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478662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田园堆肥工艺及技术 中国农 业大学 资源与 环境学 院 李 季 教授 第九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2013 年10 月20-22日,北京 一 、堆肥 原理及 条件 二 、田园 堆肥工 艺 三 、田园 堆肥技 术 四 、田园 堆肥展 望 目 录 一、堆肥原理及条件 堆肥定义 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在一 定的水 分、C/N 比 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 的高温 发酵作 用, 将废弃 有机物转 变为有机 营养物的 过程。通 过堆肥化 过程, 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 的腐殖 质物 质,其 堆肥产品不含病原菌,不含杂草 种子, 而且 无臭无 蝇,可以安全处理和保存,是一 种良好 的土 壤改良

2、剂和有机肥料。 堆肥条件 条件 合理范围 最佳范围 碳氮比(c/n) 20:1-40:1 25:1-30:1 水分含量 40-65% 50-60% 氧气浓度 大于 5% 远大于 5% 颗粒直径( 直径以cm 计) 0.32-1.27 可变 *pH 5.5-9.0 6.5-8.0 温度( ) 43.3-65.5 54.4-60 *依特定的物料、堆体大小和天气条件而变。 堆肥阶段变化 时间 温 度 中温阶段 高温阶段 中温阶段 成熟阶段 C/N 比 堆肥理想的C/N是30:1左右。因为低于这个值,氮将过量 且以氨气的形式释放,有机养分损失大,并散发难闻的气 味;而高于这个值,意味着适合微生物种群繁

3、殖的氮供应 不足,有机物降解速度缓慢。 堆肥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机物稳定化的过程,随着堆肥进 程,C/N逐渐从30 :1 降到10-15 :1 。这是因为微生物消耗 有机物,使2/3的碳以CO 2 的形式释放出来,剩余1/3的碳和 氮一起合成生物细胞,细胞死亡后,这些碳和氮释放出来 供进一步使用。 水分 水分对于所有活的生物体而言是必须的,并且大多数微生物 由于缺乏保持水分的机制,所以对水分极为敏感。 当含水量在35-40% 之间时,降解速率就会极大地降低,在 30%以下时,降解过程就完全停止。然而过多的水分则会导 致厌氧状态发生,并且会因此产生臭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 的水分上限,并由这些物质的

4、粒径和结构特性所决定。 对于大多数堆肥混合物,推荐的含水量上限为55-60% 。 温度 不同的微生物都有各自的适宜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微生物 才可正常发挥作用。在一定限度内,温度每升高10,这些 生化反应速率相应会增加2 倍左右。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则会限制堆肥进程。 适宜的堆肥温度在40- 60之间,堆肥堆应该在最小的40 运 行状态下保持5 天,在此期间温度要至少持续4 个小时超过 55 。 大多数种类的微生物有机体不能在60-65 存活,所以堆肥管 理者要求在堆肥系统开始超过此温度的时候,翻堆或给堆肥 系统通气来降温。 氧气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利用碳源, 消耗氧 气, 产生二 氧 化

5、碳。如果没有充足的氧气,堆 肥过程 将会 变成厌 氧 发酵,产 生难闻的 气味,包 括H 2 S 气 体的臭鸡 蛋气味。 那么,对于好氧堆肥,氧气供应 量应该 是多 少才算 是 充足呢?尽管空气中氧气含量占 到21% ,但是 好氧 微 生物在氧气浓度为5% 时就 可以存 活。 氧气浓 度高于 10% 被认 为是 好氧堆 肥的最 适条 件。 粒径 在相同体积或质量的情况下,小颗粒要比大颗粒有更大的表 面积。所以如果供氧充足,小颗粒将降解的更快一些。实验 证明将堆肥物质加以粉碎,可以将降解率提高2 倍,科学家 提出一个推荐的粒径值为1.3-7.6毫米,这个区间的下限适用 于通风或连续翻堆的堆肥系统

6、,上限为静态堆垛或其他静态 通风堆肥系统。 几种常见病菌与寄生虫的死亡温度 名称 死亡 情况 名称 死亡 情况 沙门 氏伤寒菌 46 以 上不生长;55 60,30 分 钟内 死亡 血吸 虫卵 53,1 天死 亡 沙门 氏菌属 56 1 小时 内死亡,60 ,15 20 分钟 死亡 蝇蛆 51-56 ,1 天死亡 志贺 氏杆菌 55 ,1 小时 内死亡 霍乱 产弧菌 65,30 天死亡 大肠 杆菌 绝大 部分,55 ,1 小时 死 亡;60 ,15 20 分钟死 亡 炭疽 杆菌 50-55 ,60 天死亡 阿米 巴涂 50 ;3 天死亡;71 ,50 分 钟内 死亡 布氏 杆菌 55,60 天

