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9495679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7.180F19N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NB/T XXXXX2016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Guide for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征求意见稿)2016 - XX - XX 发布 2016 - XX - XX 实施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目 次前 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工艺相关标识 .36 安装点标识 .67 位置标识 .88 电缆标识 .99 标注规定 1010 各系统及主

2、要设备标识 .10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系统编码索引 .20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设备编码索引 .25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部件编码索引 .27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建(构)筑物编码索引 .28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储能单元典型设备构成及其工艺相关标识编码 .30NB/T XXXXX2016I前 言本标准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1-2009 )给定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

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广州健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XXXXX。本标准首次制定。NB/T XXXXX20161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的基本规定、工艺相关标识、安装点标识、位置标识、电缆标识、信号标识的格式和取值规定以及各系统和主要设备的标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为载体的储能电站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未规定的术语和定义符合GB501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的规定。3.1 电化学储能电站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采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3.2 储能单元 energy storage unit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与其相连的储能变流器组成的最小储能系统。3.3 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监测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等) ,为电池

5、提供管理及通信接口的系统。3.4 储能变流器 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3.5 电池分系统 battery subsystem由多个电池组连接而成的可整体控制功率输入输出的分系统,通常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并受后台监控系统控制。NB/T XXXXX201623.6 单体电池 cell构成储能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及外壳等组成,其标称电压为电化学偶的标称电压。3.7 电池模块 battery module(BM)一组相联的单体电池的组合,是单体电池在物理结构和电路

6、上相连接的最小分组,可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替换。3.8 电池组 battery module由电池管理系统最小监控单元所管理且装配有使用所必需的装置(如外壳、端子、接口、标志及保护装置)的多个单体电池的组合。3.9 孤岛 islanding电网失压时,储能站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负荷继续供电的状态。3.10 标识 identification赋予物理对象唯一记号,以区别于其他物理对象。3.11 标注 notation将标识符号或编码记录在介质上的过程。4 基本规定4.1 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对电站生产相关的系统、设备和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生活设备设施进行编码和标识。4.2 标识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并

7、包含功能、逻辑位置、物理位置等信息,应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各阶段的要求,总体原则如下:a) 标识系统的细度应与不同类型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维护水平相适应。b) 以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为储能载体的储能单元,应至少标识至电池模块,可根据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标识。c) 以液流电池为储能载体的储能单元,应至少标识至电堆,一般无需对电池模块进行标识。d) 以钠硫电池为储能载体的储能单元,宜标识至电池模块,一般无需对单体电池进行标识。e) 除储能单元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标识还应覆盖所有与储能生产密切相关的系统、设备以及重要的生活设施。NB/T XXXXX20163f) 如储能部分与光伏、风电

8、、水电等其他类型电站联合建站,其标识工作宜与其他发电业务同步开展并使编码结果协调一致。4.3 标识分为工艺相关标识、安装点标识、位置标识、电缆标识,用途如下:a) 工艺相关标识用于标识工艺的系统、设备、部件。b) 安装点标识用于标识电气和仪控的系统、设备,以及接线和安装位置。c) 位置标识用于标识建(构)筑物。d) 电缆标识用于标识电缆的起点或终点以及电缆类型。4.4 标识系统编码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g) 确定标识对象。h) 对建(构)筑物及房间进行编码。i) 对系统、设备、部件进行编码。j) 在工程文件和图纸上对标识对象进行标注。k) 在电站建筑物或设备投运前,将编码标注在设备铭牌或建(构)

9、筑标识牌上。l) 把标识对象的编码录入相关数据库。4.5 水电厂标识编码工作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启动,并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阶段逐步实施,确保标识系统应用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具体要求如下:m)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即可确定各主要系统的编码,并在各项招标文件中对编码工作予以明确;n) 招标设计阶段可确定各主要系统、设备的编码,并在各专业的原理图、系统图、接线图、布置图等主要设计图纸中予以标注;o) 标识编码工作应随着工程设计的深入不断完善,至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完成各类系统、设备和主要部件的编码工作,并在各系统图、原理图、布置图、安装图中标识至设备级或部件级,其编码层级应与材料表保持一致。p) 标

