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口理论K 线分析缺口理论大全(精品)一 2007-10-16 20:51 缺口理论(1) 价格跳空(缺口)价格跳空是指在 K 线图上没有发生交易的区域。比如说,在上升趋势中,某天最低价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从而 K线图上留下一段当时价格不能覆盖的缺口(或日:空白) 。 在下降趋势中,对应情况是当日的最高价格低于前一日的最低价。向上跳空表明市场坚挺, ,面临向下跳空则通常是市场疲软的标志,跳空现象在长期性质的周线图上也可能出现,而且一旦发生了,就非同小可。不过它在日线图上更常见。 关于跳空的解释流传着一些陈词滥调。其中有句常常听到的俗套:“跳空总会被填回“,这是不正确的。我们且先花点篇幅,澄清一
2、下概念。我们将看到,有些跳空确具意义,但有些则很平常;有些会被填回,有些则不会。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价格跳空因其所属的类型及出现的场合不同,具有不同的预测性意义。 跳空具有四种类型 跳空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普通跳空,突破跳空,中继跳空(或测量跳空) ,以及衰竭跳空。 普通跳空:普通跳空在四种类型中预测性价格最低,通常发生在交易量极小的市场情况下,或者是在横向延伸的交易区间的中间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参与者毫无兴趣,市场清淡,相对较小的交易指令便足以导致价格跳空。大多数图表分析师把普通跳空忽略不计。 突破跳空:突破跳空通常发生在重要的价格运动完成之后,或者新的重要运动发行之初。在市场完成了主要的底
3、部反转形态,比如头肩形底之后,对颈线的突破经常就是以突破跳空的形式进行的。市场的顶部或底部所发行的重要突破,正是滋生此类跳空的温床。另外,因为重要趋势线被突破时意味着趋势反转,所以也可能引发突破跳空。 突破跳空通常是在高额交易中形成的。突破跳空更经常地是不被填回。价格或许回到跳空的上边缘(在向上突破的情况下) ,或者甚至部分地填回到跳空中,但通常其中中总有一部分保留如初,不能被填满。一般来说,在这种跳空出现后,交易量越大,那么它被填回的可能性就越小。事实上,如果该跳空被完全填回,价格重新回到了跳空的下方的话,那么这其实倒可能是个信号,说明原先的突破并不成立。向上跳空在之后的市场调整中通常起着支
4、撑作用,而向原先的方向突破并不成立。而向下跳空在之后的市场反弹中将成为阻挡区域。 中继跳空(或测理跳空) ;当新的市场运动发生,发展过一段之后,大约在整个运动的中间阶段,价格将再度跳跃前进,形成一个跳空或一系列跳空,称为中继跳空。此类跳空反映出市场正以中等的交易量顺利地发展。在上升趋势中,它的出现表明市场坚挺;而在下降趋势中,则显示市场疲软。正如突破跳空的情况一样,在上升趋势中,中继跳空在此后的市场调整中将构成支撑区,它们通常也不会被填回,而一旦价格重新回到中继跳空之下,那就是对上升趋势的不利信号。 此类跳空又称测量跳空。因为它通常出现在整个趋势中点,所以我们可以从本趋势的信号发出之处或突破处
5、,顺着趋势方向翻一番,从而估计出该趋势今后的发展余地。 衰竭跳空:最后这一类跳空出现在接近市场运动的尾声处。在价格已经抵达了所有目标,并且上面介绍的两种跳空(突破跳空和中继跳空)均已清晰可辩之后,分析者便开始预期衰竭跳空的降临。在上升趋势的最后阶段,价格在奄奄一息中回光反照,跳上一截。然而,最后的挣扎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天乃至一个星期里的价格马上开始下滑。当收市价格低于这种最后的跳空后,表明衰竭跳空已经形成。上述情况非常典型,说明在上升趋势中,如果跳空被填回,则通常具有疲弱的意味。 岛形反转 这样我们又回到了价格跳空之前的话题-岛形反转形态。有时侯,在向上衰竭跳空出现后,价格在其上方小范围地盘