7、死亡 美洲 钩虫 45 ,50 分钟 内死 亡 猪丹 毒杆菌 50,15 天死亡 流产 布鲁氏菌 61 ,3 分钟内死亡 猪瘟 病毒 50-60,30 天死亡 酿脓 链球菌 54 ,10 分钟内死亡 口蹄 疫病毒 60,30 天死亡 化脓 性细菌 50 ,10 分钟内死亡 小麦 黑穗病菌 54 ,10 天死亡 结核 分枝杆菌 66 ,15 20 分钟内 死亡 67 , 死亡 稻热 病菌 51-52,10 天死亡 牛结 核杆菌 55 ,45 分钟内死亡 麦蛾 卵 60,5 天死 亡 蛔虫 卵 55 60 , 5 10 天死亡 二化 螟卵 55,3 天死 亡 钩虫 卵 50 ;3 天死亡 小豆 象

8、虫 60,4 天死 亡 鞭虫 卵 45 ;60 天死亡 绕虫 卵 50,1 天死 亡 牛粪堆肥中的杂草种子发芽率(单位:% ) 种类 堆积条件 对照 低于50 2 天 马唐 96 0 74 稗草 72 0 87 具芒碎米莎草 56 0 30 酸模叶蓼 8 0 53 凹头苋 68 0 70 -日本堆肥化设施设计指南 作物中酚酸的含量(单位:ppm ) 作物及其部位酚酸 香草酸 对羟基苯 甲酸 阿魏酸 对香豆酸 旱稻 茎叶 133 166 1792 4165 根 42 42 1792 1842 水稻 茎叶 94 93 1667 3167 根 26 35 1890 1883 大麦 茎叶 39 28

9、1720 1983 根 33 29 1650 3000 小麦 茎叶 53 28 729 1608 根 33 33 250 1539 大麦茎叶堆肥 (在堆肥舍堆积5 个月) 11 9 420 735 -日本堆肥化设施设计指南 植物病原菌热失活 病原菌 灭活温度 灭活时间 灰葡萄孢菌(灰霉病) 50 1h 尖袍镰刀菌(枯萎病) 60 10min 百合科刺盘 孢 55 10min 炭疽杆菌(炭疽病) 52 10min 单丝壳白粉菌(白粉病) 53 1h 古巴假霜霉菌(霜霉病) 45 2h 丁香假单胞杆菌(细菌性角斑病) 48 50 10min 茄链格孢(番茄早疫病) 52 1h 植物性病毒(植物病毒

10、病) 55 10 min 来源于:Waste Management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 微生物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堆肥技术要求及目标 无害化(无病原菌、杂草) 腐熟化(不烧幼苗、不伤害植株) 资源化(保留养分、养分再利用) 可操作(机械使用、省工、简便) 二、田园堆肥工艺 田园堆肥主体工艺 被动堆肥(Passive composting ) 被动通气堆(Passively aerated composting) 通气静态堆(Aerated static composting) 通气动态堆( Aerated dynamic com

11、posting ) 容器堆肥(In-vessel composting) 1、被动式厌氧堆沤 被动堆肥即简单的把原料分层 或混合后堆放在坑里或地面上, 顶部可覆盖泥土或堆肥,很少 通风和管理,基本是一种厌氧 堆肥。堆高低于2米,宽少于4 米,堆肥时间6-8月,中间翻一 次堆。臭味明显。也称班加罗 尔法( Bangalore法 ) 2、被动通气堆 被动通气堆仅利用埋在每个条垛 中打洞的管子来为堆肥原料提供 空气,不需要翻堆。空气从管子 进入通过烟囱效应从堆体上部排 出。分层堆放,可坑式或地面堆 放,一般堆制六到十二周。也称 印多尔工艺( Indore法 )。 1、堆体宽3米、高1-1.2 米 2

12、、顶部铺15厘米厚的堆肥或草炭 3、底部铺15-23厘米的堆肥、草炭或 秸秆 4、两管间距离30-45厘米 5、管直径10厘米、孔径1.2厘米、孔 间距30厘米 中国农村坑式堆肥 堆肥一般在农田边缘挖掘呈圆形或长方形的堆坑进行 (FAO, 1980) 。通常采用稻草、猪粪、水草、绿肥及河泥。堆坑一层 一层填满,每层约15厘米。一般第一层堆放绿肥或水草,第二 层堆放稻草,第三层堆放猪粪。依次逐渐填至堆坑满了,最后 在堆体上面加一层河泥。 各原料的重量比约为:河泥7.5吨, 稻草 0.15吨,猪粪 1.0 吨,水草或绿肥 0.75吨, 过磷酸盐0.02吨. 共进行3次翻 堆,第一次在建堆1月后,同