10、识编码工作应在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阶段不断完善,确保编码始终满足施工和运行维护要求。4.6 各专业标识范围和基本要求如下:a) 电气一次专业标识范围应包括储能单元及其管理系统、主变压器、电力输出与配电系统、站用电系统等,主要的系统分类码主组 F1编码字符应为 M、A、B。q) 电气二次专业标识范围应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通信系统、信息系统、五防系统、电能计量系统等,主要的系统分类码主组 F1编码字符应为 B、C。r) 机械专业标识范围应包括以下部分液流电池电解液循环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等,主要的系统分类码主组 F1编码字符应为 M、S。s) 土建专业标识范围应

11、包括全站生产生活建(构)筑物,主要的系统分类码主组 F1编码字符应为 U。5 工艺相关标识5.1 工艺相关标识应由前缀符加 4 级编码构成,其编码格式见图 1。NB/T XXXXX201640 级 1 级 2 级 3 级全站码 系统码 设备码 部件码G B 1 B 2F 1 F 2 F 3 F nF 0 A n A 3A 1 A 2 B nA 或 NA AA A A N N( N )N N N( A )A A N N分级序号分级名称编码字符名称编码字符类型=表示工艺相关编码标识类型前缀符表示 储能 单元或公用的系统设备全站码表示 0 级码范围内相似系统的编号工艺系统前缀号按系统索引约定对系统和

12、装置的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编号对设备进一步细分设备附加码按部件编码索引对部件分类部件分类码对部件编号部件编号按系统或装置细分成子系统或段的编号按设备编码索引表约定对机械 、 电气 、 仪控设备分类设备分类码对机械 、 电气 、 仪控设备编号设备编号图 1 工艺相关标识的格式5.2 编码字符类型中,N 为 1 位阿拉伯数字,A 为 1 位大写的英文字母(禁用 I,O) 。5.3 前缀符工艺相关标识使用“=”作为前缀符,当工艺相关标识单独标注时可省略。5.4 全站码全站码用于标识电站储能单元和公用系统、设备或建(构)筑物,其取值见表1。表 1 全站码 G 的取值G取值 涉及范围1 9 19号储能单元及

13、专用建(构)筑物A、B、C、D、E、F、G 1016号储能单元及专用建(构)筑物S、T、U 分别为一期、二期、三期储能单元公用系统、建(构)筑物Y 按最终规划容量考虑,为在建和扩建储能单元公用的系统、建(构)筑物注1:公用系统的范围需要从电站整体规划考虑命名,某一阶段的公用系统应按照规划的公用范围命名。 注2:全站码G的取值依次从固定端向扩建端方向由小到大递增。注3:H、W、X、Z允许自由使用,用于处理特殊情况,由工程各方约定。NB/T XXXXX201655.5 系统码5.5.1 系统分类码 F1F2F3的编码取值应按 7.1 条的规定选用,可参考附录 A 的编码取值。5.5.2 F1 的编

14、码字符和标识范围见表 2,F2 和 F3用于对 F1标识范围的细分,编码取值应符合 7.1 条的规定。表 2 F 1的标识范围F1 系统标识范围 说明A 电网和配电系统 组合电器及出线设备,包括其保护设备、孤岛检测装置B 储能出线、主变压器及站用电系统 储能出线及主变压器系统(含变低开关)、站用电系统C 保护、测量、监控和通信系统保护联锁系统、电能计量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时钟系统、数据网络系统、语音交换系统、信息系统M 储能单元 储能单元出线、储能变流器、电池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S 附属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电梯、消防系统5.5.3 系统编号 FN用于

15、将 F1F2F3标识的系统或装置细分,即细分成子系统或子装置。F N由两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可以是 01、02、03、99。编号可以采用流水顺序编码,也可以按照十位递进,每位上的“0”不得省略。5.6 设备码5.6.1 设备分类码 A1A2的编码取值应按 7.2 条的规定选用,可参考附录 A 的编码取值。5.6.2 A 1的编码字符和标识范围见表 3,A 2用于在 A1标识范围内的细分,编码取值应符合 7.2 条的规定。表 3 A 1的取值A1 设备标识范围A 机械设备1B 机械设备2C 测量设备D 测量信号(仅用于信号标识)E 状态与控制信号(仅用于信号标识)G 电气设备5.6.3 设备编号

