33、/(ImfItf) 、判断Pmf(0)Pmf?成立则计算下段油管。否则转至重复上述步骤。,下段油管计算步骤: 、赋初值PwfPmfPmfH/12192/2 、赋值Pwf(0)Pwf 、计算zwff(Pwf,Pwf), gwff(Pwf,Twf), Rewf, fwff(Rewf,e/d) 、计算、计算新Pwf。PwfPmf0.03415rgH/(IwfImf) 、判断Pwf(0)Pwf?成立则结束。否则转至,3、Aziz法,牛顿迭代格式中的函数: P107表3-1思考题:计算步骤和框图如何?,四、环形空间流动气柱,思路:水力学处理非圆管时,引入水力直径。 dh4ASd2d1 A-流通面积; S
34、-湿周 平均温度和偏差系数法,第三节 注气井,注气能量方程:思考题:注气井井口Ptf是否一定大于Pwf? 主要受什么控制?怎样控制? 注意:摩阻压降方向与采气井的相反,用压降表示能量: 采气井PTPwfPtfPGPF 只能大于0 注气井PTPwfPtfPGPF 可大于、等于、小于0 控制PF 大小的因素:qsc的大小 注气井的间断现象:在某一注气量下,摩阻压降等于重力压降时,积分能量方程中的分母为0,在这段井筒内总压降为0。,第四节 气液井拟单相流,一、基本概念 1、气液两相流: 气体和液体两相混合物的同时流动。 举例:凝析气井、湿气井、水汽、水驱 2、流态定义:气液相间界面结构,3、流态分类
35、: 泡流-液相连续,气相以小泡分散 段塞流-液相连续,气泡几乎堵塞管子 过渡流-从液相连续向气相连续过渡,不稳定 环雾流-液相以液滴形式分散在连续气相中的气液混合流动,存在气芯和液膜 在一些井中可能只存在一种或几种流态。,4、高气液比井 对于大多数干气、湿气和凝析气井,因产液量较低,气量相对较大,常常处于环雾流态,这类井称为高气液比井。 5、均匀混合物:气相和液相混合均匀的流体 6、拟单相流:均匀混合物的流动。适用于高气液比井(气液比最好大于2000m3m3),7、两相流动模型 对一些大量出水或经历了压载的气井,其流态可能有段塞流和搅动流。理论上讲,多相流中的两相流动模型也可用于高气液比井,但
36、有时精度不如拟单相流模型高,二、相对密度校正法,思路:能量方程(SI单位制)上式适用于单相流。对气液拟单相流应修正、u、。,、修正相对密度,思路: 相对密度定义式为rwMw28.97 分子量Mwmwnt(mgmo)(ngno) 关键: 流体质量mg、mo 对应摩尔数ng、no,方法:讨论1m3油,气油比为R(m3m3)。 则在标准状态下,Vo1m3(油),VgRm3(气) mgscVg1.205rgR (密度:mV) moostVo1000ro ngmg/Mg1.205rgR/28.97rgR/24.04 nomo/Mo1000ro/Mo,相对密度: rw(Rrg830ro)/(R24040r
37、o/Mo) 思考题: 当R时,rwrg吗? 对油气水三相流动,怎样推导rm?,、修正两相z系数(有三种方法) : (1)、zmPVnTRT。用实验求 (2)、干气校正图 (3)、复合气体法。用rw计算zmf(P,T,rw) 、流量校正: qTqscqoqEQ qEQ-1m3油气化后的体积 qEQno24.0424040ro/Mo noKmol1m3(油),三、高气水比井和拟单相油水气井,1、PefferMillerHill方法 对于多相流,Peffer等人对Cullender & Smith方法进行修正。需修正的参数如下: 拟临界参数的校正 用复合气体相对密度计算油气混合物拟临界参数,再偏差系
38、数及粘度。, 混合物相对密度的校正 对于油气水混合物,其相对密度为: 气体流量的校正 流量应采用油气混合物的流量。,2、Rendeiro & Kelso方法,这种方法是对平均温度和偏差系数法进行修正。需修正的参数与Peffer等人的方法相同,只是复合气体相对密度与混合物相对密度采用Vitter公式计算。式中,rL-液体相对密度,由油水平均得到。,3、Oden & Jenings方法,这种方法与Peffer等人的方法一样,是对Cullender & Smith方法进行修正。思路是将复合气体作为气相,将水和气的体积进行叠加。基本能量方程变为:式中,,4、拟单相流方法,思路是首先将油气复合成复合气体
39、,然后对含水引入校正系数。基本能量方程变为: 式中,,复合气体质量流量:复合气体分子量:含水校正系数:计算摩阻系数的混合物雷诺数:,第五节 气水同产井,重要性:四川89是气水气田,40.2是气水井 实验装置: 国内 有大庆陈家琅 长庆 中原 四川广汉 国外 美国Tulsa 法国 挪威,一、基本概念,两相流特点:存在流态和滑脱、滑脱:气相比液相流动快。 静液中气泡上升。静液中气泡上升速度流动时的滑脱速度,、持液率 定义式:HL单位管长液相体积单位管长总体积VLVT 讨论:当HL0时为单相气流。当HL01时为气液两相流。当HL1时为单相液流 思考题:持液率与当地压力和温度是否有关?,、表观速度 定