6、桓数日乃至一个星期,然后再度跳空而下。在这种情况下,那几天的价格变化在图表上就像一个孤岛,四周为空白(“海水“)向上的衰竭跳空同向下的突破跳空结合在一起,就完成一个反转形态,它通常意味着市场将发生一定幅度的折返。当场反转的规模也要取决于它本身在趋势的总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日内价格跳空 在结束对跳空的讨论前,我们还要有所补充。上面所述主要集中于日间跳空,即出现在日线图上的价格跳空。还有许多种跳空发生在日内价格变化中,出现在以日内时间单位为基础的 K线图上,而在日线图上并没有反映。比如说 5 分钟 K 线图可以展示许多日内的价格跳空。此类跳空潜藏在日线图中,其运作机理同日间跳空并没有什么两样。有
7、机会获得日内资料的读者如果看到了这些跳空,不妨如法操作,善加利用。 缺口理论(2) 1、缺口之意义战场上,交战的双方对峙一段时间,若不进行和解,总有一方取得优势。败退的一方或且战且退,或败如山倒。胜利的一方乘胜追击,渡过河流或海洋继续作战,此时面临严重的补给与退路问题,后面是“缺口“,敌方若反击,情势非常不利,若战败则必掉入河流,甚至被大海吞噬,不然就须投降。基于此项不利环境因素,必须奋力作战,向前挺进,距“缺口“一段距离,建立据点,稳住阵脚。股票市场的多空长期争战更是如此,从 K 线图形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形状很完全的形态,不论是整理形态还是反转形态,或在波动较小的价格区域内以低成交量变动的股
8、票。有时某日会受突如其来的利多或利空消息,持者惜售或卖方争于脱手,供需失调,开盘后没有买进或卖出,使某些价位在开盘时抢买或卖情形下而没有成交,在图形上显示不连贯的缺口,技术分析里,缺口就是没有交易的范围。在此必须提醒读者,缺口是开高盘或开低盘的结果,而开高盘或开低盘在图形上并不一定显示缺口。长阳线距先前之阳线有段空隙,是开高盘而且跳空留下缺口。长阴线距先前之阴线有段空隙,是开低盘而且跳空,形成缺口。第二根阴线是开低盘而未发生缺口。从日 K 线图看,缺口是当一种股票某天最低成交价格比前一天的的最高价格还要高,或是某天的最高成交价格比前一天的最低成交价格还要低。而周 K 线图缺口必须是一周中的最低
9、成交价格比前一周最高价还高,或是最高价较前一周的最低还低,月 K 线亦是如此,只是月线缺口因时间较长,而发生月尾与月初股价“断线“的机会极微。虽然开盘价较前一日之开盘价高,或是较前一日收盘价低,但彼此影线相连,虽然是跳空现象,这并不是缺口。每日交易过程里,亦会发生某价位没有成交的情形,K 线图形中却没有显现出来,我们只能解释是一种暂时的供需不平衡,虽然它们时常比许多隔天的缺口更具有“多空已分胜负“的意义,在技术分析上它只供短线操作者参考,而被专家所忽略。许多技术操作者都认为,任何缺口必须封闭,措辞稍为缓和的则认为,假使一个缺口在三天内不封闭,则将在三星期内封闭,另有些人则认为,三天内若不封闭缺
10、口,则此缺口绝对有意义,短期内将不会“补空“。事实上,这些争执并不重要,主要是注意与了解封闭后股价走势的动向,一般而言,缺口若不被下一个次级移动封闭,极可能是一年或几年才会被封闭。缺口被封闭后的走势是投资人所关心的。短期内缺口即被封闭,表示多空双方争战,原先取得优势的一方后劲乏力,未能继续向前推进,而由进攻改为防守,处境自然不利。长期存在的缺口若被封闭,表示股价趋势已反转,原先主动的一方已成为被动,原先被动的一方则转而控制大局。探讨有意义的缺口前,先介绍在图形里时常会发生却没有实际趋势意义的缺口,它并不是由交易行为产生,而是由法令规定将股票实际交易价格硬性地从某一交易日起降低,降低的程度则由该
11、股票所含的股息与股权多寡来决定,臂如除息与除权就是如此。除息报价是以除息前一日收盘价减掉今年配发之现金股利,因此,任何股票现金股利配发愈多,所形成的缺口愈大,1973-1979 年的台聚股票便是标准例子,而除权报价是以除权前一日收盘价除以所含的权值,所谓权值则包括股票股利,资本公积配股与现金认股三部分,因此缺口更大,每年业绩良好,价位高与股票股利占多数的股票以及现金增效颇重的股票权值都非常大,因此,除权后之报价极可能与前一日收盘价格相差百分之二十,甚至于更多,这些缺口若被封闭,则称为填息或填权。有些技术操作者为弥补除权后形成的无意义缺口,就以开盘后除权报价为准,将权值自行加于图表上,使图形继续
