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29378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DOC 页数:232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L / T 5210.1 201210.10.5 地 下防渗墙混凝土: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全数检查。2) 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材料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检;混凝土按每 1 个槽段留置 1 组抗压 强度试件,每 5 个槽段 留置 1 组抗 渗试件和 1 组抗冻试件。3) 其他项主、副孔各抽查 20%。一 般 项 目4) 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扩散度:全数检查。5) 防渗墙截面尺寸:主、副孔各抽查 20%。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5。表 10.10.5 地下防渗墙混凝土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泥浆

2、下浇筑混凝土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国 家 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施工记录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 抗 冻标号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国 家 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混凝土抗压、 抗渗试 验报告3 防渗墙各段连接墙厚和接缝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4 防渗墙与岩基结合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5 防渗墙内设埋件 * 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施工记录主 控 项 目6 防渗墙各段连接墙厚和接缝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1 混凝土坍落度 180 220 mm 现场检查2 混凝土扩散度 340 380 mm 现场检查一般 项目3 防渗墙

3、截面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注: *防渗墙内设埋件是指防渗墙内预埋钢管、钢筋笼、浇筑用导管、观测仪器、电缆和铁件。10.10.6 沉 井制作模板安装: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模板及其支架、隔离剂:全数检查。2) 刃脚几何尺寸, 预埋件、 止水带固定: 先进行全面观察, 再抽查 3 处 5 处 (每处面积 5m210m2) 。一 般 项 目3) 模板安装全数检查,其他项目抽查 5 处1 0 处 。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6。DL / T 5210.1 2012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模板及其支架应 根 据 工 程 结

4、构 形 式 、 荷 载 大 小、 地基土类别、 施工设备和材料 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 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 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 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检查计算书, 观 察和手摇 动检查2 隔离剂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涂刷均匀 观察检查3 刃脚几何尺寸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 准规定 观察和钢尺检查主 控 项 目4 预埋件、止水带固定 齐全、牢固 清点数量, 检查 强度试验 记录1 模板安装(1) 模板 的接 缝不应 漏浆 , 木 模板应 浇水 湿 润,但 模板 内 不应 有积水。(2) 模板 与 混凝土 的接 触

5、面应 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3)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观察检查2 井体轴线位移 5 mm 经纬仪检查3 刃脚底模板表面标高偏差 8 mm 水准仪检查长度偏差 0.4%设计值 , 且不大于 50mm 钢尺检查两对角线长度偏差 0.5% 对 角 线 长 , 且 不 大 于 100mm 钢尺检查曲线部分半径偏差 0.4%半径,且不大于 30mm 钢尺检查4 井体平面 尺寸井壁厚度偏差 10%壁厚 mm 钢尺检查5 圆筒体中心线垂直偏差 0.1% 筒 体 高 度 , 且 不 大 于 20mm 铅直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6 井壁垂直偏差 0.2% 井 壁 高 度 , 且 不 大 于 30mm 铅直仪或

6、吊线、 钢尺检查7 预留管(孔)中心线位移 10 mm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8 标高偏差 10 mm 水准仪检查9 模板表面平整度 5 mm 2m 靠尺和楔形 塞尺检查外模 2 mm10 相邻模板表 面高低差内模 2 mm2m 靠尺和楔形 塞尺检查纵向 50 mm 钢尺检查11 止水带位移横向 15 mm 钢尺检查短边长不大于200mm 5 mm 钢尺检查一 般 项 目12 预埋件位移短边长大于200mm 10 mm 钢尺检查DL / T 5210.1 2012表 10.10.6 沉井制作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续表 10.10.6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中