13、时添加过 磷酸盐及水分,第二次在又一个月后, 第三次在第二次翻堆的两周后。这样 经过约3月分解,每个坑可生产8吨堆 肥。 3、通气静态堆 通气静态堆肥是将原料混合物堆放在用小木块、碎稻草或其它 透气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的通气层上,通气层中铺设有通气管 道,通气管道与风机相连向堆体供气完成堆肥的工艺,与条垛 堆肥不同之处是堆肥过程中不进行物料的翻堆,有专门的通风 系统和风机为堆体强制供氧。堆肥大约经过三到五周完成。 4、通气动态堆 伯克利快速堆肥法- 粉碎与频繁翻堆 原料粉碎至1.25-3.75 cm. 物料 C:N 比达到30:1. 采用草食动物粪便,不使用肉食 动物粪 便及 土壤. 水分调节到

14、50%. 堆体尺寸至少为 90 cm 90 cm 90 cm. 温度高于71 0 C 时需要翻堆. 24-48内达到高温期. (Raabe, 2001) 北达科特大学高温发酵法- 添加矿物氮肥 堆体一般高1.8米,物料长度不超过15-23 cm,堆体尺寸 152 152 183 cm ,可在4-6周内生产出 4.3 m 3的堆 肥 (Smith, 1995 ). 为保证细菌的数量和活性,须添加一定量的氮肥,并在堆 体上留4-5个孔。 对体积4.3 m 3 的干物质,分别在60, 120 and 180 cm 处分时间各添加5.7 kg的氮肥,整个堆体约 添加 17-18 kg 氮肥. 每3-4

15、天要翻一次堆,堆体活跃时温度一般在49-71 0 C间。 夏天一般需要3-4周,冬天需要长一些。 高温好氧堆肥结合微生物接种 堆体一般长5米,宽1米,高1米。先铺20厘米秸秆,浇水 ,然后铺5厘米粪便,然后结合浇水洒少量尿素(100- 200克)及EM 液。 重复铺料至1米,在堆顶覆盖 塑料,2周后翻堆,再过1 周 再翻堆一次。再两周后,堆 体温度下降及堆高降至70 厘 米时基本完成。 杂草堆肥法 主要用来堆肥处理杂草。选择一个遮荫的较高地面,面积 约5米长、1.5米宽,把杂草切碎至10-15厘米,铺约100 公斤,喷洒50克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 和凤 尾菇( P

16、leurotus sajor-caju ) 菌种,再搅匀洒1公斤尿 素。重复铺设至1米高,喷洒水分使湿度保持在50-60% , 然后在堆体上覆盖一层土壤。到21天时翻堆一次,整个堆 肥过程约需40天。 5、容器堆肥 反应器堆肥也被称为“容器系统”,在发酵过程中要运行翻堆、 曝气、搅拌、混合、协助通风等设施或操作来控制堆体的温度和 含水率,同时在反应器堆肥中还要解决物料移动、出料的问题, 最终达到提高发酵速率、缩短发酵周期,实现机械化生产的目的。 圆形搅拌床堆肥反应器系统 典型的筒仓式堆肥系统 田园堆肥工艺路线总结 就地处理就地利用为首要路线 一般农区采取简易条垛或堆垛 工艺, 城市郊 区 或园

17、区采用槽式或反应器工艺 无论采取任何工艺,均应满足 堆肥条 件 田间简单堆坑缺乏可操作性 三、田园堆肥技术 田间堆肥几个技术问题 单一物料能否完成堆肥? 是否要粉碎物料? 是否需要通风或高温发酵? 堆肥产品能否就地还田? 常见蔬菜废弃物的特性 样品名称 含水率 (% ) 全氮 (% ) 全磷 (% ) 全钾 (% ) 有机碳 (% ) C/N 白菜 94.93- 95.9 2.72- 5.56 0.56- 0.77 4.40- 4.99 29.70- 35.90 8.57 花椰菜 88.24 4.23 0.53 0.80 34.98 8.27 紫甘蔗 89.62 3.78 0.46 1.57