12、连贯下去,如此一来,股票如果填权,在图形上则有双重的标示,一为现行股份,一为现行股份加上权值。 缺口理论(3) 2、 缺口之种类(1)普通缺口:在图形里普通缺口经常出现在一个交易频繁的整理与反转区域,然而它出现在整理形态的机会较反转形态大,因此若发展中的矩形与对称三角形出现缺口时,就能确定此形态为整理形态。因此,它的特征是出现跳空现象,但并未导致股价脱离形态而上升或下降,短期内走势仍是盘局,缺口亦被填补。短线操作者如果预测此一发展迹象,则可在此价格区域内高出低进,赚取差价。普通缺口由于很容易被封闭,在多空争斗里亦不代表何方取得主动,其短期技术意义近乎于零,但是对于较长期技术分析却有很大的帮助,
13、因为一个密集形态正逐渐形成,终究多空双方要决是胜负。 (2)突破缺口:当形态确立后,从 K 线表示股价以一个大小不一的缺口跳空上升或下降远离形态,突破盘局,此缺口就是表示真正的突破已经形成,行情将顺着股价趋势行进下去,也就是说,股价向形态上端突破,整理区域便成为支撑区,将有一段上升行情出现,股价向形态下端突破,整理区域就成为阴力区,将有一段下跌行情出现。 通常导致突破缺口的 K 线是强而有力的长阴线或长阳线,显示一方的力量得以伸展,另一方则败退,同时缺口亦显示突破的有效性,突破缺口愈大,表示来变动愈强烈。成交量的配合则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发生缺口前成交量大,突破后成交量未扩大或随价位波动而相形
14、减少,表示突破后并没有大换手,行情变动一段后由于获利者回吐承接力量不强时,便回头填补缺口。突破缺口发生后,成交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扩大,则此缺口意义深远,近期内将不会回补。与突破形态一样,下跌突破缺口并不一定出现大成交量,但仍有效。 (3)继续缺口:亦称逃逸缺口。它出现的次数比前两种缺口要少,通常是当股价突破形态上升或下跌后远离形态而至下一个整理或反转形态的中途出现,因此继续缺口可大约地预测股价未来可能移动的距离,所以又称为测量缺口。如果行情进行中出现两个缺口,股价变动的中点就可能在两个缺口之间。所以就可以计算出此段股价波动终点的大概价位。其次若跳空现象连续出现,表示距变动终点位置愈来愈近。股
15、市有句名谚:“股价跳三空气数已尽“便是此意。 (4)竭尽缺口:在多头市场出现此类缺口,表示长期上涨行情即将结束的信号,空头市场出现此类缺口,暗示跌势接近尾声,将进入整理或反转阶段,任何一种热门的股票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出现竭尽缺口,绝大部分均已先出现其他类形的缺口,然而并不是所有股票在行情结束前都会产生竭尽缺口现象。缺口发生的交易日或次日成交量若比过去交易日显得特别庞大,而预期将来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出现比此更大成交量或维持此成交量水准,极可能就是竭尽缺口。如果缺口出现后的隔一天行情有当日反转情形而收盘价停在缺口边缘,就更加肯定是竭尽缺口。同理,下跌行情结束前出现向下跳空K 线,成交量萎缩,此缺口亦是
16、竭尽缺口。 有时会发现 K 线图形在同一价位区发生两个缺口,也就是上升与下跌行情里产生竭尽缺口后,股价继续朝相同方向移动,经过一星期或稍长时间的变动,开始朝反方向移动,而在先前竭尽缺口价位跳空,反转下跌或上升,形成突破口。由于两个缺口大约在同一价位发生,而整个盘档密集区在图形上看起来就像孤立的小岛形反转,但极少出现。 3、 缺口之研判缺口现象在 K 线图形里并不罕见,究竟如何辨别种类?大致可以各类缺口的特征去推敲: (1) 普通缺口与竭尽缺口都会在几天之内被封闭,由缺口所在位置极易分辨此两种缺口。 (2) 普通缺口与突破缺口发生时都有区域密集的价格形态陪衬,前者在形态内发生,没有脱离形态,后者
17、则在股价变动要超越形态时发生。逃逸缺口没有密集形态伴随,而是在股价急速变动,也就是在行情中途出现。 (3) 突破缺口表明一种股价移动的开始,逃逸缺口是快速移动或近于中点的讯号,竭尽缺口则表示已至终点,前面两种缺口借着它们的神机妙算的缺口理论 2008 年 04 月 06 日 星期日 22:23 缺口又称窗口或裂口,是指在 K 线图上没有发生交易的区域。在上升趋势中,某天(或周、月)最低价高于前一日(或周、月)的最高价,从而K 线图上留下一段当时价格不能覆盖的缺口,称之为向上跳空缺口,表明市场坚挺;在下降趋势中,某天(或周、月)的最高价格低于前一日(或周、月)的最低价,称之为向下跳空缺口,通常是