16、AN应由 3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每位上的“0”不得省略。5.6.4 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为 GS 时,设备编号 AN取值范围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 GS 的编号取值范围AN 编号范围 GS(开关刀闸设备)100199 断路器200299 隔离刀闸NB/T XXXXX20166300399 接地开关400599 负荷开关600699 低压配电盘抽屉开关5.6.5 设备附加码 A3用于对设备特殊细节的细分,由一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可按 A、B、C顺序选用。如无定义或不需要使用时 A3位应省略。5.7 部件码5.7.1 部件分类码 B1B2的编码取值应按 7.3 条的规定选取,可参考附录

17、A 的编码取值。5.7.2 B 1的编码字符和标识范围见表 5,B 2用于对 B1标识范围的细分。表 5 B 1的取值B1 部件标识范围- 电气部件K 机械部件Q 仪控部件(非电气)5.7.3 部件编号 BN应由两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可以是 01、02、99,可采用流水顺序编号,每位上的“0”不得省略。6 安装点标识NB/T XXXXX201676.1 安装点标识应由前缀符加 3 级编码构成,其编码格式见图 2。0 级 1 级 2 级全站码 安装单元码 安装空间码G F 1 F 2 F 3 F nF 0 A n A 2A 1A 或 N A A A N N( N ) N N N ( A )A分级序

18、号分级名称编码字符名称编码字符类型+表示安装点标识标识类型前缀符表示储能单元或公用的系统设备全站码表示 0 级码范围内相似安装单元的编号安装点前缀号( 如盘 、 柜 、 箱 、 控制台 )安装单元分类码安装单元编号部件特殊安装位置的标识或对 A n 的进一步细分安装控件附加码安装单元的细分编号安装单元的竖向细分码 ( 行 )安装单元的横向细分码 ( 列 )设备单元分隔符图 2 安装点标识的格式6.2 编码字符类型 N 为阿拉伯数字,A 为大写的英文字母(禁用 I,O) 。6.3 前缀符安装点标识使用“+”作为前缀符,当安装点标识单独标注时可省略。6.4 全站码见5.1.4条规定。6.5 安装单

19、元码6.5.1 安装单元分类码 F1F2F3用于配电装置、电气设备柜、控制台等设备设施的标识,F1 取值应符合表 2的规定。F2 和 F3用于对 F1的细分,其编码字符和标识范围应符合 7.1 条的规定。6.5.2 安装单元编号 FN由 2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可以是 01、02、03、99,可采用流水顺序编号,每位上的“0”不得省略。6.6 分隔符安装点标识应在1级码和2级码之间使用“.”作为分隔符。NB/T XXXXX201686.7 安装空间码各要素的取值应符合以下规定:a) 安装空间的竖向分组(层、行)编码从上往下分别为:A、B、C。b) 安装空间的水平向分组(列)编码从左往右分别为:0

20、1、02、03。c) 安装空间附加码从安装单元(盘柜)正面和背面分别为:A、B。7 位置标识7.1 位置标识应由前缀符加 3 级编码构成,其编码格式见图 3。0 级 1 级 2 级全站码 建 ( 构 ) 筑物码 房间 ( 分区 ) 码G F 1 F 2 F 3 F nF 0 A nA 1A 或 N A A A N NN N N NA分级序号分级名称编码字符名称编码字符类型+表示位置标识标识类型前缀符表示储能单元或公用的系统设备全站码表示 0 级码范围内相似建 ( 构 ) 筑物的编号建 ( 构 ) 筑物码的前缀号建 ( 构 ) 筑物分类码楼层编号房间和区域的划分房间 ( 分区 ) 分类码F n

21、标识层上房间 ( 区域 ) 的编号房间 ( 分区 ) 编号图 3 位置标识的格式7.2 编码字符类型 N 为阿拉伯数字,A 为大写的英文字母(禁用 I,O) 。7.3 前缀符位置标识使用“+”作为前缀符,当位置标识单独标注时可省略。7.4 全站码见5.1.4条规定。7.5 建(构)筑物码7.5.1 建(构)筑物前缀号 F0应用于区分相似建(构)筑物,取值范围为 1、2、39,不应缺省。7.5.2 位置标识的建(构)筑物分类码 F1F2F3的编码取值应按 7.4 条的规定选用。其中 F1的编码字符应为“U”。NB/T XXXXX201697.5.3 建(构)筑物楼层编号 FN应按自然楼层标识,并

