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结构 城市结构模式 三种常见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张宇倩 同心圆模式 鲁军 扇形模式 阿迪力 多核心模式 德吉卓玛 一、城市结构划分经典模式 同心圆模式 ( 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 伯吉斯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于 1925年提出的 “ 同心圆 ” 城市地域结构模型 主要观点 1.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作用力 :向心 专门化 分离 离心 向心性离心 2.城市发展是至内向外的同心圆状移动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 经过不断地侵入 和迁移,呈同心圆 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中心 商务区 过渡带 工人 住宅区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带 中心 商务区
2、 过 渡带 工人 住宅区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带 优点 : 1 、 动态研究城市。 2、 实证研究方法,注重社会调查 3、对城市的社会认识,注重精神、生活环境的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应当千方百计去体现 社会关系的总和 ” 4、同心圆模式的启示: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社会主义城市规划下土地合理利用的结果是大致为同心圆,资本主义城市是地价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5、 地图化的作用 6、 模式化的作用 缺点 :同心圆过于规划 、 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 、 且划带过多 评价 芝加哥 城市片区概况 芝加哥市区很大,可粗略分为中、北、西、南四大片(东面是大湖)。芝加哥的中央商务区叫 卢普区 ,位于城市中心
3、地带。北区环境幽美,为高级住宅区,多各色文化娱乐设施;南区与西区,主要为工业区,黑人聚居,多低标准住宅。 中央商务区 卢普区 卢普区西面和北面临芝加哥河,东到密歇根湖,南到罗斯福大道,最初的区域边界局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城市高架铁路环绕的区域。随着城市发展,市中心区逐渐延伸到正式行政区以外,“卢普区”也更多用于表示整个芝加哥市中心,而不再是正式的行政区概念。该区包括约 100个街区,占地约2.59平方公里,聚集了超过 10万就业大军,占芝加哥市约 1/6的就业人口。 卢普区与全球其他大都市的服务业集聚区最大的不同, 不仅在于这里不是单一的商务区 ,除了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外,有聚集众多豪华购物场所的购物街“华丽一英里”( Magnificent Mile),还在于这里高校云集,教育氛围浓厚。 因此,不会像纽约曼哈顿和东京银座那样出现白天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夜晚的“空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