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9483995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新视角142 理论研究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新模式谢志辉(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确立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理念、加强管理是城市环卫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现状分析,从六大方面讨论管理方针与政策。关键词:城市;垃圾;管理;对策;建议一、引言要发展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环卫产业,首先需要明确城市垃圾综合管理模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在垃圾处理上总是围绕着以填埋为主还是以焚烧为主或资源化再生产利用这些问题上进行讨论,一直是以传统单一模式来寻求解决办法。但这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处理办法上过于单一,在体制上过于政府化,在目标上过于单调化等。本文针对

2、这些原因,总结出现代化管理新理念新方法。二、城市垃圾管理对策1.实现一轮观念转化作为基础性工作,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垃圾管理模式从传统单一模式向现代综合模式的社会观念转化,使得城市“垃圾革命”的目标模式不仅为业内人员牢牢把握,同时也被企业人员、社会公众和其他管理阶层所知晓,为环卫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认同条件。通过强调垃圾管理的目标是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可承受性的双赢,即对残余废弃物采用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其费用要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所接受而不增加额外负担。2.创造一种整合机制由于发展面向垃圾综合管理的环卫产业牵涉到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的行业(例如废旧物资回收目前附属于商委系统管

3、理),因此需要由一个高层次的机制来进行体制集成和管理协调。为此需要省市领导、建委、计委、经委等部门形成城市垃圾综合管理和产业化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并在环卫局等市级职能机构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推进城市垃圾综合管理和相关产业发展协调、指导、管理等日常工作。这样做能较好地体现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本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管理体制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弊病,使得环卫产业的发展实现整体协调。3.制定一个战略规划在规划环卫产业发展时要有全局性,要为其发展提供长期战略性和近期操作性相结合的指导,并研究将环卫产业与其他环境产业联手发展成为城市支柱产业的可能性。这样的全局性规划不应该由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关起门来单

4、独进行,为体现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基本精神,规划编制的方法要体现两个转变:一是在发挥一个“条块”积极性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上的整合,这里既要协调城市内各个“条块”之间的关系,也要协调市外横向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实行从代企业规划到按政府规划的转变,应该始终把握政府规划着重于环卫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架和行业布局,具体的产业规划应该让企业自己去进行。4.孵化一批种子企业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是面向垃圾综合管理的环卫产业得以启动、培育和成长壮大的前提条件。政府主管部门要鼓励大家都来参加这方面的竞争,孵化一批种子企业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必不可少的规范、引导和协调工作。本文认为,需要重点引导这样一些力量向着形成或创建环卫产

5、业进行发展,其中包括原来属于政府环卫管理系统的环卫作业队伍,原来属于商业和供销合作系统的物资回收和加工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竞争中改变战略方向的企业,由社区合理地合理地组织起来的待业人员队伍,以及由外来民工组成的能够按照规范从事垃圾收集、处理和加工活动的企业。与此同时,也需要支持国外环卫产业介入国内市场开展平等竞争。5.创造一种政策环境在环卫产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一方面表现在规划、组织、领导和协调上,另一方面则要表现在“生产”和提供有利于环卫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面。例如,将垃圾变成资源尽管在宏观上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但最初的环卫产业难免会有较高的启动成本和操作成本,因此政府需要在减免税收或经济补

6、贴等方面给以政策上的扶持。又如,目前相当部分的环卫产业是由政府投资,然而政府财政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政府投资转变为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甚至吸引外资进行投入,这就需要出台有吸引力的融资投资政策,将各个方面的民间闲散资金吸收到环卫产业上来,共同为实施城市垃圾综合管理做出贡献。此外,国外经验表明,环境保护往往是一种法规拉动性行业,制定一个导向法律法规,就可能形成一个市场,促发一批企业。因此,促进城市环卫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法规法律,创造一种政策环境。6.开发一批科技成果建立面向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环卫产业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这些产业需要从来济的收集分类、资源化利用到填埋处置等各种先进技术

7、的综合集成,其中对我国城市(下转第 141 页)新视角理论研究 141 个参数公式,或者是一个原形与一个变形公式来共同描述目标物体的形状。自由式变形模型的跟踪是利用封闭的曲线轮廓来表达运动目标,并且该轮廓能够自动连续地更新,其工作过程就是活动轮廓在模拟的外力(外部能量)和内力(内能)作用下向物体边缘靠近的过程,外力推动活动轮廓向着物体边缘运动,而内力保持活动轮廓的光滑性和拓扑性,到达平衡位置时(对应于能量最小)活动轮廓收敛到所要检测的物体边缘。主动轮廓模型比物体的整体模型通用性好,同时又比基于底层特征的信号处理有更强的抗背景干扰的能力,这种主动轮廓的思想自从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参数形