7、心线位移 10 mm 吊线和钢尺检查净宽 5 +10 mm 钢尺检查垂直 10 mm 双向吊线、 尺量 全高检查一 般 项 目13 闸门 (网槽) 尺寸偏差标高 10 mm 水准仪检查10.10.7 沉 井钢筋安装: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刃脚钢板护角:全数检查。2) 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取样送检。3) 钢筋笼骨架:先进行全面观察,再抽查 3 处 5 处(每处面积 5m21 0m2) 。一 般 项 目4) 接头位置和外观质量:全数检查。5) 钢筋安装:抽查 5 处 10 处。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7

8、。表 10.10.7 沉井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钢筋的品种、级别、 规格和数量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 级别、 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检查产品合格证、 出厂检 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 刃脚钢板护角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3 钢筋笼骨架 应牢固不变形 观察检查4 缺扣及松扣 数量不超过 10%,且不应集中 观察和点数检查5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 准规定 观察检查主 控 项 目6 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 力学性能应 按 规 定 抽 取 接 头 试 件 作 力 学 性

9、能检验, 其质量应符合本部分附 录 C 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 接头力 学性能试验报告1 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1)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2 个或 2 个以上 接头。(2)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观察和钢尺检查2 接头外观质量 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观察检查一 般 项 目3 受力钢筋焊接(机械连接) 接头设置宜相互错开。 在连接区段长度为35 倍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且 不小于 500mm 范围内,接头面积 百分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mm 观察检查DL / T 5210.1 2012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4 绑扎搭

10、接接头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 接头中钢 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且不应小于 25mm。 搭接长度 应符 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连接区段长 度(1.3 倍搭接长度)内,接 头面 积百分率应满足以下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 不宜大于 25%。(2) 对 柱 类 构 件 , 不 宜 大 于 50%(3) 确有必要, 对梁内构件不宜 大于 50%mm。观察和钢尺检查5 箍筋配置在梁、 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搭接长度范围内, 应按设计要求配 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 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钢尺检查6 钢筋保护层厚度 10 mm 钢尺检查间距偏差 10 mm 钢尺检查排距偏差

11、5 mm 钢尺检查7 受力 钢筋保护层偏差 5 mm 钢尺检查8 受力钢筋长度偏差 10 mm 钢尺检查9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mm 钢尺检查绑扎骨架 20 mm 钢尺检查10 箍筋构造筋 间距偏差焊接骨架 10 mm 钢尺检查中心线 8 mm 钢尺检查标高 10 mm 钢尺检查一 般 项 目11预埋插 筋偏差外露长度 5 +20 mm 钢尺检查10.10.8 沉 井混凝土施工: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表 10.10.8 第 1 项第 3 项 :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2) 表 10.10.8 第 4 项第 6 项 :全数检查。一 般 项 目3) 混凝土坍落

12、度、扩散度:先进行全面观察,再抽查 3 处 5 处(每处面积 5m21 0m2) 。4) 养护:全数检查。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8。DL / T 5210.1 2012续表 10.10.7表 10.10.8 沉井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混凝土强度及试件取样留置结 构 混 凝 土 的 强 度 等 级 必 须 符 合设计要求。 用 于检查结构构件混 凝土强度的试件, 应在混凝土 的浇 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 留置 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检 查 施 工 记 录 及 试 件 强 度试验报告2 抗渗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

13、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 工 程、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 应少于 1 次, 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 需要确定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3 抗冻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 工 程、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 应少于 1 次, 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 需要确定检查试件抗冻试验报告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4混凝土原 材料每盘 称量偏差水、外加剂 2 %检查搅拌记录,复称5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全 部 时 间 不 应 超 过 混 凝 土 的 初 凝时间。 同一施 工段的混凝土应连 续浇筑, 并应在 底层混凝土初凝之 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 层 混 凝 土 初 凝 后 浇

14、 筑 上 一 层 混 凝 土时, 应按施工 缝的要求进行处理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主 控 项 目6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应 按 设 计 要 求 和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确定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 混凝土坍落度 180 220 mm 现场检查2 混凝土扩散度 340 380 mm 现场检查一般 项目3 养护 应 符 合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和 现 行 有 关标准的规定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0.10.9 沉 井制作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全数检查。 一 般 项 目2) 外观质量:全数检查。3) 表 10.10.9 第 2 项第 7 项 :各抽查 5 处1 0 处

