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来了,虽然目前的疫情处于“现在进行时”,人们尚无法判断未来它将烟消云散还是走向暴发,但现状已足以敲响警钟。综观历史,人类可谓不断在与疫情作战,一场大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往往远大于一场大规模战争:中世纪发生的鼠疫,曾吞噬了欧洲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了全球5000多万人死亡;本世纪初发生的禽流感和“非典”,也曾令全球风声鹤唳这一次的流感,更凭借当今世界全球化的交融趋势所向披靡,变异的病毒已经横扫了几大洲。疫情来袭,人类无法躲避,只能去应对。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1918年西班牙流感,战争和疾病带来的双重痛苦。,经常会发生这样
2、的事,几个朋友上班的路上还在聊天,其中1个人突然得了流感,还没等到下班就死去了。还有一个更恐怖的例子,4个女人兴致勃勃地玩桥牌到深夜,相继得了流感,一夜之间竟然死了3个。,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它会在哪呢?它应该一小时前就到家了!或者它的身体已被放到市中心某街角处木头般堆积起来的尸体堆中。”,以往的流
3、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到40岁的青壮年人这次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约翰巴里(John Barry)在他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书中描述,当时费城每天死亡的人数达到了棺材和掘墓人都不够用的程度。巴里认为当时美国医疗状况的混乱成为招架流感的软肋。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当时正在举全国之力参加到一战之中去,兵营拥挤且医务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为病毒肆虐创造了条件。而且,遗憾的是,在疫情已经很严重时,淡化疫情仍然是媒体的主要做法。 因为是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了疫情,所以那场流感又称为“西班牙流感“。直到近几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将西班牙流感病毒再造出来后,
4、才开始了解其致命性极大的原因。但当时的病毒究竟来自猪还是鸟类,至今没有确定的答案。,普通感冒并不可怕,无论患者吃药还是不吃药,几天就能痊愈。然而,这一次,病人的症状迅速加重,高烧不退,病人因缺氧而拼命喘息,直至带有血腥味的泡沫从他们的鼻子和口腔中冲出来,许多人窒息而死。 流感最常在年轻人和健康人群中敲丧钟。有些死于高热,另外则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主要是肺炎)。造成很多患者迅速死亡的原因是肺部损害。肺部积蓄起巨大的压力直至完全退变(尸检发现肺部一般如补丁般致密),如果这种高压被解除,患者就有存活的机会。 但从高热中幸存下来的患者常出现帕金森氏病,包括很多小孩。,Parkinsons diseas
5、e :症状:肌紧张升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淡漠、静止性震颤。病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治疗: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黑质,引起这种可怕疾病的流感病毒对于1918年的研究者来说实在是太小而无法看到。他们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是继发性的细菌流感嗜血杆菌,误认为是它引起了如此大规模的瘟疫。,这是一幅当时绘制的流感死亡率统计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18年10月份,流感的死亡率几乎是直线上升。,1918年的大流感就分为两波:第一波是相对温和的病毒,流行了一阵便销声匿迹;然而当人们以为流感已经过去的时候,更加致命的第二波到来了。 病毒在人体连续传代
6、后变得更凶猛,并不是病毒与宿主共同进化的必然规律。实际上病毒经过适应后人传人能力会提高,但毒力不一定增强。,仍不清楚是什么造就了这种致命流感。流感病毒式具有很长历史的人类病原体,是一种已知变异最快的病毒之一。但自然变异过程可能借助了人类的帮助。在法国堑壕战中广泛使用的芥子气是一种强烷化剂(诱变剂),是否它与病毒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剧毒病毒株?谁也不能确定。 预测一次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样的疫情极为困难。公众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大大优于1918年,我们所拥有的抗病毒药物,比如达菲,对这种毒株有效。,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
7、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的分类,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 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ssRNA:7 8个片段,核心,核蛋白,结构,
8、RNA多聚酶,基质蛋白(M蛋白):保护核心;维持病毒外形,包膜(双层脂质):上有刺突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M2,核糖核蛋白(RNP),流感病毒的结构,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 结合有核蛋白(NP) 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聚酶蛋白。 呈螺旋对称。 RNA和NP称RNP即核衣壳,PB2,PB1,PA,NP,RNA,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刺 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M2基质蛋白,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血凝素(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
9、全部 表面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 M2基质蛋白 二硫键相连的四聚体,具有离子通道作用,A: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受体结合并有膜融合活性,是病毒引起感染的关键,B:能与人、鸡、豚鼠等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即出现血凝现象C:有免疫原性,其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既可抑制血凝现象,又可中和病毒,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血凝素:HA (hemagglutinin):,HA断裂成HA1和HA2,HA2有传染性,神经氨酸酶,NA(neuraminidase):,具有酶活性,可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的N-乙酰
10、神经氨酸 液化细胞表面粘液,使病毒从细胞膜上解离和扩散;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流感病毒的生活史,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pH-dependent entry,病毒表面的HA与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N-乙酰神经氨结合,吸附,穿入,融合-有包膜病毒,内体,M2,PH下降到5.0,血凝素的构型发生变化,导致病毒包膜与内体膜融合,脱衣壳,病毒内部的核衣壳释放到细胞质中并进入细胞核,在病毒聚合酶作用下转录mRNA,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