18、市场疲软的标志。周 K 线或月 K 线图上出现缺口,其实战意义非同小可,将预示着多空双方已发生了绝对性变化。经数天或较长时间的变动,又回到原来缺口的价位时称为缺口的封闭,即补空。 “任何缺口都会被回补的” ,这是缺口理论运用中的一句老话,但并不完全正确,有些突破缺口并不会被封闭,如 1994 年 8 月 1 日 338377 缺口就至今完好无缺。 缺口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即普通缺口、除权缺口、突破缺口、持续缺口和竭尽缺口。除权缺口是由股票除权除息所造成,没有实战指导意义,因此另四种缺口是研判的重点。 1、普通缺口:一般出现在交易量极小、波动范围不大的整理形态中,出现缺口后,也未导致股价突破形态而
19、上升或下降,短期内走势仍是盘局,3 天内缺口很快被回补。普通缺口由于可预测性低,可把其忽略不计。 2、突破缺口:突破缺口通常发生在重要的价格运动完成之后,或者新的重要运动发生之初,股价脱离整理或成交密集区,至少不在 3 天内甚至一个时期不被封闭。在市场完成了主要的底部反转形态,比如头肩底构筑时,对颈线的突破经常就是以突破缺口的形式进行的。重要趋势线被突破时意味着趋势反转,也可能引发突破缺口。突破缺口往往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回补,价格或许回到缺口的上边缘(在向上突破的情况下) ,或者甚至部分地填回到缺口中,但通常其中总有一部分保留如初,不能被填满。如 1994 年 8 月 1 日沪综指受三大利好刺激
20、,从前一日收盘 333 点跳空 61 点于 394 点开盘,日 K 线上留下 338377 突破缺口,至今未被回补(图 1) 。一般来说,在突破缺口出现后,交易量越大,那么它被填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该缺口被完全填回,价格重新回到了缺口的下方的话,那么说明原先的突破并不成立。如 2002 年 6 月 24 日受停止国有股减持消息刺激而形成的 15641647 缺口在当时被认为是突破缺口,但事后证明只不过是个超级多头陷阱。向上缺口在市场调整中通常起着支撑作用;向下缺口在市场反弹中将成为阻力区域。 3、持继缺口:当突破缺口产生后,价格发展过一段之后,大约在整个运动的中间阶段,价格将再度跳跃前进,形
21、成一个缺口或一系列缺口,称为持继缺口。持继缺口为中途跳空缺口,重要特征是没有密集成交形态的伴随,出现在行情急速运动中,一般也在一段时期内不被回补,有助涨助跌的作用,特殊的情况会产生 23 个。在上升趋势中,持继缺口的出现表明市场坚挺,在此后的市场调整中将构成支撑区,它们通常不会被填回,而一旦价格重新回到持继缺口之下,那就是对上升趋势的不利信号;而在下降趋势中,则显示市场疲软,在市场反弹中将成为阻力区域。如沪综指在 1994 年 8月 10 日留下了 592597 的持续缺口,并构成大盘高位调整时强有力的支撑(图 1) 。持续缺口又称量度缺口,因为它通常出现在整个趋势中点,所以从持继缺口突破处,
22、顺着趋势方向翻一番,从而估计出该趋势今后的发展余地。因此根据 1994 年 8 月 1 日 338377突破缺口和 1994 年 8 月 10 日 592597 持续缺口,可初步研判得出597+(597-338)=856 点为多头攻击的目标位,事实上沪综指当时最高摸至 1052 点,而 1994 年 9 月 5 日的 830868 竭尽缺口正好在856 点附近,显示出在完成量度升幅之后再往上攻往往都是多头陷阱。 4、竭尽缺口:出现在一个运行趋势的末端,股价做最后的冲刺,与此同时往往有恐慌性抛售或消耗性的上升,缺口一般很快被回补,市场原有的趋势发生逆转。在突破缺口和持继缺口均已清晰可辩之后,便可
23、预期衰竭缺口的降临。在上升趋势的最后阶段,价格回光返照继续跳上一截,然而最后的挣扎好景不长,在随后的几天内价格马上开始下滑。当收盘价格低于这种最后的缺口后,表明衰竭缺口已经形成。在上升趋势中,如果竭尽缺口被回补,则通常具有疲弱的意味,预示着股价已正式转势了。1994 年 9 月 5 日 830868竭尽缺口(图 1)的诞生前后走势正好与之相符合,因此当大盘以黄昏之星见顶 1052 高点时,为出货的最佳时机。 打开 K 线图可看出,在投机气氛较浓时,缺口往往经常出现。而在监管日趋规范的今天,大盘的缺口已较少出现,个股波动还是经常看到缺口的身影,这表明受重大利多或利空刺激而出现的缺口,正随着市场化