15、。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9。DL / T 5210.1 2012表 10.10.9 沉井制作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11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尺寸偏差不 应 有 影 响 结 构 性 能 和 使 用 功 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 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 使用功 能的部位, 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 处 理 方 案 , 并 经 监 理 ( 建 设 ) 、 设 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 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量测, 检查技术 处理方案主 控 项 目2 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 严重缺陷, 应由施工单位提

16、出技术 处理方案, 并经监 理 ( 建设 ) 单位 认 可 后 进 行 处 理 。 对 经 处 理 的 部 位,应重新检查验收观察, 检查技术 处理方案1 外观质量现 浇 结 构 的 外 观 质 量 不 宜 有 一 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 应 由 施 工 单 位 按 技 术 处 理 方 案 进 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观察, 检查技术 处理方案2 井体轴线位移 10 mm 经纬仪、 吊线、 钢尺检查3 井壁垂直偏差 0.2%设计值 , 且不大于 50mm 吊线、钢尺检查4 标高偏差 20 mm 水准仪检查长宽偏差 0.5%设计值 , 且不大于 100mm 钢尺检查对角线偏差 不大于 1%

17、对角线长,且不大于150mm 钢尺检查曲线部分半径 偏差0.4%半径,且不大于 50mm 钢尺检查5 井体平面 尺寸井壁厚度偏差 15 mm 钢尺检查竖向 8 mm 2m 靠尺、楔形 塞尺检查矩形 8 mm 2m 靠尺、楔形 塞尺检查6 表面 平整度 水平 方向 圆形 15 mm 弧长 2m 范围内 直径7 圆弧筒体滑模扭转 300 mm 全高吊线、钢尺检查短边长200 10 mm 钢尺检查8预埋件 位移 短边长200 15 mm 钢尺检查9 预留孔(洞)位置 10 mm 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移 10 mm 吊线、钢尺检查净宽 5 +15 mm 钢尺检查垂直度 10 mm 吊线、钢尺检查一 般 项

18、 目10 闸门网槽 尺寸偏差标高 10 mm 水准仪检查10.10.10 沉 井下沉就位:1 检查数量 :DL / T 5210.1 2012712主 控 项 目1) 抽承垫木、凿除混凝土垫板、初沉和中沉阶段:全数检查。2) 终沉阶段、刃脚平均标高:抽查 2 处。一 般 项 目3) 各项目抽查 2 处。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10。表 10.10.10 沉井下沉就位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抽承垫木 必须分区、依次对称抽除 观察检查2 凿除混凝土垫板 必 须 先 内 后 外 对 称 凿 除 , 不 漏 除,空穴处填实 观察检查

19、3 初沉阶段 沉井偏斜严禁超过允许值的 1/4 水准仪检查,每 2h 测量1 次4 中沉阶段 必 须 下 沉 稳 定 , 沉 井 结 构 无 损 坏,不影响运行使用 水 准 仪 检 查 , 查 下 沉 记 录,检查井体结构5 终沉阶段 井体自沉不大于 10mm 水准仪检查,8h 后测量主 控 项 目6 刃脚平均标高 100 mm 水准仪检查下沉总深度10m 不大于 1/100 下 沉总深度 经纬仪检查1刃脚平面 中心的水 平位移 下沉总深度10m 100 mm 经纬仪检查2 沉井整体转角 1 经纬仪检查最高、最低两角 距离10m不大于 1/100 最 高、 最低两角距 离,且不大于 300mm