22、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地上 1、29 层,分别标识为 01、0209。b) 本规定无法满足楼层标识要求时,可另行约定。7.6 房间(分区)码7.6.1 房间(分区)码 A1 用于区分:a) 实体分隔的房间,A 1取值为 R;b) 防火区(按防火要求划分的区域),A 1取值为 S;7.6.2 房间(分区)编号 AN可从大门或楼梯入口顺时针方向顺序编号。8 电缆标识8.1 电缆标识应由 4 级编码构成,其编码格式见图 4。3 级全厂码 系统码 设备码 电缆号G F 1 F 2 F 3 F nF 0 A n A 3A 1 A 2 D nA 或 NA A A N N( N )N N N( A )A A

23、 N N N N分级序号分级名称编码字符名称编码字符类型-电缆号电缆的具体编号0 级 1 级 2 级电缆的起点 / 终点电缆编号中引用工艺相关标识的设备标识电缆起点电缆编码分隔符图 4 电缆标识的格式8.2 编码字符类型 N 为阿拉伯数字,A 为大写的英文字母(禁用 I,O) 。8.3 全站码、系统码和设备码应符合 5.1.45.1.6 的规定。8.4 全站码、系统码和设备码用于标识电缆的起点或终点,可用全部或部分工艺相关码。8.5 分隔符电缆标识使用“-” 作为3级和4级之间的分隔符,不应缺省。8.6 电缆号电缆号应采用4位数字字符,第一位数字用于区分电缆的应用范围,其取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24、后三位为电缆的流水序号。表 6 电缆号的应用范围NB/T XXXXX201610编号元素 应用范围 电缆编号0 高压动力电缆1kV 0001-09991 低压动力电缆1kV 1000-19992 2000-29993控制电缆60V3000-39994 控制电缆60V 4000-49995 5000-59996信号电缆(模拟量,含温度量)6000-69997 未定义 7000-79998 网络电缆(指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等) 8000-89999 交流回路电缆(PT,CT电缆) 9000-99999 标注规定9.1 标注格式9.1.1 编码在图纸及资料中的标注格式如图 5。0 级 1 级 2

25、级 3 级分级序号图 5 编码的标注格式9.1.2 在 1 级码与 2 级码、2 级码与 3 级码之间宜采用空格作为分隔符,0 级码与 1 级码之间不使用分隔符。9.1.3 编码在标注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分行标注的方式(用分行符代替上图格式中的分隔符)。9.1.4 编码在信息系统中使用时,可以采用连续编码不使用分隔符,以避免空格对于计算机识别的影响。9.2 现场标注现场设备或部件标注可采用挂牌、喷涂、标签等形式。9.3 图纸标注标注宜采用以下几种形式:a) 系统图和原理图上标注工艺相关标识;b) 设备布置图上标注工艺相关标识和位置标识;c) 总布置图和建筑物平面图上标注位置标识。10 各系统及

26、主要设备标识10.1 储能单元10.1.1 储能单元按其储能载体的型式分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储能单元。NB/T XXXXX20161110.1.2 储能单元的主要标识范围包括电池堆(电池模块) 、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变流器(PCS),其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按电池堆或电池模块的序号取值。b) F0 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 取值见下表:表 7 储能单元 F1F2F3 取值系统分类 F1F2F3取值锂离子电池储能单元 MTA铅酸电池储能单元 MTB钠硫电池储能单元 MTC液流电池储能单元 MTD电池管理系统 MTW储能变流器(PC

27、S) MTYd) 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储能单元中,电池组可作为子系统级进行标识,Fn 位按照01、02、99 顺序取值。e) 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储能单元中,电池模块应在设备级标识,设备分类码A1A2=GB,设备序号码 AN 按 001、002、999 顺序取值。f) 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储能单元中,单体电池应在部件级标识,部件分类码B1B2=-G,部件序号码 BN 按 01、02、99 顺序取值。g) 液流电池储能单元中,储能模块、电解液循环系统应作为子系统级进行标识,Fn 取值范围见下表。表 8 液流电池储能单元 Fn 取值系统分类 Fn取值范围储 能 模 块