24、进程的加快而呈现出减少出场的次数。当然在“新兴+转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缺口理论的运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虽对于股指而言其实战技巧性在减弱,但对于个股由于非系统性突发事件的广泛存在,缺口研判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缺口往往是在外界突发因素刺激下,由于多空双方的冲动情绪造成的,事后经过时间对刺激因素的逐步消化,以及买卖双方理智的逐渐恢复,理论上缺口都会出现回补现象。一般而言,缺口若不被下一个次级行情封闭,则有可能由下一个中级行情回补,时间若更长,将由下一个原始趋势所封闭。通常认为,普通缺口与竭尽缺口都会在几天内封闭,可从缺口位置来辨别,普通缺口在密集股价区域中,而竭尽缺口往往出现在上升或下跌趋势
25、的末端。6.24 行情中的 15641647 缺口也属竭尽缺口,只不过封闭时间被延长了。而持续缺口及突破缺口在较长时期内不会被封闭。如 1994 年 8 月 1日的 338377 突破缺口。2、普通缺口与突破缺口都可能出现在密集股价区域中,但前者位于形态内,后者则脱离形态。而持续缺口是在行情发展的中途出现。如 2003 年 6 月 23 日的 15281524 向下突破缺口,就击破了1563 点为左肩、1582 点为头、1572 点为右肩的小型头肩顶颈线位1530 点,有效地脱离了头肩顶筑顶的区域。3、突破缺口标志着一轮行情升跌的开始,向上突破后其成交量必须继续放大,向下突破则不一定要求放量,
26、而缺口越大,后市趋势的力道越强。持续缺口标志行情趋势加速和接近行情的中点,即未来升跌幅度很可能会达到该缺口与突破缺口的距离那么长。竭尽缺口是行情尾声和终点的标志,正是“股价跳三空,气数已尽” 。沪综指在 1994 年 8 月 1 日开始的 325-1052 行情中,就出现 338377突破缺口、592597 持续缺口、830868 竭尽缺口。今年沪综指自1649 点阴跌以来,在 6 月 23 日出现 15281524 向下突破缺口,在7 月 21 日出现 15061504 向下持续缺口,8 月 25 日出现第三个14361434 缺口,不排除为竭尽缺口,因此大盘有望将探明底部。4、竭尽缺口像持
27、续缺口一样伴随快而猛的上升或下跌出现。在上升趋势中这两种缺口的区别在于,若发生缺口的当天成交量放大,且短期无法再放出大量的话,则为竭尽缺口;否则量能继续能放大的话,则为持续缺口。6.24 行情当日仅沪市就放出 531 亿的成交金额,大盘之后再也很难继续放量,因此为竭尽缺口。5、从突破缺口到竭尽缺口实际上反映的是多空双方的斗争,由产生到强盛到消亡的过程,因此它们是按次序出现的。对于个股而言,热门股的分析意义和效果比较肯定,但在冷门或全控盘庄股中,缺口分析虽不可忽视,但较难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控盘庄股较少出现多空斗争情况,走势往往出现一边倒,完全由庄家控制。特别在庄家资金链断裂情况下出现的跳水时,
28、将会出现空中飞刀,绝不可伸手去接。如今年以来世纪中天(000540) 、正虹科技(000702) 、徐工科技(000425) 、百科药业(000627) 、凯诺(600398)等庄股出现持续跌停缺口的高台跳水时,大家要耐心当观众。6、在突破缺口、持续缺口出现之后,有时竭尽缺口并不一定会出现,这表明股价上攻或下跌的动力早已不足,无法发动最后一击。如沪综指在 1999 年 12 月以周早晨之星探底 1341 点之后,2000 年1 月末以 1536-1583 周跳空缺口向上突破,2000 年 5 月中旬又出现了 1777-1783 的周持续缺口,之后大盘上攻到 2245 的历史性高点一直未出现竭尽
29、缺口,但这并没有影响大盘的见顶(图 1) 。7、持续缺口作为量度缺口,一般而言可以预测股价今后上攻或下跌的目标位,即从持继缺口突破处,未来升跌幅度很可能会达到该缺口与突破缺口的距离那么长,从而估计出该趋势今后的发展余地。但这并不是强制性要求,仅是提供参考,有时股价并没有实现这种量度跌幅,但这并不影响缺口理论的实战运用。如沪综指从2245 点下跌以来,在 2001 年 7 月底 8 月初出现 2063-2056 的周向下突破缺口,确定了中长期调整市道;随后在 2002 年 1 月初又出现了 1608-1607 的周向下持续缺口,但股指并没有完成量度跌幅才止跌,在 2002 年 1 月中旬就出现了