20、水准仪检查一 般 项 目3 刃脚底面 标高最高、最低两角 距离10m100 mm 水准仪检查10.10.11 沉 井封底和底板钢筋混凝土: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全数检查。 一 般 项 目2) 每个检验批抽查 5 处 10 处。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11。表 10.10.11 沉井封底和底板钢筋混凝土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原材料品种、规格和质量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国 家 有 关标准的规定 检 查 出 厂 证 件 和 试 验 报 告主控 项目2 混凝土强度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21、 现 行 国 家 有 关标准的规定 检 查 混 凝 土 强 度 试 验 报 告713DL / T 5210.1 2012续表 10.10.11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3 混凝土抗渗指标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准规定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4 混凝土抗冻指标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准规定 检查试件抗冻试验报告5 钢筋焊接 必须符合本部分附录 C 规定 观察和焊接工具尺检查6 钢筋接头形式和部位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准规定 点数、计算和钢尺检查7 井体封底前的稳定性 沉 井

22、下 沉 到 设 计 标 高 后 , 8h 内 下沉量应不超过 10mm 查 阅 终 沉 施 工 记 录 并 实 测检查清底 井内基底碎石、 杂物及淤泥应清 除干净,超挖处严禁用土回填观察检查碎石垫层 按设计要求填平、嵌实 观察和钢尺检查混凝土垫层 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检查试验报告8 干封底 施工井壁表面处理 与 封 底 混 凝 土 接 触 的 井 壁 表 面 应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观察检查清底及洗刷井内水下污泥、 杂质应清除, 井 壁 内 表 面 与 封 底 接 触 段 在 下 沉 前 应凿毛,并在封底前清洗观察检查混凝土配合比 应符合施工措施要求 观察和检查试验资料9 水下混凝土 封底施工

23、水下浇筑混凝土应符合施工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封 底 表 面 高 度 基 本 控 制 在 底 板 下 表面检查施工记录, 观察和钢 尺检查凿毛清洗封 底 面 层 松 散 的 混 凝 土 应 清 除 并全面凿毛, 与 底板接触的井壁亦 应重新凿毛,清洗干净观察检查主控 项目10 底板钢筋混 凝土施工预埋钢筋处理 应调直、整平,表面清洁 观察检查钢筋间距偏差 20 mm 钢尺检查一般 项目 1底板钢筋混 凝土施工 底板标高偏差 20 mm 水准仪检查10.11 循环水及补给水管线10.11.1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模具安装: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工作面直径、冲压环直径、止胶台外径偏

24、差:全数检查。2) 模具安装:全数检查。3) 模具表面清理、隔离剂、合缝处密封条安装:全数检查,其检验周期为每月 1 次 。一 般 项 目4) 全数检查,其检验周期为每月 1 次 。714DL / T 5210.1 2012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1。表 10.11.1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模具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承口 1 +2 mm1 工作面 直径偏差 插口 10mm精度为 0.05mm 的游标卡 尺、 卡钳或数显式检测仪器 测量2 冲压环直径偏差 0 2 mm 精度为 0.05mm 的游标卡 尺或钢尺测量3 止胶台

25、外径偏差 2 mm精度为 0.05mm 的游标卡 尺、 卡钳或数显式检测仪器 测量4 端面倾斜度 小 于 1/150 管 道 直 径 , 且 小 于5mm 弯尺或吊线、钢尺检查5 模具垂直度 3 mm 吊线、钢尺检查6 模具表面清理 干净 观察检查7 隔离剂 基本不漏刷,涂刷均匀 观察检查主 控 项 目8 合缝处密封条安装 均匀、严密 观察检查1 外模筒体椭圆度 10 mm 钢尺检查一般 项目 2 管模长度偏差 5 mm 钢尺检查10.11.2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钢筋安装: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全数检查。2) 垫铁、 垫块及垫充物、 镦头、 钢

26、筋调直及形式;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50%(以 100 根 为 1 批 ,不足 100 根 按 100 根计 算) 。一 般 项 目3) 两镦头间有效长度误差及偏心误差: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以 100 根为 1 批, 不足 100根按 100 根 计算) 。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2。表 10.11.2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受力钢筋的品种、 级别、 规格 和数量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 级别、 规格和数 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检 查 出 厂 合 格 证 件 及 试 验报告2 U 形 垫