11、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6、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命名:型别/宿主(人则省略)/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A/HongKong/1/68(H3N2),Company Logo,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Lancet 2003;362:1733-45,流感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的限制性,不同流感病毒感染不同的生物,越过物种界限并不容易 ; 1997年前,具有高致病性的H5和H7型只感染禽类,不感人类; 人类
12、主要对H1和H3型易感。,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因H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A-H1N1,流感病毒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循环的,猪被认为是禽、人流感病毒的“中介商”和基因“混合器”,而猪的呼吸道里恰好存在着可与禽流感、人流感这两种病毒连接的受体,这种受体的存在像混合容器一样成为病毒基因重配的“温床” 。,1918,
13、1918,1925,1950,1975,2000,5千万-1亿,1百万,80万,?,H1N1,H2N2,H3N2,H1N1,H5N1,H9N2,H7N7,H5N1,H5N1,亚洲流感,香港流感,西班牙流感,2004/5,?,?,1957,1968,1977,1997,1999,2003,1918,Mortality,在过去的100年中,发生了四次重大的大流行,而近几年强烈的信号指示大流行可能来临 (动物间流行禽流感),DIFFERENT VIRUSES Migratory Birds Domestic Poultry,不同的病毒 候鸟 家禽,H、N均大变异 , 约30-40年发生一次, 致大流
14、行或暴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H大变异,N不变或小变异约 10年发生一 次,可致大流行。H、N均小变异,经常发生,导致小流行。,亚型变异:,大型变异:,变种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致病特点: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不形成血病毒血症; 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易继发细菌感染.,流感:流感病毒引起,发热典型,高达38.8摄氏度以上,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并发症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
15、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 普通感冒:致病原为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等。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不会引起大流行。咳嗽普遍甚至严重,鼻塞、流鼻涕、咽痛常见,全身极度乏力一般不出现,全身疼痛轻微,头痛发热少见。,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
16、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一周,及时报告疫情,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 暂停集会,保护易感人群,药物预防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疫苗接种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病毒表面抗原疫苗减毒活疫苗,防治原则:,甲型H1N1流感,特点,一、传播速度较快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确诊病例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去过墨西哥,此外,4月底美国只有11个州出现零星确诊病例,但到5月6日,疫情已经扩散至41个州。上述现象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另据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甲型H1N1 流感患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通常需要2天至7天,发病后传染能力将
17、持续5天至7天。 二、病死率并不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瓦莱特认为,甲型H1N1流感并不那么可怕,虽然有人病重甚至死亡,但也有很多人被治愈,因此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三、引发的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美国疾控中心报告还显示,在美国的甲型H1N1 流感患者中,90的人出现发烧症状,84的人咳嗽,61的人喉咙痛,这些症状与季节性流感患者的症状类似。不过,也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呕吐或腹泻,而季节性流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此类症状。,四、吃猪肉不会导致感染甲型H1N1 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多次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吃猪肉或者猪肉制品是安全的,不会有感染甲型H1N1 流感的风险。 五
18、、儿童和老人患者少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墨西哥,因病情严重而住院的患者大部分在20 岁至50 岁之间;在疫情的另一重灾区美国,确诊患者中半数以上的人是未满18 岁的年轻人。可能与新毒株本身的病原学特点有关;也可能由于计划免疫,儿童打的疫苗比较多,所以通过交叉免疫保护而不容易感染,而老年人可能对新型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 六、病毒行为仍然“不可预料”尽管病毒引发的症状较温和,但人们对它的特性仍然了解不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警告,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发展目前仍然极不确定,病毒本身行为是“完全不可预料的”。因此,在不过度恐慌的同时,要对病毒可能的下一波传播保持高度警惕。,一、病原学,甲型H1
19、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2008 年4 月30 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2009 年第8 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 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二、流行病学,(一
20、)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流感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响范围,而不是病毒的严重程度和死亡人数。,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责任报告人 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003年11月),报告时限,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