30、第三个跳空缺口即 1523-1519 缺口。从时间上看由于前后相隔一两周,该缺口作为第二个持续缺口的可能性较大;但从实战角度来看,随后大盘就成功探底 1339 点,因此实质上为竭尽缺口,只不过股指没有完成持续缺口的量度跌幅(图2) 。8、个股研判时,要注意刚刚脱离底部形态,出现向上跳空缺口并突破底部形态的强势股。受一般利好消息影响形成的缺口会在短期内回补,虽然没有中线投资价值,但短线也值得参与,一般也有较好的收益;而受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所形成的跳空高开缺口,一般在 3 到 6 个月之内难以回补。9、强势板块中的领头羊在上攻时所形成的持续跳空缺口,值得短线客的积极介入。市场在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主流
31、板块,而每一个热点形成时都有一个龙头。如 2000 年初的梅林、海虹就曾出现持续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涨停跳空缺口。6.24 行情主要是低价次新大盘股出现快速拉升,中海发展(600026)曾连续多个跳空高开缺口,如在 6 月 24 日出现 4.64-5.05 突破缺口,6 月 25 日出现 5.05-5.47持续缺口,6 月 26 日再次出现 5.56-5.59 持续缺口,股价一鼓作气拉高 80,然后在高位慢慢出货。跟踪这种股票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勇气,特别是对其内在的价值要有深刻分析,参与这种个股炒作要有短线思维。K 线分析均线技术兵法-均线背离 2007-10-16 20:45 均线理论的本
32、质是市场的成本趋势,而股价的涨跌始终围绕市场成本,因此代表成本的均线在实际抄做中十分重要。 股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均线的方向波动,而均线的周期长短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周期短的均线的敏感度高,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而周期长的均线敏感度低,但稳定性和准确度相对较高,例如,3日均线比 5 日均线敏感,240 日均线比 120 日均线的周期长,但 240日线所代表的趋势的方向更准确,周期越长的均线越重要。均线背离现象在实际抄做中经常能够遇到,它对于把握短线机会很有帮助,所谓均线背离是指两种情况:1,当股价下跌见底后,从底部上涨时,此时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一般都是向下的,当股价突破一条均线以后,股价的运行
33、方向与所突破的均线的方向是“交叉”并相反的,这就是均线背离。2,另一种情况是,当股价上涨见顶后,快速下跌的过程中,此时的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仍然向上,当股价快速击穿一条中长期均线后,此时股价的方向向下,而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确是向上的,股价与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也是“交叉”并相反的,这也是均线背离的现象。均线背离现象一般发生在暴涨或者暴跌时,他对于判断底部和顶部很有帮助,股价对均线有拉动的作用力,而同时均线对股价也有吸引的作用力,股价与均线的方向发生交叉背离,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状态,是短期的行为,由于均线的吸引力,将导致这一现象得到修正。同时由于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趋势的方向,而一个趋势的形成