27、 铁 及 外 模 承 口 变 径 处 与纵筋之间垫块及垫充物 卡牢、垫正 观察检查主 控 项 目3 镦头外形及镦头强度外观完整,不得有裂纹、重皮, 其 强 度 与 母 材 相 比 应 大 于 或 等 于85%观察检查715DL / T 5210.1 2012续表 10.11.2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主控 项目 4钢筋调直及形式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 准规定观察检查,硬度计测量一般 项目 1两 镦 头 间 有 效 长 度 误 差 及 偏 心误差 1.0 mm钢尺检查10.11.3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管芯:1 检查数量 : 主 控

28、项 目1) 承插口工 作 面外观质 量 、管体内 表 面、端头 封 堵、混凝 土 强度、管 子 两端外径 倾 斜度 : 全数检查。2) 筒体厚度、 管芯内径: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以 100 根 为 1 批, 不 足 100 根按 100 根 计 算) 。一 般 项 目3) 管体有效 长 度、承口 外 导坡直径 、 承口工作 面 直径、承 口 内导坡直 径 、承口工 作 面长 度 、 插口工作面直径、止胶台直径、插口工作面长度: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5%(以 100 根为 1 批,不足 100 根按 100 根 计算) 。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3。表 10.11.3 预

29、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管芯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质量标准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400 700 800 1000 120 1800 200 3000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承插口工作面外观 质量必须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夹渣、 碰伤、 裂缝、 刻痕 、 脱皮, 局部凹凸度不 超过 2mm, 单个 缺陷面积不得超过 30mm2(当环向连续碰伤长度小于 250mm, 且不 降低密封性能和结构性能时,允许修补)观察及钢直尺检查2 管体内表面 必须平整,不得露石,不宜有浮渣 观察检查3 端头封堵筋头烧掉,留下深度为 5mm 凹坑,插 口端用砂浆, 承口端用环氧胶泥封堵, 上 述堵头必须牢固,无裂缝观察及钢尺

30、检查4 混凝土强度和 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离心制管工艺 的换算系数为 1.25, 振动挤压 工艺的换算 系数为 1.5, 其余为 1.0, 必须符合本部分 附录 D 的规定检 查 施 工 记 录 及 混 凝 土 强度、抗渗试验报告5 管子两端外径倾斜度 不大于 1/150 管 子外径, 且不大于 5mm 角尺检查6 筒体厚度 2.04.0 3.05.0 4.05.0 4.05.0 mm主 控 项 目7 管芯内径 5.0 5.0 8.0 8.0 mm钢尺检查716DL / T 5210.1 2012续表 10.11.3质量标准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400 700 800 1000 1

31、20 1800 200 3000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管体有效长度 6.0 6.0 8.0 10 mm 钢尺检查2 承口外导坡直径 3.0 4.0 4.0 5.0 mm3 承口工作面直径 1.01.5 1.52.0 2.0 2.0 mm4 承口内导坡直径 2.0 3.0 3.0 4.0 mm5 承口工作面长度 2.03.0 3.04.0 3.04.0 3.05.0 mm6 插口工作面直径 1.0 1.0 1.0 1.0 mm7 止胶台直径 2.0 2.0 2.0 2.0 mm一般 项目8 插口工作面长度 2.0 3.0 3.0 3.0 mm数 显 式 直 径 测 示 仪 或 精 度为 0.0

