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读,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我国六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我国四次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结果,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高钠、 低钾膳食 超重和肥胖 过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 高血压家族史、 缺乏体力活动, 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每日平均钠和钾离子摄入量 中国与日本或美国中年男性比较,钠摄入量,钾摄入量,中国,中国,日本,日本,美国,美国,245mmoL,211mmoL,163mmoL,38mmoL,49mmoL,74mmoL,中国 K/Na=0.15,日本 K/Na=0.23,美国
2、K/Na=0.45,确立高血压诊断, 确定血压水平分级,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寻找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 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评估,指导诊断 与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血压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血压测量方法,是目前诊断高血压、 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可以测量夜间睡眠期间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检测隐蔽性高血压及血压变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以便鉴别白大衣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增加:精神高度焦虑患者, 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诊室血压, SBP140 mm
3、Hg 和(或) DBP90 mmHg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 于 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白天平均值13585,夜间120/70 mmHg或平均值13080诊断为高血压。,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4、,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与2010指南比较:增加130139/8589 mmHg范围,2018 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 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 A); 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I, A),删除:65岁及以上的老人的收缩压应控
5、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中危且血压160/100 mmHg 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2018 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根据初始诊室血压水平启动降压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何时开始药物降压治疗?,*中危且血压160/100 mmHg 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 有效的治疗, 其目的是降低血压、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 主要措施包括: 减少钠盐摄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
6、/d,增加钾摄入(, B) 合理膳食, 平衡膳食(, A) 控制体重,使 BMI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B) 不吸烟, 彻底戒烟, 避免被动吸烟(, C) 不饮或限制饮酒(, B) 增加运动(, A)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a, C),高血压病治疗策略,2014-J8 降压策略,起始治疗使用何种降压药物?,A:ACEI或ARB;B:-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F: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包括剂量递增到足剂量,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A+D+,A+D+,起始治疗使用何种降压药物?,D-CCB+噻嗪类 利尿剂,D-
7、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D-CCB+ARB,ACEI+噻嗪类利尿剂,D-CCB+阻滞剂,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CCB:二氢吡啶类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优选联合用药,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 以CCB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起始治疗使用何种降压药物?,不推荐的降压药联合,ACEI+ARB ACEI+阻滞剂 ARB+阻滞剂 CCB(非二氢吡啶类)+阻滞剂 中枢降压药+阻滞剂,允许CCB 三者联合,在慢性心衰治疗中-“黄金搭档”,再加入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黄金三角”,适应症 CCB ACEI ARB 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左心室
8、肥厚 稳定性冠心病 + +a +a - 心肌梗死后 -b + + +c 心力衰竭 -e 心房颤动预防 - - - 脑血管病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 - 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 - - - 肾功能不全 +d - 老年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常用降压药的强适应证,+: 适用;: 证据不足或不适用; : 可能适用; a: 冠心病二级预防; b:对伴心肌梗死病史者可用长效 CCB 控制高血压; c: 螺内酯; d: eGFR30 ml/min 时应选用襻利尿剂; e: 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用,多种药物的合用: 三药联合的方案: 在上述各种两药联合方式中加上另一种降压药物便构成三药联合方案, 其中二
9、氢吡啶类 CCB+ACEI(或 ARB) +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 四种药联合的方案:主要适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可以在上述三药联合基础上加用第 4 种药物如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氨苯蝶啶、 可乐定或受体阻滞剂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患者, 应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 积极降压治疗以及适度降脂治疗。 对 ASCVD 风险低中危患者, 当严格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6 个月后, 血脂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者, 则考虑药物降脂治疗。 对 ASCVD 风险中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应立即启动他汀治疗。 采用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 A) , 必要时采用联合降胆
10、固醇药物治疗在下列情况下, 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应用他汀类药物: 高血压合并1 种代谢性危险因素,或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包括心、脑、肾、血管等)应使用他汀类作为二级预防 合并多重危险因素(3 个)或靶器官损害较严重,可采用中等强度他汀,调脂治疗,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 ASCVD10 年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的人群,本指南增加了进行 ASCVD 余生危险的评估的建议,以便识别出中青年 ASCVD 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注:*:包括吸烟、低 HDL-C 及男性 45 岁或女性 55 岁,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1、)包括ACS,急性心肌梗塞,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后(PCI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TIA,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周围动脉疾病六大类,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抗血小板治疗,二级预防: 高血压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患者, 推荐进行抗血小板治疗(,A) 合并血栓症急性发作,如ACS、缺血性脑卒中或TIA、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时, 应按相关指南的推荐使用ASA合用1种P2Y12受体抑制剂。一级预防: 高血压伴糖尿病、 高血压伴慢性肾病、 50-69岁心血管高风险者(10年心血管总风 险10%或高血压合并3项及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可用小剂量ASA进行一级预防,ASA 不能耐受
12、者可应用氯吡格雷代替。,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血糖控制,血糖控制目标: HbA1c7%; 空腹血糖 4.4-7.0 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或高峰值血糖10.0 mmol/L。 容易发生低血糖、 病程长、 老年人、 合并症或并发症多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房颤治疗,易发生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左房增大、 左心室肥厚、 心功能降低) , 推荐使用 RAS 抑制药物(尤其 ARB) , 以减少房颤的发生(IIa, B) 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 应按照现行指南进行抗凝治疗(I, A),由于节律不整,房颤患者血压测量易于出现误差,建议采用三次测量的平均值。,特殊人群降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