21、报告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37号令)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332号 ) 2006.8.22,传染病报告卡,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类似人类的普通季节性流感,(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
22、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RT-PC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双链 cDNA,单链 cDNA,mRNA,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原理:在PCR反应的延伸阶段,Taq酶会把5端的荧光分子切下,使其与3端吸收
23、或淬灭荧光的分子分开,仪器就会检测到荧光信号。每一个循环,随着PCR扩增产物的增加,荧光信号会增强,从而根据荧光信号的增强来计算PCR扩增产物的增加量。 用途:定量分析mRNA或DNA 优点:可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降低假阳性,双标记探针: 5端报告荧光分子3端淬灭荧光的分子,Taq聚合酶同时具有5端外切酶的活性,(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
24、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四、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二)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五、临床分类处理原则,(一)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
25、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二)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六、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初步药敏试验提示,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达菲)和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2.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3.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
26、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四)中医辨证治疗,七、预防,1、当前,应关注所在地政府或健康部门发布的疫情公告和健康提示,及时获得防护知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有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的人接触,减少感染机会;如出现任何流感症状,应立即就诊。2、如近期有回国计划,启程前,要确认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确认无恙后再启程。3、旅行中请多备几个口罩和酒精擦手液或擦手湿巾。如果途中遇有流感症状的旅客,要尽量选择远离他(她)的座位,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上口罩并使用酒精擦手液
27、或擦手湿巾清洁手部。注意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4、入境时应认真填写健康申报单,如果确有申报单上所列的症状,需如实填写并告诉乘务人员或边境卫生检疫人员,以尽早获取帮助;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保留沿途交通、住宿相关票据,以备不时之需。5、回国后的一周内,最好以居家休息为主,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直接接触,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若出现任何流感症状,要立即与当地卫生部门取得联系,同时给自己和家人戴口罩,不要外出,等待卫生部门的帮助。在国内期间,如有任何关于甲型H1N1流感或其他健康方面的疑问,请致电12320健康热线,专业人员会随时为您提供帮助。,外交部发布“防范甲型H1N1流感提示“ 提出五建议,八、语录,“猪
28、流感暴发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在青壮年而不是老幼人群中高发。第二是多个社区有暴发迹象,很有必要采取严防严控措施,遏止其蔓延。第三是报告的案例数递增较快且人数较多。” “感冒患者基本上不可能通过症状分析出自己是否患上了猪流感。由于人感染猪流感后会有7天的潜伏期,因而临床医生应特别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一星期内去过墨西哥、美国,或者与回国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同时发烧、伴有流感症状的病人应该密切关注。” “猪流感疫情是否造成世界大流行或发预警,从病毒而言要看毒力、持续高效人传人的能力、人群免疫力等,还取决于人类对它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这是一个考验。” “之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产业并没有造成多大
29、的冲击,相反,在人民币升值,海外旅游胜地出行购物打折的背景下,反而激发了人们国外度假的热情。那段时间中国旅游业可以用一枝独秀来形容。但当国人对海外旅游的热情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时,甲型H1N1流感即给升温中的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作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政府部门的迅即反应和信息公开至关重要。但这一次,人们似乎依然未能抢占先机。据悉,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就发现了首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并未立即引起墨相关部门足够重视。据当地媒体报道,首批病患体液标本4月18日才被送到首都的医学实验室进行分析,直到4月23日晚,墨政府才宣布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还有墨西哥社会舆论指出,美国早在3月中旬就
30、出现了人感染该流感病例,但墨政府和公共卫生部门同样并未对此予以关注。,另一方面,甲型H1N1流感也再次提醒公众,人们的健忘是多么可怕。“非典”的肆虐曾让不少人反思他们的生活方式,但灾难过后,很多地方很快又回复了往日的纵情和欢娱。这一次,如果不是流感来袭,我们也许不会提醒自己收敛,去重新关注诸如洗手这样看似平常的卫生习惯。淡忘的,是我们对非常时期的记忆,不变的,却是可能猝然降临的危机。如果我们不把历史上那些重大疫情仅仅看做几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看做生活的某种轨迹,也许就会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当流感来袭的时候,人类也许应该再次提醒自己,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卫生公共危机,各国政府必须加大应对力度,并且增强协调与互助;对于公众而言,除了保持清醒,用科学和理性来克服盲目的恐惧,还应当尽快改变我们的健忘,保持对自然应有的敬畏,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病毒的进一步肆虐。,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