32、5mm 卡 尺、 精度为0.5mm 的钢直 尺特制量具,测 量 直 径 应 测 量 与 合 缝 十 字 约 45 角 的 两 条 交 叉 线值; 测量直径应测量距插口 端约 200mm 处 与合缝十字约 45角的两条 交叉线值;工 作 面 长 度 为 最 小 处 及 最 大处的平均值10.11.4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缠丝:1 检查数量 : 主 控 项 目1) 钢丝的品种和质量、外观质量:全数检查。2) 钢丝的间距: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以 100 根 为 1 批,不 足 100 根按 100 根计算 ) 。3) 钢丝的应力: 当采用冷缠丝时,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以 100 根

33、为 1 批, 不足 100 根按100 根计算) ; 当采用电热法缠丝时, 直径大于或等于 1400mm 的管子每 200 根检验 1 次 (不 足 200 根按 200 根计算 ) , 直径小于 1400mm 的管子 每月抽检 1 次。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4。表 10.11.4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缠丝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钢丝的品种和质量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及 现 行 有 关 规范、标准规定 检 查 出 场 证 件 及 试 验 报 告2 钢丝的外观质量表面洁净 (经除锈后仍带麻点的 钢 丝 禁 止

34、使 用 ) , 非 金 属 夹 杂 物 的 等级应小于或等于 3 级观察检查3 钢丝的间距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及 现 行 有 关 标 准规定。 丝距的允许误差小于或等 于1mm精度为 0.05mm 游标卡尺 或尺量 10 个钢丝间距的平 均值主 控 项 目4 钢丝的应力 应 保 证 环 向 钢 丝 预 应 力 值 的 正 确和稳定冷缠丝检查配重, 热缠丝 检 查 电 流 参 数 或 用 电 阻 应 变仪检查10.11.5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保护层: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砂浆强度、保护层外观质量:全数检查。717DL / T 5210.1 20122) 保护层厚度偏差

35、、砂浆抗渗性: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5。表 10.11.5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制作保护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砂浆强度 大于 M30, 出厂时强度不得低于27MPa 检查试验报告2 保护层外观质量 不得有裂纹、空鼓、脱落 观察和 250g 小 锤敲打管身 2 mm3 保护层厚度 偏差 安装线内 2 +1mm插 针 或 钻 孔 法 在 脖 子 管 子 中 部 及 安 装 线 处 用 精 度 为 0.05mm 的 深 度 尺 检 查 3 点主 控 项 目4 保护层砂浆抗渗性 吸水面积 300mm2

36、时,30 min 的 平均吸水高度不超过 35mm表面吸水率测定仪10.11.6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成品管水压试验: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管子的抗渗性:全数检查。2) 管子的抗裂性: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2%。一 般 项 目3) 管子的标记: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5%。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6。表 10.11.6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成品管水压试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抗渗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规定时, 应为管子工作压力的 1.5 倍;接头处不得出现 漏 水 , 管 子 表 面 不 应 出 现 冒 汗 、 流

37、淌 、 喷 水 , 管 子 表 面 出 现 潮 点 、 潮 片 每 平 方 米 不 得 超 过 5 处,任一处的潮片面积不得超过 4000mm2。水 压 试 验 不 合 格 且 可 以 修 补 的 管 子 , 允 许 修 补 , 但 必 须 重 新 进 行 水 压 试 验 。 恒 压 时 间 应 达 到 下 述要求水压试验机管芯厚度(m m) 70 80 90 1 10恒压时间(m in) 12 13 14 15管芯厚度(m m) 120 1301301 管子的抗渗性恒压时间(m in) 16 18 20水压试验机主 控 项 目2 管子的抗裂性 抗裂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恒压 3min 管体未

38、 开裂为抗裂检验合格 水压试验机一般 项目 1管子的标记 生 产 厂 、 型 号 、 制 造 日 期 标 识 齐 全 应 , 严 禁 碰撞观察检查718DL / T 5210.1 201210.11.7 承 插式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安装:1 检查数量 :管基每 20m 抽查一处 ,但不少于 2 处;其他项 目全数检查。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7。表 10.11.7 承插式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基底面标高 20 mm 水 准 仪 测 量 或 检 查 测 量 记录2 管基包角侧边高度 20 mm 钢尺检查胶