28、 0120电 解 液 循 环 系 统 2140h) 液流电池储能单元中,电堆应在设备级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GB,设备序号码 AN 按001、002、999 顺序取值。i) 液流电池储能单元中,电解液循环系统中的储液罐、循环泵、过滤器、热交换机、阀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均应在设备级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 见下表, 设备序号码 AN 按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9 液流电池电解液循环系统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 取值设备分类 A1A2取值储 液 罐 BB循 环 泵 AP过 滤 器 ATNB/T XXXXX201612热 交 换 机 AC阀门 AA压力传感器 CP流量计 C

29、Fj) 电池管理系统中,各电池组/储能模块管理单元在子系统级进行标识,Fn 取值与对应的电池组/储能模块的编号码一致。k) 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模块/电堆管理单元在设备级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GD,设备序号码AN 与被管理对象一致。l) 储能变流器(PCS)的交流进线设备、直流出线设备、换流设备、PCS 控制单元可分别在子系统级进行标识,Fn 按照 10、20、90 顺序取值。m) 储能单元的典型工艺组成和标识可参见附录 E.1、E.2。10.2 主变单元10.2.1 主变单元的主要标识范围包括主变及其保护测控装置。10.2.2 主变单元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按

30、主变的序号取值。b) F0 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 取值见下表,Fn 按照 10、20、90 顺序取值。表 10 主变单元 F1F2F3 取值系统分类 F1F2F3取值主变压器 BAT主变测控及保护装置 BAYd) 主变单元中的变压器本体、变压器套管、调压开关、瓦斯继电器、冷却器、中性点互感器、中性点直流监测装置、主变保护柜、主变测控柜等均应在设备级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 见下表, 设备序号码 AN 按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11 液流电池电解液循环系统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 取值设备分类 A1A2取值变压器本体 GT套管 GZ调压开关 GS瓦斯继

31、电器 CD散热器 AC中性点电流互感器 GT中性点直流监测装置 CE主变保护柜 GKNB/T XXXXX201613主变测控柜 GK10.3 组合电器及出线设备10.3.1 组合电器及出线设备的主要标识范围包括组合电器及开关间隔、母线、出线电缆。10.3.2 组合电器及开关间隔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见表 12:表 12 组合电器(GIS)及开关间隔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电压等级 F1F2F3取值220kV AEA110kV AFA35kV AHA20kV AJA10kV AKA400V ANAd

32、) 开关间隔上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应在设备级标识,其设备分类码 A1A2=GS,设备编号 AN应符合表 21 的取值要求。表 13 集电线路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AN 编号范围 GS(开关刀闸设备)100 199 断 路 器200 299 隔 离 开 关300 399 接 地 刀 闸400499 其 他 开 关 类 设 备e) 开关间隔上的避雷器设备分类码 A1A2=GV,设备编号 AN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f) 开关间隔上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设备分类码 A1A2=GT,设备编号 AN应符合表 22 的取值要求。表 14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AN段取值范围AN编

33、号范围 设备类别100 199 电 压 互 感 器200 299 电 流 互 感 器10.3.3 高压母线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g)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h) F0位取值应为 0。i)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见下表:NB/T XXXXX201614表 15 母线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电压等级 F1F2F3取值220kV AEB110kV AFB35kV AHB20kV AJB10kV AKBj) 高压母线不同分段 Fn编号应从 10、20、90 顺序取值,超过 9 个间隔可在工程中另行约定。k) 高压母线附属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均应

34、在设备级标识,其编码取值要求应与 10.2.4 一致。10.3.4 出线电缆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l)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m) F0位取值应为 0。n)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见下表:表 16 出线电缆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电压等级 F1F2F3取值220kV AEC110kV AFC35kV AHC20kV AJC10kV AKC400V ANCo) 不同回路的高压电缆应使用 Fn标识,其编号从 10、20、90 顺序取值。p) 高压电缆附属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均应在设备级标识,其编码取值要求应与 10.2.4 一致。10.4

