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467187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世界遗产——五台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遗产 五台山,一、五台山简介二、申遗符合的标准三、五台山申遗历程四、五台山申遗意义,主要内容,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一、五台山简介,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

2、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1982年,五台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远景,黛螺顶,显通寺钟楼,二、五台山申遗符合的标准,据国家文物局介绍,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符合世界遗产第(ii)、(iii)、(iv)、(vi)等4条标准,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自

3、然遗产价值 符合标准(viii):代表地球演变史上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地貌发展过程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重要地质过程,或重要的地貌学、地文学特征。五台山符合这一标准的重要自然遗迹共13项。,五台山的自然遗产价值: 1、具有完整的叠层石记录,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 2、具有完整的古元古代地层及其界面,太古宙、元古宙(2518亿年); 3、中国北方最古老、最大面积、最高海拔的夷平面; 4、完全的早前寒武纪沉积; 5、最典型的绿岩带。 二、文化遗产价值 1、符合标准(i):五台山的佛教雕塑、壁画和石刻代表了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符合这一标准的重要佛教雕塑、壁画和石刻共25项。 2、符合标准(ii

4、):某一时间跨度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在建筑、技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展示了人类文化之间的重要交流。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3、符合标准(iii):独特地或至少杰出地见证了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已经消失或依然存在的文明。五台山的佛教建筑、佛塔和佛像,全方位地见证了两千年间佛教中国文化的成功演变及其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为已消逝的中国皇家道场文化以及生命力依然旺

5、盛的文殊信仰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见证。符合这一标准的佛教建筑、佛塔和佛像共计82项。 4、符合标准(iv):人类历史上某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某种建筑物、建筑风格、科技组合或景观方面的杰出范例。,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佛殿可作为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杰出范例,展示中国唐代木构建筑的艺术和技术特点;五台山寺庙建筑群可作为中国传统佛教建筑群及其空间布局的杰出范例,展示典型的中心布局式景观设计特点。 5、符合标准(vi):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生活传统、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五台山的两项文化景观符合这一标准: 第一、五台山的5座如垒似台的山峰高耸环峙,即东台、西台、南

6、台、北台和中台。,佛教徒利用这一独特的地貌,将其象征为佛经中的五方文殊菩萨。同时,五台山属北方高寒地带,终年气温较低,符合佛经中“清凉世界”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五台山将自然环境条件与佛教文化进行完美结合的范例。这一选址做法影响深远,许多地方将自己区域内形似五台山的山脉也称为五台山,例如韩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甘肃、陕西、河北、广东等省份。 第二、至今延续了千余年的“大朝台”、“小朝台”等佛教巡礼活动,就是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的组合型文化景观。,1999年 五台山首次提出申报世界遗产。2002年 首次邀请中国遗产专家来五台山就五台山遗产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评估。2004年

7、 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由国内省内自然与文化遗产专家组成的申遗专家组,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评估,并确定五台山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主。,三、五台山申遗进程,2005年 成立了由省长为组长,省级相关厅、局成为员、建设厅为牵头单位的五台山申报遗产领导组,统一协调,组织五台山遗产申报的全面工作,忻州市相应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的五台山申遗工作组,负责申遗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2006年 五台山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称号。 2007年 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要求,,五台山在核心区进行了规模拆迁和新区服务基地建设。 2008年 申报文本正式上报世界遗产中心,经遗产专家委员会通过文本审核后,

8、遗产中心将委托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专家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2009年 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白塔,五台山,如何闯过申遗五道关?,根据自身的优势,山西将五台山的申遗定位于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一系列的整治规划行动随即在五台山展开。然而,在130多家竞争者中,五台山只名列67位。2005年底,五台山成功晋级“申报遗产项目专家论证会” 审议的四个项目之一。审议带来了转折。2006年7月5日,建设部召开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五台山在预备申报的名录里,名列榜首。五台山被确立为中国2007年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项

9、目。,第一关 冲出国门由67到1,第二关 锤炼文本通过审查,编制符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操作指南要求的申遗文本,并通过其下设的两个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审核,成了必须面对的又一关。通过两年多时间收集资料和实地勘察,专家开展了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3月5日,省建设厅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通知,递交的申遗文本符合申报世界遗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全部予以通过。至此,五台山的申遗工作又闯过了艰难的一关。,申请世界遗产的过程,也是对其进行科学保护的过程,依法保护五台山是世界遗产组织机构评定保护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山西省人大先后于

10、2006年9月和11月,审议颁布了关于加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决定和山西省风景名胜区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除了立法还有规划,省建设厅在申遗工作中先后组织编制关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三项规划,构筑了五台山发展的规划保障体系。在短时间内通过这么多法律与规划,五台山又过了第三关。,第三关 快速立法规划保护,五台山,这座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佛教圣地,曾几何时却成为高山闹市。专家们反复提醒,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得五台山人工化、商业化严重,这与世界遗产醒目要求的景观真实性、唯一性、完整性严重矛盾。经过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五台山恢复了昔日的容颜,达到了世界遗产的基本要求。 2008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

11、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委派加拿大籍专家和日本籍专家对五台山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五台山顺利通过了第四关。,第四关 返璞归真还原旧貌,第五关 陈述理由推翻草案,然而,就在距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仅剩40天的时候,世界遗产中心对五台山做出了不利的决议草案,主要内容是决定不以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议五台山按文化景观遗产申报,更为主要的是对五台山做出“refer”意见,即补充材料后再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西必须从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转向申报文化景观。这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但“refer”对潜台词是五台山最快只能在下一次会议上通过。这与山西与中国期望当年通过的愿望相悖。,山西一边做

12、好有关补充材料编制和报送,一边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四十余日的紧张工作,中国做好了详尽的应对方案,力争在第33届遗产大会上让五台山顺利过关。6月26日中午,西班牙塞维利亚,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这里召开,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五台山,成功过关,以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年,全世界37个通过审查的项目,有19个被所在国主动撤回,以争取下次更充分的准备。其余上会审议的项目,只有13个得到通过。五台山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有利于保护 五台山这一举世闻名的历 史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遗存的圣地。 第二,有利于提高五台山自 然与文化名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极大地树立和改善景区的整体形象, 为招商引资创造优越的条件。 第三,有利于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快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四、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 第四,申报对环境的要求会大大促进景区面貌进一步改观,通过规划、城建、园林等 部门共同努力,蓝天、碧水、 绿地等三维生态环境将会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第五,通过申报,可以提高整个民众整体素质。在申报过程中,所有居民、僧众、服务人员和游客信士将会不断增加对珍贵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地本0803班 张春霞 赵雪梅 田荣荣 薛彩星 王晓妮 侯雪宁 郭艳梅 张 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