39、圈安装胶圈套于插口工作面必须平直, 不扭曲, 松紧度均匀, 与止胶台的 距离一致观察检查3 铺设 安装管子安装插口必须均匀进入承口, 回弹 就 位后, 对口间隙符合要求, 且周围 均匀一致;胶圈均匀进入工作面观察及钢尺 (塞 尺或专用 工具)检查4 接口间隙 10 mm 尺 量 检 查 或 专 用 工 具 测 量(测点不少于 4 点)5 钢管及附件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及 现 行 有 关 标准规定 检 查 出 厂 证 件 或 试 验 报 告,并进行外观检查6 检查井、阀门井、排水井 材料、 做法及型 号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 并检查 试验报告7 性能 应 符 合 设

40、计 要 求 和 现 行 有 关 标 准的规定8 表面质量 不得有气泡、 裂纹、 皱皮或老化 等缺陷9胶圈质 量检验几何尺寸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施 工 现 行 有 关 标准规定检 查 出 厂 证 件 和 外 观 检 查主 控 项 目10 管基、支墩、包角 材料、 密实度、 强度、 断面尺寸 和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 尺量; 检查试验记 录或报告1 井的内直径(长、宽) 尺寸偏差 50 mm 钢尺检查2 管道中心线偏差 15 mm 经 纬 仪 检 查 或 检 查 测 量 记录3 管道标高偏差 10 mm 水 准 仪 检 查 或 检 查 测 量 记录一 般 项 目4 路面、井盖标高偏

41、差 5 mm 水 准 仪 检 查 或 检 查 测 量 记录10.11.8 管 道沟槽回填:1 检查数量 :每 100m 沟 道不少于 2 处,每处长度不少于 5m。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8。719DL / T 5210.1 2012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 管道水压试验(1)当管径大于或等于 1400mm 时, 接头水压试验值为 2p,恒压 5min,接 头无渗漏, 对于经过接头水压试验的管 线可不进行全线或分段水压试验。(2) 当管径小于 1400mm 时, 应进行 全线或分段水压试验, 其试验长度不宜 大于 1km。(3)其

42、 水 压 试 验 值 应 符 合 DL 5190.920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 9 部分: 水工结构工程第 9.6.2 条的规定管径大于或等于 1400mm 的 检 验 器 具 为 专 用 接 头 水 压 装 置 ; 全线 或 分 段 的 检 验 器 具 为 压 力 表 及计时钟。 检验方法如下:( 1) 试 验 时 应 先 对 管 道 充 水 和 排 气 , 充 水 后 浸 泡 时 间 当 管 径 小于或等于 1000mm 时为 48h,管 径大于 1000mm 时 为 72h。( 2) 预 试 验 阶 段 , 先 升 压 至 试 验压力并稳压 30min 后,检验试验 阶 段 有 无 渗

43、 漏 处 , 期 间 如 有 压 力下降可注水补压。 主试压阶 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 15min 后, 当 压 力 下 降 不 超 过 标 准 数 值 时 ,将 试 验 压 力 降 至 工 作 压 力 并 保 持 恒 压 30min, 检 查 试 验 段 如 无 渗漏现象,则水压试验为合格2 管道渗水量试验对于管径小于 400mm 的管道 ,若水 压 试 验 恒 压 10min 内 压 力 降 不 大 于0.05MPa, 则 不 必 进 行 渗 水 量 试 验 。 管道渗水量应不大于下述允许渗水量器具为压力表、 阀门、 量水槽 计时钟。检验方法如下:( 1) 全 线 或 分 段 水 压 试 验