35、站用电系统10.4.1 站用电系统的标识范围包括站用变压器、站用电母线、主配电盘、站用直流系统、动力与照明系统等。10.4.2 站用电系统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 位取值应为 0。c) 站用电系统常用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见下表, Fn 位从 01、02、99 顺序取值。表 17 站用电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NB/T XXXXX201615系统分类 F1F2F3取值10kV母 线 及 站 用 配 电 盘 BBA高 压 站 用 变 压 器 BBT400V母 线 及 站 用 主 配 电 盘 BFA400V站 用 变 压 器 BFT站 用 直 流

36、 系 统 BUA备 自 投 设 备 及 站 用 电 保 护 BBYq) 站用变压器中的变压器本体应在设备级标识,其设备分类码 A1A2=GT,编号码 AN从001、002、999 顺序取值。r) 站用电系统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均应在设备级标识,其编码取值要求应与 10.2.4 一致。s) 站用直流系统的充电屏、馈线屏、蓄电池组、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可在设备级进行标识,其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见下表,编号码 AN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18 站用直流系统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 取值设备分类 A1A2取值充 电 屏 GU馈 线

37、 屏 GH蓄 电 池 组 GRUPS GU直 流 巡 检 装 置 GK绝 缘 监 测 装 置 GV充 电 机 GUt) 备自投设备中的装置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其设备分类码 A1A2=GY,编号码 AN从001、002、999 顺序取值。10.5 计算机监控系统10.5.1 计算机监控系统标识范围包括监控上位机、现地控制单元、调度数据网、同期装置。10.5.2 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的标识应符合以下要求:a) 现地控制单元的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与储能单元号一致,监控上位机和公用 LCU 的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位取值应为 0。c)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按照上位机、现地控制单元两个子系统。

38、d) 上位机子系统的系统分类码 F1F2F3=CKA, 其 Fn位取值为 10。e) 监控上位机中的主数据服务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通信工作站、培训工作站、历史数据库服务器、语音报警工作站、GPS 接受和授时装置、模拟屏等设备的设备分类码 A1A2=GQ,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NB/T XXXXX201616f) 监控上位机中的通信设备,如防火墙、交换机、网络安全隔离装置等设备的设备分类码A1A2=GM,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g) 监控上位机中的不间断电源的设备分类码 A1A2=GU,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h) 现地控制单元的

39、系统分类码 F1F2F3=CKA, 其 Fn位按照不同的 LCU 单元为从001、002、999 顺序取值。i) 现地控制单元中的监测屏、数据采集箱等,应在设备级标识,其设备分类码 A1A2=GK,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j) 调度数据网的数据服务器、接入设备、通信设备可参照上位机选取设备分类码。10.6 电能计量系统10.6.1 电能计量系统的编码范围包括电厂内的电能计量上位机、电能计量屏柜、电能计量表和附属的通信设施。10.6.2 电能计量系统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CFA, Fn

40、位从 10、20、90 顺序取值。d) 电能计量上位机、计量屏柜、电能表、通信设备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见表 35,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19 电能计量系统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 取值设备分类 A1A2取值上 位 机 GK计 量 屏 柜 GM电 能 表 CE交 换 机 、 路 由 器 GM10.7 视频监控及安全防护系统10.7.1 视频监控及安全防护系统的标识范围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等。10.7.2 视频监控及安全防护系统的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 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

41、3取值应符合表 35 的规定, Fn 位从 10、20、90 顺序取值。表 20 视频监控及安全防护系统分类码 F1F2F3的取值系统类型 F1F2F3取值视频监控系统 CRA入侵报警系统 CRB出入口控制系统 CRCNB/T XXXXX201617d)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监控主机、显示屏、摄像头等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应符合表 37 的规定,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21 视频监控系统中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的取值设备类型 A1A2取值监控主机 GK显示屏 GK摄像机 GY解码器 GK硬盘录像机 GK交换机 GMe) 入侵报警系统中的探测设备、传输

42、设备、报警控制主机、声光显示装置应在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应符合表 38 的规定,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22 入侵报警系统中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的取值设备类型 A1A2取值入侵探测器 GX交换机 GM报 警 控 制 主 机 GK声光显示装置 GYf) 出入口控制系统中的识别终端、传输设备、控制主机等装置应在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应符合表 39 的规定,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23 出入口控制系统中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的取值设备类型 A1A2取值读卡器 GX交换机 GM控 制 主 机 GK10.