18、36.86 9.75 生菜 93.90- 94.80 3.56- 4.77 0.47- 0.61 4.93- 5.37 35.00- 41.70 10.00 青菜 88.00- 88.70 3.99- 5.69 0.35- 0.54 1.85- 2.01 36.68- 47.41 9.80 西芹 92.80- 94.00 2.76- 3.96 0.67- 0.82 4.99- 6.08 33.03 9.83 萝卜 91.25 4.04 0.52 1.99 36.17 8.94 胡萝卜 87.04 3.23 0.49 2.96 39.51 12.23 平均值 90.67- 91.19 3.54-

19、 4.41 0.51- 0.59 2.94- 3.22 35.24- 38.14 9.67 常见蔬菜秸秆养分特性(烘干基) 原料 水分(%) C ,% N ,% P ,% K ,% C/N pH 绿豆秸 */ / 1.58 0.240 1.07 / / 蚕豆秸 */ / 2.45 0.236 1.71 29.9 / 碗豆秸 */ / 2.57 0.207 1.08 / / 甘薯藤 */ 36.7 2.37 0.283 3.05 14.2 / 马铃薯茎 */ / 2.65 0.272 3.96 / / 西瓜藤 */ 29.9 2.58 0.229 1.97 20.0 / 冬瓜藤 */ / 3.4

20、3 0.520 2.77 / / 南瓜藤 */ / 4.35 0.648 2.47 / / 黄瓜藤 */ / 3.18 0.450 1.62 / / 梨瓜藤 */ / 2.62 0.376 1.60 / / 辣椒秆 */ 37.9 3.27 0.299 4.49 13.9 / 番茄秆 */ 37.4 2.05 0.245 2.21 16.9 / 洋葱茎叶 */ / 2.89 0.367 2.02 / / 芋头茎叶 */ / 2.21 0.450 5.68 / / 香蕉茎叶 */ 36.7 1.91 0.196 3.67 21.0 / 草莓秆 */ / 2.11 0.245 1.47 / / 单

21、一物料发酵 张红玉等.农业工程学报,2011. 粉碎及翻堆影响 王桂琴等,中国环境科学,2007. 粉碎及翻堆影响 经过对蔬菜废弃物的物理组成分析表明, 015mm粒径的可堆腐物的效果比其他较大的 粒径的堆肥效果要好,有利于物料的快速腐熟 以及无害化处理。所以田间蔬菜的堆肥时把物 料粉碎有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堆置。 从处理1-3也可以看出,无论从养分释放,还 是GI无害化,翻堆发酵效果要比翻堆的发酵效 果好。 堆肥不同阶段氧气浓度变化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时间(min ) 氧气浓度() 40cm

22、 25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时间(min) 氧气浓度() 40cm 25cm A C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时间(m i n ) 氧气浓度() 40cm 25cm图2 7 堆体 不同部 位氧气浓 度动态 变化 注:a 、堆肥起始阶段(20 );b 、堆肥升温阶 段(40 );c 、 堆肥高 温阶段 (55 );d 、堆肥降温阶段(35 ) B 0 2 4 6 8 10 12 14 16

23、18 20 1 7 13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时间(min) 氧气浓度() 40cm 25cm D 25 MIN 20 MIN 40 MIN 通风效果 张相锋等, 农业工程学报. 堆肥过程中病原菌变化 E. Coventry, Soil Biology 而且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 郝永娟,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 会论文 集,2006. 田园堆肥技术要点 1 、C/N比和水分需要调节 2、氧气及通风要保证 3、预处理如粉碎效果好 4、高温堆肥过程可以控制大 部分病原 菌 四、田园堆肥展望 国 内堆肥 产业整 体判断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

24、纪末即已建立起复杂 纷繁的各类现代堆肥工艺及工程系统,在政府 环保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其城乡堆肥设施已基本 建成。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正处在农家堆肥逐渐衰退 和现代化堆肥刚刚起步的阶段。 田园堆肥地位 农作物秸秆以就地还田为基础 焚烧在偏远地区仍不失为有效方式 田间堆肥是农田秸秆再利用的主要方式 田间堆肥工艺 田间堆肥工艺成败取决于:原料处理、原料配 比、通风、搅拌、产品使用等的优化。 田间堆肥运行成败取决于:补贴有无、劳力供 应、产品隐患等 田间堆肥技术研究 秸秆腐熟微生物筛选及应用 快速简易堆肥技术开发 植物病原菌变化及控制 谢 谢! 联系地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 院 电话:010-62732017 传真:010-62814029 E-mail: 有机之声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