40、义:假设某相单独充满管子流动时的速度。 定义式:usgqgA。 usg-气相表观速度usLqLA。 usL-液相表观速度 、无滑脱持液率 定义:气液不存在滑脱时的持液率。实际是不存在的。 定义式:LqL(qLqg)usL(usLusg),、气液混合物密度 mLHLg(1HL) 无滑脱混合物密度: nLLg(1L) 、真实速度 ugqgAgqg(1-HL)A uLqLALqLHLA 、混合物速度 定义式:um(qLqg)AusLusg,、滑脱速度 定义:气液相真实速度之差。 定义式:usuguLusg(1-HL)usLHL 当us0时:HLL,、持液率的求法,(1)、滑脱模型: 由us定义式 u
41、susg(1-HL)usLHL计算。 泡流:段塞流和过渡流:环雾流:us0,(2)、漂移通量模型:推导上式: 气相从0L的时间为tLug。 液相进入的体积为VLqLtAusLt,二、两相流基本公式,1、两相流基本公式(dP/dL)-总梯度,Pam (dP/dL)el-举升梯度,Pam (dP/dL)el=mgsin (dP/dL)f-摩阻梯度,Pam (dP/dL)f=fmmum2/2d (dP/dL)acc-加速度梯度,Pam (dP/dL)acc=mumdum/dL=C(dP/dL) Cmumusg/P fm-两相摩阻系数 C-动能因子,未知数:(dP/dL)、m、fm。为了计算(dP/d
42、L),最后归结为求HL、fm 注 意:HLf(P,T);fmf(P,T) 思考题:当有公式能计算出HL、fm时,怎样求解上式?,2、基本解法,已知Ptf求Pwf (1)、长度叠加法 思路:将上式差分, 取Pconst,迭代求解H,直到HHw,长度叠加法步骤:,、取Pconst;让P1Ptf,H0;gT(TwfTtf)/Hw 、计算PP1P/2 、假设H200 、让H0H 、计算TTtf(HH/2)gT 、计算P、T下的物性参数、速度等参数;计算HLf(P,T)和fmf(P,T) 、计算新,、判断H0H?成立转下步。否则转重复计算。 、HHH,P1P1P 、判断HHw?成立则结束。否则转重复计算
43、。 (2)、压力叠加法 取Hconst,迭代求解P 思考题:写出步骤、框图?,三、Hagedorn & Brown法,思考题:怎样计算HL、fm? 1986年Brown来华讲学 1、特点: 不分流态,由实验井的数据拟合求出HL 2、实验: Tulsa校内打一口井,3、结果,(1)计算HL。将HL用三个无因次图绘出。无因次参数: 气相速度数: 液相速度数:管径数:液体粘度数:(2)计算fm。仍用Jain公式。但Remnumdm,第六节 气井流出动态曲线和油管动态曲线,综合应用二、三章的内容:IPR曲线和油管动态曲线 基本概念: 气井井底产能:PRconst,不同Pwf下的qsc,即IPR(从井底
44、看) 气井井口产能:PRconst,不同Ptf下的qsc,即流出动态(从地层看) 油管动态:Ptfconst,不同Pwf下的qsc,一、纯气井,、绘制IPR曲线 已知:PR和产能方程 绘制方法:给定一系列qsc,由PR计算对应的Pwf,将点(Pwf,qsc)绘成图。 、流出动态曲线的绘制 对已给定的一系列qsc和已计算出的Pwf。 利用平均温度和偏差系数法计算Ptf,将点(Ptf,qsc)绘成图。,思考题: 为什么井口最大产能qscmax无阻流量AOF? PR改变,IPR曲线、流出动态曲线是否改变?而改变d呢?改变K呢?,、油管动态曲线的绘制,已知:Ptf和油管尺寸 绘制方法:给定一系列qsc
45、,由Ptf计算对应的Pwf,将点(Pwf,qsc)绘成图。 思考题: (1)、图中实际生产在哪一点? (2)、图中两条线的Ptf是否相等? (3)、油管动态曲线与地层参数有关否?如PR 改变,油管动态曲线改变否?,二、气水井,、流入动态和流出动态曲线 特点: 流出动态曲线上存在一流点(qmin,Ptf)。 流点左边属不稳定生产区,流点右边属稳定生产区。 当qscqmin时,气井不能正常生产。 正常生范围是:qminqscqmax,、油管动态曲线,纯气井油管曲线:qscPwf 气水井油管曲线:qsc而Pwf不一定上升,原因: 多相流中,能量主要由滑脱和摩阻两部分控制 不稳定区: 由滑脱控制。气量小滑脱液体下落聚在井底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停喷,是一正反馈。 稳定区: 由摩阻控制。气量摩阻Pwfqsc。是负反馈,形成稳定生产。 结论: 油管直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需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