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448202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练习题 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训练出题:曹红英 审题:殷德锋 时间:2014/2/16一、选择题1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

2、者并无关系3封泥又叫“泥封” ,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结论是汝 南 郡 项 县 “项 长 之 印 ” 河 间 王 刘 辟 疆 “河 间 王 玺 ”A西汉继承秦朝的地方制度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4汉武帝时的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5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兵权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

3、计是A秦朝设立太尉 B唐朝设立三省C宋代设枢密院 D清代设军机处6下列关于监察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秦朝的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监察B明朝时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关C汉武帝时,中央派刺史监察地方,其是地方最高长官D北宋时通判负责监督知州7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专制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的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的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8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

4、”的表现的是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9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由此可见,其与察举制相比A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 B有利于提高儒生的地位C为庶族地主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D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10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这里的“阁臣”是指A秦朝的三公 B

5、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大学士 D清朝的军机大臣11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 。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1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 (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3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3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

6、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任免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4 “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 ”国语里的这一记述表明卿大夫A在所处的诸侯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由所在诸侯国的国君考察其才德而任命C在其“家”内,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D是西周、春秋时国王、诸侯及士所分封的臣属15张老师讲解下列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C郡国并

7、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16.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中央设立“三公” D确立三省六部制- 4 -17 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考试有利于

8、人才选拔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18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这一制度是指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内阁制19嘉定二年(1210 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20 清史稿职官志一:“ 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 ”

9、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 “参画军要”21.秦始皇当年即秦王位时只有 13 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在他 22 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段痛苦的经历在秦始皇心中是难以抹去的,所以设立右图所示官职以制约相权,确切地说,其主要职责还有A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B下达诏令并监察百官C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D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22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

10、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实行三省六- 5 -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A B C D2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已经跨越了君主政体 B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4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

11、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25 元史 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 ”据材料可知,元行省 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26在 2010 年进行的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

12、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27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 序列来源:Z+xx+k.Com- 6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 转型28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楚国拥有自己的军 队 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周王室已经衰弱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 29 题 20 分,第 30 题 20 分,共 40

13、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示意图材料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图示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如果对材料一中“西周时期的关系”理解为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 相互关系” ,具体应如何解读?(2)如果把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关系”理解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 7 -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简析其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指出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

14、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际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

15、中者言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 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概括唐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就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31(2013湖北八市联考)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

16、,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 8 -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材料二

17、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宋史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 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 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 。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

18、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初产生这种廉政措施特点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3)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练习题1.解析 题干材料通过对古代住宅的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重视祭拜祖先,即重视血缘关系,这是宗法制的影响,选 B 项。答案 B- 9 -2.解析 本题

19、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天子把伯禽分封到鲁国,从宗法关系上看,周王相对于各封国的诸侯来说,就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又分封若干小国,诸侯国相对于各分封小国来说是大宗,那些小封国就是小宗,因此 C 项正确。答案 C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信息“汝南郡项县” “河间王刘辟疆”可知,A、B、C 说法均正确,D 不能在题干中体现出来,故答案为 D。答案 D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表明汉武帝注重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管理,要求其绝对服从。该规定反映的是汉武帝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 A 项。B 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C 项的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20、C 项。答案 D5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的军事制度,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及比较的能力。北宋设立的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之权,因此枢密院类似原来的虎符,所以选择 C 项。A 项的太尉主管全国军事,B 项的目的是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D 项是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都不符合题意。6.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还有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权力,A 项不正确;御史台是元朝的监察机构,B 项不正确;到东汉末年,刺史才成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

21、约,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终决策权实质上还掌握在皇帝手中,B 项不符合题意;D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答案为 C。答案 C8.解析 A 项反映的是科举制,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B 项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代替佛道的虚无和消极,D 项体现了政府推动商业的发展,都不符合“逆现代性”的表现。而 C 项使得专制权力加强,符合材料“逆现代性”的表现。答案 C9.解析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以门第高低作为选官的标准,因此,与察举制相比,九品中正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故选 A 项。提高了儒生地位的是汉代的察举制,为庶族地主

22、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的是科举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是秦朝的军功授爵制,因此,B、C、D 三项均错误。答案 A10.解析 “无权之官做有权之事”说明此时的“阁臣”不是中央的正式国家机构的官吏,符合这一条件的是明代的大学士和清朝的军机大臣,但称为“阁臣”的是明代的大学士,故选 C 项。答案 C11.解析 题干材料指出军机处更名的理- 10 -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 ,说明军机处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选 B 项。A 项与材料不符,C、D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答案 B12.解析 材料中“议大政,谳(审)大狱”说明军机处参与政务, “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必须奉旨办事,故

23、B 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由此排除 A、D 两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军机处机构完备,故 C 项错误。答案 B13.答案 B 解析 “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 、 “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 “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明显不符合分封制的特点,由此可排除 A、C、D 三项,故答案选 B。14 答案 C 解析 分封制下,卿大夫的等级低于诸侯国国君,再者,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A 项不正确;卿大夫也按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国君依才德任命,故 B 项不正确;卿大夫的等级高于士,不是士的臣属,故 D 项

24、也不正确。据“昼讲其庶政” 、 “夜庀其家事”等信息,C 项符合题意。15,答案 B 解析 图示反映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项是分封制的作用,排除;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便于皇帝直接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 B 项正确;C 项反映的是汉初的局面,排除;D 项所述符合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举措,不符合秦朝,排除。16 答案 D 解析 A、C 两项发生在秦朝,B 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17.答案 D 解析 据科举考试产生的官僚数量与其中名门望族出身官僚相比可知 D 项正确。18.答案 B 解析 材料是说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就可以获取官职,反映的是一种选

25、官制度。A 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察举制以“孝廉”而不是以“学养”为主要选官标准,排除 C;内阁是明代设置的一个中央机构,排除 D。19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是 C 项枢密院,管理国家军务。20.答案 C 解析 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参与机要,上传下达,但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选择 C 项21 答案 B 解析 图片印章上的文字为“御史大夫” 。秦代设置的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故 B 项正确;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的是九卿之中的奉常;协助皇帝管理军务的是太

26、尉,排除 A、C;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的是九卿之中的治粟内史,排除 D 项。- 11 -22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以减少决策失误的目的。但三省的设置,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故表述错误。23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利玛窦认为明朝的皇帝虽然实行专制统治,但“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故 B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与材料中利玛窦的论述不符;C、D 两项与所学知识和材料不符。24 答案 B 解析 诗的大体意思:每天四更就起床,还怕上朝晚了。什么时候能享受田园之乐,睡觉睡到早饭做好的时候。A、C 与诗意无

27、关;钱宰是一名官员,虽崇尚自但并未安贫乐道,D 项排除然 25.A 解析:行省是中书省的外派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26A27.D 解析: A、B、c 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首先是不可能的,况且社会性质要转型,封建制度要取代奴隶制度就要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实现。28.D29答案 (1)关系:由于实行分封制的需要,实行了宗法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2)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

28、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3)建立: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 12 -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30答案 (1)制约:皇权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

29、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3)不一致: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来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31答案 (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目的:澄清吏治,削弱地方势力,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2)宋初特点: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明初特点: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明初原因:阶级矛盾尖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