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难点:“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年, 李渊 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吸取 隋朝 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 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进士科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
2、,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农业 生产. “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 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地位: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取而代之,改国号为 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治国举措:(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殿试 制度.( )继续推行 贞观 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评价: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 “开元盛世” 改革措施: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 ;注重 文教 ,编修经籍. 结果: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 开
3、元 ”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第一,隋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局面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唐朝初期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如唐太宗在位期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等,适时调整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三,唐朝初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以及发展生产的努力.第四,人民安居乐业后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后期的繁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始皇设“三公” (丞相、太尉、御
4、史大夫)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太宗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和精简机构.在统一思想方面: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太宗完善科举,大兴教育.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C)开通运河太原起兵长安称帝重用魏征A B C D 古时候有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C)A 隋炀帝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C)A 房玄龄B
5、 杜如晦C 魏征D 姚崇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不胜其弊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的描述(B)A 行省制B 科举制C 监察制D 三省六部制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下列说法与上述意思基本一致的是(D)A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C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
6、,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C)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 ”诗中提到的皇帝是(C) 殿试第一称“状元” ,号称“大魁天下” ,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C)A 隋炀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开元盛世” 毛泽东曾说: “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B)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安史之乱D 藩镇割据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至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下列哪些措施是唐玄宗实行的(B)亲自考核任命县令任用姚崇等人
7、为宰相整顿吏治,提倡节俭重用酷吏,打击旧贵族A B C D 唐太宗说: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A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由此可见,唐太宗(C)A 提倡节俭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D 勤于政事 “ (唐玄宗)思欲弃末郭本,阜俗安人 急于务农,不夺农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无事. ”上述材料反映了统治者(D)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明
8、白人民对统治的重要性A B C D 武则天诏曰: (凡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D)A 严惩贪官污吏B 提倡勤俭节约C 重用人才D 重视农业生产 唐太宗、武则天都是历史上有所为的皇帝,两人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A)A 重用人才B “焚书坑儒”C 合并州县D 开通大运河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但史学家对她总体还是以肯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B)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 重用有才能的人 下列现象,
9、出现在开元盛世时期的包括(C)监狱里犯人不多,判死刑的人很少耕地面积扩大,全国达亿亩 “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A B C D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D)A 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以史实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治国思想的?这样做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做法: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效果: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启示:以史为鉴,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关心百姓,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