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463299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1 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资料整理人: 审核批准人:存档部门:安全部时 间:2015 年 5 月 1 日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一、识别依据首先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 3 大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煤尘、石棉尘、水泥尘、金属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异常气压(高、低气压等) 、噪声与振动(如机械性噪声与振动、电磁性噪声与振动、流动性噪声与振动等) 、电离辐射(、X 射线、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2、)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劳动过度心里和生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工具。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中毒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4.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二、引用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3、业病防治法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因素分类管理目录3、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Comment U1: 增加会议记录,签名等3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年版)三、组织机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识别方法小组成员依据各车间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其布局,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等基本情况,对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全面辨识出作业场所、工艺流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职业危害场所 职业危害因素名 称 CAS NO。 职业危害来源 接触职业危 害人数动力车间(锅炉)煤尘(游离 sio2含量10)加煤、出灰时产生煤尘 12技术设备部(电焊) 电焊烟尘焊接管线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电焊烟尘 3噪音 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原料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生产车间硫化氢、苯 原料加工时产生的有 毒气体36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化验室挥发的可燃气体化验室硫化氢、苯 化验室挥发的可燃气 体15丙烷、丁烷、戊烷、己烷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装卸站硫化氢、苯 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可 燃气体16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识别,由于各生产装置均属于密闭生产,同时,通过公司加强管理,加强员工职业知识培训、加大安全防护用品投入,可以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