34、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趋势会对出现偏差的股价进行修正,从而出现反弹或者回调,这一方法对于判断短期的底部和顶部很有效。例如,在本轮行情中,大盘从 4 月 9 日以后在指标股的带动下,快速上拉,并快速突破了年线。这样的走势一般都是一鼓作气,此时,虽然大盘上涨力度较强,但是被指数突破的年线的方向仍然向下,年线的方向与指数的方向完全相反,此时就发生了均线方向上的交叉背离,此时一旦大盘出现高位震荡,并跌破短期的 10 日均线的话,则表明大盘短线见顶。指数需要向其所突破的均线回调,这是市场本身的一种客观规律。在前期 4 月分大盘见顶前后,我当时在一篇帖子里和大家说过,帖子的题目是“关注行情的生命线”
35、里面提到10 日均线是行情的生命线。其理论根据就是均线交叉背离。再例如,97 年 5 月-7 月间,由于大盘暴涨暴跌,当时曾经多次发生均线交叉背离,并产生反弹,97 年 5 月中旬股价在暴跌中快速击穿 30 日线,但此时 30 日线仍然向上,而指数击穿均线向下,此时就是均线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97 年 6 月中旬,大盘击穿 60 日线后,60 日线仍然向上,指数与均线再次出现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97 年 7 月初,当大盘击穿 120 天线时,也是指数与均线出现交叉背离,后来也出现反弹。股价与均线的交叉背离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只是技术上的一种参考指标,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参考指标,
36、还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我们在运用均线背离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1,股价的 K 线与均线必须发生交叉,并且在方向上相反,如果股价与均线没有发生交叉时,即使此时两者方向相反,也不属于均线背离。2,在均线背离发生后,判断短期的底和顶时,应当注意:股价必须出现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才可靠。如果在均线发生背离后,股价并没有出现剧烈的震荡,而是出现强势盘整或者下跌抵抗的情况下,表明市场并不理会均线背离,原有的上涨或下跌状态仍将持续。例如000002,万科在今年 3 月初时突破 120 日均线后,股价与 120 日均线发生交叉背离,但此时他的股价在高位进入控盘状态,小阴小阳的方式震荡上行,股价在均线背离的情况下,并未
37、发生剧烈的震荡,因此,此时均线背离已不适用,因为股价进入控盘后的“超强状态” ,此时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另一种均线状态-“均线扭转” 。关于“均线扭转”的问题以后再和大家讨论。再例如,沪深大盘在 2001年 7,8 月份时的大顶破位后,当时也出现了短时间的“均线背离”现象,但是大盘后来所出现的是在均线下方进行下跌抵抗来修复均线背离,此时表明市场进入“极弱状态” ,这时的情况下,也不能运用均线背离技术,此时的均线状态也属于“均线扭转”的一种情况。3,均线背离技术只适用于一般状态下的市场,当市场进入“极强”或“极弱”状态时,应当运用“均线扭转”理论来判断大势。此时的市场状况是有两种情况:A,极强市场。此时是连续放巨量突破均线与均线发生背离,突破后股价在高位强势整理拒绝回调,判断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在于“连续”放巨量,成交量的“连续”是十分重要的。B,极弱市场。此时是连续阴跌破位后所出现无量的下跌抵抗,股价无力回弹,即使股价暂时起稳,也不能进场抢反弹,因为股价是在半山腰被动等待均线下压,属于均线的被动修复,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股价仍将破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