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一、赏析望岳1、2009 年湖北省襄樊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4 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 分)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 分)2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齐鲁青未了
2、未了: 会当凌绝顶 会当: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7.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8.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9.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10.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
4、,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61(2012云南省昭通市)品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3 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答案】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1 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分)。(意近即可)1、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33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
5、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3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4不尽 终要,终当 5.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6.高大巍峨 7.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8.B 9.D 10.D 11.B7、200
6、9 年湖北省襄樊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4 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 分)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 分)、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7、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33(2011广东省湛江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望岳杜甫4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16(2012山东省泰安市)阅读望岳诗,完成 22-25 题。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
8、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55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
9、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答案】22.B 23.D 24.D 25.B2014 年山东省临沂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4 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
10、什么特点?(2 分)答: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 分)答: (一)诗歌阅读 8. (2 分)神奇秀丽、高峻挺拔(答出“秀丽”、“高大”的意思即可)9. (2 分)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近即可)2014 年四川省雅安市21.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66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最能体现诗人希
11、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21.D(诗歌最后两句不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顶,俯视天下)2014 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三、古诗词鉴赏(共 3 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 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B. 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作者喜爱
12、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诗人赞美之意。C. “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D. 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77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 、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齐鲁青未了”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
13、4、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88B这首诗描写了泰
14、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答案:望岳1、唐 杜甫 子美
15、少陵野老 诗史2、望 高大雄伟 峰峦连绵 山色青翠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3、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以距离之远衬托泰山之高峻、连绵。4、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自然汇聚了天地间的奇丽景色”,“钟”在这里是“积聚、汇聚”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5、 “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6、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7、D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9、C99春望杜
16、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 分)答: 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 分)答: (一)(4 分)5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 分)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 分)61(2011辽宁省本溪市)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
17、 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答案】A60. (2010云南省昭通市,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010感时
18、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 分)(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 分)【答案】(1)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 分)(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 分)23(2011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 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
19、情于物,托感于景。(2 分)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 分)【答案】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2014 年山东省莱芜市1111二、赏析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D.全诗寓情于景,
20、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B60. (2010云南省昭通市,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 分)(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 分)【答案】(1)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 分)(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 分)23(2011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 分)春望1212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
21、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 分)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 分)【答案】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 分)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
22、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答案】11国破或:破(2 分) 12C(2 分)61(2011辽宁省本溪市)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 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C.颈联中用“抵万金
23、”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1313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答案】A65(2011湖南省长沙市)古诗文鉴赏(共 13 分)(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1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 分)【答案】56(2012湖北省荆州市)古诗文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24、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2 分)诗歌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 来源:Zxxk.Com9(2 分)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_【答案】8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 1 分)9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2014 年贵州省铜仁市13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6 分)1414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
25、”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2 分)(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4 分)答: 13.(共 6 分)(1)(2 分,每空 1 分) 破 深(2)(4 分)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2 分)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 分)(意对即可)一、 1、“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 和 。(1 分) 2、“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3、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迫当兵,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2 分) 4、“急应河
26、阳役”中的“急”字该怎么理解?(2 分) 5、“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突出了什么?(2 分) 15156、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 分) 7、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2 分) 8、“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 分) 二、 1、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2、石壕吏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
27、”“点兵”而说 “捉人”? 5、为什么夜间出动? 三、 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 ”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 。 16165、石壕吏中“ ”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 ,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7、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 8、石壕吏中“ ”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9、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 10、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
28、 11、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 12、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 。 1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 &【参考答案】: 一、 1、时间地点 2、总领。 17173、社会残酷 4、战事紧,担心孙子和儿媳 5、说明国家急需兵源 6、担心家人,支持平息安史之乱。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8、不好,原诗“ 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1 分)。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分析 1 分),“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1 分),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1 分)。 二、 1、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
29、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 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 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 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 “捉
30、”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百姓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 捉” 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5、一则表明官府“ 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三、1、有吏夜捉人 2、二男新战死 3.出入无完裙 4、独与老翁别 1818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有吏夜捉人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8、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1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4、老妪力虽衰,
31、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爱莲说、石壕吏测试题及答案(2013-10-20 15:13:04) 爱莲说、石壕吏测试题爱莲说阅读一、填空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 ,字(茂叔)是(北宋) 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文体是(说)。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
32、思相反的一句是:191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洁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心句)二、解释加重的字1、可爱者甚蕃 (多 ) 2、亭亭净植( 立 )3、可远观而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正)5、宜乎众矣(应当)(多)6 不蔓不枝(生枝蔓) 7、香远益清(更加)三、翻译句子1、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莲花,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
33、爱好,人该是很多了。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人听到了。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去玩弄啊。四、解释“之”1、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4、何陋之有之:(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5、渔人甚异之 之:(代词,这里。代桃花林的奇景)。五、划分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六、回答问题1、课文第一段从哪三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品质。(生活环境)、(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34、);(洁身自好、不慕名利)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用”菊”和”牡丹 ”来作正衬和反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020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矢志不渝。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环境能够改变人,影响人,特别是青少年世界观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4、爱莲说在写作
35、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5、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怎样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他们怎样的态度?作者独爱莲,表明他怎样的生活态度?(1)追求隐居 、逃避现实(2)追名逐利、贪慕富贵(3)(鄙弃世俗)不慕名利、洁身自好。6、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1)比喻(把三种花比喻了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2 )排比(3 )反问(同予者何人?)7、你喜欢那种花,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我喜欢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8、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 q 、水芝、水芙蓉、菡萏 hn dn石壕吏阅读一、填空1
36、、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以(时间 )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妪 ),事件是(官吏夜捉人、老妇应兵役),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中。作者(杜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2. “三吏”“三别”分别是: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附书至(信 )(2)新战死(最近)(3)未去(离开)(4)犹得备晨炊(还能够)(5)老翁逾墙走(越过)(逃跑)(6)死者长已矣(完结)(7)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8 )听妇前致词(对说话)( 9)天明登前途(前面的路)三、形似字注音并组词1、戍(sh 戍守) 戌(x
37、壬 rn 戌 戊戌变法)戎(rng,戎马一生 )2、衰(衰 shui 衰老) 哀(i,悲哀 ) 衷(衷 zhng,无动于衷四、用原文回答问题1、揭示“吏”与“老妇 ”尖锐矛盾的句子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1212、 暗示“ 老妇”被带走的句子是: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3、 表明兵役苛酷,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4、表明“老妇”一家贫困生活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5、 能概括全诗内容的:听妇前致词6、“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五、翻译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隐约听到(有人)低声地哭。六、石壕吏主题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 ,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七、本单元古诗默写1、望月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积极进取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春望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春望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