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医疗机构中以社区为基础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2,预防医学的定义与内涵,3,基本概念,4,整体健康(Grobal health)观,WHO给健康下定义:(1948年),5,健康是动态的平衡,机体的反应性健康和疾病共存健康和疾病此消彼长健康失衡的影响因素,健康的连续性和多维性,6,整体健康的内容,7,整体健康的内容,8,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躯体、心理、社会,9,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广义)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狭义)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
2、本质的认识及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10,医学模式的转变,11,医学模式的转变,12,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 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13,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医学的第二次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14,全球卫生保健战略目标及策略,社会健康状况改善(营养、环境卫生改善)(传染病发病率、婴儿和儿童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存在不少问题(政府承诺不足)(卫生保健服务未能实现公平)(一系
3、列新的卫生问题),15,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98年11月,阿拉木图,“面向21世纪的PHC”大会 提出了“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继续和发展 包括:3项全球总目标 和 10项全球具体目标,16,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高科技向医学领域的渗透使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的面貌发生改观医学将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显著,呈现医学社会化的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公害病、精神病、中毒和意外伤害等社会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人们健康观的变化和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医学的目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预防疾病损伤、促进维持
4、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痛苦;治疗照顾患病与无法治愈者;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17,21世纪前20年的全球具体目标,(1) 卫生公平:(2005)测定儿童期发育不良(健康公平指数)评价(2) 生存: (2020)实现孕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期望寿命的目标(3) 疾病负担极大减轻:(2020)扭转5种主要流行病的全球趋势(4) 根除和消灭某些疾病:麻风;麻疹和沙眼;VitA和碘缺乏症(5) 环境卫生:(2020)必须获得安全饮用水、食品和住房(6) 生活方式:(2020)促进健康的或减少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7) 国家政策: (2005)有制定、实施和监测具体政策的运行机制(8) 卫生保健服务:
5、(2010)全体人民、整个一生,由基本卫生职能支 持,综合、基本、优质的(9) 全球和国家卫生信息、监测和警报系统(2010)(10) 研究政策和体制的机制: (2010)全球、区域和国家实施,18,21世纪医生的职能,提供整体的、综合的卫生服务:根据病人对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使用各种诊疗技术:从理论、病人需要与费用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主动、有效;平衡、协调个人社区社会的卫生保健需求;协调卫生部门内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19,21世纪对医生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时,在社区一级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所具备的最低限度的能力是
6、:,20,基本概念,21,基本概念,22,社区预防与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按照预防医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开展以社区为范围的个体和群体兼顾的预防保健服务。基本任务是对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疾病、伤害等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和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23,社区预防保健,指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参与预防保健的调查研究、决策、实施、评价以及卫生资源的筹措等全面的活动,24,社区预防与保健的基本原则,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群体与个体兼顾以家庭为单位以循证保健指导决策实施综合性社区预防保健措施注重实施过程的监测和评估社区预防保健项目应坚持横向管理,25,“三级预防”策略,含
7、义: 综合预防(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以不同的层次、全方位地把以防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搞好。,意义: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 全民卫生保健的体系; 医务工作者的医疗保健实践。,26,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1. 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 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3. 供应充足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5.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 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7. 常见病及创伤的有效处理 8. 提供基本的药物,提供综合性服务 (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27,社区预防与保健
8、的主要内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学校预防保健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与职业卫生生命统计其他预防工作妇幼保健老年保健,28,WHO当前关注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1. HIV/AIDS流行2. 新发现和再回升的传染病: 霍乱、鼠疫(腺);登革热;白喉;O157:H7型大肠 杆菌和隐孢子虫病引起的食源性和水源性腹泻。3. 结核病4. 全球有望消灭的疾病:小儿麻痹症;麻风病5. 吸烟造成的危害;6. 全球儿童与青少年的卫生保健7. 环境与健康8. 人口老龄化和肿瘤、心血管病的防治9. 生殖卫生与健康10. 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29,社区预防与保健面临的挑战 (Confronted Challe
9、nges),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危害依然严重二、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正在增加三、食品安全问题四、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五、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六、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八、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30,WHO呼吁,“人类征服传染病的斗争比以往更加艰巨,有些已被征服的传染病正在卷土重来; 有些区域性的传染病正在昔日的安全地带蔓延; 有些疾病的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使其治疗变得极为困难 编译自WHO报告,“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31,新出现的病原性疾病,32,当今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特点,* 新的病原体
10、与变异型菌株不断涌现* 病原体的耐药性*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异常迅猛* 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及人类行为有关* 敏感人群范围广泛* 成为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33,病原微生物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仍是全球发病和死亡最高的病种,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逐年增加已控制的一些传染病重新爆发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发病与环境及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传统措施效果不显著采用跨学科的综合性防治措施,3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 NCD),含义,简称慢性病与职业、环境、生活与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无传染性、对健康损害大和对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的
11、一大类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CCVD)、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代谢综合征、精神疾病、等,35,我国慢性病流行情况,现患率25%: 心脑血管疾病(1/4)、恶性肿瘤(1/5)、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等 新发脑卒中150万/年,死亡冠心病25万/年; 恶性肿瘤130万/年;高血压8000万 糖尿病5000万(10年上升4倍) 在总死因中占绝大部分:约79%发病人数多、增长速度快、发病年龄提前,3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消除和控制环境污染社会、心理的调节和平衡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 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7,慢性病的预防与控
12、制措施,38,食品安全导言 (Leadin),吃的重要性吃的观念改变: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变化食品安全问题概况,39,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和营养问题,未来1020年,营养平衡与食物安全问题不容忽视,40,概述(Introduction),食品安全问题概况 当前,国际、国内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各类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频频发生,41,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卫生合格率逐年提高,但食品污染现状仍十分严重每年报告的集体性食品安全事故100多起,涉及数千人,但专家估计这仅为实际发生数的5%左右,食源性疾病的实际发生人数尚难以准确估计。 发病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而由于滥用
13、农药、兽药、添加剂和环境原因以及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所致的化学污染也相当严重,42,重点防治的地方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我国受地方病危害严重,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人口多呈灶状分布,43,我国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事件每年数千起, 罹患人数逾万人职业危害分布30余个行业; 乡镇企业83%存在职业危害, 30%职工接触职业危害, 职业病检出率4.3%, 可疑病例检出率11.4%,累积尘肺病人55.8万 = 全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44,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成瘾行为(药物依赖): 吸烟、酗酒、吸毒、赌博 对精神应激的应对方式,是一种社
14、会适应不良行为 危害自身健康;危害家庭和社会不良性行为: 嫖娼、性紊乱不良生活方式: 过度饮食、缺乏体力活动,45,“人口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环境问题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现有的及将来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带来过高的环境负荷导致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发展,46,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1990年全国4th人口普查: 60岁及以上9739万,世界第一,占8.59%1999年10月1日止: 60岁及以上1.26亿(10%),提早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型人口的省市占三分之一以每年3.2%速度增加,47,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婴儿出生率下降预期寿命上升计划生育国策,48,Global Environment Issues全球性环境问题,4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5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