8、式的变形模型主要应用在目标物体的一些先验的几何形状信息已知的情况下,而且其轮廓可以通过不多的参数来表示。有两种通用的方法来生成参数形式的变形模型,第一种解析变形模型通过一系列的解析曲线(二次曲线)来描述,模型的不同形状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设定。与主动轮廓模型相比较,参数形式的变形模型中表示能量的不是边界本身,而是参数,主动轮廓模型计算的结果是边界,而参数形式的变形模型是参数,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来获取整个的轮廓。基于解析模型的变形模型的匹配跟踪比较容易计算,但是其要求几何模型必须容易构建。第二种基于原型的变形模型定义一些比较通用的模型,称为标准、原型等,用这些原型最近似、最平均、或最有代表性

9、地描述了目标物体的形状。该方法使用一个全局一致的通用结构,以及一个可以独立的偏差来进行跟踪描述。跟踪过程中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在原型基础之上通过参数映射的方法来描述的,使用不同的参数将产生不同的目标物体的轮廓形状。形状模型可以有多个种类,因为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型以及变形过程。4.其它跟踪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匹配跟踪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方法主要建立在鲁棒统计与概率分析的基础之上。鲁棒统计是一种忽略掉那些偏离目标很远的数据点的统计方法,因此,可以用来处理在跟踪过程中图像中出现噪声和数据离散的问题。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跟踪算法通过使用非参数估计技术,沿着图像梯度方向查找目标物体的概率分布,从而在序列

10、图像中跟踪物体。第二类方法使用均值转移跟踪(mean shift tracking)的方法,通过分析每帧中的颜色分布,找到与特定模型最接近的位置,再配合其他约束策略即可得到跟踪对象在本帧中的新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使用多摄像头拍摄的序列图像进行目标跟踪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因为使用多镜头可以减少跟踪过程中的二义性,同时也可以处理遮挡,并且获取较为理想的跟踪结果。如果发生遮挡时可以抛开发生遮挡的角度上拍摄的图像,而采用其它角度拍摄的图像。对于一个基于多摄像头拍摄的序列图像中进行跟踪的系统,需要判断的是在某一时刻,是哪一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运动物体正在被跟踪过程所跟踪。5.人脸跟踪总结和展望人类

11、的面部提供了大量视觉信息,计算机的多种感知输入通道,如人脸识别、口型识别、表情识别等,都建立在人脸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系统都要求使用者固定在摄像机前的某一位置,然而,人总是处于运动中的,尤其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对使用者的这种要求显然降低了系统的应用性。目前常见的人脸跟踪算法有 3 种方式:基于特征匹配的跟踪、基于区域匹配的跟踪以及基于模型匹配的跟踪。对于各种算法的跟踪速度,特别是在获得较精确位置的要求下的跟踪速度,都还有待提高。参考文献: 1 Li H S,Yuan B Z.Face Tracking Using SKin-ColorModel and Gabor WaveletsC, In:

12、ICSP, 2002, 837-840. 2 邢昕,汪孔桥,沈兰荪.基于器官跟踪的人脸实时跟踪方法J.电子学报,2000,6:29-31. 3 Harihara krishnan K,Schonfeld D,Raffy P,et al.videotracking using block matching.In: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2003,945-948.作者简介:陈俊,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教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理论。(上接第 142 页)当前重要的技术包括收集分类技术、再生

13、利用技术、堆肥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技术等;另一方面,就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由此决定了垃圾产业的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适用的综合处理和利用技术。举个例子,比方说上海,目前其环卫产业的有利条件是有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支撑,为此无论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刺激科技工作者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和开发,并积极地进行绿色环卫技术成果的转化。三、结束语城市垃圾综合管理是一个新兴问题,是一个关于国民生计的重大问题,本文仅从六个方面浅谈目前城市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从全局上对其做了一个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城市垃圾综合管理是个任重道远的工作,若是做得好,我们国家可以减少或避免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增加的环境负担,甚至可以免除类似发达国家在他们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恶劣的遭遇。参考文献: 1 陈佳骆,孙蕴山,汪文雄.小城镇住宅建设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毛志锋.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王如松,王祥荣.城市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4 黄有亮等.工程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余玮等.第三只眼看人居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谢志辉,河海大学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