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商品.txt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 第一章 商品1.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在于:商品能够作为使用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有价值;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又必须证明自己有使用价值。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现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是同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对立性在于: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一切商品对于买者只具有使用价值,对于卖者只具有价值,任何人都不能既占有使用价值又占有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是商品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特殊属性,是历史范畴;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缺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商品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2.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商品二因素:(上题)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从支出的具体形式方面讲,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都是作为人类共同的体力和脑力指出方面讲,又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它形成了商品的价值。3.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别人或社会的需要的。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只有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才能卖出去,并换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这表明,商品的使用价值对该商品的生产者来说,只是他用来交换的物质手段,只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 商品的价值量为什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衡量抽象劳动量大小的单位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的大小也就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4、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本质是:具体劳动抽象掉外表的形式剩下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再抽象掉量的差别,剩下的人类同一的劳动时间。原因:这是由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的性质,即作为商品交换同一的社会单位的抽象劳动的性质决定的。这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因为商品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者彼此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5. 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劳动生产力越高,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由于劳动时间从而价值总
5、量是一定的,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越少。相反,劳动生产力越低,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越多。即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6. 试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具体说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分散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他们自己决定,并且自己承担风险。这就使生产商品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但是,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生产的,他们生产的商品都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
6、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排斥的。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生产者将各自私有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才能见解地实现这种转化。商品要实现交换,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必须同时取得两重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在对社会有用的形式上支出,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这些商品才能够适销对路,才能完成交换。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还必须具备社会均等性。但是,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能否同时取得两重社会性,即商品的交换能否成功?在很多情况下,私人劳动都不能全部得到社会的承认, 从而也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结果,具体劳动也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也就难以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是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出来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又重要影响: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