43、8 通信系统10.8.1 通信系统的标识范围包括站内的传输系统、语音交换系统、数据网络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设备设施。10.8.2 通信系统的标识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见下表:表 24 通信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系统分类 F1F2F3取值传 输 系 统 CYTNB/T XXXXX201618语 音 交 换 系 统 CYP数 据 网 络 系 统 CYN通 信 电 源 系 统 CYYd) Fn位取值可从 10、20、90 顺序取值。e) 通信系统一般应标识至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级,其设备分类码应符合

44、附录 B 的规定,设备编码 AN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f) 通信电源系统一般应标识电源屏、整流屏、蓄电池组等设备设施,其设备分类码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设备编码 AN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10.9 通风空调系统10.9.1 通风空调系统的标识范围包括厂房、主变室、控制室、等生产、办公及综合建(构)筑物使用的通风、空调和排烟设备。10.9.2 通风空调系统的编码要求如下: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b) F0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应符合表 48 的规定. 表 25 通风空调系统中系统分类码 F1F2F3的取值系统类型 F1F2F3

45、取值通风系统 SAA空调系统 SAB排烟系统 SAC除湿系统 SADd) 各区域的通风、空调、排烟系统可在子系统级进行标识,Fn 位从 10、20、90 顺序取值。e) 通风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空调等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应符合表 49 的规定,编号码从 0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26 通风空调系统中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的取值设备类型 A1A2取值风机 AN空调 AH排烟机 AN除湿机 AT10.10 消防系统10.10.1 消防系统的标识范围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10.

46、10.2 消防系统的编码要求如下:a) 全站码 G 位取值应为 Y。NB/T XXXXX201619b) F0 位取值应为 0。c) 系统分类码 F1F2F3取值应符合表 50 的规定, Fn 位从 10、20、90 顺序取值。表 27 消防系统中系统分类码 F1F2F3的取值系统类型 F1F2F3取值火灾报警系统 CYE消防水系统 SGA水喷雾灭火系统 SG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SG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SGD干粉灭火系统 SGE泡沫灭火系统 SEF气溶胶灭火系统 SEGd) 消防系统中的探测装置、储存罐、消防水泵等应在设备级进行标识,设备分类码 A1A2取值应符合表 51 的规定,编号码从 0

47、01、002、999 顺序取值。表 28 消防系统中主要设备分类码 A1A2的取值设备类型 A1A2取值烟感探测器 CD温感探测器 CT烟温探测器 CU手动报警按钮 CH储存罐 BB消防水泵 AP控制柜 GH管路 BR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系统编码索引A.1 系统索引应符合表A.1 的规定。表 A.1 系统索引F1 系统标识范围 说明A 电网和配电系统220kV/110kV/35kV/20kV/10kV/400V 等电压等级区域,包括其保护、计量、故障录波、孤岛检测装置等B 储能出线、主变压器及站用电系统 储能出线、主变压器系统(含变低开关)、站用电系统NB/T XXXXX201620C 保

48、护、测量、监控和通信系统保护联锁装置、测量与记录、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及安全防护系统、通信和信息系统M 储能单元 储能单元出线、储能变流器、电池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S 附属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电梯、消防系统A 电网和配电系统系统编码 F1F2 系统描述 说明AE 220kV 系统22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F 110kV 系统11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H 35kV 系统35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J 20kV 系统2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

49、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K 10kV 系统1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N 400V 系统400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R 保护、计量、检测设备保护、计量、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故障录波、孤岛检测装置等系统编码 系统描述 说明AE 220kV 系统22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NB/T XXXXX201621AEA220kV GIS 及各开关间隔间的电气设备 GIS 及多个开关间隔用 01、02流水号定义子系统AEB 220kV 母线及母联开关 多段母线用 01、02流水号定义子系统AEC220kV 出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及其上的电气设备 不同出线回路用 01、02流水号定义子系统AF 110kV 系统110kV 电压等级区域,包括母线、开关设备、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AFA110kV GIS 及各开关间隔间的电气设备 GIS 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