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 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 CaCl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 NH4Cl 混合使用K2CO3 与 NH4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 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 能从含有 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已知分解 1 mol H2O2 放出热量 98 kJ。在含少量 I 的
2、溶液中,H 2O2 分解的机理为:H2O2+I H 2O+IO (慢 ) H2O2+IO H2O+O2 + 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 I 浓度有关 B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 98 kJ/mol D(H 2O2)(H 2O)(O 2)10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X 、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 和 Z ,Y+和 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 ZC离子半径:X 2 Y +Z D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
3、法错误的是(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的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 Ksp 约等于 6104D若硝酸银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20162017 高三年级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 I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化学老师为你加油!高考必胜!历年高考回顾 今年胸有成竹D用容量瓶配标准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4、)选项 实验结论A 稀硫酸 Na2S AgNO3 与 AgCl 的浊液 Ksp(AgCl)K sp(Ag2S)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26 (13 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 A 中加入 4.4 g 异戊醇、6.0g 乙酸、数滴浓硫酸和 23 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 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
5、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 MgSO4 固体,静止片刻。过滤除去 MgSO4 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 140143馏分,得到乙酸异戊酯 3.9 g。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B 的名称是 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 MgSO4 的目的是
6、 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本实验的产率是 (填标号)a30% b40% c60% d90%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 130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 (填“高”或“低”) ,其理由是 27 (15 分)次磷酸(H 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H 3PO2 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H 3PO2 及 NaH2PO2 均可将溶液中的 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H 3PO2 中,P 元素的化合价为 利用 H3PO2 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 NaH 2PO
7、2 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 ,其溶液显 (填“弱酸性”、 “中性”或“弱碱性”) H3PO2 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 4)与 Ba(OH)2 溶液反应生成 PH3 气体和 Ba(H2PO2)2,后者再与 H2SO4 反应。写出白磷与 Ba(OH)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3PO2 也可用电渗法制备, “四室电渗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H3PO2 的原因是 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法”制备 H3PO2:将“四室电渗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3PO2 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
8、和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混有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28 (15 分)乙醇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 (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 3OH(g) =CH3OCH3(g) + H2O(g) H 123.9 kJ/mol甲醇制烯烃反应:2CH 3OH(g) =C2H4(g) + 2H2O(g) H 229.1 kJ/mol乙醇异构化反应:C 2H5OH(g) =CH3OCH3(g) H 3+50.7 kJ/mol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
9、2H4(g) + H2O(g) =C2H5OH(g)的 H kJ/mol。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如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n n 11)O242HC 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 A 点的平衡常数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图中压强 (p1、p 2、p 3、p 4)的大小关系为 ,理由是 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 290、压强为6.9Mpa,n n 0.61。乙烯的转化率为 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OH242C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
10、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7 【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 Al、Cu、Fe 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子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基态 Fe 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Fe 3+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 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 新制备的 Cu(OH)2 可将乙醛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 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 乙醛分子中含 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Cu2O 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体内部有 4 个
11、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Al 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 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 Al 单质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38 (15 分)席夫碱类化合物 G 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合成 G 的一种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 1molB 经上述反应可以生成 2molC,且 C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F 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回答下列问题: 由 A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D 的化学名称是 ,由 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G 的结构简式为 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 4 组峰,且面积比为 622 1 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由苯及化合物 C 经如下步骤可合成 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 1 所选用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 2 所选用的试剂为 ,I 的结构简式为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答案7A 8C 9A 10D 11A 12B 13B26 (13 分) 球形冷凝管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d 提高醇的转化率干燥bc 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27 (15 分)H 3PO2 H+ + H2PO2 (2 分) +1(2 分) H3PO4(2 分
13、) 正盐( 2 分) ,碱性(2 分) 2P4 + 3Ba(OH)2 + 6H2O=2PH3+ 3Ba(H 2PO2)2( 2 分) 2H2O4e =4H+ O2或 4OH 4e =2H2O + O2 (2 分) 由于阳极室 OH 放电,造成 H+浓度增大,通过阳膜扩散进入产品室,而原料室中的H2PO2 可以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 H3PO2(2 分) H3PO4 或 PO43 。 (2 分)由于 H3PO2 具有还原性,电解时就会有 H3PO2 在阳极放电而被 氧化生成 H3PO4。 (2 分)28 (15 分) C 2H4 + H2SO4=C2H5OSO3H、C 2H5OSO3H
14、 + H2O=C2H5OH + H2SO4 45.5,污染小、腐蚀性小等 P1 P2 P3 P4 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提高 将产物乙醇液化移去 增加 n(H2O)n(C 2H4)比37 (15 分)(1 ) X 射线衍射法(2 ) 4, 1s22s22p63s23p63d5;血红色。(3 ) sp3、sp 2; 6NA;形成了分子间的氢键,造成沸点升高; 16。 (4 ) 12; 427(4.0510-7)3NA38(15 分) (CH 3)2CH-CCl(CH3)2 + NaOH (CH3)2CC(CH 3)2 + NaCl + H2O;消去反应 乙苯; + HO-NO2 + H2O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