44、 结 束 后应立即进行渗水量试验。( 2) 将 水 压 升 至 试 验 压 力 值 , 关 闭 升 压 泵 阀 门 , 记 录 压 力 下 降0.1MPa 所需时间 t1(m in) , 再开启 升 压 泵 管 道 , 使 管 道 压 力 恢 复到 试 验 压 力 值 后 关 闭 升 压 泵 阀 门 , 随 即 向 量 水 槽 放 水 , 记 录 压力 下 降 0.1MPa 所 需 时 间 t2( min) ,同 时 测 出 流 入 量 水 槽 的 水 量 Q( L)管道渗水量 q = Qt1 t 2管径( mm)渗水量 L/( minkm) 300 2.42400 2.80500 3.146

45、00 3.44700 3.70800 3.95900 4.201000 4.421200 4.70表 10.11.8 管道沟槽回填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基槽清理 不应有杂物或积水 观察检查主控 项目 2 两 侧 至 管 顶 的 回 填 土 , 超 顶0.5m 以下回填(1) 应对称分层夯实, 不得单侧 回填。(2) 管道下部要人工填实, 土质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观 察 检 查 及 检 查 试 验 报 告一般 项目 1管顶 0.5m 以上 回填 按 设 计 要 求 及 现 行 有 关 标 准 规 定执行观 察 检 查 及 检 查 试 验 报

46、告10.11.9 预 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安装水压试验:1 检查数量 :接头试验全数检查;分段试验的长度不宜大于 1km。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9。表 10.11.9 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安装水压试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注:1 允许渗水量是针对 1km 长的试验管 段。当实际试验管段小于 1km 时,按比例 折减。2 允许 渗 水 量 按 下 式 计 算 : q = 0.14 D 。 式 中 : q为 允 许 渗 水 量 , L/( minkm) ; D 为 试 验 段 的 管 内 径 , mm。3 p 为工作压力。720DL / T 5210.1 201210.11.10

47、 混 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制作:1 检查数量 : 外观质量全数检查, 每批外观质量合格的管子抽 2 根, 1 根作外压荷载检验, 1 根 作 内水压试验;吸水率应在连续生产 6 个月或型式检查时进行 1 次,其他项目在每批产品中抽样 10 根进 行检查。2 质量标准 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1.10。表 10.11.10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制作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1 钢筋品种、规格和质量 钢筋安装时, 受力钢筋的品种、 规 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 查 出 厂 证 件 和 试 验 报 告2 环向钢筋接头 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

48、定 观察检查3 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标号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及 国 家 现 行 有 关标准规定 检 查 混 凝 土 强 度 试 验 及 抗渗试验报告4 外观质量管子外表面必须光整, 无蜂窝、 坍 落、 空鼓 , 混凝土管严禁有裂缝; 钢 筋混凝土管外表面严禁有裂缝, 管内 壁裂缝宽度必须小于 0.05mm,但表 面的龟裂和砂浆层裂缝不在此限; 合 缝处严禁漏浆观察检查及用 250g 小锤 敲打;不小于 20 倍的读数 用放大镜观测检查5 外压荷载 必须满足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外 压 试 验 机 , 其 方 法 见 GB 11836, 当裂缝宽度值达 到 0.2mm 时的荷载值为裂 缝荷载

49、6 内水压在规定压力下恒压 10min, 严禁有 水珠流淌, 其潮 片面积不得超过标准 规定水压试验机,观察 检查7 钢筋的外观质量 表面必须清洁、 无锈蚀 (除锈后仍 带麻点的钢筋禁止使用) 观察检查8 环向钢筋间距 不大于 150mm,且不大于 3 倍壁 厚 钢尺检查9 纵筋间距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及 现 行 有 关 标 准 规定 钢尺检查主 控 项 目10 吸水率 立式挤压成型不大于 9%,其 他工 艺不大于 5% 吸水率试验报告10.11.11 混 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安装:1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1) 管材及附件: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2) 井室:应抽查数量的 30%,但不应少于 2 座;井 壁严密性不应少于 5 座 。3) 坡度、 管基及垫层: 每 100m 直线段抽 查 3 段, 不足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