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物质的密度设计意图本节是本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的第三节。在前两节,我们分别了学习了“物质的质量”和“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物质密度的本质正是研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所以从“区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开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此后结合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用实验来测量固体的密度。并且认识常见物质的密度和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应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密度的知识,所以教学方法上引采用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讲授为主,并结合适当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2、4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3)通过以上分析,概括出密度的定义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3培养实验能力能利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良好品质2通过密度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均衡美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
3、念,也是今后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现行教材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绍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教具和学具二块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塑料块,量筒,水,细线,天平,适量的水课前准备通过预习课文上的内容以及查阅资料,掌握一些密度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一、引入新课(5 分钟)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
4、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辨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二、引入密度(15 分钟)1 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质量(克)体积(厘米 3)质量/体积 (克/厘米3)塑料块15 10 0.5塑料块210 20 0.5铁块110 4 2.5铁块220 8 2.5(2)分析数据A 塑料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 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思考与讨论从实验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
5、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思考与讨论(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 与质量 m 和 V 的关系。(2)不同种类物质,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讨论总结物理规律积比值一定C 塑料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铁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3)建立概念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B密度公式:=m/V;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 3);克/厘米 3(g/cm 3)1g/cm3=1000kg/m3=103kg/m32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 1.010
6、3kg/m3 表示 1 米 3 水的质量是 1.0103 千克。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3)公式 的物Vm理意义三、学习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15分钟)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 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学生观察图 76、图 7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实验操作。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 V1;用细线拴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 V2用 V2V 1,得到待测液体的体积。四密度知识的实际引用(5 分钟)1介绍各种常见的物质的密度。2生活中利用密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